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1505发布日期:2018-07-07 00:3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配件,具体是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上的垂直叶片和水平叶片通常固定在拨叉上,拨叉固定在拨钮上,使用时通过拨钮和拨叉带动垂直叶片和水平叶片,调节垂直叶片和水平叶片的打开方向和角度,从而调节空调出风方向。

为实现驾驶舱内部的左右、上下风向调整,目前带拨钮的出风口,既可转动上层“水平叶片”,还能通过与拨钮连接的拨叉带动下层“垂直叶片”转动;但为了保证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关闭功能及拨钮良好的操作手感(即:运动过程中操作力均匀,拨叉无窜动),需要水平叶片的转动轴与垂直叶片的转动轴布置成90度(即水平叶片的转动轴与垂直叶片的转动轴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中心线垂直),即垂直状态。水平叶片1的转动轴与垂直叶片2的转动轴垂直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外观图见图1。

但随着消费者的审美观念提升,为应对个性化的需求,在出风口设计时需要先满足外观,一般汽车设计师会因为内饰整体性要求将水平叶片倾斜布置在仪表板上,再考虑内部的连接结构。例如,将水平叶片倾斜布置在仪表板上,以达到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但现有的水平叶片倾斜布置、垂直叶片竖直布置的方式,会造成垂直叶片的吹风角度倾斜、拨钮旋转时手感较差等问题,此外,在垂直叶片关闭后,拨叉会干涉垂直叶片上的转动轴,使原本处于关闭状态的垂直叶片打开。

目前各零部件厂商一般通过以下方法避免此问题:1、避免使用倾斜水平叶片的布置方式。此方式需要对叶片的布置方式做出妥协,影响内饰设计的整体性。2、将垂直叶片整体倾斜布置,使得垂直叶片的转动轴的角度与水平叶片的转动轴呈90度,从而避免两轴的角度不垂直的问题。但此时存在垂直叶片吹风角度倾斜问题,导致出风口的吹风角度达不到客户要求、垂直叶片无法关闭以及垂直叶片倾斜带来的不美观问题。上述两种方案均需要在产品性能或者内饰的美观方面做出一定的妥协。

CN205273126U公开了一种兼具导风和挡风功能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包括由多片叶片组成的垂直叶片组,多片叶片横向连为一体并分别轴接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上,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出口处横跨安装有水平叶片组,水平叶片组位于垂直叶片组的上方,水平叶片组上安装有拨钮,拨钮的下端安装有拨叉,拨叉的下部为拨动部,使用时拨动拨钮,当拨动拨钮至最大行程后,多片叶片依次搭接,位于垂直叶片组两侧的两片叶片分别搭接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的两侧壁上,从而将出风通道封闭;该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兼具导风和挡风功能,可减少传统的拨轮及曲柄连杆零件的使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该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虽然同时解决了导风和挡风问题,但未能解决本申请指出的水平叶片和垂直叶片的角度、美观、吹风角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在CN205273126U基础上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在满足汽车内饰产品设计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要求前提下,可保证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关闭功能,并且可避免垂直叶片组吹风角度的倾斜,满足客户对吹风角度的要求,同时可保证用户旋转拨钮时的手感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包括由多片垂直叶片构成的垂直叶片组,所述的多片垂直叶片横向连为一体,所述的多片垂直叶片的转动轴分别安装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上,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的出风通道的出口处横跨安装有由多片水平叶片构成的水平叶片组,所述的水平叶片组位于所述的垂直叶片组的上方,所述的多片水平叶片的转动轴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上,所述的水平叶片组上安装有拨钮,所述的拨钮可沿所述的水平叶片组横向移动,所述的拨钮的下端安装有拨叉,所述的水平叶片组倾斜设置,所述的垂直叶片组竖直设置,任一片所述的水平叶片的转动轴与任一片所述的垂直叶片的转动轴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的多片垂直叶片中的一片垂直叶片为联动叶片,其余垂直叶片均为从动叶片,所述的联动叶片上安装有曲轴,所述的拨叉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U槽,所述的曲轴穿设在所述的U槽内,所述的曲轴与所述的拨叉自上极限位置转动到下极限位置的运动轨迹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上的水平叶片组倾斜设置、垂直叶片组竖直设置,满足客户使用需求,并达到汽车内饰产品设计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要求。此外,在水平叶片组整体倾斜布置的情况下,可避免垂直叶片组吹风角度的倾斜,满足客户对吹风角度的要求及垂直叶片组的关闭要求,同时可保证用户旋转拨钮时的手感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安装后,水平叶片组倾斜布置在仪表板上。使用时左右拨动拨钮沿水平叶片组横向移动,带动拨叉拨动联动叶片上的曲轴,进而带动垂直叶片组旋转以改变垂直叶片组打开的角度,当拨动拨钮至最大行程后,垂直叶片组中的多片叶片依次搭接,位于垂直叶片组两侧的两垂直叶片分别搭接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的两侧壁上,从而将出风通道封闭。垂直叶片组关闭后,在上下拨动拨钮使水平叶片组旋转以调整水平叶片组的角度过程中,因联动叶片上的曲轴与拨叉自上极限位置转动到下极限位置的运动轨迹相匹配,因而在上下拨动拨钮过程中,拨叉与联动叶片上的曲轴无干涉,也就是说,垂直叶片组处于关闭状态后,不论拨叉转动至上极限位置还是下极限位置,在拨叉在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间转动过程中,拨叉均不会与联动叶片上的曲轴干涉,从而能够保证垂直叶片组的关闭状态,确保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关闭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垂直叶片组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垂直叶片、第二垂直叶片、第三垂直叶片、第四垂直叶片和第五垂直叶片,所述的第三垂直叶片为联动叶片,所述的第一垂直叶片、第二垂直叶片、第四垂直叶片和第五垂直叶片均为从动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搭肩部和第二搭肩部,所述的出风通道封闭时,所述的第一垂直叶片与所述的第一搭肩部搭接,所述的第五垂直叶片与所述的第二搭肩部搭接。第一搭肩部和第二搭肩部可确保出风口封闭时,多片垂直叶片的搭接效果,保证对出风通道的有效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在满足汽车内饰产品设计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要求前提下,将水平叶片组倾斜设置、垂直叶片组竖直设置,同时以垂直叶片组中的一片垂直叶片为联动叶片,并在该垂直叶片上安装曲轴,通过曲轴与拨叉上U槽的配合,从而保证了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关闭功能,并且可避免垂直叶片组吹风角度的倾斜,满足客户对吹风角度的要求,同时可保证用户旋转拨钮时的手感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水平叶片的转动轴与垂直叶片的转动轴垂直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外观图;

图2为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外观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拨钮横向移动至最大行程后的垂直叶片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联动叶片的外观图;

图6为对应于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拨钮旋转至上极限位置并滑动至右极限位置时的垂直叶片组处于关闭状态的状态图;

图8为基于图7状态将拨钮旋转至中间位置时垂直叶片组的状态图;

图9为基于图8状态将拨钮旋转至下极限位置时垂直叶片组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如图2~图6所示,包括由多片垂直叶片构成的垂直叶片组1,多片垂直叶片横向连为一体,多片垂直叶片的转动轴10分别安装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3上,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3的内侧设置有出风通道33,出风通道33的出口处横跨安装有由多片水平叶片21构成的水平叶片组2,水平叶片组2位于垂直叶片组1的上方,多片水平叶片21的转动轴20分别安装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3上,水平叶片组2上安装有拨钮4,拨钮4可沿水平叶片组2横向移动,拨钮4的下端安装有拨叉41,水平叶片组2倾斜设置,垂直叶片组1竖直设置,任一片水平叶片21的转动轴20与任一片垂直叶片的转动轴10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中心线间的夹角为锐角,垂直叶片组1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垂直叶片11、第二垂直叶片12、第三垂直叶片13、第四垂直叶片14和第五垂直叶片15,第三垂直叶片13为联动叶片,第一垂直叶片11、第二垂直叶片12、第四垂直叶片14和第五垂直叶片15均为从动叶片,联动叶片上安装有曲轴16,拨叉41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U槽42,曲轴16穿设在U槽42内,曲轴16与拨叉41自上极限位置转动到下极限位置的运动轨迹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3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搭肩部31和第二搭肩部32,出风通道33封闭时,第一垂直叶片11与第一搭肩部31搭接,第五垂直叶片15与第二搭肩部32搭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安装后,水平叶片组2倾斜布置在仪表板(图中未示出)上。使用时左右拨动拨钮4沿水平叶片组2横向移动,带动拨叉41拨动联动叶片上的曲轴16,进而带动垂直叶片组1旋转以改变垂直叶片组1打开的角度,当拨动拨钮4至最大行程后,垂直叶片组1中的多片叶片依次搭接,位于垂直叶片组1两侧的两垂直叶片(即第一垂直叶片11和第五垂直叶片15)分别搭接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壳体3的两侧壁上,从而将出风通道33封闭。拨动拨钮4至右极限位置,垂直叶片组1即处于关闭状态。在垂直叶片组1达到关闭状态后,在上下拨动拨钮4使水平叶片组2旋转以调整水平叶片组2的角度过程中(见图7~图9),拨叉41均不会与联动叶片上的曲轴16干涉,从而能够保证垂直叶片组1的关闭状态,确保汽车空调出风口垂直叶片的关闭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