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及热泵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4922发布日期:2019-04-29 15:1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及热泵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泵空调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



背景技术:

热泵空调利用地表土壤和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无燃烧,无排烟,无废弃物,无污染,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的一种技术。其中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浅层水体或岩土体)中吸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夏季,热泵机组从室内吸收热量并转移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建筑物空调制冷。

然而,现有的热泵空调外机在进行使用过程中,一般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缺乏对热泵空调外机的保护,这种安装方法简单,但热泵空调外机容易受到损坏,在受到震动或撞击时容易产生晃动,影响热泵空调外机内部结构,造成热泵空调外机损坏,影响了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避免热泵空调外机在受到震动或撞击时产生晃动,影响热泵空调外机内部结构,造成热泵空调外机损坏,提高了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设有内腔,所述底座本体的内腔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端设有放置板,所述底座本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框体,两组所述框体的左右侧壁上部对称插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连接有螺杆,两组所述螺杆的外侧端对称设有转柄,两组所述螺杆的内侧端对称设有定位块,两组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下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设有主动皮带轮,位于所述驱动电机上方的所述框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转轴,远离所述轴承座一端的所述转轴上依次设有从动皮带轮和散热叶片,所述主动皮带轮与所述从动皮带轮之间绕接有传动皮带,两组所述框体的左右侧壁中部均匀设有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通槽、缓冲板、滑板和缓冲弹簧,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部中部开设有所述通槽,所述通槽内穿过有所述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上端设有所述放置板,所述缓冲板的下端设有所述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与所述底座本体的内壁滑动相连,所述滑板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本体的内腔底部之间均匀设有所述缓冲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定位块的内侧端对称设有保护垫,且所述保护垫由弹性聚氨酯材质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机组,该热泵空调机组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缓冲机构、通槽、缓冲板、滑板、缓冲弹簧、放置板等部件的相互配合使用下,进而达到对热泵空调外机一定程度的缓冲,进而对热泵空调外机在安装时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保护,进而提高了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

2、通过在螺纹套筒、螺杆、转柄、定位块等部件的相互配合使用下,进而达到对热泵空调外机的定位固定,避免热泵空调外机在受到震动或撞击时产生晃动,影响热泵空调外机内部结构,造成热泵空调外机损坏,进而提高了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

3、通过在驱动电机、主动皮带轮、轴承座、转轴、从动皮带轮、散热叶片、传动皮带、散热孔等部件的相互配合使用下,进而达到对热泵空调外机进行快速散热的目的,进而提高了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

4、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承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承重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承重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1设有内腔,底座本体1的内腔内设有缓冲机构2,缓冲机构2的上端设有放置板3,底座本体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框体4,两组框体4的左右侧壁上部对称插接有螺纹套筒5,螺纹套筒5内螺纹连接有螺杆6,两组螺杆6的外侧端对称设有转柄7,两组螺杆6的内侧端对称设有定位块8,两组框体4的内侧壁下部安装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端设有主动皮带轮10,位于驱动电机9上方的框体4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内安装有转轴12,远离轴承座11一端的转轴12上依次设有从动皮带轮13和散热叶片14,主动皮带轮10与从动皮带轮13之间绕接有传动皮带15,两组框体4的左右侧壁中部均匀设有散热孔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机构2包括通槽201、缓冲板202、滑板203和缓冲弹簧204,底座本体1的顶部中部开设有通槽201,通槽201内穿过有缓冲板202,缓冲板202的上端设有放置板3,缓冲板202的下端设有滑板203,滑板203的左右两端与底座本体1的内壁滑动相连,滑板203的底部与底座本体1的内腔底部之间均匀设有缓冲弹簧20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轴承座11内的轴承与转轴12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定位块8的内侧端对称设有保护垫17,且保护垫17由弹性聚氨酯材质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机9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对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进行使用时,首先将热泵空调外机放置在放置板3上,由于重力作用,进而带动缓冲板20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滑板203在底座本体1的内腔内向下运动,进而对缓冲弹簧204进行挤压,在缓冲弹簧204的弹力作用下,进而达到对热泵空调外机一定程度的缓冲,进而对热泵空调外机在安装时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保护,进而提高了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然后,通过手动转动转柄7,在螺纹套筒5与螺杆6之间的螺纹传动作用下,进而带动两组定位块8进行相互靠近,进而达到对热泵空调外机的定位固定,避免热泵空调外机在受到震动或撞击时产生晃动,影响热泵空调外机内部结构,造成热泵空调外机损坏,进而提高了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其次,控制驱动电机9工作,驱动电机9带动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主动皮带轮10转动,在传动皮带15的传动作用下,进而带动从动皮带轮13转动,进而带动转轴12转动,进而带动散热叶片14转动;通过在热泵空调外机的左右两侧设有散热叶片14,进而达到对热泵空调外机进行快速散热的目的,进而提高了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最后,通过两组定位块8的内侧端对称设有保护垫17,且保护垫17由弹性聚氨酯材质制成,避免了由于定位块8的定位固定时的夹紧力过大,而对热泵空调外机造成损伤,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效果;通过驱动电机9为伺服电机,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其转速,使其安全平稳地运行,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

上述驱动电机9等电器元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与其配套的外设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型号为mam-200,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未对其进行改进,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为了提高承重能力,请一并参见图3、图4、图5、图6和图7,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还包括承重结构400,该承重结构400安装于底座本体1下方,底座本体1与该承重结构400可采用焊接、螺接或者卡接的防止安装连接。使用时,承重结构400预先固定在待安装区域,如户外空旷区域等适合热泵空调外机安装存放的区域。具体地,承重结构400包括承重底板410、承重外框420、若干承重横梁430以及若干承重竖梁440,所述承重底板410与所述承重外框420连接,所述承重外框420包括第一横框条421、第二横框条422、第一竖框条423以及第二竖框条424,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连接,若干所述承重竖梁4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连接。这样,通过承重底板410、承重外框420、若干承重横梁430以及若干承重竖梁440等各个零部件的连接结合而形成的承重结构400具备较高的承重能力,能适应热泵空调外机的承重需要,其中的各个承重竖梁440和各个承重横梁430分别与承重外框420的连接具备较高的韧性和缓冲性能,能在热泵空调外机处于震动的工作状态下使用,使得热泵空调外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为进一步提高承重结构400的承重能力,所述承重底板410、所述承重外框420、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以及若干所述承重竖梁440一体式成型。一体式成型设置的所述承重底板410、所述承重外框420、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以及若干所述承重竖梁440而形成的承重结构400较其他方式连接而形成的承重结构400具备的较好的承重能力,原因在于一体式成型可以使得承重结构400整体形成合力以应对其所需要承重的对象。一体式成型的方式可以根据热泵空调外机的具体生产实际而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一体式铸铝成型或者一体式铸钢成型等形成承重结构400。可以理解,一体式成型而形成的承重结构400具备较高的应力系数,能抵抗较重的物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承重结构400的承重能力。

当然,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亦能连接而形成结构完整的承重结构400,例如可以采用各个零部件螺接的方式,也就是采用螺栓和螺母或者螺丝与螺母或者螺钉与螺孔连接等的方式将所述承重底板410、所述承重外框420、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以及若干所述承重竖梁440相互对应螺接而形成该承重结构400,即所述承重底板410与所述承重外框420螺接,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螺接,若干所述承重竖梁4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螺接。又如可以采用各个零部件卡接的方式,也就是采用卡合连接的方式将所述承重底板410、所述承重外框420、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以及若干所述承重竖梁440相互对应卡接而形成该承重结构400,即所述承重底板410与所述承重外框420卡合连接,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卡合连接,若干所述承重竖梁4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卡合连接。可知,相对于一体式成型方式,上述螺接或者卡接的方式其形成的承重结构400在短时间使用时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该承重结构400的各个零部件连接处进行检查,以发现是否存在连接松散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对应进行修复,并在预设下一时间段后再次进行检修。而一体式成型方式具有低成本维护的优势,在于一体式成型方式而形成的承重结构400的产品是一体式的,各个零部件之间无连接间隙,在震动情况下亦能保持原状,故除非该承重结构400损坏,否则可设定较长时间的检修,以维护热泵空调外机的正常工作。

所述承重底板410的形状结构与所述承重外框420的形状结构相匹配。如所述承重底板410为长方形状,所述承重外框420也为长方形状;如所述承重底板410为正方形状,所述承重外框420也为正方形状;如所述承重底板410为圆形状,所述承重外框420也为圆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底板410为扁平状的长方体,外观视觉效果为长方形状。所述承重底板410与所述承重外框420连接后,所述承重底板410与所述承重外框420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承重底板410可通过螺栓与固定在外部预留安装位置上,所述承重底板410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部预留安装位置上,所述承重底板410与外部的连接方式应根据热泵空调外机的实际用途而定,如当所述承重底板410为塑料材料制成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部预留安装位置上;如当所述承重底板410为钢铁材料制成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部预留安装位置上。可以理解,所述承重底板410的形状结构与所述承重外框420的形状结构相匹配是为了解决承重基础性差的问题,也就是说,所述承重底板410与所述承重外框420形成一个承重基础整体,并通过若干承重横梁430以及若干承重竖梁440与所述承重外框420的连接而形成较好的承重体系,从而更好的与热泵空调外机的其他设备相互兼容使用,以发挥热泵空调外机的最大作用。

所述第一横框条421、所述第二横框条422、所述第一竖框条423以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可以采用四棱柱形条,也可以采用圆柱形条。本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外框420为中空的长方体,外观视觉效果为长方形状。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框条423与所述第二竖框条42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框条421、所述第一竖框条423、所述第二横框条422以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依次收尾相连而形成所述承重外框420。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横框条422与所述第二竖框条424相互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框条421、所述第一竖框条423、所述第二横框条422以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一体式成型。这样,通过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调整所述承重外框420的形状结构,以对应地提高所述承重外框420整体的结构强度。

为进一步提高所述承重外框420的承重性能,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51,该第一加强筋451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及所述第一竖框条423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451为直角等边三角形状,其两直角边侧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及所述第一竖框条423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451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451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及所述第一竖框条423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451成一排分布设置。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框条422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52,该第二加强筋452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及所述第一竖框条423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452为直角等边三角形状,其两直角边侧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及所述第一竖框条423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452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452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及所述第一竖框条423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452成一排分布设置。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框条422与所述第二竖框条42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453,该第三加强筋453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加强筋453为直角等边三角形状,其两直角边侧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加强筋453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三加强筋453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453成一排分布设置。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与所述第二竖框条42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加强筋454,该第四加强筋454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连接。优选的,所述第四加强筋454为直角等边三角形状,其两直角边侧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连接。优选的,所述第四加强筋454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第四加强筋454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连接。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454成一排分布设置。如此,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451、第二加强筋452、第三加强筋453以及第四加强筋454,即在所述承重外框420的内侧壁的各个转角处设置加强筋结构,增加了第一横框条421、第二横框条422、第一竖框条423以及第二竖框条42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由第一横框条421、第二横框条422、第一竖框条423以及第二竖框条424形成的承重外框420具备较高的稳定性,能在长时间实用下依然保持长方形结构形状,从而提高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修理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体461、第二填充体462、第三填充体463、第四填充体464以及第五填充体465,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均分别开设有第一填充通道471、第二填充通道472、第三填充通道473、第四填充通道474以及第五填充通道475,所述第一填充通道471、所述第二填充通道472、所述第三填充通道473、所述第四填充通道474以及所述第五填充通道475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所述第一填充体461对应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一填充通道471,所述第二填充体462对应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二填充通道472,所述第三填充体463对应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三填充通道473,所述第四填充体464对应填充设置于所述第四填充通道474,所述第五填充体465对应填充设置于所述第五填充通道475,其中,所述第一填充体461、所述第二填充体462、所述第三填充体463以及第四填充体464围绕所述第五填充体465设置。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体461为柔性硅胶体或软质橡胶体,所述第一填充通道471为椭圆形,对应的,所述第一填充体461为椭圆形。所述第一填充体461为柔性硅胶体,所述第一填充通道471为椭圆形,对应的,所述第一填充体461为椭圆形。填充时,利用压浆机将高温液体的柔性硅胶体注入所述第一填充通道471,填充完毕后所述第一填充通道471两端口用钢板密封,待冷却后钢板取走即可形成所述第一填充体461。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充体462为由钢丝束与部干胶结合而成的圆柱体结构,也就说,所述第二填充体462是由钢丝束与不干胶的结合体。所述第二填充通道472为圆形,对应的,所述第二填充体462为圆形。所述第二填充由若干钢丝围成一束并由不干胶聚集而形成。填充时,先将若干钢丝围成一束放入所述第二填充通道472后,利用压浆机将高温液体的不干胶注入所述第二填充通道472,填充完毕后所述第二填充通道472两端口用钢板密封,待冷却后钢板取走即可形成所述第二填充体462。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填充体463为由钢丝束与部干胶结合而成的椭圆柱体结构,也就说,所述第三填充体463是由钢丝束与不干胶的结合体。所述第三填充体463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填充体461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三填充通道473为椭圆形,对应的,所述第三填充体463为椭圆形。所述第三填充由若干钢丝围成一束并由不干胶聚集而形成。填充时,先将若干钢丝围成一束放入所述第三填充通道473后,利用压浆机将高温液体的不干胶注入所述第三填充通道473,填充完毕后所述第三填充通道473两端口用钢板密封,待冷却后钢板取走即可形成所述第三填充体463。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填充体464为柔性硅胶体或软质橡胶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第四填充体464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填充体462的半径。所述第四填充通道474为椭圆形,对应的,所述第四填充体464为椭圆形。所述第四填充由若干钢丝围成一束并由不干胶聚集而形成。填充时,利用压浆机将高温液体的软质橡胶体注入所述第四填充通道474,填充完毕后所述第四填充通道474两端口用钢板密封,待冷却后钢板取走即可形成所述第四填充体464。所述第五填充体465为木材制成的圆柱体。所述第五填充通道475为圆形状,对应的,所述第五填充体465为圆形状。填充时,将圆柱体的所述第五填充体465过盈配合至所述第五填充通道475中,例如选取长度与所述第五填充通道475等长的所述第五填充体465,通过锤子将所述第五填充体465锤入所述第五填充通道475中。如此,利用第一填充体461、第二填充体462、第三填充体463、第四填充体464以及第五填充体465,可以极大地提高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的抗弯曲性能,同时也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在弯曲后可及时恢复至原有状态,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可使用在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中,以满足不同机械设备的承重需求。本实施例中,由于热泵空调外机的受力方向为竖直向下且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受力面积大,故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采用第一填充体461、第二填充体462、第三填充体463、第四填充体464以及第五填充体465的设置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的承重性能,极大地提高了热泵空调外机的承重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提高承重性能,所述承重外框420具有应变空间480,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连接并收容于所述应变空间480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框条421、所述第二横框条422、所述第一竖框条423以及所述第二竖框条424形成的所述承重外框420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承重外框420中空的部分为应变空间480。本实施例中,所述应变空间480为长方形状。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成一排分布在所述应变空间480中。例如,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两两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又如,相邻的两个所述承重横梁430为一组,一组承重横梁430之间相互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横梁430为长条状的长方体。所述承重横梁430的厚度为所述应变空间480的高度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本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横梁430的厚度为所述应变空间480的高度的二分之一。例如,每一所述承重横梁4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焊接连接;又如,每一所述承重横梁4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框条422螺接;再如,若干所述承重横梁430与所述第一竖框条423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一体成型。这样,通过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为中空的承重外框420提供内部支撑结构,特别是分担了第一横框条421和第二横框条422所受的力,整体上使得承重结构400可承受更大的重量,极大地提高了承重结构400的承重性能。

为避免承重底板410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形变,优选的,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均设置在所述应变空间480的下方,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间隔均匀,且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均与所述承重底板410抵接。这样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可以分担传递所述承重底板410所受的力,使得承重底板410在受力后可以保持原状而不形变弯曲甚至损坏。

为进一步提高承重性能,每一所述承重竖梁4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框条421以及所述第二横框条422连接并收容于所述应变空间480中。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以及各个所述承重竖梁440均收容于所述应变空间480中,且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靠近所述承重底板410。本实施例中,所述承重竖梁440的厚度小于所述承重横梁430的厚度。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以及各个所述承重竖梁440相互之间形成网格状结构,该网格状结构的厚度为所述应变空间480的四分之三。每一所述承重竖梁440远离所述承重底板410并对应与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连接。优选地,每一所述承重竖梁440远离所述承重底板410并对应与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垂直连接。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在同一直线上对应设置有连接位,每一所述承重竖梁440对应与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的连接位连接,例如每一所述承重竖梁440对应与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的连接位通过锁紧环连接,又如每一所述承重竖梁440对应与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的连接位焊接连接。如此,各个所述承重横梁430以及各个所述承重竖梁440相互之间形成网格状结构并分布在所述应变空间480中,且该网格状结构与所述承重外框420连接,该网格状结构与所述承重外框420形成受力整体,极大地提高了承重结构400的承重性能。

为了避免底座本体1在工作时因振动而使得底座本体1逐渐与承重结构400脱离连接,例如,承重结构400还包括减震棉块(图未示),该减震棉块设置于两个所述承重横梁430之间,用于与底座本体1的底部抵接,从而吸收振动时产生的力,降低震感。例如,每一所述承重横梁430一体设置有若干连接柱431,所述连接柱431用于连接位于承重结构400上方的减震棉块,如螺接、卡接或者插接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连接柱431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承重横梁430上。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连接柱431成一排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承重横梁430上。这样,由于每一所述承重横梁430均有所述连接柱431,故在将减震棉块安装在承重结构400上时,通过合理的移动即可找到合适的连接位置,从而将减震棉块安装在承重结构400上,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为实现将减震棉块螺接安装在承重结构400上,所述连接柱431开设有螺纹安装孔432,以通过该螺纹安装孔432将减震棉块螺接安装在承重结构400上,安装时只需将减震棉块的螺栓对准所述螺纹安装孔432螺入以使该螺栓与对应位置上的连接柱431螺接固定即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431的收容于所述应变空间480中。所述连接柱431的顶部具有平面结构,且该平面结构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承重外框420的背向所述承重底板410的顶部表面所在的平面共面。也就是说,所述连接柱431的高度与所述承重横梁430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承重外框420的高度。如此,所述连接柱431不凸出于所述承重外框420的背向所述承重底板410的顶部表面所在的平面共面,使得承重结构400的顶部具有较为平整的平面,以由于连接柱431没有凸出设置,故不会对安装在承重结构400上的减震棉块造成安装上的影响或者使用上的损伤,即使得承重结构400在整体上依旧为长方体结构,从而使热泵空调外机的使用寿命更长。

一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底板410开设有若干底部穿孔411,所述承重横梁430于朝向所述承重底板410的侧面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433,每一所述底部穿孔411对应与一所述安装螺孔433同轴连通设置,且所述底部穿孔411的半径等于所述安装螺孔433的半径。例如,若干底部穿孔411成矩阵分布。需要将承重结构400安装到预留安装位置上时,只需要通过利用与所述底部穿孔411和所述安装螺孔433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栓即可实现连接,同时,在该紧固螺栓螺入所述底部穿孔411和所述安装螺孔433的过程中,也使得相对应的所述承重横梁430与所述承重底板410更加紧密抵接,进一步地增加了承重结构400整体的结构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空调机组,该热泵空调机组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这样可以通过该热泵空调外机用安装底座可极大地提高了热泵空调机组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