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室蓄热体模块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5353发布日期:2018-10-26 19:5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室蓄热体模块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室蓄热体模块布置结构,属于RTO气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蓄热体模块的填充,因为结构原因需要较大的填充高度,并且换热效率不高,气流分布不均匀,需要较高的燃料及电能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蓄热室蓄热体模块布置结构,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少了经济损失,解决了由于蓄热不均匀蓄热体模块破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热室蓄热体模块布置结构,包括蓄热体支架、蓄热模块、第一陶瓷鞍环和第二陶瓷鞍环,所述蓄热体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陶瓷鞍环,所述第一陶瓷鞍环上设置有多层蓄热模块,多层所述蓄热模块交错设置,且位于最上层的蓄热模块上设置有第二陶瓷鞍环。

位于最下层的蓄热模块与蓄热体支架上的条形钢板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的降低燃料气及电能的消耗,较均匀的气流分布,减少了用于维护和更换填料的停机次数,有效的降低了传统模块密集堆放并且长期在高热度环境下热涨而造成模块的损毁,大大减少了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蓄热体支架、2为多层蓄热模块、3为第一陶瓷鞍环、4为第二陶瓷鞍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室蓄热体模块布置结构,包括蓄热体支架1、蓄热模块2、第一陶瓷鞍环3和第二陶瓷鞍环4,所述蓄热体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陶瓷鞍环3,所述第一陶瓷鞍环3上设置有多层蓄热模块2,多层所述蓄热模块2交错设置,且位于最上层的蓄热模块2上设置有第二陶瓷鞍环4。

位于最下层的蓄热模块2与蓄热体支架1上的条形钢板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用蓄热模块和和2层陶瓷鞍环的布置方式代替传统的蓄热体模块布置,应对蓄热箱气流分配不均匀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在鞍环支撑上散堆一定高度的陶瓷鞍环,由于该层临近废气进口,且废气进入设备后没有倒流装置,在大型设备中会导致气流分配不均匀,不能使蓄热室的全部蓄热模块发挥最大功效,而导致蓄热模块达不到预期的蓄热效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蓄热室第一层散堆陶瓷鞍环,使废气进入设备后更好的均匀分配。

本实用新型在蓄热体支架铺设蓄热模块,并且模块与模块之间交错布置开,因为该层的作用是蓄热,长期保存热量,所以选用了空隙较小,抗压强度较高的,并且内部空间行程大的蓄热模块,这样可以使废气在燃烧室中停留更长的时间,燃烧更充分,提高VOC的去除效率,并且在同样高度的蓄热床内,有着更大的燃烧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蓄热模块顶层上再次散堆上陶瓷鞍环,因为在顶层环境中,热量是最高的,在热胀的环境下,模块间密集堆放容易造成模块拥挤损坏,所以选用了鞍环型模块,这种模块因为外形的特点,散乱铺放时,即使因热量膨胀,也不会对其他的模块因为拥挤而造成损坏,这种模块与模块堆积间间隙较大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传统模块密集堆放并且长期在高热度环境下热涨造成模块的损毁,同时利用该陶瓷鞍环布风均匀的特征,使废气均匀的进入氧化室而更有效的利用氧化室空间,同时废气充分燃烧。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