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自动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0343发布日期:2018-10-02 18:5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自动烘干机。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进行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组件进行烘干处理,以避免水分对其造成功能性伤害。但由于电池组件材料的特殊性,烘干时必须达到含水量低且均匀一致的要求。目前采用的烘干机以边进料边烘干的模式运作,为了达到烘干要求,产线的长度需设计的足够长,这就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自动烘干机,以缩短产线长度,并达到烘干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自动烘干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用于传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传送网带I,机壳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传送网带I配合的传送网带II和传送网带III,机壳的顶部设有罩壳,罩壳的顶部中央设有进风管,罩壳与传送网带I之间设有至少一排发热管,发热管通过管架固定在机壳的内壁,机壳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出风管,出风管的底部之间通过通管连接,通管的一侧设有鼓风机,通管的底部设有出液管。

所述传送网带II与机壳之间、传送网带III与机壳之间均设有与机壳进出口对应的挡板,挡板通过转轴与机壳活动连接,转轴通过微型电机驱动。

靠近所述传送网带III的挡板的下方设有支板I,另一挡板的下方设有支板II,支板I和支板II均固定于机壳上,且两支板的顶部均设有弹性块。

所述支板II为V型支板。

所述进风管内设有风速传感器。

所述传送网带II、传送网带I和传送网带III的上表面的高度依次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通过设计成独立的烘干室对送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高效、均匀的烘干操作,结构简单,体积小,有利于缩短产线长度和电池组件酸洗后的等待时间,并快速达到烘干要求,从而提高了电池组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壳,2、传送网带I,21、传送网带II,22、传送网带III,3、罩壳,31、进风管,32、风速传感器,4、发热管,41、管架,5、出风管,6、通管,61、出液管,7、鼓风机,8、挡板,81、转轴,82、微型电机,9、支板I,91、支板II,10、太阳能电池组件,11、弹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自动烘干机,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有用于传送太阳能电池组件10的传送网带I2,机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传送网带I2配合的传送网带II21和传送网带III22,机壳1的顶部设有罩壳3,其截面宽度自上而下依次增加,罩壳3的顶部中央设有进风管31,罩壳3与传送网带I2之间设有至少一排发热管4,发热管4通过管架41固定在机壳1的内壁,机壳1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出风管5,出风管5的底部之间通过通管6连接,通管6的一侧设有鼓风机7,通管6的底部设有出液管61,由出液管61及时排出烘干过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10表面滴落的水珠,以减少烘干时间。

结合图2所示,传送网带II21与机壳1之间、传送网带III22与机壳1之间均设有与机壳1进出口对应的挡板8,挡板8通过转轴81与机壳1活动连接,转轴81通过微型电机82驱动,一组太阳能电池组件10由传送网带II21送入传送网带I2上后,通过微型电机82将两挡板8合在机壳1的进出口上,启动鼓风机7将外界的风引入进风管31,进风管31内设有风速传感器32,以实时测出风速,便于鼓风机7工作速度的调节,风经发热管4加热至一定温度,对机壳1内部的电池组件进行高效、均匀的烘干操作,烘干完成后挡板8复位,电池组件由传送网带III22输出进行后续工序。

发热管4为多排时,相邻两排的管交错布置,以延长风在管间的滞留时间,提高加热效率和烘干效率。

传送网带II21、传送网带I2和传送网带III22的上表面的高度依次降低,在挡板8和太阳能电池组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实现传送网带间流畅的物料输送。靠近传送网带III22的挡板8的下方设有支板I9,另一挡板8的下方设有支板II91,支板I9和支板II91均固定于机壳1上,且两支板的顶部均设有弹性块11,确保电池组件进出料时挡板8具有较好的支承能力,支板II91为V型支板,以配合进料时挡板8的开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