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1502发布日期:2018-08-24 18:0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烘干机。



背景技术:

烘干机一般用于对产品进行烘干,烘干机设有用于输送产品的输送带,由于对产品进行烘干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而输送带一般都是一条水平设置在烘干机内的,若要产品被烘干,则需要产品在烘干机内停留足够的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延长输送带的长度,但这会增加烘干机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式烘干机,其能够减少烘干机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烘干机,包括具有内腔的机壳、设在所述内腔里的机架和向所述内腔送入热风的热风装置,还包括并排设在机架上的用于进料的第一传送机构和用于出料的第二传送机构,机架还设有把第一传送机构上的产品挟持到第二传送机构的挟持机构。

其中,所述挟持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且可在第一传送机构上方竖直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设在机架上且可在第二传送机构上方竖直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和设在机架顶部的顶部平移机构,顶部平移机构可把第一升降机构上的产品平移到第二升降机构上。

其中,还包括用于承托产品的托盘,所述托盘可卡接第一升降机构或第二升降机构。

其中,顶部平移机构包括设在机架顶部两端的两条滑轨,每条滑轨设有可沿该滑轨滑动的挟持单元,这两个挟持单元共同挟持所述托盘。

其中,每个挟持单元包括若干个挟持气缸,每个挟持气缸连接有用于抵压所述托盘侧壁的压块。

其中,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均包括间隔排列设置的转动辊,所述托盘为框架式托盘,所述托盘的宽度大于转动辊的长度,所述托盘能从转动辊的间隙穿过以使托盘的上表面不高于传动棍的上表面。

其中,还包括设在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下方的底部平移升降机构,所述底部平移升降机构包括横跨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带和用于控制所述传送带竖直升降的第三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下降运动以使卡接在其上的所述托盘穿过第二传送机构,从而使所述托盘落在位于第二传送机构下方的所述传送带,位于第二传送机构下方的第三升降机构上升运动使得所述传送带把所述托盘平移至第一传送机构的上方,位于第一传送机构下方的第三升降机构先下降运动以使托盘能够托起第一传送机构上的产品,再上升运动以带动所述托盘穿过第一传送机构且卡接在第一升降机构上。

其中,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都设有用于整理位于其上的产品位置的位置整理机构。

其中,所述位置整理机构包括两条相对设在第一传送机构或第二传送机构上方的推杆,这两条推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传送机构或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在第一传送机构或第二传送机构上的产品从这两条推杆之间通过,这两条推杆可靠近或远离运动。

其中,所述热风装置包括设在机架顶部的热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热风机分别连接进风口和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并排设在机架上的用于进料的第一传送机构和用于出料的第二传送机构,而机架上的挟持机构能够把第一传送机构上的产品挟持到第二传送机构,使得烘干机的长度大大的减少了,从而减少烘干机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烘干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烘干机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1——机壳,2——机架,3——热风装置,31——热风机,32——进风口,,33——出风口,4——第一传送机构,5——第二传送机构,6——第一升降机构,7——第二升降机构,8——顶部平移机构,81——滑轨,82——挟持单元,821——挟持气缸,822——压块,9——底部平移升降机构,91——传送带,92——第三升降机构,10——位置整理机构,101——推杆,102——整理气缸,11——转动辊,12——托盘,13——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烘干机,如图1至图4中所示,包括具有内腔的机壳1、设在该内腔里的机架2和向该内腔送入热风的热风装置3,本烘干机还包括并排设在机架2上的用于进料的第一传送机构4和用于出料的第二传送机构5,机架2还设有把第一传送机构4上的产品挟持到第二传送机构5的挟持机构。通过并排设在机架2上的用于进料的第一传送机构4和用于出料的第二传送机构5,而机架2上的挟持机构能够把第一传送机构4上的产品挟持到第二传送机构5,使得烘干机的长度大大的减少了,从而减少烘干机的占地面积。

本实施例中,挟持机构包括设在机架2上且可沿第一传送机构4上方竖直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6、设在机架2上且可沿第二传送机构5上方竖直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7和设在机架2顶部的顶部平移机构8,顶部平移机构8可把第一升降机构6上的产品平移到第二升降机构7上。第一升降机构6先把第一传送机构4上的产品上升到第一升降机构6的顶端,然后顶部平移机构8挟持第一升降机构6顶端的产品水平平移到第二升降机构7的顶端,最后第二升降机构7把产品下降到第二传送机构5上,从而实现把第一传送机构4上的产品运送到第二传送机构5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在烘干机内便于运送产品,本烘干机还包括用于承托产品的托盘12,托盘12可卡接第一升降机构6和第二升降机构7。

本实施例中,顶部平移机构8包括设在机架2顶部两侧的两条滑轨81,每条滑轨81设有可沿该滑轨81滑动的挟持单元82,每个挟持单元82包括若干个挟持气缸821,每个挟持气缸821连接有用于抵压托盘12侧壁的压块822,通过多个压块822低压托盘12侧壁,可以稳固的挟持托盘12。当第一升降机构6把托盘12升到顶端时,这两个挟持单元82沿两条滑轨81滑动至第一传送机构4的上方,各挟持气缸821控制其对应的压块822抵压托盘12的侧壁以实现挟持,然后这两个挟持单元82沿两条滑轨81滑动至第二传送机构5的上方,从而把托盘12卡接在第二升降机构7上,这样就可以实现托盘12从第一升降机构6平移到第二升降机构7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托盘12可以循环的在第一传送机构4和第二传送机构5之间运送,第一传送机构4和第二传送机构5均包括间隔排列设置的转动辊11,托盘12为框架式托盘12,托盘12的宽度大于转动辊11的长度,托盘12能从转动辊11的间隙穿过以使托盘12的上表面不高于传动棍11的上表面,这样第一传送机构4的待烘干产品才能顺利进入托盘12,且托盘12上已被烘干的产品才能顺利放在第二传送机构5上。设在第一传送机构4和第二传送机构5下方的底部平移升降机构9,该底部平移升降机构9包括横跨第一传送机构4和第二传送机构5的传送带91和用于控制该传送带91竖直升降的第三升降机构92。第二升降机构7下降运动以使卡接在其上的托盘12穿过第二传送机构5,从而使托盘12落在位于第二传送机构5下方的传送带91,此时第二传送机构5能够将被烘干的产品输出。然后位于第二传送机构5下方第三升降机构92上升运动使得托盘12位于第一传送机构4的上方,此时该传送带91把托盘12平移至第一传送机构4的上方,位于第一传送机构4下方的第三升降机构92先下降运动使得托盘12能够承托其第一传送机构4上的待烘干产品,再上升运动以使托盘12穿过第一传送机构4且卡接在第一升降机构6上,这样就可以使托盘12在第一传送机构4和第二传送机构5之间循环运送。

为了把第一传送机构4上杂乱放置的产品整理整齐,以便产品进入托盘12,第一传送机构4设有用于整理位于其上的产品位置的位置整理机构10,具体的,该位置整理机构10包括两条相对设在第一传送机构4上方的推杆101,这两条推杆1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传送机构4的传送方向,这两条推杆101分别连接有整理气缸102,在第一传送机构4上的产品从这两条推杆101之间通过,通过控制两个整理气缸102,从而使这两条推杆101可靠近或远离运动,以实现产品整理整齐。

本实施例中,热风装置3包括设在机架2顶部的热风机31、进风口32、出风口33和控制箱13,热风机31分别连接进风口32和出风口3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