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锅炉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0460发布日期:2018-11-30 19:45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锅炉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燃气锅炉的热交换器一般为单路设置,低温水在炉腔翅片管内留存在时间过短,不能充分的吸收热能。燃气锅炉在燃烧时烟道内的部温度较高,伴随有大量的热量排出,而现有的热交换器不能对烟道内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造成排烟温度高,热损耗大,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热交换器的换热管及翅片管中的低温水在升温过程中,会产生水垢,长期以往,水垢大量积聚于水管内壁上,导致水管热交换效率变低,严重时水垢会堵塞水管,造成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锅炉热交换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心燃气锅炉热交换器换热管炉简单、不能有效回收锅炉烟道热量导致热交换效率低、热损耗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锅炉热交换器,包括设置于锅炉烟腔内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通过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上翅片管与第一过水管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过水管的下部通过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下翅片管与第二过水管的下部连通,所述第二过水管的上部通过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中翅片管与出水管连通,所述上翅片管、下翅片管和中翅片管均设置为S形,多个所述中翅片管位于多个所述上翅片管和多个所述下翅片管的中间,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供水管连通,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第一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设置为L形,包括进水管竖直部和进水管水平部,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竖直部的自由端,各所述上翅片管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水管水平部连通;所述第一过水管设置为U形,包括上过水部、第一下过水部及连通所述上过水部和下过水部的连接部,所述上过水部与所述进水管水平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上翅片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上过水部连通,各所述下翅片管的一端均与所述下过水部连通;所述第二过水管包括第二下过水部、中过水部及连通所述第二下过水部和中过水部的弯折部,所述第二下过水部与所述第一下过水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下翅片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下过水部连通,各所述中翅片管的一端均与所述中过水部连通;所述出水管设置为L形,包括出水管竖直部和出水管水平部,所述出水管水平部与所述中过水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中翅片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出水管水平部连通,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出水管竖直部的自由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除垢装置,所述除垢装置包括用于存储除垢液的除垢液箱,所述除垢液箱通过除垢液供给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除垢液供给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除垢液流向的第二水泵和用于控制除垢液供给管通断的电动阀。

进一步的,所述除垢液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向箱体内部添加除垢液的加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在所述第一水泵的上方设置有容垢腔,所述容垢腔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容垢腔的内径大于所述供水管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容垢腔的周壁上可开关的设置有排垢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中、下三层换热层,有效利用锅炉空间的同时使热交换器的有效换热面积更大,上层的进水管、上翅片和过水管设置在锅炉的烟腔内,能够对烟气内的高温烟气的热量进水吸收,达到余热回收的目的,减少热量损耗,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除垢装置,能够对各水管内产生的水垢进行定期清除,避免水垢积聚在水管内壁上影响热交换效率,提高了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路的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水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管;1-1、进水管竖直部;1-2、进水管水平部;2、进水口;3、上翅片管;4、第一过水管;4-1、上过水部;4-2、第一下过水部; 4-3、连接部;5、下翅片管;6、第二过水管;6-1、第二下过水部;6-2、中过水部;6-3、弯折部;7、中翅片管;8、出水管;8-1、出水管竖直部;8-2、出水管水平部;9、出水口;10、供水管;11、第一水泵;12、除垢液箱;12-1、加料口;13、除垢液供给管;14、第二水泵;15、电动阀;16、容垢腔;17、过滤网;18、排垢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燃气锅炉热交换器,包括设置于锅炉烟腔内的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管1通过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上翅片管3与第一过水管4的上部连通,形成上部的热交换层;所述第一过水管4的下部通过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下翅片管5与第二过水管6的下部连通,形成中部的热交换层;所述第二过水管6的上部通过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中翅片管7与出水管8连通,形成下部的热交换层。所述上翅片管3、下翅片管5和中翅片管7均设置为S形,且多个所述中翅片管7位于多个所述上翅片管3和多个所述下翅片管5的中间。所述出水管8上设置有出水口9,所述出水口9与连通至外界的供水管10连通,所述供水管10上安装有第一水泵11,所述第一水泵11能够控制水管内的水流方向从所述进水口2流至出水口9。

所述进水管1具体设置为L形,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水管竖直部1-1和进水管水平部1-2,所述进水口2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竖直部1-1的自由端,各所述上翅片管3均沿所述进水管水平部1-2均匀布置,且一端均与所述进水管水平部 1-2连通。所述第一过水管4具体设置为U形,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过水部4-1、第一下过水部4-2及连通所述上过水部4-1和下过水部4-2的连接部4-3,所述上过水部4-1与所述进水管水平部1-2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上翅片管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上过水部4-1连通,各所述下翅片管5沿所述下过水部4-2均匀布置,且一端均与所述下过水部4-2连通。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过水管6 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下过水部6-1、中过水部6-2及连通所述第二下过水部6-1 和中过水部6-2的弯折部6-3,所述第二下过水部6-2与所述第一下过水部4-2 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下翅片管5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下过水部6-1连通,各所述中翅片管7沿所述中过水部6-2均匀布置,且一端均与所述中过水部6-2 连通。所述出水管8具体设置为L形,包括一体成型的出水管竖直部8-1和出水管水平部8-2,所述出水管水平部8-2与所述中过水部6-2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中翅片管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出水管水平部8-2连通,所述出水口9设置于所述出水管竖直部8-1的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除垢装置,所述除垢装置包括除垢液箱12,所述除垢液箱内存储有除垢液,所述除垢液箱1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向箱体内部添加除垢液的加料口12-1。所述除垢液箱12通过除垢液供给管13与所述进水管1连通,所述除垢液供给管13上安装有用于控制除垢液流向的第二水泵14和用于控制除垢液供给管13通断的电动阀15。所述供水管10在所述第一水泵11的上方设置有容垢腔16,所述容垢腔16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7。所述容垢腔(16) 的内径大于所述供水管10的内径。所述容垢腔16的周壁上可开关的设置有排垢门18。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如下:

低温水有进水口进入进水管、上翅片管和上过水部形成的上部的热交换层中,烟腔内的高温烟气使低温水水温上升,烟腔室内部温度下降,降温后的低温烟气排出炉外。升温后的水继续流经连接部进入第一下过水部、下翅片管和第二下过水部形成的下部的热交换层中,锅炉内的热量再次传递给水管中的水使水温继续升高,然后热水流经弯折部进入中过水部、中翅片管和吹水管形成的中部的热交换层中,锅炉再一次和水管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形成高温水从出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利用锅炉空间的同时使热交换器的有效换热面积更大,上层的进水管、上翅片和过水管设置在锅炉的烟腔内,能够对烟气内的高温烟气的热量进水吸收,达到余热回收的目的,减少热量损耗,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除垢装置能够实现定期对水管内的水垢进行清理,当需要清理水垢使,打开所述电动阀,并启动第二水泵,使除垢液箱内部储存的除垢液经除垢液供给管进入热交换管路中,对各水管内的水垢进行清理,水垢残渣随水流经至容垢腔时,容垢腔底部的滤网能够对水垢进行拦阻,使水管内的水垢积存与容垢腔内,并且,容垢腔的内径大于供水管的内径,利于水垢沉积并且不易堵塞供水管,当需要对容垢腔内的水垢进行清除时,可打开排垢门,将容垢腔内的水垢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