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7087发布日期:2018-09-04 21:4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味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调味料的加工技术领域,经常需要对调味料进行烘干,以便清除其外表面上的水分。然而,现有的烘干装置在对调味料进行一次烘干后直接将热空气排出,导致能源的浪费,并且不够经济环保,同时烘干时无法实现热空气与调味料的充分接触,影响烘干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内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左右两侧的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上的第二壳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左侧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上方的盖板装置,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的第一弹簧,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散热框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连接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框、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框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框上方的连接管道,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下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二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框、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框内的第二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左右两侧的凸块,所述电缸装置包括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连接杆、位于所述横板下方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盖板装置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架、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左右两侧的第四弹簧、定位杆、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移动杆端部的卡扣杆。

所述第一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散热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一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开口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框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板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框的一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开口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另一侧面设有第四通孔,所述连接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框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挡住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凸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凸块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凸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电缸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竖直状,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顶靠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上,所述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杆贯穿所述定位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杆的端部与所述卡扣杆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顶靠在凸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对调味料充分的烘干,烘干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可以实现热空气多次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保护环境,同时可以实现热空气与调味料充分的接触,烘干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装置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内的加热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左右两侧的连接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上的第二壳体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4左侧的电缸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4上方的盖板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包括第一壳体11、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固定杆1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上方的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呈方形。所述第一固定杆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散热框21、收容于所述散热框21内的加热棒22、位于所述散热框21上方的第二弹簧23。所述散热框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21的下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散热框21的纵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散热框2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2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棒2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加热棒2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该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并且通过电线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外表面实现与加热棒22的电性连接,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第二弹簧23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23的下端与所述散热框2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框31、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框31内的第一过滤网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框31上方的连接管道33。所述第一连接框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框31的一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框31的开口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框3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连接框3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一连接框3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过滤网3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32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框31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3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32挡住所述第一通孔111。所述连接管道33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311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框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管33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框31的内部相通。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壳体装置4包括第二壳体41、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41内的第一导热板42、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板42下方的第三弹簧44、位于所述第三弹簧44下方的第二导热板4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41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框46、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框46内的第二过滤网45、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41内左右两侧的凸块47。所述第二壳体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第二壳体4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壳体41上设有位于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411,所述第三通孔411呈方形且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壳体4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下端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导热板4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导热板42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41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导热板42可以在所述第二壳体4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导热板4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其可以传递热量。所述第三弹簧44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弹簧4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热板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热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板4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导热板43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41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热板4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弹簧2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导热板4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4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左右两侧额,所述第二连接框46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框46的一侧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框46的开口对准所述第三通孔411且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框46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连接框46的另一侧面设有第四通孔461,所述连接管道33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461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框4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4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过滤网4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45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框46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框4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45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45挡住所述第三通孔411。所述凸块4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4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凸块47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凸块47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4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上表面共面。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5包括横板51、位于所述横板51上方的电缸52、位于所述电缸52上方的推动杆53、位于所述推动杆53上方的连接杆54、位于所述横板51下方的第二固定杆55。所述横板5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横板51固定连接。所述电缸5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5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缸52与所述横板5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53呈竖直状,所述推动杆53的下端与所述电缸52连接,使得所述电缸52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53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杆53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5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4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55的上端与所述横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5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装置6包括盖板61、位于所述盖板61上方的握持架62、位于所述盖板61下方的固定块63、位于所述固定块63左右两侧的第四弹簧64、定位杆65、设置于所述定位杆65上的移动杆66、设置于所述移动杆66端部的卡扣杆67。所述盖板61呈长方体,所述盖板61顶靠在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上表面上,以便将其上端开口封住。所述握持架62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握持架62的两端与所述盖板6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3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63的上端与所述盖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块6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弹簧6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6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4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66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6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6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杆6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杆65的上端与所述盖板6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6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块63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杆66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盖板6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杆66贯穿所述定位杆65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杆66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卡扣杆67呈倾斜状,所述移动杆66的端部与所述卡扣杆67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67顶靠在凸块47上,以便将盖板61卡在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上端。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使用时,首先握住握持架62向上移动,此时卡扣杆67向中间移动,所述第四弹簧64被压缩,直至卡扣杆67脱离凸块47。然后将需要烘干的调味料倒入到所述第二壳体41内且处于所述第一导热板42的上方。然后向中间移动卡扣杆67,使得左右两侧的卡扣杆67同时收容于第二壳体41内,且使得盖板61顶靠在第二壳体41上,所述卡扣杆67卡扣在所述凸块47上。然后打开加热棒22的开关,使其开始产生热量,然后热量经过散热框21散发在第一壳体11内,然后第一导热板42及第二导热板43开始变热,且热量传递至第二壳体41内,此时可以对第一导热板42上方的调味料进行干燥烘干处理。为了提高烘干的效率,此时可以打开电缸52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53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54使得所述第二壳体41不断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壳体41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热空气被压缩,然后热空气经过第一通孔111进入到第一连接框31内,且经过第一过滤网32的过滤,然后经过连接管33进入到第二连接框46内,然后经过第二过滤网45的过滤后且穿过第三通孔411进入到第二壳体41内,然后吹到所述第一导热板42上方的调味料上,实现热空气与调味料充分的接触,烘干的更均匀且效率更高,并且由于第二壳体41内的空气增多,使得第一导热板4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调味料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壳体41向上移动时,此时第二壳体41内烘干后的空气经过第三通孔411进入到第二连接框46内,然后经过连接管33进入到第一连接框31内,然后进入到第一壳体11内,从而可以再次进行加热,以便持续对第一导热板42上方的调味料进行烘干,此时第一导热板42向上移动,实现调味料向上移动,由于第二壳体41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二壳体41与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的空气不断的流动,进而可以不断的对空气进行加热,同时第一导热板42可以带动调味料不断的上下移动,防止调味料堆积在一起,并且可以实现热空气与调味料充分且均匀接触,同时不会将烘干后的热空气排放出去,减少能源浪费,节约资源,直至将调味料烘干完毕为止。此时握住握持架62向上移动,使得盖板61脱离第二壳体41,然后将第一导热板42上方的调味料取出即可。至此,本实用新型固体调味料烘干处理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