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采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5070发布日期:2018-07-13 19:0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质采暖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颗粒燃料是利用秸秆、水稻秆、薪材、木屑、花生壳、瓜子壳、甜菜粕、树皮等所有废弃的农作物,经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最后制成颗粒状燃料。作为锅炉的燃料,它的燃烧时间长,强化燃烧炉膛温度高,而且经济实惠,生物质采暖炉就是以生物质颗粒为原料进行燃烧采暖的设备。

现有申请号为201210258727.0,申请日为2012.07.25,专利名称为一种生物质锅炉,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炉膛和热交换腔,所述炉膛位于锅炉的中下部,在所述炉膛内安装有一个燃烧室,燃烧室为筒状,且在燃烧室中设有一点火器;所述燃烧室上侧安装一个燃料添加管,下侧枢接一个可翻转的翻灰盖,在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包覆形成一个环形送风腔,在环形送风腔和燃烧室之间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鼓风孔,所述鼓风孔沿送风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环形送风腔与风机相连;在炉膛的底部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旋轴出灰机构,在所述燃烧室下方设有一转轴,转轴上安装一个偏心轮,所述偏心轮抵靠在翻灰盖下侧,当偏心轮转动时,翻灰盖一开一合,用于排出燃烧室内的灰烬;所述转轴与出灰机构中的螺旋轴通过链传动进行连接;所述炉膛的上部为热交换腔,所述热交换腔中设有排烟管阵列,且在排烟管阵列的外侧为水包。在该对比文件中,物料从上而下进入燃烧室,容易引起反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物料容易反烧问题,提供一种生物质采暖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采暖炉,包括料仓,燃烧室和热交换室,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第一喂料管道,所述第一喂料管道位于燃烧室内的一端设有弧形部,弧形部上端设有燃烧口,第一喂料管道内设有输送机构,第一喂料管道另一端与料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部向上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采用喂料绞龙,喂料绞龙与第一喂料管道之间转动连接,喂料绞龙右端与喂料绞龙电机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喂料绞龙与第一喂料管道连接处设有密封毡,第一喂料管道右端设有安装壳,安装壳固定在第一喂料管道右端,喂料绞龙右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喂料管道右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方设有闭风器,闭风器上方设有第二喂料管道,闭风器上端与第二喂料管道连通,闭风器下端与第一喂料管道连通,第二喂料管道与料仓连通,第二喂料管道内设有喂料上蛟龙,喂料上蛟龙右端与喂料上蛟龙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室、配风管路和环形送风室,环形送风室位于燃烧口上端,环形送风室内圆柱面上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风管路包括第一配风管路和第二配风管路,第一配风管路与环形送风室连通,第二配风管路为第一喂料管道腔体,第二配风管路位于风室内的部分设有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喂料上蛟龙电机、闭风器和喂料绞龙电机并联后与开关和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物料容易反烧的问题,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第一喂料管道,所述第一喂料管道位于燃烧室内的一端设有弧形部,弧形部上端设有燃烧口,第一喂料管道内设有输送机构,第一喂料管道另一端与料仓连通。生物质颗粒进入到第一喂料管道内后通过喂料绞龙将生物质颗粒输送到弧形部处,生物质颗粒沿弧形部向上移动,在燃烧口处燃烧,由于在燃烧口出的生物质颗粒是由下往上输送,不会点燃第一喂料管道内未燃烧的生物质颗粒,能够防止反烧,减少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

图中:1、料仓,2、燃烧室,3、热交换室,4、第一喂料管道,41、弧形部,5、燃烧口,6、喂料绞龙,7、喂料绞龙电机,8、安装壳,9、密封毡,10、进料口,11、闭风器,12、喂料上蛟龙,15、风室,16、环形送风室,17、通风孔,18、第一配风管路,19、第二配风管路,20、进风口,21、排烟口,22、开关,2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生物质采暖炉,包括料仓1,燃烧室2和热交换室3,所述燃烧室2内设有第一喂料管道4,所述第一喂料管道4位于燃烧室2内的一端设有弧形部41,所述弧形部41向上弯曲,弧形部41上端设有燃烧口5,第一喂料管道4内设有输送机构,第一喂料管道4另一端与料仓连通。生物质颗粒进入到第一喂料管道4内后通过喂料绞龙6将生物质颗粒输送到弧形部41处,弧形部41处生物质颗粒沿弧形部41向上移动,在燃烧口5处燃烧,由于在燃烧口5出的生物质颗粒是由下往上输送,燃烧口5处的火焰是向上,不会点燃第一喂料管道4内未燃烧的生物质颗粒,能够防止反烧,减少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安全性能。

所述输送机构采用喂料绞龙6,喂料绞龙6与第一喂料管道4之间转动连接,喂料绞龙6右端与喂料绞龙电机7输出轴连接。喂料绞龙6轴线与第一喂料管道4中心线重合。

所述喂料绞龙6与第一喂料管道4连接处设有密封毡9,第一喂料管道4右端设有安装壳8,安装壳8固定在第一喂料管道4右端,喂料绞龙6右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壳8内。喂料绞龙6与安装壳8内壁之间设有轴承,密封毡9可以防止颗粒或灰尘等进入到安装壳8内,防止灰尘附着在轴承上,损坏轴承,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喂料绞龙电机7固定在料仓1下方的采暖炉壳体上,喂料绞龙电机7输出轴与喂料绞龙6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第一喂料管道4右端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上方设有闭风器11,闭风器11上方设有第二喂料管道12,闭风器11上端与第二喂料管道12连通,闭风器11下端与第一喂料管道4连通,第二喂料管道12与料仓1连通,第二喂料管道12内设有喂料上蛟龙13,喂料上蛟龙13右端与喂料上蛟龙电机14连接。闭风器11下端与第一喂料管道4通过进料口10连通,第二喂料管道12右端上方设有进料口,第二喂料管道12左端下方设有出料口,第二喂料管道12通过左端出料口与闭风器11连通,闭风器11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第二喂料管道12通过右端进料口与料仓1连通,喂料上蛟龙13与第二喂料管道12之间转动连接,喂料上蛟龙电机14固定在料仓1下方的采暖炉壳体上,喂料上蛟龙电机14与喂料上蛟龙13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喂料管道12水平设置,将低了设备制造难度,成本低。

还包括风室15、配风管路和环形送风室16,环形送风室16位于燃烧口5上端,环形送风室16内圆柱面上设有通风孔17。风室15位于燃烧室2右侧,风室15与鼓风机连通,图未视,通过鼓风机通入空气。

所述配风管路包括第一配风管路18和第二配风管路19,第一配风管路18与环形送风室16连通,第二配风管路19为第一喂料管道4腔体,第二配风管路19位于风室15内的部分设有进风口20。风室15内的空气分两路,一路通过第一配风管路18进入到环形送风室16内,之后通过环形送风室16内圆柱面上的通风孔17到燃烧口5处,促进燃烧口5处生物质颗粒的燃烧;另一路通过进风口20进入到第一喂料管道4腔体内,由于喂料绞龙6与第一喂料管道4连接处设有密封毡9以及闭风器11的存在,使得第二配风管路19内的空气只能向左吹入到燃烧口5处,促进燃烧口5处生物质颗粒的燃烧,也可以吹动火焰向上燃烧,防止反烧。

所述喂料上蛟龙电机14、闭风器11和喂料绞龙电机7并联后与开关22和电源23连接。

工作过程为,闭合开关,喂料上蛟龙电机14、闭风器11、喂料绞龙电机7和风机开始工作,生物质颗粒储存在料仓中,通过第二喂料管道12右端进料口进入到第二喂料管道12内,喂料上蛟龙电机14驱动喂料上蛟龙13转动,喂料上蛟龙13带动生物质颗粒从第二喂料管道12通过左端出料口进入到闭风器11中,闭风器11中的生物质颗粒通过进料口10进入到第一喂料管道4内,喂料绞龙电机7驱动喂料绞龙6转动,将生物质颗粒输送至弧形部41处,弧形部41处生物质颗粒沿弧形部41向上移动,在燃烧口5处燃烧,由于在燃烧口5出的生物质颗粒是由下往上输送,燃烧口5处的火焰是向上,不会点燃第一喂料管道4内未燃烧的生物质颗粒,能够防止反烧,减少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安全性能。燃烧产生的带有热量的烟气进入到热交换室3中与睡饱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最后烟气通过排烟口21排出,燃烧后的废渣通过排渣绞龙排出设备,废渣排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