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器装置及水温调节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2624发布日期:2019-04-09 19:4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水器装置及水温调节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热水器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降噪的热水器及一种水温调节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燃气恒温热水器所采用的大都是比例阀式的控温原理,这种热水器主要是在的水管路中设置一个流量传感器,燃气气门采用电动调节阀(或称燃气比例阀),流量传感器将水流量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并将此信号输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的强度或频率来调整气阀开度,使燃气流量与水流量成正比变化,从而达到恒定水温的目的。然而在一些特别的热水器会在燃烧器关闭之后,仍然维持较高的温度,以保持短时间内再度开启热水器时的水温,但这样的热水器一般在关闭之后便无法进行水温的控制,使得使用者再度开启热水器时,热水出水口的水温往往会偏高,使使用者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此外,部分使用者在使用热水器时,开启时间非常短,时常在水温尚未上升至设定水温时就关闭热水,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燃烧器已经开始燃烧并消耗了燃气,因此造成了燃气在使用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器,其目的在于,可以在工作时降噪,在关闭热水器之后不会因为内部储存的高温液体在下一次放出时温度太高而影响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热水器装置,包括热水出水管、热水出水口、热水出水阀、冷水进水阀、冷水进水管及冷水进水口,尤其,还包括冷热水流通管、控制阀及控制模块;冷水进水口一端连接外部冷水管;冷水进水阀连通冷水进水口与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口一端连接外部热水管;热水出水阀连通热水出水口与热水出水管;冷热水流通管设置于冷水进水管与热水出水管之间,并连通冷水进水管与热水出水管;冷热水流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热水出水管至热水出水口之间或热水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热水器装置还包含有燃烧器及热交换器,燃烧器及热交换器外部包覆有降噪保温结构。

进一步的,降噪保温结构包含前壁板、后壁板及左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及左右壁板材质为纳米微孔隔热材料或真空隔热板。

进一步的,热水出水管连接有热水储水罐。

进一步的,热水出水管与热水储水罐之间设置有储水罐控制阀,热水储水罐设置有储水罐温度传感器,储水罐温度传感器及储水罐控制阀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热水储水罐包含加热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位调节控制方法,可以针对降噪的热水器,在密闭的燃烧室中有滞留的液体时,调节流出液体的温度,提升使用体验,具体方案为:

一种水温调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水器装置的热交换器、燃烧器、第一三通管件、第二三通管件、热水出水管、热水出水接口、热水出水阀、冷水进水阀、冷水进水管、冷水进水口、控制阀、控制模块和冷热水流通管固定安装好,开启热水器;

获取燃烧室内的温度;

获取燃烧室内残余的水量;

得出燃烧室内残余水量的水温;

得出欲达到舒适使用水温应流进的冷水量;

通过控制模块与控制阀控制冷水进水阀的进水量;

热水器放出热水,开始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热水出口阀和冷水进水阀之间,用于将冷水直接汇入所述热水出水接口而不用经过热水器。

作为优选的,燃烧室内残余水量的水温为:tbw为燃烧室内残余水量的水温,t为残余在燃烧室内的时间,τ为加热系数,c为液体比热容,v为残余的水量,tba为燃烧室内温度。

作为优选的,欲达到舒适使用水温应流进的冷水量为:

vc为应流进的冷水量,α为水温混合系数,tc为设定的使用水温,当tbw<tc时,所述冷水进水阀不会有冷水流进所述热水出水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冷热水流通管及控制阀,调节热水出水口的出水温度,特别是在燃烧器停止运转后,利用冷水进水管的冷水来控制热水出水口的水温,避免热水出水口水温过高的风险。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利用热水储水罐来避免短时间开启热水器造成燃气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燃烧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温调节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冷水进水管11

冷水进水阀12

冷水进水口13

热水出水管21

热水出水阀22

热水出水口23

冷热水流通管31

控制阀32

热水储水罐41

储水罐控制阀42

前壁板51

后壁板52

左右壁板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热水器装置的实施例1,包括热水出水管21、热水出水口23、热水出水阀22、冷水进水阀12、冷水进水管11及冷水进水口13,还包括冷热水流通管31、控制阀32及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冷水进水口13一端连接外部冷水管(图中未示出);冷水进水阀12连通冷水进水口13与冷水进水管11;热水出水口21一端连接外部热水管(图中未示出);热水出水阀22连通热水出水口23与热水出水管21;冷热水流通管31设置于冷水进水管11与热水出水管21之间,并连通冷水进水管11与热水出水管21;冷热水流通管31上设置有控制阀32,控制阀32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热水出水管21至热水出水口23之间或热水出水口23的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当热水器是在关闭情况下,且外部热水管未开启,温度传感器会一段时间将热水水温信号传送回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水温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控制阀32,当控制模块所接收到的热水水温信号高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开启控制阀32,使冷水进水管11中的冷水通过冷热水流通管31流向热水出水管21,使热水出水管21中的热水与冷水混和,确保热水出水口的水温在第一设定值以下,避免使用者开启热水水龙头时瞬间的热水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实施例二:

为本发明提出一种热水器装置的实施例2,更进一步的在热水出水管21连接有热水储水罐41,热水出水管21与热水储水罐41之间设置有储水罐控制阀42,热水储水罐41设置有储水罐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储水罐温度传感器及储水罐控制阀42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此外,热水储水罐41还可以包含加热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热水出水口23的水温低于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控制储水罐控制阀42开启,使热水储水罐41中的热水流向热水出水口23,藉此调高热水出水口23的水温,此时控制阀32为关闭状态避免冷水由冷热水流通管31流入热水出水管11,藉此使热水出水口23的水温达到合适水温。同时,当储水罐温度传感器感测热水储水罐41中的水温低于第三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热水储水罐41中的加热模块,对储水罐中的热水进行加热,直到热水储水罐41中的水温达到第三预设值。

此外,在前述两个实施例中,热水器装置进一步包含燃烧器及热交换器,在燃烧器及热交换器的外部包覆有降噪保温结构,意即通过降噪保温结构燃烧器及热交换器包覆成一个整体,降噪保温结构包含前壁板、后壁板及左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及左右壁板材质为纳米微孔隔热材料或真空隔热板。纳米微孔隔热材料(microporousinsulation),是一种由直径在数十纳米的二氧化硅微粒,配合红外线遮光剂和纤维等成分,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后得到的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因其内部含有大量纳米级微孔,使其具有优越的隔热保温效果。也被称为纳米板、纳米保温板、纳米绝热板、超级隔热材料、纳米复合隔热板、纳米毯、纳米微孔保温材料等。真空隔热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可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通过在燃烧器包覆设置的降噪保温结构,使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降低了噪音,同时可以保持燃烧器在关闭之后维持燃烧器及热交换器的温度。

实施例三:

一种水温调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水器装的置热水出水管21、热水出水口23、热水出水阀22、冷水进水阀12、冷水进水管11、冷水进水口13、冷热水流通管31、控制阀32及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连接准备好;

获取燃烧室内的温度;

获取燃烧室内残余的水量;

得出燃烧室内残余水量的水温;

得出欲达到舒适使用水温应流进的冷水量;

通过控制模块9与控制阀8控制冷水进水阀6的进水量;

热水器放出热水,开始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阀8安装在所述热水出口阀5和冷水进水阀6之间,用于将冷水直接汇入所述热水出水接口41而不用经过热水器。

作为优选的,燃烧室内残余水量的水温为:tbw为燃烧室内残余水量的水温,t为残余在燃烧室内的时间,τ为加热系数,c为液体比热容,v为残余的水量,tba为燃烧室内温度。

作为优选的,欲达到舒适使用水温应流进的冷水量为:

vc为应流进的冷水量,α为水温混合系数,tc为设定的使用水温,当tbw<tc时,所述冷水进水阀6不会有冷水流进所述热水出水接口4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