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组件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8030发布日期:2018-09-28 18:5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板组件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壁挂式暖风机由于体积小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现有的壁挂式暖风机中,由于回风口位置的局限,对安装位置的要求较为苛刻,同时壁挂式暖风机的回风口处没有导流装置,容易在回风口处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提供了一种面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面板组件,用于空调器,包括:中框;面盖,与中框固定连接,面盖包括:顶板;以及至少一个侧壁,每个侧壁由顶板的边缘沿与中框的轴向呈第一角度的方向向中框延伸,且侧壁的延伸端与中框贴合,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回风口,每个回风口贯穿侧壁,流体通过回风口流入中框与面盖形成的空间,其中,延伸端在顶板的所在面上的投影,位于中框在顶板的所在面上的投影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侧壁向中框延伸的延伸端在顶板所在面上的投影位于中框在顶板所在面上的投影内,此时,面盖、侧壁以及中框形成一个阶梯形结构,而回风口位于阶梯形结构两个台阶中间过渡的部分,因此,在流体进入回风口时,首先经过中框与侧壁相邻的表面,随后通过回风口流入中框与面盖形成的空间,在流体流入回风口的过程中,中框与台阶相邻的表面起到顺流的作用,使流体在进入回风口前流动更加均匀,减少回风口周围产生涡流等情况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流体流入回风口过程中的阻力损失以及噪声,减少空调器的能耗并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同时,当空调器靠墙防放置时,回风口不会与墙面贴合,即空调器靠墙放置时在工作状态下能起到避空作用,即不会影响流体进入回风口的流入路径,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室内摆放的空间影响。

其中,优选地,中框靠近面盖的面与侧壁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面盖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导风筋,与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导风筋的两端分别设于回风口远离中框的一侧和回风口靠近中框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筋能够对流入回风口的流体进行导向,使进入回风口的流体更加均匀,从而减少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还需指出的是,第一导风筋还能够增加回风口的强度,减少回风口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导风筋的数量为多个时,沿垂直于第一导风筋的方向,从回风口的一端至另一端,相邻第一导风筋之间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导风筋的数量为多个,在垂直于第一导风筋的方向上,回风口中间的第一导向筋的间距较大,回风口两侧的第一导向筋的间距较小,在空调器工作时,第一回风口中间部分流体在中框的作用下流向分布较为均匀,因此间距较大的第一导向筋既能够满足对流体流向的调节作用,又能够减少第一导向筋的数量从而节约成本;而回风口两侧的流体由于流向变化较大,流体的流向分布较为不均,间距较小的第一导向筋能够对流体的流向进行有效的调整。此时通过在回风口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间距的第一导风筋,既能够对进入回风口的流体流向进行有效的调整,又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第一导风筋的数量,节约面板组件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面盖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导风筋,与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导风筋的数量为多个时,任意两个第二导风筋平行,且每个第二导风筋与第一导风筋垂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导风筋与第一导风筋垂直,在第一导风筋对流体流向进行调整的基础上,第二导风筋能够对流体的流向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使流体在平行于第一导风筋的方向上的流动更加均匀,进一步减少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还需指出的是,第二导风筋还能够增加回风口的强度,减少回风口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中框还包括:多个第三导风筋,固设于中框靠近面盖的一侧,第三导风筋位于面盖相对于回风口的对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流体经过中框流向回风口时,第三导风筋能够对流体的流向进行调整,使流体在流向回风口之前分布更加均匀,减少回风口内流体分布不均的可能性,减少流体流动产生的噪声以及由于流体流向分布不均产生的启动阻力导致的阻力损失,减少空调器的能耗,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

其中,优选地,多个第三导风筋在与面盖的侧壁相邻且均匀排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还包括:第一凹坑,设于回风口的侧壁上,第一凹坑用于调节流经回风口的侧壁的流体流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回风口侧壁上设置第一凹坑,能够对经回风口侧壁流入空调器的流体流向进行调整,使流体流动更加平缓,减少流体流动时由于流动不均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回风口的侧壁包括回风口与面盖的侧壁的交界处,以及与回风口相邻的中框的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中框还包括:第二凹坑,设于第一导风筋平行于流体流向的第一表面,第二凹坑用于调节流经第一表面的流体流向;和/或第二凹坑设于第二导风筋平行于流体流向的第二表面,第二凹坑用于调节流经第二表面的流体流向;和/或第二凹坑设于第三导风筋平行于流体流向的第三表面,第二凹坑用于调节流经第三表面的流体流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导风筋和/或第二导风筋和/或第三导风筋平行于流体流向的表面设置第三凹坑,能够对流经第一导风筋和/或第二导风筋和/或第三导风筋的流体流向进行调整,使使流体流动更加均匀,减少流体流动时由于流动不均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

其中,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不同,可选择单独在第一导风筋、第二导风筋以及第三导风筋平行于流体流向的表面设置第三凹坑,同时还可在第一导风筋、第二导风筋以及第三导风筋中的任意两个结构的表面设置第三凹坑,在特殊情况下,还可在第一导风筋、第二导风筋以及第三导风筋中均设置第三凹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组件,每个卡扣组件包括:相互卡接的卡槽与卡勾,其中,卡槽与卡勾中的一个设于面盖上,另一个设于中框上,通过卡槽与卡勾的卡接以实现面盖与中框的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设于面盖和中框上的卡槽和卡勾之间的卡接,实现面盖和中框的固定连接,使用卡勾和卡槽的配合既能够实现面盖和中框之间的相对固定,又便于对面板组件进行拆卸,便于面板组件的维修和维护,同时卡扣组件便于面盖和中框的模具设计,便于出模。

其中,可选地,在面盖上设置卡槽,在中框上设置卡勾,另外,可选地,在面盖上设置卡勾,在中框上设置卡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面盖还包括:感温组件,固设于面盖靠近中框的一侧,感温组件用于检测流入中框与面盖形成的空间中流体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感温组件能够检测流入中框与面盖形成的空间中流体的温度,即流入空调器中的流体的温度,以便于空调器根据流入的流体的温度调整相关的制冷或制热参数,从而减少空调器不必要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面板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面板组件,在空调器靠墙放置时不会影响回风口进风,增加空调器的适用性,同时能够减少空调器工作时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面板组件,102中框,1022第三导风筋,104面盖,1042顶板,1044侧壁,1046回风口,1048第一导风筋,1050第二导风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面板组件10,包括:中框102;面盖104,与中框102固定连接,面盖104包括:顶板1042;以及至少一个侧壁1044,每个侧壁1044由顶板1042的边缘沿与中框102的轴向呈第一角度的方向向中框102延伸,且侧壁1044的延伸端与中框102贴合,侧壁1044包括:至少一个回风口1046,每个回风口1046贯穿侧壁1044,流体通过回风口1046流入中框102与面盖104形成的空间;多条第一导风筋1048,与侧壁1044固定连接,第一导风筋1048的两端分别设于回风口1046远离中框102的一侧和回风口1046靠近中框102的一侧;多条第二导风筋1050,与侧壁1044固定连接,任意两个第二导风筋1050平行,且每个第二导风筋1050与第一导风筋1048垂直;中框102还包括:多个第三导风筋1022,固设于中框102靠近面盖104的一侧,第三导风筋1022位于面盖104相对于回风口1046的对侧,其中,延伸端在顶板1042的所在面上的投影,位于中框102在顶板

1042的所在面上的投影内,中框102靠近面盖104的面与侧壁1044垂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面板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面盖104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中框10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侧壁1044向中框102延伸的延伸端在顶板1042所在面上的投影位于中框102在顶板1042所在面上的投影内,此时,面盖104、侧壁1044以及中框102形成一个阶梯形结构,而回风口1046位于阶梯形结构两个台阶中间过渡的部分,因此,在流体进入回风口1046时,首先经过中框102与侧壁1044相邻的表面,流体经过中框102流向回风口1046时,第三导风筋1022能够对流体的流向进行调整,使流体在流向回风口1046之前分布更加均匀,减少回风口1046内流体分布不均的可能性,减少流体流动产生的噪声以及由于流体流向分布不均产生的启动阻力导致的阻力损失,减少空调器的能耗,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流体流经回风口1046的过程中,第二导风筋1050与第一导风筋1048垂直,在第一导风筋1048对流体流向进行调整的基础上,第二导风筋1050能够对流体的流向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使流体在平行于第一导风筋1048的方向上的流动更加均匀,进一步减少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还需指出的是,第二导风筋1050还能够增加回风口1046的强度,减少回风口1046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的可能性。随后通过回风口1046流入中框102与面盖104形成的空间,在流体流入回风口1046的过程中,中框102与台阶相邻的表面起到顺流的作用,使流体在进入回风口1046前流动更加均匀,减少回风口1046周围产生涡流等情况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流体流入回风口1046过程中的阻力损失以及噪声,减少空调器的能耗并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同时,当空调器靠墙防放置时,回风口1046不会与墙面贴合,即空调器靠墙放置时在工作状态下能起到避空作用,即不会影响流体进入回风口1046的流入路径,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室内摆放的空间影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地,侧壁1044还包括:第一凹坑,设于回风口1046的侧壁1044上,第一凹坑用于调节流经回风口1046的侧壁1044的流体流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回风口1046侧壁1044上设置第一凹坑,能够对经回风口1046侧壁1044流入空调器的流体流向进行调整,使流体流动更加平缓,减少流体流动时由于流动不均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回风口1046的侧壁1044包括回风口1046与面盖104的侧壁1044的交界处,以及与回风口1046相邻的中框102的表面。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地,中框102还包括:第二凹坑,设于第一导风筋1048平行于流体流向的第一表面,第二凹坑用于调节流经第一表面的流体流向;并且所述第二凹坑设于第二导风筋1050平行于流体流向的第二表面,第二凹坑用于调节流经第二表面的流体流向;并且第二凹坑设于第三导风筋1022平行于流体流向的第三表面,第二凹坑用于调节流经第三表面的流体流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导风筋1048、第二导风筋1050以及第三导风筋1022平行于流体流向的表面设置第三凹坑,能够对流经一导风筋、第二导风筋1050以及第三导风筋1022的流体流向进行调整,使使流体流动更加均匀,减少流体流动时由于流动不均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地,中框102还包括:第二凹坑,设于第一导风筋1048平行于流体流向的第一表面,第二凹坑用于调节流经第一表面的流体流向;并且所述第二凹坑设于第二导风筋1050平行于流体流向的第二表面,第二凹坑用于调节流经第二表面的流体流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导风筋1048和第二导风筋1050平行于流体流向的表面设置第三凹坑,能够对流经第一导风筋1048和第二导风筋1050的流体流向进行调整,使使流体流动更加均匀,减少流体流动时由于流动不均产生的噪声,使空调器工作时更加安静。

其中,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不同,可选择单独在第一导风筋1048、第二导风筋1050以及第三导风筋1022平行于流体流向的表面设置第三凹坑,同时还可在第一导风筋1048、第二导风筋1050以及第三导风筋1022中的任意两个结构的表面设置第三凹坑,在特殊情况下,还可在第一导风筋1048、第二导风筋1050以及第三导风筋1022中均设置第三凹坑,实施例3和实施例4只是多种实施方式中的2种。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扣组件,每个卡扣组件包括:相互卡接的卡槽与卡勾,其中,卡槽与卡勾中的一个设于面盖104上,另一个设于中框102上,通过卡槽与卡勾的卡接以实现面盖104与中框102的固定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在面盖104上设置卡槽,在中框102上设置卡勾。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于面盖104上的卡槽和中框102上的卡勾之间的卡接,实现面盖104和中框102的固定连接,使用卡槽和卡勾的配合既能够实现面盖104和中框102之间的相对固定,又便于对面板组件10进行拆卸,便于面板组件10的维修和维护,同时卡扣组件便于面盖104和中框102的模具设计,便于出模。

其中,可选地,也可以在面盖104上设置卡勾,在中框102上设置卡槽。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面盖104还包括:感温组件,固设于面盖104靠近中框102的一侧,感温组件用于检测流入中框102与面盖104形成的空间中流体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感温组件能够检测流入中框102与面盖104形成的空间中流体的温度,即流入空调器中的流体的温度,以便于空调器根据流入的流体的温度调整相关的制冷或制热参数,从而减少空调器不必要的能耗。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面板组件10。

其中,本实施例中,空调器为暖风机。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面板组件10,在暖风机靠墙放置时不会影响回风口1046进风,增加暖风机的适用性,同时能够减少暖风机工作时的噪声,使暖风机工作时更加安静。

其中,空调器包括但不限于暖风机、移动空调、壁挂式空调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中框靠近面盖的表面起到顺流的作用,使流入回风口的流体流动更加均匀,减少流体流入回风口过程中的阻力损失以及噪声,同时当空调器靠墙防放置时,能起到避空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室内摆放的空间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