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油罐双热源热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3201发布日期:2019-01-25 18:2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油罐双热源热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油罐双热源热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公开所广泛使用的油田加热炉有以下几种:管式加热炉、水套加热炉、真空相变加热炉、热媒加热炉等,它们均以燃烧各种燃料的形式实现其加热的目的;

然而,以燃烧各种燃料所产生的产生的烟尘尾气已经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加之各种燃烧炉综合性能比较低,故整体运行工况效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一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油罐双热源热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油罐双热源热泵加热装置,包括储油/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热泵主机、地热换热罐、盘管换热器、地埋管阵列和蒸发器,所述储油/水箱内部设有冷凝换热器,冷凝换热器的冷媒加热工质进口与所述热泵主机的输出端连接,冷凝换热器的冷媒加热工质出口分别与所述盘管换热器和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盘管换热器和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泵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盘管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地热换热罐内,地热换热罐与所述地埋管阵列连接。

所述储油/水箱外部包裹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对现有的油田加热炉技术进行改进,由冷冬季地热源和暖热季空气源构成的双热源热泵热油/水系统代替了各种油田加热炉,利用双热源热泵的高效率,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节约运营成本,重要的是,就是本身而言,几乎对环境没有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热换热罐、2盘管换热器、3地埋管阵列、4热泵主机、5储油/水箱、6冷凝换热器、7蒸发器、8第一开关阀、9第二开关阀、10第三开关阀、11第四开关阀、12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所示:一种储油罐双热源热泵加热装置,包括储油/水箱5、热泵主机4、地热换热罐1、盘管换热器2、地埋管阵列3和蒸发器7,其中:

所述储油/水箱5外部包裹有保温层12,储油/水箱5内部设有冷凝换热器6,冷凝换热器6的冷媒加热工质进口与所述热泵主机4的输出端连接,冷凝换热器6的冷媒加热工质出口分别与所述盘管换热器2和蒸发器7的输入端连接,盘管换热器2和蒸发器7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泵主机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盘管换热器2设置在所述地热换热罐1内,地热换热罐1与所述地埋管阵列3连接;

该系统中由多组蒸发器7构成空气源集热子系统,蒸发器7采用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可以使冷媒加热工质在空气中获取热量,然后输送至热泵主机4内经压缩后送入冷凝换热器6内,使冷媒加热工质在储油/水箱5内释放热量对油进行加热处理;

该系统由地埋管阵列3及其集水器分水器等组件构成地埋集热子系统,地埋集热子系统可以收集地下热源并在地热换热罐1内与盘管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使冷媒加热工质在流经盘管换热器2时获取热量,然后输送至热泵主机4内经压缩后送入冷凝换热器6内,使冷媒加热工质在储油/水箱5内释放热量对油进行加热处理。

通过地埋管集热子系统和空气源集热子系统的优化环境温度的切换,从而实现的热泵热油系统的双热源优化供热,以提高热泵能效比;

其中:在双热源热泵热油系统管道中,分别设置开关阀的开闭状态,用于根据室外温度进行切换,具体为:

在暖热季使用过程中,打开暖热季使用的第三开关阀10、第四开关阀11,关闭冷冬季使用的第一开关阀8、第二开关阀9,进入暖热季空气源集热子系统运行模式。

在冷冬季使用过程中,打开冷冬季使用的第一开关阀8、第二开关阀9,关闭暖热季使用的第三开关阀10、第四开关阀11,进入冷冬季地埋管集热子系统运行模式,避免了冷冬季使用空气源集热子系统造成的融霜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