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4852发布日期:2018-12-08 06:0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开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陶瓷是将纳米级陶瓷颗粒、晶须、纤维等引入陶瓷母体,以改善陶瓷的性能而制造的复合型材料,其提高了母体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改善了高温性能,并且此材料具有可切削加工和超塑性。纳米陶瓷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超结构陶瓷材料。纳米陶瓷粉体是介于固体与分子之间的具有纳米数量级(0.1~100nm)尺寸的亚稳态中间物质。随着粉体的超细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效应。具体地说纳米粉体材料具有以下的优良性能:极小的粒径、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化学性能,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节能能源;使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致密化、均匀化,改善陶瓷材料的性能,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可以从纳米材料的结构层次(l~100nm)上控制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陶瓷材料的潜在性能。另外,由于陶瓷粉料的颗粒大小决定了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如果粉料的颗粒堆积均匀,烧成收缩一致且晶粒均匀长大,那么颗粒越小产生的缺陷越小,所制备的材料的强度就相应越高,这就可能出现一些大颗粒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能。

由于纳米陶瓷具有的独特性能,如做外墙用的建筑陶瓷材料则具有自清洁和防雾功能。随着高技术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纳米陶瓷寄予很大希望,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开发纳米陶瓷粉体并以此为原料合成高技术纳米陶瓷。纳米陶瓷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纳米粉体的制备、成型和烧结。世界上对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但应用较广且方法较成熟的主要有气相合成和凝聚相合成2种。在纳米陶瓷材料的烧结中,我们需要用到承烧装置,然而目前的承烧装置大多在坩埚中进行加热烧结,这就使得后期取出这些陶瓷材料时需要人为的使用一些提升工具来夹取坩埚才可以将纳米陶瓷材料取出,十分不便,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左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架,底板上端右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左端中部安装有转动轮,所述第二支撑架安装有限位筒,限位筒中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端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右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和第二转轴右端均安装有固定盘,固定盘内侧固定有承烧桶,承烧桶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上端安装有烧结桶,烧结桶内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第一支撑架顶端安装有铰接块,铰接块中部铰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左端铰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杆右端铰接有牵引杆,牵引杆下端连接有配重盘,配重盘下端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下端安装有加热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之间均安装有加强筋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下端穿过烧结桶和承烧桶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固定于承烧桶下端中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外侧均匀设有搅拌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电机下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固定于第二支撑架右侧上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桶内侧均匀设有加热丝。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块与转动轮之间缠绕连接有牵引丝。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速器为蜗轮蜗杆减速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为倒l型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烧桶为保温隔热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着对承烧桶的自动旋转倾倒,进而使得纳米陶瓷颗粒在烧结过程中可以自行导出,不需要通过额外的提升工具在夹取取出陶瓷物料,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满足着大量纳米陶瓷颗粒的烧结需要,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中加热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中加热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与第一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1之间均安装有加强筋板3,用于增加着底板2与第一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1之间的稳固性,所述第一支撑架15为倒l型机构,所述底板2上端左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架15,底板2上端右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架1,所述第一支撑架15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转轴19,第一转轴19左端中部安装有转动轮18,所述第二支撑架1安装有限位筒24,限位筒24与第二转轴23之间安装有轴承,限位筒24中部安装有第二转轴23,第二转轴23右端连接有减速器22,所述减速器22为蜗轮蜗杆减速器,进而实现着自锁功能,减速器22右端连接有转动电机21,所述转动电机21下端固定有安装板20,安装板20固定于第二支撑架1右侧上端,所述第一转轴19右端和第二转轴23左端均安装有固定盘25,固定盘25内侧固定有承烧桶27,所述承烧桶27为保温隔热材料制成,承烧桶27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柱6,固定柱6上端安装有烧结桶8,烧结桶8内部安装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外侧均匀设有搅拌叶7,用于实现着对烧结桶8内纳米陶瓷颗粒的搅拌作用,所述搅拌轴5下端穿过烧结桶8和承烧桶27连接有搅拌电机4,搅拌电机4固定于承烧桶27下端中部,所述第一支撑架15顶端安装有铰接块14,铰接块14中部铰接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左端铰接有转动块17,所述转动块17与转动轮18之间缠绕连接有牵引丝16,所述转动杆13右端铰接有牵引杆12,牵引杆12下端连接有配重盘11,配重盘11下端连接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下端安装有加热桶9,所述加热桶9内侧均匀设有加热丝26,用于实现着对烧结桶27内部原料的加热。

所述一种纳米陶瓷颗粒新材料开发用承烧装置,待纳米陶瓷颗粒烧结完毕后,启动转动电机21,转动电机21带动着第二转轴23进行转动,然后与第一转轴19进行配合,使得承烧桶27进行转动,在承烧桶27转动过程中,整个承烧桶27会带动着烧结桶8往前侧移动,同时转动轮18在牵引丝16的转动作用下进行收缩,使得转动杆13沿着铰接块14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杆13右端的牵引杆12带动着整个配重盘11往上移动,实现着密封盖10与承烧桶27的分离,从而保证着纳米颗粒物料可以更好的从烧结桶27中倒出,操作方便。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第一转轴19和第二转轴23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着对承烧桶27的自动旋转倾倒,进而使得纳米陶瓷颗粒在烧结过程中可以自行导出,不需要通过额外的提升工具在夹取取出陶瓷物料,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满足着大量纳米陶瓷颗粒的烧结需要,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