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内燃炉锅分体组合式生物质半气化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3715发布日期:2018-06-01 18:2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卧式内燃炉锅分体组合式生物质半气化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半气化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内燃炉锅分体组合式生物质半气化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生物质半气化炉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炉锅为一体式结构,锅炉运输、安装不便;二是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换热锅的主烟道、第一回程烟管后直接由前烟箱排出,烟气流程短,换热效果差,造成能源浪费;三是长时间使用后烟管容易发生堵塞,排烟不通畅,影响换热,且不易检修;四是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燃炉锅炉膛内的温度和烟气温度不可控,当炉膛内的温度过高时,燃料容易结渣;当烟气温度过高时,燃料燃烧时产生的Cl及碱金属Na、K直接导致后部受热面发生碱金属腐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内燃炉锅分体组合式生物质半气化锅炉,该锅炉将燃烧炉与换热锅彻底分开,先进行炉的燃烧问题,再进行锅的换热问题,其结构简单,燃烧效果好、换热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内燃炉锅分体组合式生物质半气化锅炉包括:生物质燃烧炉和换热锅两部分;其中,所述生物质燃烧炉在烟气出口处的位置设有法兰,所述换热锅在与生物质燃烧炉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段外漏的进烟通道,所述进烟通道与换热锅内的主烟道连通,在所述进烟通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进烟通道的端部设置有法兰,通过螺栓将生物质燃烧炉与换热锅连接在一起;所述换热锅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换热锅的前端设置有前烟箱,换热锅的后端设置有后烟箱,换热锅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回烟管;其中所述后烟箱通过分隔板被分成上后烟箱、下后烟箱,从主烟道出来的烟气先进入下后烟箱;所述下后烟箱与第一回烟管连通,下后烟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在下后烟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排灰口,在下后烟箱的末端与主烟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检修口,通过检修口实现对换热锅内部的检修;所述第一回烟管至少设置一层,第一回烟管沿着主烟道的周向均布设置,第一回烟管的另一端与前烟箱连通;所述上后烟箱与第二回烟管连通,从前烟箱出来的烟气通过第二回烟管进入到上后烟箱内,在上后烟箱的顶端设置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上设置有烟囱;所述烟囱上安装有引风机;所述换热锅的主烟道的内侧壁为波浪形结构;所述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一侧的第一鼓风机、设置在炉体顶端的第二鼓风机、设置在炉体上的两个热电偶、设置在炉体底部的往复炉排、控制生物质燃烧炉燃烧的PLC电控装置;其中,所述炉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进料机构连接,在进料口上还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第一进风管与第一鼓风机连接;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观火口,每个观火口上分别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第二进风管与第一鼓风机连接;在所述炉体的燃烧室的周围布置至少两个一次进风口,所述一次进风口通过一次进风管与第二鼓风机连接;在所述炉体的烟气出口处的周向方向还均布设有多个二次进风口,每个二次进风口分别通过二次进风管与第二鼓风机连接;所述热电偶一个设置在炉体的燃烧室的中部,用于检测炉体燃烧室的温度,另一个设置在靠近烟气出口处,用来检测出口处的烟气温度;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一次进风管、二次进风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来控制进风量;所述PLC电控装置与送料机构、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调节阀、热电偶电连接,用于控制上料情况以及根据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控制进风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进烟通道的侧壁上设有排灰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气化锅炉将生物质燃烧炉和换热锅彻底分开,先进行炉的燃烧问题,再进行锅的换热问题,其结构简单,安装运输方便;同时,生物质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主烟道、第一回烟管、第二回烟管后在通过后烟箱排出,增加了烟气流程,增加能源利用率,使换热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气化锅炉将主烟道的内侧壁设计为波浪形结构,刚刚进入换热锅内的烟气由于会带有部分细小尘埃,当烟气先经过主烟道后通过波浪形结构可以初步阻挡部分尘埃进入到回烟管内,有效防止回烟管堵塞的问题;同时,该锅炉在后烟箱上设有检修口,方便对锅炉进行检修,而且在主烟道内的灰尘可以通过换热锅前后两端的排灰口进行清灰处理,进一步提供换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气化锅炉通过在生物质燃烧炉内安装热电偶来时刻监测炉膛内的温度以及烟气温度,并根据监测的温度情况及时调整炉膛内部和烟气出口处的风量,使气化炉燃烧更加充分,不结渣,有效避免受热面发生碱金属腐蚀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气化锅炉在进料口以及观火口分别设置进风口,通过不断向炉体内吹风,使进料安全,炉体内部燃烧情况清晰可见,便于掌握炉膛内部燃烧情况。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生物质半气化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生物质燃烧炉燃烧室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生物质燃烧炉烟气出口处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生物质燃烧炉1、第一鼓风机2、第二鼓风机3、热电偶4、往复炉排5、法兰6、调节阀7、炉体8、换热锅9、进烟通道10、进料口11、第一进风管12、观火口13、第二进风管14、燃烧室15、烟气出口处16、二次进风管17、主烟道91、进水口92、出水口93、排污口94、前烟箱95、后烟箱96、第一回烟管97、第二回烟管98、烟囱99、保温层101、一次进风口151、二次进风口161、上后烟箱961、下后烟箱962、排灰口9621、检修口9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明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内燃炉锅分体组合式生物质半气化锅炉包括:生物质燃烧炉1和换热锅9两部分;其中,所述生物质燃烧炉1在烟气出口处16的位置设有法兰6,所述换热锅9在与生物质燃烧炉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段外漏的进烟通道10,所述进烟通道10与换热锅内的主烟道91连通,在所述进烟通道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101,进烟通道10的端部也设置有法兰6,通过螺栓将生物质燃烧炉1与换热锅9连接在一起;所述换热锅9的底部设有进水口92、出水口93和排污口94;换热锅9的前端设置有前烟箱95,换热锅的后端设置有后烟箱96,换热锅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回烟管;其中所述后烟箱96通过分隔板被分成上后烟箱961、下后烟箱962,从主烟道91出来的烟气先进入下后烟箱962;所述下后烟箱962与第一回烟管97连通,下后烟箱962的侧壁上也设置有保温层101,在下后烟箱962的侧壁上设置有排灰口9621,在下后烟箱962的末端与主烟道9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检修口9622,通过检修口9622实现对换热锅内部的检修;所述第一回烟管97至少设置一层,第一回烟管97沿着主烟道91的周向均布设置,第一回烟管97的另一端与前烟箱95连通;所述上后烟箱961与第二回烟管98连通,从前烟箱95出来的烟气通过第二回烟管98进入到上后烟箱961内,在上后烟箱961的顶端设置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上设置有烟囱99;所述烟囱99上安装有引风机;所述换热锅的主烟道91的内侧壁为波浪形结构。

在所述进烟通道的侧壁上也可设有排灰口,通过两个排灰口实现对主烟道清灰处理。

参阅图1至图3,所述生物质燃烧炉1包括炉体8、设置在炉体8一侧的第一鼓风机2、设置在炉体顶端的第二鼓风机3、设置在炉体上的两个热电偶4、设置在炉体底部的往复炉排5、控制生物质燃烧炉燃烧的PLC电控装置;其中,所述炉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与进料机构连接,在进料口上还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第一进风管12与第一鼓风机2连接;在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观火口13,每个观火口上分别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第二进风管14与第一鼓风机2连接;在所述炉体的燃烧室15的周围布置至少两个一次进风口151,所述一次进风口151通过一次进风管与第二鼓风机3连接;在所述炉体的烟气出口处的周向方向还均布设有多个二次进风口,每个二次进风口分别通过二次进风管17与第二鼓风机3连接;所述热电偶4一个设置在炉体的燃烧室15的中部,用于检测炉体燃烧室的温度,控制炉体燃烧室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00-1200℃,另一个设置在靠近烟气出口处16,用来检测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一般控制烟气温度在850℃以下,对于采用碱金属含量高的秸秆类生物质燃料,烟气出口温度控制在700-750℃,保证后部受热面不发生碱金属腐蚀;所述第一进风管12、第二进风管14、一次进风管、二次进风管17上分别设有调节阀7,所述调节阀7用来控制进风量;所述PLC电控装置与送料机构、第一鼓风机2、第二鼓风机3、调节阀7、热电偶4电连接,用于控制上料情况以及根据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控制进风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