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助氧结构与炊暖两用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634发布日期:2019-02-15 20:0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锅炉助氧结构与炊暖两用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助氧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锅炉助氧结构的炊暖两用锅炉。



背景技术:

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燃煤锅炉仍是使用非常普遍的采暖炉具,现有的燃煤锅炉由于供氧不足等原因,仍存在燃料不能够在锅炉燃烧仓内充分燃烧的不足,由此容易在锅炉使用中产生一氧化碳,进而危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此外,燃料若不能充分燃烧也会造成燃料的浪费,且同时对于炊暖两用锅炉,也会影响炊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锅炉助氧结构,以可有助于锅炉内燃料的充分燃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锅炉助氧结构,设于锅炉的燃烧仓内,所述锅炉助氧结构包括呈“П”形的结构本体,在所述结构本体内构造有空腔,在所述结构本体的内侧壁面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分流孔,并在所述结构本体上设置有构成所述空腔与外部连通的本体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进风口为于所述结构本体的两相对侧分别布置的两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锅炉助氧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锅炉助氧结构通过设置于锅炉燃烧仓内,在锅炉使用时外部空气通过本体进风口进入空腔内,并可通过多个分流孔进入燃烧仓中,从而可向燃烧仓内燃烧的燃料充分供氧,以可使得燃料充分燃料,进而可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在进行炊事室也可提高炊事效率,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炊暖两用锅炉,其包括炉体,以及构造于所述炉体内的燃烧仓、第一燃烧通道、第二燃烧通道和排烟仓,于所述燃烧仓的顶部设有添煤口及炊事口,所述第一燃烧通道连通于所述燃烧仓顶部和排烟仓之间,所述第二燃烧通道由反烧催化板与燃烧仓隔开、并与所述燃烧仓的底部连通,且所述第二燃烧通道和第一燃烧通道交汇于排烟仓的进口、并于该交汇处设有使所述排烟仓与第一燃烧通道及第二燃烧通道择一连通的火势转换板;

还包括设于所述燃烧仓中部的如上所述的锅炉助氧结构,所述分流孔与燃烧仓连通,并于所述炉体上设有与所述本体进风口连通的助氧进风口,在所述燃烧仓的下方设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由炉排与燃烧仓隔开,且在所述出灰口中设有可抽出的出灰门。

进一步的,所述助氧进风口位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并由设于所述炉体内的助氧进风风道盒和本体进风口连通,且所述助氧进风口被设置为可封堵的。

进一步的,在所述炉体上对应于所述反烧催化板设有二次进风口,在所述反烧催化板内设有端部与所述二次进风口连通的主风道,以及并排布置的多个分流风道,所述分流风道的一端与所述主风道连通、并向下倾斜的贯穿至所述反烧催化板外而与所述燃烧仓连通。

进一步的,对应于各所述分流风道,在所述反烧催化板的表面上设有一端和所述分流风道的端口连通、而另一端贯通至所述反烧催化板底部的凹槽风道;所述二次进风口位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并由设于所述炉体内的二次进风风道盒和主风道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灰门上设有开度可调的出灰门进风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添煤口设有具有环状凹槽的内炉盘,还包括可盖设于所述内炉盘上的炉盖,且于所述炉盖上设有可嵌设于所述环状凹槽内的环状凸环。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仓的高度为50-70cm;在所述第二燃烧通道的底部设有可封堵的清灰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炉体的外侧覆盖有防烫散热板,于所述防烫散热板上设置由百叶风口,且靠近于所述炉体上部的百叶风口朝上开口,靠近于所述炉体底部的百叶风口朝下开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炊暖两用锅炉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炊暖两用锅炉通过在锅炉燃烧仓中设置助氧结构,可向燃烧仓内燃烧的燃料充分供氧,能够使燃料充分燃料,可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也可提高炊事效率,而具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炊暖两用锅炉通过在反烧催化板中设置主风道与分流风道,并设置与主风道连通的二次进风口,可进一步对燃烧仓内的燃料助氧燃烧,在出灰门设置出灰门进风口,可有助于燃料在第二燃烧通道内进行充分燃烧。而通过设置排烟仓的高度,可使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缓慢排出,提高热量利用率,并降低烟尘排放和防止烟气倒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锅炉助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炊暖两用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反烧催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内炉盘和炉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炉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炉排的弓背型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结构本体,2-空腔,3-本体进风口,4-分流孔,5-炉体,6-燃烧仓,7-内炉盘,71-环状凹槽,8-添煤口,9-外炉盘,10-炊事口,11-第一燃烧通道,12- 反烧催化板,121-主风道,122-分流风道,123-凹槽风道,13-第二燃烧通道, 14-排烟仓,15-火势转换板,16-炉排,161-转轴,162-驱动轴,17-出灰口,18- 出灰门,19-捅料口,20-助氧进风口,21-助氧进风风道盒,22-二次进风口,23- 二次进风风道盒,24-清灰口,25-出灰门进风口,26-防烫散热板,27-炉盖,271- 环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锅炉助氧结构,其设置于锅炉的燃烧仓内,且由图1中所示的,该锅炉助氧结构包括呈“П”形的结构本体1,结构本体1为盒状结构、而在结构本体1内构造有空腔2,在结构本体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多个与空腔2连通的分流孔4,并在结构本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构成空腔2与外部连通的本体进风口3,本体进风口3也为在结构本体1的两相对侧分别布置的两个。

本实施例的锅炉助氧结构在锅炉中的具体设置详见下文实施例二所述。本实施例的锅炉助氧结构在锅炉使用时外部空气通过本体进风口3进入空腔2内,并可通过多个分流孔4进入锅炉燃烧仓中,以可向燃烧仓内燃烧的燃料充分供氧,而使得燃料进行充分燃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炊暖两用锅炉,由图2结合图3所示,其包括炉体5,以及构造成型于炉体5内的燃烧仓6、第一燃烧通道11、第二燃烧通道13和排烟仓14。

其中,在燃烧仓6的顶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添煤口8和炊事口10,且添煤口 8由为环状的内炉盘7形成,而炊事口10由位于炉体5表面的外炉盘9围构形成。第一燃烧通道11的一端通过添煤口8连通于燃烧仓6的顶部,第一燃烧通道11的另一端则连通于排烟仓14,第二燃烧通道13则通过反烧催化板12与燃烧仓6隔开,且第二燃烧通道13与燃烧仓6的底部连通,此外,第二燃烧通道13和第一燃烧通道11也交汇连通于排烟仓14的进口、并在该交汇处设置有可使排烟仓14与第一燃烧通道11及第二燃烧通道13择一连通的火势转换板 15。

具体结构上,火势转换板15可通过一枢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燃烧通道和排烟仓14的交汇处,且火势转换板15与枢转轴固定连接,该枢转轴的一端也伸于炉体5外,从而通过转动枢转轴便可带动火势转换板15翻转,以封闭第一燃烧通道11或第二燃烧通道13。

本实施例的炊暖两用锅炉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燃烧仓6中部的如实施例一中的锅炉助氧结构,其中,“П”形的结构本体1分别环绕燃烧仓6的前侧(也即与反烧催化板12正对的一侧)和左右两侧布置,结构本体1上的分流孔4 与燃烧仓6连通,在炉体5上也设置有与本体进风口3连通的助氧进风口20。另外,本实施例中在燃烧仓6的下方也设置有出灰口17,出灰口17通过炉排 16与燃烧仓6隔开,并且在出灰口17中亦设置有可抽出的出灰门18。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助氧进风口20位于炉体5的底部,且其由设置在炉体5内的助氧进风风道盒21和本体进风口3连通。助氧进风风道盒21具体为形成在炉体5中的竖向布置的腔体结构,其底端由助氧进风口20和外部连通,顶端则与结构本体1的本体进风口3连通,以构成外部空气进入结构本体1中的流通通道,且在该流通通道内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预热。本实施例中,助氧进风口20也被设置为可由盖板或其它封堵结构进行封堵的,以可选择在初次点火以及炊事时进行助氧送风。

本实施例在炉体5上对应于反烧催化板12的左右两端还设有二次进风口 22,而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在反烧催化板12内则设置有端部与二次进风口22连通的主风道121,以及并排布置的多个分流风道122。其中,分流风道122 的一端与主风道121连通,且分流风道为向下倾斜布置而贯穿至反烧催化板12 外以与燃烧仓6连通。

对应于各分流风道122,本实施例在反烧催化板12的表面上也设有一端和分流风道122的端口连通,而另一端则贯通至反烧催化板12底部的凹槽风道 123。通过凹槽风道123的设置,一方面可防止灰渣将分流风道122的端口堵住,另一方面也便于分流风道122向燃烧仓6内的供氧。本实施例中,主风道121 的孔径为大于分流风道122设置,而二次进风口22同样也位于炉体5的底部,且其也由设置在炉体5内的二次进风风道盒23和主风道121连通。二次进风风道盒23与前述的助氧进风风道盒的结构及功用类似。

本实施例中,在出灰门18上也设有开度可调的出灰门进风口25,出灰门进风口25的开度调节结构采用现有结构形式即可,例如可在出灰门18上设置呈辐射状排布的多个通孔,对应于所述通孔,在出灰门18上再可转动设置一同样具有多个辐射状布置的通孔的挡板,出灰门18和挡板上的通孔重合贯通即为出灰门进风通道。如此,通过转动挡板,对挡板和出灰门18上的通孔的重合度进行控制,便能够实现对出灰门进风口25开度的调整。

仍如图2或图3中所示的,本实施例在炉体5上还设置由靠近于炉排16 布置的捅料口19,该捅料口19也设计为可通过盖板或门板等进行封堵的。而如图6中所示的,在内炉盘7上设置有环状凹槽71,此外本实施例的锅炉也还包括可通过炊事口10而盖设在内炉盘7上的炉盖27,并在炉盖27上设有可嵌设于环状凹槽71内的环状凸环271。通过环状凸环271于环状凹槽71中的嵌设,可保证炉盖27对添煤口8的可靠封堵,以可将一氧化碳等烟气完全阻挡在锅炉内,而通过第二燃烧通道13进入排烟仓14以排出。

本实施例中,排烟仓14的高度H为50-70cm,且其优选的高度为55cm。此外,在第二燃烧通道13的底部也设有可由抽屉或盖板封堵的清灰口24。而在炉体5的外侧亦覆盖有防烫散热板26,并且在防烫散热板26上也设置由百叶风口,同时,靠近于炉体5上部的百叶风口为朝上开口,而靠近于炉体5底部的百叶风口则朝下开口,以此可使得冷空气由向下的百叶风口进入,而由向上的百叶风口排出,进而能够充分散热,防止因炉体5高温造成烫伤。

本实施例的炉排16可采用固定在炉体5内的现有炉篦结构。不过为利于燃烧仓6内的灰渣落入出灰口17,本实施例的炉排16具体由并排布置的两个构成,且如图7和图8中所示的,炉排16为由转轴161布置于炉体5中的弓背型炉排,转轴161的一端伸出于炉体5外,并可连接一图中未示出的手柄,以可通过扳动手柄使得炉排16翻动而进行落灰。

本实施例的炊暖两用锅炉可进行取暖及炊事,同时通过助氧结构、反烧催化板12上的进风风道,以及出灰门进风口25的设置,可保证燃料在燃烧仓6 与两个燃烧通道内进行充分燃烧,能够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可提高燃料利用率,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