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6968发布日期:2019-01-29 18:0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空调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现有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是在面板上侧设计出风口,利用出风口内设置的左右、上下扫风装置控制风向,但这种空调器存在风流直吹人体的缺陷,导致用户舒适性较差,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传统的空调器存在风流直吹人体的缺陷,导致用户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蜗壳组件、第一扫风叶片以及第二扫风叶片,其中,所述蜗壳组件内设有风道;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和所述第二引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的两侧;所述第一扫风叶片、所述第二扫风叶片均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且均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一扫风叶片之间形成第一过流通道,所述第二引流部与所述第二扫风叶片之间形成第二过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扫风叶片、所述第二扫风叶片的旋转以改变所述第一过流通道和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送风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一扫风叶片的端部和/或中部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扫风叶片以所述第一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所述第二扫风叶片的端部和/或中部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扫风叶片以所述第二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一扫风叶片与所述第二扫风叶片旋转后形成扫风角度,所述扫风角度的取值范围为0°~150°。优选地,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之间形成第一扩压角。优选地,所述第一扩压角的角度范围为0°~40°。优选地,所述第二引流部与所述第二过流通道之间形成第二扩压角。优选地,所述第二扩压角的角度范围为0°~60°。优选地,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第一扩压部和第二扩压部,所述第一扩压部、所述第二扩压部均与所述壳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扩压部从所述第一引流部的一端向所述壳体内延伸,所述第二扩压部从所述第二引流部的一端向所述壳体内延伸。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设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风道的内部。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叶轮及换热器,所述叶轮与所述换热器均置于所述壳体内。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通过将第一扫风叶片、第二扫风叶片均设置在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处,第一引流部与第一扫风叶片之间形成第一过流通道,第二引流部与第二扫风叶片之间形成第二过流通道,且第一扫风叶片、第二扫风叶片4能够在出风口处旋转,以改变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实现常规送风及环抱式送风。这样,本实施例在保证常规送风的同时,通过在出风口设置可旋转的第一扫风叶片和第二扫风叶片,以控制扫风的角度,并在室内形成环抱式送风,使空调器吹出的风避开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避免风直吹用户,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调器的风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调器的环抱送风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调器中α、β、γ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壳体25第一扩压部7第二旋转轴2蜗壳组件26第二扩压部8分流机构21第一引流部3第一扫风叶片81第一外壁22第二引流部4第二扫风叶片82第二外壁23第一过流通道5风道9叶轮24第二过流通道6第一旋转轴10换热器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一并参照图1-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具体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空调器包括壳体1、蜗壳组件2、第一扫风叶片3以及第二扫风叶片4,其中,蜗壳组件2内设有风道5。优选地,蜗壳组件2还包括第一引流部21和第二引流部22,第一引流部21和第二引流部22分别设置在风道5的出风口的两侧;第一扫风叶片3、第二扫风叶片4均设置在出风口处且均可旋转地连接于壳体1,第一引流部21与第一扫风叶片3之间形成第一过流通道23,第二引流部22与第二扫风叶片4之间形成第二过流通道24,通过第一扫风叶片3、第二扫风叶片4的旋转以改变第一过流通道23和第二过流通道24的送风方向。具体地,经过风道5的风流向出气口处,并通过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分成两路传输,即分别从第一过流通道23以及第二过流通道24处流通至室内,从而实现向室内送风。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均可相对于壳体1旋转,以使空调器实现常规送风及环抱式送风。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旋转后,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之间形成的形状为v形时,由于第一引流部21和第二引流部22均设于出风口处,且第一引流部21和第二引流部22的表面均设置为弧形面。当然,第一引流部21和第二引流部22的表面还可设置为不规则的曲面和/或平面等,在此并无限制。优选地,第一引流部21与第一扫风叶片3相对设置,第二引流部22与第二扫风叶片4相对设置,即当第一引流部21与第一扫风叶片3之间形成第一过流通道23,第二引流部22与第二扫风叶片4之间形成第二过流通道24时,经由风道5的风流向第一过流通道23和第二过流通道24,在第一引流部21和第二引流部22弧形表面的附壁引流效应下,第一过流通道23和第二过流通道24的风流向第一导风件21与第二导风件22表面,并紧贴第一导风件21与第二导风件22表面,使得该风流出后趋向于依照其从空调器流出的方向流动,并向室内的两侧扩散,因此能够避开室内的中央位置,以使空调器实现环抱式送风(如图3所示),即在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a不受空调器风向的影响,使空调器的送风不会直吹用户,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具体地,当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的旋转方向相反时(图未示),即当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旋转至平行和/或接近平行状态时,第一引流部21与第一扫风叶片3之间形成的第一过流通道23的通道出口较大,使得第一引流部21弧形表面的附壁引流效应作用不大,即形成的第二过流通道24的通道出口也较大,使得第二引流部22弧形表面的附壁引流效应作用不大,此时,空调器进行常规的送风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需要在常规送风模式和/或环抱式送风模式间进行调节。当然,空调器的常规送风还包括其它的送风形式。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还可实现左送风和/或右送风,当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的旋转方向相同时,即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均朝向第一引流部21的方向旋转,此时第一引流部21与第一扫风叶片3之间形成的第一过流通道23的通道出口关闭,而第二过流通道24此时为最大通道出口,即经由风道5的风流向第二过流通道24,并送风至室内空间;另外,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还可朝向第二引流部22的方向旋转,此时第二引流部22与第二扫风叶片4之间形成的第二过流通道24的通道出口关闭,而第一过流通道23此时为最大通道出口,即经由风道5的风流向第一过流通道23,并送风至室内空间,从而实现空调器的左送风和/或右送风。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通过将第一扫风叶片3、第二扫风叶片4均设置在第一风道5的出风口处,第一引流部21与第一扫风叶片3之间形成第一过流通道23,第二引流部22与第二扫风叶片4之间形成第二过流通道24,且第一扫风叶片3、第二扫风叶片4能够在出风口处旋转,以改变第一过流通道23和第二过流通道24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实现常规送风及环抱式送风。这样,本实施例在保证常规送风的同时,通过在出风口设置可旋转的第一扫风叶片和第二扫风叶片,以控制扫风的角度,并在室内形成环抱式送风,使空调器吹出的风避开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避免风直吹用户,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扫风叶片3的端部和/或中部设有第一旋转轴6,第一扫风叶片3以第一旋转轴6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第二扫风叶片4的端部和/或中部设有第二旋转轴7,第二扫风叶片4以第二旋转轴7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具体地,第一旋转轴6可以连接与壳体1上,并设于第一扫风叶片3的端部和/或中部,第二旋转轴7也可以连接与壳体1上,并设于第二扫风叶片4的端部和/或中部,使得该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分别以第一旋转轴6和第二旋转轴7为旋转中心,并相对于可以旋转。即用户可以通过旋转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以改变第一过流通道23和第二过流通道24的送风方向,选择需求的空调器送风模式。如图4所示,优选地,第一扫风叶片3与第二扫风叶片4旋转后形成扫风角度γ,在本实施例中扫风角度γ的取值范围为0°~150°。具体地,在环抱式送风模式下,第一扫风叶片3与第二扫风叶片4旋转后形成的扫风角度γ的取值范围为为100°~130°,此时第一扫风叶片3与第二扫风叶片4形成的形状为v型,并配合第一引流部21和第二引流部22弧形表面的附壁引流效应下,以使空调器实现向室内环抱送风。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在环抱式送风模式下,第一扫风叶片3与第二扫风叶片4旋转后形成的扫风角度γ为120°。具体地,在常规送风模式下,第一扫风叶片3与第二扫风叶片4旋转后形成的扫风角度γ的取值范围为为5°~20°,此时第一扫风叶片3与第二扫风叶片4之间平行和/或接近平行状态,可以实现空调器的常规送风。当然,在常规模式下,空调器还可实现左送风和/或右送风。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在常规送风模式下,第一扫风叶片3与第二扫风叶片4旋转后形成的扫风角度γ为10°。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扫风叶片3以第一旋转轴6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第二扫风叶片4以第二旋转轴7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时,第一过流通道23以及第二过流通道24的通道出口也随着改变,即第一引流部21与第一过流通道23之间形成第一扩压角α以及第二引流部22与第二过流通道24之间形成第二扩压角β也随着改变,而第一扩压角α的角度大小直接影响了第一过流通道23的出风流量以及出风风向,第二扩压角β的角度大小直接影响了第二过流通道24的出风流量以及出风风向。具体地,当第一扫风叶片3以第一旋转轴6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时,第一扩压角α也随着改变,即本实施例第一扩压角α的角度范围为0°~4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在环抱式送风模式下,第一扩压角α为25°;在常规送风模式下进行左送风时,第一扩压角α为0°,在常规送风模式下进行右送风时,第一扩压角α为40°。具体地,当第二扫风叶片4以第二旋转轴7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时,第二扩压角β也随着改变,即本实施例第二扩压角β的角度范围为0°~6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在环抱式送风模式下,第二扩压角β为35°;在常规送风模式下进行左送风时,第二扩压角β为60°,在常规送风模式下进行右送风时,第二扩压角β为0°。如图1所示,蜗壳组件2还包括第一扩压部25和第二扩压部26,第一扩压部25、第二扩压部26均与壳体1连接;其中,第一扩压部25从第一引流部21的一端向壳体1内延伸,第二扩压部26从第二引流部22的一端向壳体1内延伸。具体地,第一扩压部25和第二扩压部26之间在风道5中形成扩压腔体,使经过风道5的风流向扩压腔体时,扩压腔体对其进行扩压,以使经过风道5的风压力升高,从而使空调器在送风时,能够使风流向室内预设的空间。优选地,第一扩压部25和第二扩压部26均设置为不规则的曲面形状,当然,在其余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为不规则的平面形状等,在本发明申请中并无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叶轮9及换热器10,叶轮9与换热器10均置于壳体1内。具体地,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空气通过该进风口从空调器的外部流向空调器内,并经过换热器10进行换热处理后,叶轮9将换热器10换热处理后的空气传输至风道5中,并由第一引流部21与第一扫风叶片3之间形成第一过流通道23,第二引流部22与第二扫风叶片4之间形成第二过流通道24送出至室内。其中,第一扫风叶片3、第二扫风叶片4能够在出风口处旋转,以改变第一过流通道23和第二过流通道24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实现常规送风及环抱式送风。这样,本实施例在保证常规送风的同时,通过在出风口设置可旋转的第一扫风叶片和第二扫风叶片,以控制扫风的角度,并在室内形成环抱式送风,使空调器吹出的风避开用户的主要活动区域,避免风直吹用户,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性。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扫风叶片3、第二扫风叶片4电连接,以驱动第一扫风叶片3、第二扫风叶片4的旋转。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只是列举了空调器部分装置,上述列举的装置并不是本实施例空调器的所有装置,还可以包括其它装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如图5所示,为了能够实现空调器出风口的分流,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例,该空调器还包括分流机构8,分流机构8设于壳体1上,且位于风道5的内部。具体地,风流机构8设于该风道5的中间位置,以通过分流机构8将从风道5流出后的风被均匀分配进第一过流通道23及第二过流通道24。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风流机构8还可以设置在风道5的其它位置,比如风流机构8设于该风道5临近第一引流部21的位置和/或风流机构8设于该风道5临近第二引流部22的位置,使得通过分流机构8将从风道5流出后的风被非均匀分配进第一过流通道23及第二过流通道24。而风流机构8具体的设置位置,在本发明申请中并无限制。具体地,分流机构8的横截面呈楔形,分流机构8具有第一外壁81与第二外壁82,第一外壁81与第二外壁82相交于一端,且朝向风道5的第一抵压部35和第二抵压部36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外壁81与第二外壁82,风道5的风能够顺沿着第一外壁81与第二外壁82流向第一过流通道23及第二过流通道24,以实现分流的效果。当然,还可以其它形状的分流机构8,比如,长条型等,在本发明申请中并无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8设置在风道5内,且连接于壳体1上,即分流机构8可以直接将风道5中的风分流至第一过流通道23及第二过流通道24,而第一过流通道23是由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一引流部21形成,第二过流通道24是由第二扫风叶片4和第二引流部22形成,即分流机构8还可用于防止风流向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时,从第一扫风叶片3和第二扫风叶片4之间的缝隙泄露,从而保证空调器的送风效率。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