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827发布日期:2018-11-02 23:1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另外,现有空调室内机通常在背面是敞开的,即室内机的壳体由上盖板、前面板、两个侧面板和底板构成,不包括背板,因此,上盖板只在三个边缘具有支撑。现有上盖板的加强板通常通过点焊或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需要通过单独模具冲裁出加强板,即需要对加强板进行单独的加工,然后再将其焊接或铆接到盖板上,显然,这种成型方式工序复杂,且成本高;同时,点焊或铆接若操作不当,容易导致不良品的增加;另外,上盖板通常为空调室内机的外观件,点焊加强板后会产生焊点影响产品外观。

中国专利文献cn202581610u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上盖,其表面形成两个横向排列的工字型加强筋,其加强筋虽然是冲压形成的,但是,两个加强筋均匀分布在上盖的中间部位,上盖的四个边缘处不具有加强能力,其边缘处的抗压、抗踩踏、抗变形能力低,因此这种上盖只适用于上盖的四个边都有支撑的场合。显然不能用于这种场合,否则会导致上盖板无法满足抗压、抗变形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盖板的局部抗压、抗踩踏、抗变形能力;简化盖板的生产程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空调室内机的外观,从而提供一种能加强盖板局部抗压能力、成本低且美观的盖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和加强结构,盖板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主表面、第二盖板主表面以及盖板侧面;加强结构包括:主加强件,覆盖所述第一盖板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辅助加强件,连续覆盖所述第一盖板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盖板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主加强件和所述辅助加强件通过冲压与所述盖板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主加强件包括第一主加强件和第二主加强件,第一主加强件和第二主加强件均匀布置在所述盖板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本体为矩形,所述第一主加强件和所述第二主加强件为相同的矩形,且所述第一主加强件和所述第二主加强件长边平行于所述盖板本体的长边。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加强件包括第一辅助加强件和第二辅助加强件,其中第一辅助加强件覆盖第一盖板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二辅助加强件,覆盖盖板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主表面与盖板侧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辅助加强件和第二辅助加强件相互垂直且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加强件和第二辅助加强件具有折弯而成的多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加强件沿着所述盖板本体的长边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若干定位螺栓,其均匀设置在第一主加强件和第二主加强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定位螺栓通过点焊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加强件上分布有若干矩形让位孔,用于零件装配时螺钉的让位。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上盖板,前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组成,所述上盖板为所述盖板组件,并且所述盖板组件的辅助加强件位于所述外壳的背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组件在局部增加了加强件,因此,抗压、抗踩踏、抗变形能力强,能很好地适应上盖板在四周支撑不均匀的场合,因此应用范围广。

2.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组件中盖板本和加强件冲压一体成型,因此,制作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同时,冲压成型使得盖板组件外观整洁、美观。

3.本发明的盖板组件中的辅助加强件具有多层结构,进一步加强了盖板的强度。

4.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盖板组件,因而具备上述的任一项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盖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板本体,11-第一盖板主表面,12-盖板侧面,21-主加强结构,211-第一主加强件,212-第二主加强件,22-辅助加强件,221-第一辅助加强件,222-第二辅助加强件,3-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显示的是本发明中的盖板组件的俯视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中盖板组件的具体构成。

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盖板组件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为了便于说明此处以应用于空调室内机的上盖板为例进行介绍。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组件包括具有盖板本体1。盖板本体1包括第一盖板主表面11、第二盖板住表面以及盖板侧面12,第一盖板主表面11和第二盖板主表面相对设置,其中第一盖板主表面11面向空调室内机外部,第二盖板主表面面向空调室内机内部,并且优选地,盖板侧面12与第一盖板主表面11以及第二盖板主表面垂直。盖板组件还包括加强结构2。加强结构2包括主强件21和辅助加强件22,其中主加强件21覆盖第一盖板主表面11的至少一部分,辅助加强件22连续覆盖第一盖板主表面11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盖板侧面1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盖板主表面11上的主加强件21覆盖了第一盖板主表面11的大部分区域,从而起到了主要的加强作用,辅助加强件22实际覆盖了盖板本体1的边缘处,从而其起到辅助加强作用,用于增强盖板本体没有支撑的边缘的抗压、抗变形能力。

本发明的盖板组件因为采用了非均匀布置的加强结构,因此,其强化了盖板本体在边缘处的抗压、抗变形能力,从而提高了盖板组件的整体强度,可以应用于现有的无背板空调室内机,或者其他支撑不均匀的盖板场合,因此,应用范围更广泛。

进一步地,主加强件21和辅助加强件22与盖板本体1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一体化冲压成型使得盖板组件的制造流程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盖板组件的强度和质量。

优选地,主加强件21包括第一主加强件211和第二主加强件212。为了盖板本体1能够在整个第一盖板主表面11获得一致的加强效果,优选地,第一主加强件211和第二主加强件212对称布置在第一盖板主表面11上。

进一步地,第一主加强件211和第二主加强件212形状相同,优选为相同的矩形。更进一步地,盖板本体1也为矩形,而第一主加强件211和第二主加强件212的长边都与盖板本体1的长边平行。第一加强件211和第二主加强件211构造为矩形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第一盖板主表面11,因此可最大可能地改善盖板组件的强度。

如图3所示,更进一步地,辅助加强件22的截面为“l”型,即辅助加强件22包括相互垂直且成一体的第一辅助加强件221和第二辅助加强件222,其中第一辅助加强件221覆盖第一盖板主表面1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辅助加强件222覆盖盖板侧面12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辅助加强件22为长条状,其沿着盖板本体1的长边延伸。也就是说辅助加强件22包裹了盖板本体1边缘处的两个垂直的表面,从而加强了没有支撑的该边缘的强度,进而提升了盖板本体1整体的抗变形能力。

进一步地,参照图3,为了增加盖板边缘处的强度,第一辅助加强件221和第二辅助加强件222具有折弯而成的多层结构。

如图1和2所示,第一主加强件211和第二主加强件212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螺栓。优选地,螺栓3通过点焊进行固定。进一步优选地,螺栓3设置有四个。该螺栓3可有效地对盖板组件下方的风机安装板组件进行安装和固定,有效地解决了空调室内机的电机运行时因震动而偏位的质量隐患。

另外,辅助加强件22上可分布有若干矩形让位孔(未图示),用于零件装配时螺钉的让位,解决螺钉与组件装配时干涉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外壳具有上述盖板组件。更优选的是,外壳由上盖板,前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组成,上盖板为上述盖板组件,并且盖板组件具有辅助加强件22的边缘位于外壳的背部。

采用上述盖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抗压、抗变形能力提升,并且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制造成本,同时采用上述盖板组件后,由于加强结构经冲压一体成型的,因此生产流程简化,制造成本降低,同时外形更美观。

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