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路热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7796发布日期:2020-05-26 16:4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路热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环路热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现行电子设备效能提高,其中作为处理讯号及运算的电子元件相对的也较以前的电子元件产生较高的热量,最常被使用的一般散热元件包含热管、散热器、均温板等元件,并透过直接与会发热之电子元件接触后进一步增加散热效能,防止电子元件温度过高而烧毁等情事。更进一步亦有设置具有强制散热效果的风扇对该散热元件进行解热,风扇确实具有提升散热之效能,但在有限的空间里并非皆可设置风扇,故空间问题亦为一需要考量之重点之一。

环路热管是指一种回路闭合环型热管。一般由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以及蒸气和液体管线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对蒸发器施加冷载荷,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外表面冷凝,产生的液体从流出进入液体管线,继而进入汽体管线蒸发成汽体,回流汽体经汽体管线进入蒸发器对毛细芯进行补给,如此循环。由于冷凝段和蒸发段分开,环路式热管广泛应用于能量的综合应用以及余热的回收,但同一管线即可传冷又可传热并相互组成管组,减少占用空间,在传热领域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路热管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路热管组,为多组串联,其特征在于,每组包括:液体工质,第一管道,第一工质,第一蒸发器,管道,储液器,管线,第二管道,第二工质,第二蒸发器,抽灌口,连通管;所述的环路热管组至少包括一个及以上的管组;所述的第一管道,第一蒸发器,管道,储液器,管线,第二蒸发器,第二管道,抽灌口,连通管组成密闭通道并采用固定连接,内充灌有液体工质,所述的抽灌口设置在密闭通道任意位置;所述的第一管道与第一蒸发器组成内部独立的密闭容器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内有第一工质流过;所述的第二蒸发器与第二管道组成内部独立的密闭容器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管道内有流过的第二工质;所述的第一蒸发器位于第二蒸发器下部;所述的管线位于第一蒸发器上部和第二蒸发器下部之间,在空间/平面组成环状。所述的储液器位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管道,第一蒸发器,管道,储液器,管线,第二蒸发器,第二管道,抽灌口,连通管采用刚性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可装填多孔隙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线插入储液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管道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一蒸发器的内径,所述的第二管道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二蒸发器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工质和第二工质可以是水,制冷剂等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组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同一管线即可传冷又可传热并相互组成管组,减少占用空间,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还大大节省了常规能源的消耗,也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环路热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个标记分别为:1、液体工质,2、第一管道,3、第一工质,4、第一蒸发器,5、管道,6、储液器,7、管线,8、第二管道,9、第二工质,10、第二蒸发器,11、抽灌口,12、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环路热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环路热管组,为多组串联,其特征在于,每组包括:液体工质1,第一管道2,第一工质3,第一蒸发器4,管道5,储液器6,管线7,第二管道8,第二工质9,第二蒸发器10,抽灌口11,连通管12;所述的环路热管组至少包括一个及以上的管组;所述的第一管道2,第一蒸发器4,管道5,储液器6,管线7,第二蒸发器10,第二管道8,抽灌口11,连通管12组成密闭通道并采用固定连接,内充灌有液体工质1,所述的抽灌口11设置在密闭通道任意位置;所述的第一管道2与第一蒸发器4组成内部独立的密闭容器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2内有第一工质3流过;所述的第二蒸发器10与第二管道8组成内部独立的密闭容器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管道8内有流过的第二工质9;所述的第一蒸发器4位于第二蒸发器10下部;所述的管线7位于第一蒸发器4上部和第二蒸发器10下部之间,在空间/平面组成环状。所述的储液器6位于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0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管道2,第一蒸发器4,管道5,储液器6,管线7,第二蒸发器10,第二管道8,抽灌口11,连通管12采用刚性金属材料制成,便于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10内可装填多孔隙金属材料,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管线7插入储液器6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管道2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一蒸发器4的内径,所述的第二管道8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二蒸发器10的内径,便于组装和提高功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工质3和第二工质9可以是水,制冷剂等的任一种,方便能源的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每组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方便现场的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当上述第一蒸发器4接受第一管道2的热量,液体工质1蒸发成汽体,通过连通管12和第二蒸发器10传递到管线7与外界实现换热,蒸汽冷凝成液体,回到第一蒸发器4,实现补给,如此循环;当上述第二蒸发器10接受第二管道8的冷量时,液体工1质冷凝成低温,传递到管线7与外界实现热交换,产生的蒸汽经第一蒸发器4,通过连通管12回到第二蒸发器10,进行补给,如此循环;实现同一管线7即可传冷又可传热并相互组成管组,减少占用空间,解决了传热领域的难题。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路热管组,为多组串联,其特征在于,每组包括:液体工质,第一管道,第一工质,第一蒸发器,管道,储液器,管线,第二管道,第二工质,第二蒸发器,抽灌口,连通管;

所述的环路热管组至少包括一个及以上的管组;

所述的第一管道,第一蒸发器,管道,储液器,管线,第二蒸发器,第二管道,抽灌口,连通管组成密闭通道并采用固定连接,内充灌有液体工质,所述的抽灌口设置在密闭通道任意位置;

所述的第一管道与第一蒸发器组成内部独立的密闭容器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内有第一工质流过;

所述的第二蒸发器与第二管道组成内部独立的密闭容器并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管道内有流过的第二工质;

所述的第一蒸发器位于第二蒸发器下部;

所述的管线位于第一蒸发器上部和第二蒸发器下部之间,在空间/平面组成环状。

所述的储液器位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第一蒸发器,管道,储液器,管线,第二蒸发器,第二管道,抽灌口,连通管采用刚性金属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可装填多孔隙金属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线插入储液器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一蒸发器的内径,所述的第二管道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二蒸发器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工质和第二工质可以是水,制冷剂等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组,为多组串联,其特征在于,每组包括:液体工质,第一管道,第一工质,第一蒸发器,储液器,管线,第二蒸发器,第二管道,第二工质,抽灌口,连通管;所述的环路热管组至少是一个及以上的管组。本发明为同一管线即可传冷又可传热并相互组成管组,减少占用空间,解决传热领域的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康宇医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0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