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5338发布日期:2018-10-26 19:5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漂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漂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染料品种达数万种,漂染废水中主要含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重金属盐等,具有成分复杂、多变化、浓度高、毒性强、难降解、水质变动范围大的特点,是我国主要的有机废水污染源之一。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723888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漂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工序:a.对漂染废水进行前处理,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b.除去漂染废水中的可溶性金属离子;c.将漂染废水的pH值调节为3.8-4,并对其预充氧1-3小时;d.采用生物活性膜单元降解漂染废水中的有机物;e.将漂染废水置于阳光下曝晒20-30小时;f.向漂染废水中投入为其体积20-25%的稻草灰-石英砂-活性炭混合物,静置10-12小时,滤去草灰-石英砂-活性炭混合物;所述采用生物活性膜单元有氧分解漂染废水中的有机物使之将生物活性膜单元浸泡于30-40℃的漂染废水中10-15小时,并以0.2-0.7L/秒的速度向漂染废水底部通入空气。

在漂染过程中,将会向染缸内通入蒸汽进行加热和换热,所以漂染废水的温度会高于常温水,而上述技术方案中直接对废水进行处理,则会造成能源的损失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能够将废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起到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废水池、与废水池相连通的污水管、与污水管相连通的板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相连通且与污水管流向相反的冷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漂染之后的废水温度较高,在对该部分废水进行正式处理之前,先将该部分废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同时,将实际需要使用的低温水通过冷水管也经过板式换热器,在该过程中实现废水和低温水之间的热量传导,将废水中所含的热量充分利用,从而起到节能效果,减少对低温水升温的能源使用,起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管包括与板式换热器一端相连通的污水进管、与板式换热器另一端相连通的污水出管,所述冷水管包括与板式换热器设置污水出管一端相连通的冷水进管、与板式换热器设置污水进管一端相连通的冷水出管,所述污水进管和冷水进管处均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污水出管和冷水出管处均设置有出水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反流向的高温废水和低温水在分别流过污水管和冷水管后将会在板式换热器内实现换热,从而降低对低温水升温所使用的能源,起到节能的效果,并且能够利用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对水流进行启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管背离板式换热器的一端连通于废水池,所述废水池内设置有格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废水进入至板式换热器之前能够对废水中较大体积的固体物质起到隔离去除的作用,避免因杂质对板式换热器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进管和污水出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反冲机构,所述第一反冲机构包括连通于污水进管和污水出管之间的第一反冲管、连通于污水进管和污水出管之间的第一回流管,所述第一反冲管连通于污水进管的一端相对于第一回流管连通于污水进管的一端远离于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反冲管连通于污水出管的一端相对于第一回流管连通于污水出管的一端靠近于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一反冲管设置有第一反冲阀门,所述第一回流管设置有第一回流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由污水进管进入板式换热器并从污水出管向外流出,同时,将低温水由冷水进管进入板式换热器并从冷水出管向外流出,从而实现废水和低温水之间的热量传导,回收利用废水中的热能,降低对低温水升温的能源使用,起到节能效果;利用第一反冲管和第一回流管,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关闭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打开第一反冲阀门和第一回流阀门,能够使废水反向流过板式换热器,从而起到反冲洗的作用,延长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冲机构,所述第二反冲机构包括连通于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之间的第二反冲管、连通于冷水进管和冷水出管之间的第二回流管,所述第二反冲管连通于污水进管的一端相对于第二回流管连通于污水进管的一端远离于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反冲管连通于污水出管的一端相对于第二回流管连通于污水出管的一端靠近于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反冲管设置有第二反冲阀门,所述第二回流管设置有第二回流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废水反冲时,则将低温水也实现反冲,保持冷水管内的低温水流向和污水管内废水流向始终相反,则实现低温水和废水的热量交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管与废水池之间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废水池低于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废水池之间设置有真空引水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真空引水罐呈真空时,借由抽水泵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将废水池内的废水抽入至板式换热器内,避免因废水池的低位而影响废水的流动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引水罐与废水池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包括连通于废水池的通入管、一端连通于通入管且另一端连通于真空引水罐的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两端分别与通入管和真空引水罐呈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渡管的端部嵌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废水在进入板式换热器之前进一步起到过滤作用,并且能够对过渡管进行拆卸而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或者对过渡管内部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废水池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上拉动格栅,能够对格栅上所截留下来的固体物质进行去除,从而使格栅可以持续进行过滤固体杂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板式换热器可以对高温废水中的热量进行传导换热,使废水中热量能够传导至低温水内,从而减少能源的使用,起到节能的效果;

其二:利用第一、第二反冲机构,可以对板式换热器进行反冲洗,延长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实现在反冲过程中也能进行热量传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板式换热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废水池;2、污水管;21、污水进管;22、污水出管;3、板式换热器;4、冷水管;41、冷水进管;42、冷水出管;5、进水阀门;6、出水阀门;7、格栅;8、第一反冲机构;81、第一反冲管;82、第一回流管;83、第一反冲阀门;84、第一回流阀门;9、第二反冲机构;91、第二反冲管;92、第二回流管;93、第二反冲阀门;94、第二回流阀门;10、抽水泵;11、真空引水罐;12、连通管;121、通入管;122、过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漂染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热交换装置,参照图1所示,包括废水池1、用于连通废水池1的污水管2、用于连通低温水的冷水管4、与污水管2和冷水管4均相连通的板式换热器3,且污水管2和冷水管4内的水流方向相反,从而在流经板式换热器3的过程中实现高温废水和低温水之间的热交换,提升低温水的温度,并将升温后的低温水用于实际生产。

参照图2所示,污水管2包括一端连通于废水池1(标示于图1)且另一端连通于板式换热器3的污水进管21;污水管2还包括连通于板式换热器3和污水进管21的污水出管22,废水池1内的废水由污水进管21进入至板式换热器3,再从污水出管22向外排出。为了能够对经过板式换热器3的废水中的热量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在板式换热器3上设置有与污水管2流向相反的冷水管4,冷水管4包括连通于板式换热器3且与污水出管22位于同一侧的冷水进管41以及连通于板式换热器3和冷水进管41且与污水进管21位于同一侧的冷水出管42,冷水进管41连通于实际需要使用的低温水,低温水从冷水进管41进入至板式换热器3内,在该过程中与废水实现热交换,使从冷水出管42流出的低温水的温度具有一定的提高,进而能够对废水中的热量实现回收利用,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为了对板式换热器3实现反冲洗,在污水进管21和污水出管22之间设置有第一反冲机构8,第一反冲机构8包括连通于污水进管21和污水出管22之间的第一反冲管81、连通于污水进管21和污水出管22之间的第一回流管82,第一反冲管81连通于污水进管21的一端相对于第一回流管82连通于污水进管21的一端更远离于板式换热器3,则废水在流动时,先流经第一反冲管81再流经第一回流管82;并且第一反冲管81连通于污水出管22的一端相对于第一回流管82连通于污水出管22的一端更靠近于板式换热器3,则废水在流动时,先流经第一反冲管81再流经第一回流管82。

并且在污水进管21位于第一反冲管81和第一回流管82之间设置有进水阀门5,在污水出管22位于第一反冲管81和第一回流管82之间设置有出水阀门6,在第一反冲管81靠近污水进管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反冲阀门83,在第一回流管82靠近污水出管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回流阀门84。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关闭第一反冲阀门83和第一回流阀门84,打开进水阀门5和出水阀门6,从而使废水能够由污水进管21进入至板式换热器3内再由污水出管22向外排出。而当需要反冲洗时,关闭进水阀门5和出水阀门6,打开第一反冲阀门83和第一回流阀门84,则污水进管21内的废水经由第一反冲管81反向流入至板式换热器3,再从第一回流管82流出并流至污水出管22而向外排出。

为了在反冲过程中仍然可以实现热交换,在冷水进管41和冷水出管42之间也设置有第二反冲机构9,第二反冲机构9包括一端连通于冷水进管41且另一端连通于冷水出管42的第二反冲管91、一端连通于冷水进管41且另一端连通于冷水出管42的第二回流管92,并且第二反冲管91连通于冷水进管41的一端相对于第二回流管92连通于冷水进管41的一端更远离于板式换热器3,则低温水在流动时,先流经第二反冲管91再流经第二回流管92;并且第二反冲管91连通于冷水出管42的一端相对于第二回流管92连通于冷水出管42的一端更靠近于板式换热器3,则低温水在流动时,先流经第二反冲管91再流经第二回流管92。并在冷水进管41位于第二反冲管91和第二回流管92之间设置有进水阀门5,在冷水出管42位于第二反冲管91和第二回流管92之间设置有出水阀门6,在第二反冲管91靠近冷水进管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反冲阀门93,在第二回流管92靠近冷水出管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回流阀门94。则废水在反冲过程中,则将低温水也实现反冲,保持冷水管4内的低温水流向和污水管2内废水流向始终相反,则实现低温水和废水的热量交换。

参照图1所示,废水池1呈敞口设置且低于板式换热器3,在废水池1相对侧壁之间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一个用于除去大体积固体杂质的格栅7,废水流经格栅7后,在废水池1内伸入有一根连通管12,连通管12包括伸入于废水池1内的通入管121,通入管121向上延伸并伸出废水池1上开口,在通入管121远离废水池1的一端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有一根过渡管122,在过渡管122的端口嵌设有一张过滤网(图中未标示);在过渡管122远离通入管12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真空引水罐11,真空引水罐11连接有一台抽水泵10,抽水泵10的出水管连通于污水管21,从而能够将低位的废水池1内的废水顺利地通入至板式换热器3内进行换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