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酐生产中的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5809发布日期:2018-11-07 22:2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苯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苯酐生产中的导热油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苯酐生产中,导热油加热选用2.0MPa左右的饱和蒸汽进行加热,2.0MPa左右的饱和蒸汽热量过高,热量利用率低,蒸汽资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现有的加热系统可控性差,加热系统温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苯酐生产中的导热油加热系统,蒸汽利用率高,避免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苯酐生产中的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导热油加热器、供热机构、循环回收机构,导热油加热器设有热源进口、热源出口、热油加热进口、热油加热出口,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汽轮机热源、中压蒸汽热源,汽轮机热源、中压蒸汽热源通过管路汇合后通入导热油加热器的热源进口,所述的循环回收机构连接导热油加热器的热源出口、及中压蒸汽热源,汽轮机热源、中压蒸汽热源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组。

进一步的,所述的循环回收机构为蒸汽冷凝器,热源出口通过热源出口管路连接蒸汽冷凝器的进口,蒸汽冷凝器的出口连接凝液回收管,蒸汽冷凝器的出口处设有出液控制阀组,热源出口管路与凝液回收管之间设有连通的直排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源出口管路上在与直排管路相接处的前后侧均设有控制阀件,所述的直排管路上设有直排控制阀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汽轮机热源为提供背压蒸汽压力为1.0MPa的背压式汽轮机热源,汽轮机热源接入热源管网,汽轮机热源通过汽轮机管路连通热源进口,汽轮机管路上设有汽轮机热源控制阀组,汽轮机热源控制阀组包括并联的第一汽轮机支路、第二汽轮机支路,第一汽轮机支路上设有第一汽轮机支路控制阀件,第二汽轮机支路上设有串联的第二汽轮机支路控制阀件、汽轮机可调阀件,第一汽轮机支路、第二汽轮机支路间设有汽轮机控制阀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压蒸汽通过中压蒸汽管路连接热源进口,中压蒸汽管路上设有中压蒸汽控制阀件,中压蒸汽控制阀件处并联有蒸汽旁路,蒸汽旁路上设有旁路蒸汽控制阀、旁路蒸汽可调阀,旁路蒸汽管路连接有泄压管路,泄压管路连接循环回收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泄压管路上设有泄压控制阀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采用背压式汽轮机、中压蒸汽混合供气加热,节约了高等级压力的蒸汽使用,供热多级可控,提高了蒸汽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为导热油加热器,2为背压式汽轮机,3为中压蒸汽热源,31为中压蒸汽管路,32为中压蒸汽球阀,33为旁路蒸汽一闸阀,34为旁路蒸汽气动可调阀,35为蒸汽二闸阀,4为汽轮机管路,41为第一汽轮机支路闸阀,42为第二汽轮机支路闸阀,43为第二汽轮机支路气动可调阀,5为蒸汽冷凝器,6为泄压管路,7为凝液回收管,8为直排管路,81为直排控制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苯酐生产中的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导热油加热器1、供热机构、循环回收机构,导热油加热器1设有热源进口11、热源出口12、热油加热进口13、热油加热出口14,导热油通过进油管路连通热油加热进口13,加热后的导热油由热油加热出口14流出,加热机构包括背压式汽轮机2、中压蒸汽热源3,背压式汽轮机2提供压力为1.0MPa的背压蒸汽,背压式汽轮机2通过背压蒸汽管路连通设置的1.0MPa管网提供蒸汽,背压蒸汽管路通过设置的汽轮机管路4连通导热油加热器1的热源进口11,背压蒸汽管路通过两条并联的第一汽轮机支路、第二汽轮机支路连通汽轮机管路4,第一汽轮机支路上设有第一汽轮机支路闸阀41,第二汽轮机支路上设有串联的第二汽轮机支路闸阀42、第二汽轮机支路气动可调阀43,通过两条支路向汽轮机管路4供给背压蒸汽,可保证背压蒸汽的有效供给,并且供给量、供给压力灵活可调,实现背压蒸汽的多级可控供给,促使提高背压蒸汽的利用效率,背压蒸汽管路上在第一汽轮机支路、第二汽轮机支路与其连通处的中间还设有背压蒸汽管路闸阀,以控制第一汽轮机支路、第二汽轮机支路的供气,汽轮机管路4上还设有控制汽轮机管路4通断的汽轮机管路闸阀44,中压蒸汽热源3通过中压蒸汽管路31与汽轮机管路4混合后连通热源进口,中压蒸汽管路31上设有中压蒸汽球阀32,中压蒸汽球阀32处并联有蒸汽旁路,蒸汽旁路上设有依次串联旁路蒸汽一闸阀33、旁路蒸汽气动可调阀34、蒸汽二闸阀35,使中压蒸汽的供应实现多级可控,中压蒸汽、汽轮机的背压蒸汽均多级可控,两者的混合多级可控,提高对导热油加热器1的加热效果,供气量可调,可避免出现过热量加高的情况,提高蒸汽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多级可控,保证加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循环回收机构为蒸汽冷凝器5,热源出口通过热源出口管路连接蒸汽冷凝器5的进口,蒸汽冷凝器5的出口连接凝液回收管7,蒸汽冷凝器5的出口处设有出液控制阀组,出液控制阀组对出液进行控制,热源出口管路与凝液回收管之间设有连通的直排管路8,直排管路8上设有直排控制球阀81,热源出口管路上在与直排管路8相接处的前后侧均设有控制通断的闸阀,通过两个闸阀控制利用完的热源通向蒸汽冷凝器还是直接通凝液回收管回收,根据系统的工作状况灵活调整,提高效率,蒸汽旁路处连接有泄压管路6,泄压管路6连接蒸汽冷凝器一入口,泄压管路6上设有两个串联的泄压闸阀,泄压管路6用来释放中压蒸汽管路上的压力,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苯酐生产中的导热油加热系统,包括导热油加热器1、供热机构、循环回收机构,导热油加热器1设有热源进口11、热源出口12、热油加热进口13、热油加热出口14,导热油通过进油管路连通热油加热进口13,加热后的导热油由热油加热出口14流出,加热机构包括背压式汽轮机2、中压蒸汽热源3,背压式汽轮机2提供压力为1.0MPa的背压蒸汽,背压式汽轮机2通过背压蒸汽管路连通设置的1.0MPa管网提供蒸汽,背压蒸汽管路通过设置的汽轮机管路4连通导热油加热器1的热源进口11,背压蒸汽管路通过两条并联的第一汽轮机支路、第二汽轮机支路连通汽轮机管路4,第一汽轮机支路上设有第一汽轮机支路闸阀41,第二汽轮机支路上设有串联的第二汽轮机支路闸阀42、第二汽轮机支路气动可调阀43,通过两条支路向汽轮机管路4供给背压蒸汽,可保证背压蒸汽的有效供给,并且供给量、供给压力灵活可调,实现背压蒸汽的多级可控供给,促使提高背压蒸汽的利用效率,背压蒸汽管路上在第一汽轮机支路、第二汽轮机支路与其连通处的中间还设有背压蒸汽管路闸阀,以控制第一汽轮机支路、第二汽轮机支路的供气,汽轮机管路4上还设有控制汽轮机管路4通断的汽轮机管路闸阀44,中压蒸汽热源3通过中压蒸汽管路31与汽轮机管路4混合后连通热源进口,中压蒸汽管路31上设有中压蒸汽球阀32,中压蒸汽球阀32处并联有蒸汽旁路,蒸汽旁路上设有依次串联旁路蒸汽一闸阀33、旁路蒸汽气动可调阀34、蒸汽二闸阀35,使中压蒸汽的供应实现多级可控,中压蒸汽、汽轮机的背压蒸汽均多级可控,两者的混合多级可控,提高对导热油加热器1的加热效果,供气量可调,可避免出现过热量加高的情况,提高蒸汽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多级可控,保证加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循环回收机构为蒸汽冷凝器5,热源出口通过热源出口管路连接蒸汽冷凝器5的进口,蒸汽冷凝器5的出口连接凝液回收管7,蒸汽冷凝器5的出口处设有出液控制阀组,出液控制阀组对出液进行控制,蒸汽旁路处连接有泄压管路6,泄压管路6连接蒸汽冷凝器一入口,泄压管路6上设有两个串联的泄压闸阀,泄压管路6用来释放中压蒸汽管路上的压力,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