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282发布日期:2018-07-20 21:0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

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格栅一般与中框一体化设计、加工成型,而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进风格栅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受加工工艺、材料、结构的影响,很多进风格栅难以与中框通过一体化成型进行制造。目前,空调进风格栅的安装连接主要有如下两种方式:结构简单的进风格栅与中框通过一体化成型进行制造;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的进风格栅采用分体式制造方法进行加工,然后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固定安装在空调室内机中。但大部分进风格栅与空调室内机的连接方式复杂、安装拆卸不便,极大的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安装效率。

因此,设计一种适用范围广、装配便捷的空调器室内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目前空调室内机出风格栅装配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进风格栅、底盘和中框,所述进风格栅为弧形曲面结构,所述进风格栅包括第一侧缘和与之相对的第二侧缘,所述进风格栅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弧形横梁,所述进风格栅的第一侧缘通过所述横梁卡合安装在所述中框上,所述进风格栅的第二侧缘卡合安装在所述底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内侧设有条状U型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一侧开口的中空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为沿所述进风格栅圆周方向设置的弧形板,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及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置于进风格栅的中部,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位于进风格栅的两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内侧的第一导槽、设置在第二横梁内侧的第二导槽和设置在第三横梁内侧的第三导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上的第一导槽成对设置,以将穿过所述进风格栅的过滤网分成两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导槽和所述第一导槽之间的过滤网能够沿着第三导槽和第一导槽插入,位于第二导槽和第一导槽之间的过滤网沿着第二导槽和第一导槽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上、靠近第一侧缘一端的内侧设置有扣手结构,所述扣手结构包括勾手、第一转轴及楔块,所述第一转轴为圆柱形凸起,所述楔块为楔形凸起状结构,所述勾手为钩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靠近第一侧缘的端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为圆柱形凸起,对应的,所述中框上设置有与之配合连接的卡固部,所述卡固部为设置在中框板上的弧形凸起,所述卡固部与中框板之间设有开口,且开口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中框板上还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为设置在所述卡固部开口侧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及与室外机相配合使用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进风格栅上横梁的设置,可起到加强所述进风格栅的强度的作用,使得与传统进风格栅相比,本申请所述进风格栅中格栅板的密度可以更低,进而使得格栅板的造型设计拥有更多选择。

第二,所述横梁的内侧设置有条形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的内侧之间设有中空腔体,与传统导槽相比,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之间没有共同使用的面,进而可使得设置在所述横梁内侧的导槽不必严格沿风格栅的弧形横截面设置,可为空调的整体装配提供更多的选择。

第三,进风格栅的第一侧缘两端通过圆柱形凸起状转轴与中框的卡固部、止挡部配合使用,可使得所述进风格栅与中框的装配便捷、牢固。

第四,第一横梁上的第一导槽成对设置,将过滤网分成两部分插入进风格栅中,可降低过滤网轴向的长度,更易于进风格栅和过滤网的装配。

总之,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格栅的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且装配方便,可有效提升出风格栅的安装效率。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空调室内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格栅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格栅的仰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进风格栅的第一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进风格栅的第二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进风格栅的第三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进风格栅的第二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进风格栅的扣手结构的第一视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进风格栅的扣手结构的第二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进风格栅的第二转轴与中框的连接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进风格栅,101-格栅板,102-第一横梁,102a-第一导槽,102b-第一卡块,103-第二横梁,103a-第二导槽,103b-第二转轴,103c-卡接片,103d-卡槽,104-第三横梁,104a-第三导槽,104c-第三转轴,104d-第二卡块,105-扣手结构,105a-勾手,105b-第一转轴,105c-楔块,106-卡扣,107-第一侧缘,108-第二侧缘,2-底盘,3-中框,301-卡固部,302-止挡部,303-中框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左端”和“右端”为观察者正对空调室内机前面板时所得的方位。

实施例1,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进风格栅1、底盘2、和中框3,所述进风格栅1为弧形曲面结构,所述进风格栅1包括格栅板101、第一侧缘107和与之相对的第二侧缘108,所述进风格栅1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弧形横梁,所述进风格栅1的第一侧缘107通过所述横梁卡合安装在所述中框3上,所述进风格栅1的第二侧缘108卡合安装在所述底盘2上。

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所述进风格栅1呈弧形片状结构,所述进风格栅1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弧形的横梁,所述横梁为沿所述进风格栅1圆周方向设置的弧形板,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102、第二横梁103及第三横梁104,所述第一横梁102设置于进风格栅1的中部,所述第二横梁103和第三横梁104位于进风格栅1的两端部。所述第一横梁102、第二横梁103及第三横梁104的设置,可起到加强所述进风格栅1的强度的作用,使得与传统进风格栅相比,所述进风格栅1中格栅板101的密度可以更低,进而使得格栅板101的造型设计拥有更多选择。

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所述进风格栅1的第一侧缘107通过所述第一横梁102、第二横梁103及第三横梁104与所述中框3卡合安装。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102设置于所述进风格栅1的中部,所述第二横梁103设置于所述进风格栅1的左端,所述第三横梁104设置于所述进风格栅1的右端。

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所述横梁的内侧设有条状U型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的内侧设有一面开口的中空腔体。具体的,所述导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102)内侧的第一导槽(102a)、设置在第二横梁(103)内侧的第二导槽(103a)和设置在第三横梁(104)内侧的第三导槽(104a)。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的内侧通过中空腔体进行连接,与传统导槽相比,可使得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之间没有共同使用的面,进而可使得设置在所述横梁内侧的导槽不必严格沿所述进风格栅1的弧形横截面设置,可为空调的整体装配提供更多的选择。

进一步的,如图2-5、图7及图10所示,所述进风格栅1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横梁103,所述第二横梁103上设置有第二导槽103a及第二转轴103b,所述第二导槽103a为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弧形槽,用以与过滤网配合,使得空调室内机的过滤网可以沿所述第二导槽103a插入所述进风格栅1中。所述第二转轴103b为设置在第二横梁103上、靠近进风格栅1的第一侧缘107一端的圆柱形凸起,对应的,所述中框3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卡固部301,所述卡固部301为设置在中框板303上的弧形凸起,所述卡固部301与中框板303之间设有开口,且开口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转轴103b的外径。当所述进风格栅1与所述中框3装配时,圆柱形的第二转轴103b可从开口处置入所述卡固部301的弧形内侧,二者装配便捷。优选的,所述中框板303上还设有止挡部302,所述止挡部302为设置在所述卡固部301开口侧的凸起,所述卡固部301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所述第二转轴103b的滑出与脱落,使得所述第二转轴103b与中框3装配便捷、牢固。而且,所述第二转轴103b可在卡固部301内转动,可进一步方便所述进风格栅1的装配。

更进一步的,如图2-5及图7所示,所述第二横梁103与中框3连接的弧形横截面上设置有卡接片103c,相对应的,所述中框3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接片103c卡合连接的凹槽。所述第二横梁103的内侧设有卡槽103d,相对应的,所述中框3上设置有能够与卡槽103d卡合连接的凸起。所述卡接片103c和和卡槽103d的设置可使得所述进风格栅1与中框3的结合更严密。

更进一步的,如图2-5及图6所示,所述第三横梁104位于进风格栅1右端,所述第三横梁104内侧设置第三导槽104a和第三转轴104c,所述第三导槽104a为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弧形槽,所述第三导槽104a用以与过滤网配合,使得所述过滤网可以沿所述第三导槽104a插入所述进风格栅1中。所述第三转轴104c为设置在第三横梁104靠近第一侧缘107一端的圆柱形凸起,所述第三转轴104c与所述中框3的装配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转轴103b与中框3的连接方式相同,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的,如图2-5及图6所示,所述第三横梁104上还设置有第二卡块104d,所述第二卡块104d为设置在第三横梁104另一端的凸起,相对应的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与之配置的凹槽,使得所述第二卡块104d可卡合安装于底盘2上。

进一步,如图2-5所示,所述进风格栅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横梁102,所述第一横梁102内侧设置有第一导槽102a,所述第一导槽102a为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弧形槽,用以与过滤网配合,使得所述过滤网可以沿所述第一导槽102a插入所述进风格栅1中。所述第一横梁102靠近第二侧缘108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102b,所述第一卡块102b为设置在第一横梁102端部的凸起,相对应的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与之配置的凹槽,使得所述第一卡块102b可卡合安装于底盘2上。

更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所述第一横梁102上的第一导槽102a和第一卡块102b可分别成对设置,以将穿过所述进风格栅1的过滤网分成两部分,位于第三导槽104a和第一导槽102a之间的过滤网能够沿着第三导槽104a和第一导槽102a插入,位于第二导槽103a和第一导槽102a之间的过滤网沿着第二导槽103a和第一导槽102a插入。所述过滤网分成两部分插入进风格栅1中,可降低过滤网轴向的长度,更易于所述进风格栅1和过滤网的装配。

更进一步的,如图8-9所示,所述第一横梁102上、靠近第一格栅101a一端的弧形面内侧设置有扣手结构105,所述扣手结构105包括勾手105a、第一转轴105b及楔块105c,所述第一转轴105b为圆柱形凸起,对应的,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与可与其配合装配的凹槽,使得所述第一转轴105b可卡合安装于底盘2上。所述楔块105c为凸起状结构,与所述楔块105c相对应的,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与之卡合装配的凹槽,使得所述楔块105c可卡合安装于底盘2上。所述勾手105a为设置在第一横梁102上的钩状结构,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与之卡合安装的凸起。

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进风格栅1的第二侧缘108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卡扣106,所述卡扣106能够与所述底盘2上与之配合设置的卡钩卡合安装,所述卡扣106的设置可使得所述进风格栅1与底盘2的结合更严密。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及与室外机相配合使用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前述图1-至10所示实施例1中的所有技术方案,其详细结构可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所述进风格栅1上横梁的设置,可起到加强所述进风格栅1的强度的作用,使得与传统进风格栅相比,所述进风格栅1中格栅板101的密度可以更低,进而使得格栅板101的造型设计拥有更多选择;第二,所述横梁的内侧设置有条形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的内侧之间设有中空腔体,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的内侧通过中空腔体进行连接,与传统导槽相比,可使得所述导槽与所述横梁之间没有共同使用的面,进而可使得设置在所述横梁内侧的导槽不必严格沿所述进风格栅1的弧形横截面设置,可为空调的整体装配提供更多的选择;第三,所述进风格栅1的第一侧缘两端通过圆柱形凸起状转轴与中框3的卡固部301、止挡部302配合使用,可使得所述进风格栅1与中框3的装配便捷、牢固;第四,第一横梁102上的第一导槽102a成对设置,将过滤网分成两部分插入所述进风格栅1中,可降低过滤网轴向的长度,更易于所述进风格栅1和过滤网的装配。

总之,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格栅1的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且装配方便,可有效提升出风格栅1的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