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墙单元及空气净化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5821发布日期:2019-02-12 21:0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墙单元及空气净化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系统,具体的,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墙单元及空气净化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污染的剧增,人们对空气净化装置的需求增加。

中国专利文献CN 107648961A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工作腔室和容水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工作腔室内,所述支架内限定出水流通道,且所述支架上形成有连通所述水流通道的喷嘴,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容水腔室连通;水泵,所述水泵设在所述容水腔室内并与所述支架相连以将所述容水腔室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水流通道内。气流可以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工作腔室内,气流与雾化的空气结合,将空气中的尘粒捕获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净化后的空气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在空气净化的过程中只有水作为过滤介质,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臭氧等,节能环保。

目前公开的空气净化装置一般独立于建筑物本身存在,占用室内空间,或者空气净化装置设置于顶面(天花板)和地面上,当楼层低矮时,安装空间不足,且存在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墙单元及空气净化墙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墙单元,包括墙体送风部、墙体装饰部;墙体送风部布置在墙体装饰部的背侧;墙体送风部包括新风传送管路、风阀、滤网;在风阀的控制下,新风通过新风传送管路送达至滤网的背侧,经滤网到达滤网的前侧。

优选地,墙体装饰部包括装饰盖板;装饰盖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新风从滤网的前侧通过通风孔到达外部空间。

优选地,新风传送管路包括扩展连接口。

优选地,墙体装饰部包括装饰盖板;滤网通过挡板连接于装饰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新风传送管路包括接头管件、通风管道;管件连接通风管道;新风依次通过管件、通风管道送达至滤网的背侧。

优选地,通风管道包括第一拓展部、第二拓展部;第一拓展部包括三通接头、短扁管,三通接头连接短扁管;第二拓展部包括三通接头、长扁管,三通接头连接长扁管。

优选地,风阀设置于新风传送管路的内部或者端部;所述的墙体送风部包括出风口;出风口设置于新风传送管路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墙系统,包括上述的空气净化墙单元;在多个空气净化墙单元中,相邻的空气净化墙单元之间通过各自的扩展连接口连接。

优选地,在多个空气净化墙单元中,出风口的朝向指向一个方向,出风口、新风传送管路之间设置有通风通路;相邻的装饰盖板之间通过装饰胶条连接构成装饰盖板部;装饰盖板部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的空气净化墙系统包括转接部;转接部包括直角弯头;直角弯头的两头分别连接第一拓展部的短扁管、第二拓展部的长扁管,或者直角弯头的两头分别连接第一拓展部的两个短扁管;所述的空气净化墙系统,包括新风导入管道、新风来源装置;所述的新风来源装置通过新风导入管道,将新风输送至空气净化墙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合理,占用空间小,同时有利于改善楼层低矮时,顶面(天花板)和地面的空气循环设备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2、能够利用整个墙面空间,从而避免了天花板送风和地板送风只能集中送风,新鲜空气扩散慢,远离风口处新鲜空气含量少的弊端;

3、滤网设置在墙面上,可以方便滤网更换,而不必登高或者搬动家具,极大地便利了后期维护和更新;

4、风口风路的可扩展性可以方便用户自由组合,装饰盖板亦可按照用户喜好定制,有利于家居环境的优化和提升;

5、送风部是与墙体装饰部融合在一起的,墙体装饰部成为送风部外部的装饰件或者遮挡件。送风部直接通过墙体装饰部上的孔眼送风到墙体之外,这些孔眼合理设置造型后可成为墙体装饰的一部分,墙面送风可以与墙体装饰直接相结合,隐蔽效果好;维护与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空气净化墙系统正面的图;

图2是空气净化墙系统背面的图;

图3是空气净化墙单元的原理结构图;

图4是加强筋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5是直角弯头和短扁管、长扁管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墙单元901,包括墙体送风部1、墙体装饰部2;墙体送风部1布置在墙体装饰部2的背侧;墙体送风部1包括新风传送管路、风阀14、滤网16;在风阀14的控制下,新风通过新风传送管路送达至滤网16的背侧,经滤网16到达滤网16的前侧。在这里,风阀14的控制是指,通过控制风阀14的开口大小,调节新风通过新风传送管路送达至滤网16背侧的风量。

具体的,墙体装饰部2包括装饰盖板21;装饰盖板21上设置有通风孔;新风从滤网16的前侧通过通风孔到达外部空间。

具体的,新风传送管路包括扩展连接口。

具体的,墙体装饰部2包括装饰盖板21;滤网16通过挡板19连接于装饰盖板21上。

具体的,所述的新风传送管路包括接头管件13、通风管道12;管件13连接通风管道12;新风依次通过管件13、通风管道12送达至滤网16的背侧。

具体的,通风管道12包括第一拓展部802、第二拓展部801;第一拓展部802包括三通接头132、短扁管122,三通接头132连接短扁管122;第二拓展部801包括三通接头132、长扁管121,三通接头132连接长扁管121。

具体的,风阀14设置于新风传送管路的内部或者端部;所述的墙体送风部1包括出风口17;出风口17设置于新风传送管路的端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墙系统,包括所述的空气净化墙单元901;在多个空气净化墙单元901中,相邻的空气净化墙单元901之间通过各自的扩展连接口连接。

具体的,在多个空气净化墙单元901中,出风口17的朝向指向一个方向,出风口17、新风传送管路之间设置有通风通路902;相邻的装饰盖板21之间通过装饰胶条209连接;装饰盖板部218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筋219。

具体的,所述的空气净化墙系统,包括转接部;转接部包括直角弯头131;直角弯头131的两头分别连接第一拓展部802的短扁管122、第二拓展部801的长扁管121,或者直角弯头131的两头分别连接第一拓展部802的两个短扁管122;所述的空气净化墙系统,包括新风导入管道、新风来源装置;所述的新风来源装置通过新风导入管道,将新风输送至空气净化墙单元901。在这里,新风来源装置包括热交换主机或新风机。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净化墙系统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新风来源装置通过新风导入管道输入新风,输入的新风送至空气净化墙单元901的多个出风口17,每个出风口17的出风量通过风阀14控制。距离新风来源装置较远的出风口17,可能由于距离的问题,出风量较小,为此,通过调控风阀14,使各个出风口17的风量大致相等。

图2共两行两列四个风口,高度方向不再添加送风单元,所以第二行风道起始处不使用三通接头132,而使用直角弯头131;宽度方向有送风单元扩展,故第二列风口风阀14与管路连接使用三通接头132,可支持继续扩展。每单元设计送风面积1.2m×0.6m,如图4所示,装饰盖板部218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筋219加固。

风口正面使用外墙装饰材料覆盖,称之为装饰盖板21,考虑材料强度和加工性能,本优选例中外墙装饰材料选用铝合金,装饰盖板21与出风口17间为滤网16,以提供清洁清新的新鲜空气。滤网16使用挡板19固定在装饰盖板21上,以保证空气的有效过滤。

如图3所示,在组装空气净化墙系统时,多个空气净化墙单元901之间通过第一拓展部802进行横向连接扩展,即通过连接三通接头132、短扁管122进行横向扩展,多个空气净化墙单元901之间通过三通接头132、长扁管121进行竖向扩展。如图1所示,相邻的装饰盖板21之间通过装饰胶条209连接,用于嵌合两块装饰盖板21间的空隙。

在组装空气净化墙系统时,多个空气净化墙单元901之间通过转接部的直角弯头131进行封闭,直角弯头131的两头分别连接第一拓展部802的短扁管122、第二拓展部801的长扁管121,或者直角弯头131的两头分别连接第一拓展部802的两个短扁管122,从而在直角弯头131封闭住新风,使新风通往出风口17,从出风口17中吹出。在这里,如图5所示,直角弯头131和短扁管122、长扁管121的连接方式包括卯榫连接,直角弯头131分别和短扁管122、长扁管121套接在一起。直角弯头131包括粗部1311、细部1312;粗部1311连接细部1312;细部1312分别和短扁管122、长扁管121套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