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液位开关及具有该液位开关的移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4736发布日期:2019-01-18 19:4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液位开关及具有该液位开关的移动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液位开关。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具有底盘,底盘根据其水道可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水位控制区、吸水区、水槽区、打水区。其中水位控制区安装有水位开关,用于对底盘积水进行监测,当水位达到一定位置时发生报警。现有的移动空调,在水位控制区只安装一个普通的水位开关,当水位开关触发信号时,空调直接停机保护,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只有当水位触碰到临界点时,水位开关才会触发信号,导致报警不及时,保护效果较差。因此,这种水位开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多级液位开关,防止底盘积水的水位过高导致报警不及时,保护效果太差的现象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级液位开关,悬设于存水槽的上方,用于对存水槽的水位进行监控,所述多级液位开关包括:

导向杆,呈现为圆锥柱结构,所述导向杆截面积沿着水位上升方向逐渐减小;

浮球,呈现为环状结构,环绕于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截面积相对较大的一侧,当水位上升时,所述浮球沿着所述导向杆上浮;

浮子,数量为1个或多个,均呈现为环状结构,环绕于所述导向杆,沿水位上升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浮球上方;当水位上升时,所述浮子沿着所述导向杆上浮,当水位下降时,所述浮子沿着所述导向杆下降,直至落回初始位置;随着水位不断上升,所述浮球上浮触动所述浮子时,所述多级液位开关触发相应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的内环包括一环和二环,所述二环的面积大于所述一环的面积。

进一步的,不同所述浮子的内环沿水位上升方向、在不同位置的截面积均不相同,但与各自所处所述导向杆位置的截面面积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至少为1条。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的内环周围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宽度与所述导轨的宽度一致,并留有所述浮子沿着所述导轨运动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卡环,对所述浮子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和所述浮子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浮子之间留有间隙,避免相邻的所述浮子的接触对报警信号的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的截面积较小一侧设置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与多级液位开关固定支架连接,来实现所述多级液位开关与底盘的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级液位开关具有以下优势:

(1)当存水槽水位上升,所述液位开关分多次触发报警,按照触发的先后顺序依次一、二、三……N级报警信号,空调器依次采取多重的报警模式,对空调采取分级保护,使送风风机转速慢慢减小,从而使冷凝器温度不断升高,除水效率不断增强。采取多重保护的模式,也增强了对存水槽的水位的监测,同时,对空调进行多重调控,加强了对移动空调的保护,增加移动控制智能程度,增强安全性;

(2)采用多级液位开关能够避免因多个液位开关造成的成本浪费,同时减少对空间的占用,增加结构紧凑性,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空调器,所述移动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多级液位开关。

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多级液位开关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底盘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盘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3为多个挡水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挡水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底盘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汇聚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打水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打水槽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打水槽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打水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本发明打水轮的俯视图状态一;

图12b为本发明打水轮的俯视图状态二;

图13为本发明液位开关的紧固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螺钉柱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液位开关与液位开关固定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液位开关的整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水位控制区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多级液位开关示意图一;

图19为本发明多级液位开关示意图二;

图20为本发明中浮子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底盘结构凹槽位置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过滤组件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A处放大图;

图25为本发明排水嘴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排水嘴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排水嘴缺口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带缺口的排水嘴安装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外接缺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支撑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21-吸水区,322-水槽区,330-打水区,313-水位控制区,323-凹槽,3925-连接通道,3926-挡水筋,325-第一挡水筋,326-第二挡水筋,327-第三挡水筋,328-第四挡水筋,329-第五挡水筋,320-插接部,39261-缺口;331-汇聚口,332-汇聚部,333-汇聚点,334-入水口,335-挡水块,336-汇聚面一,337-汇聚面二,338-汇聚面三,339-汇聚面四,3310-挡水结构,322-水槽区;315-打水轮,316-打水槽,317-打水电机,318-槽体,319-台阶结构,3110-第一挡片,3111-第二挡片,3112-第一槽段,3113-第二槽段;3911-螺钉柱,3912-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3-液位开关,39111-大柱,39112-小柱,39113-螺纹孔,39121-连接脚,39122-通孔,39123-侧边,39124-向外延伸结构,39131-连接杆,3921-第一级液位开关,3922-第二级液位开关,3943-液位开关支架一,3944-液位开关支架二,3945-螺钉柱一,3946-螺钉柱二,3947-第一存水槽,3948-第二存水槽,3925-连接通道,3926-挡水筋,39261-缺口,3930-多级液位开关,3931-浮球,3932-一级浮子,3933-二级浮子,3934-三级浮子,3935-卡环,3936-导向杆,3937-导轨,3938-连接杆,3939-多级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311-一环,39312-导槽,39313-二环;361-过滤组件,362-水泵,363-排水嘴结构,364-第一连通管道,365-第二连通管道,366-过滤器,367-固定组件,368-连接环套,3671-面盖,3672-固定臂,3673-中空管道,3610-安装架,3611-水盖,3613-固定板,3614-排水口接头,3615-固定槽,3616-定位孔,3617-定位部,341-排水嘴本体,342-外置出水口,346-外接缺口件,347-引水柱,633-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器,移动空调器包括一底盘结构,结合图1至图5所示,底盘结构包括:吸水区321,水位控制区313、水槽区322和打水区330;底盘结构还包括:

一连接通道3625,设置于吸水区321与水槽区322之间,用于吸水区321与水槽区322的连接;

至少一挡水筋3926,平行于连接通道的横截面设置于连接通道3925轴向任意位置,用于将吸水区321与水槽区322隔离。

采用挡水筋3926将吸水区321与水槽区322进行隔离,使水槽区322可以储存一定的积水,当冷凝器工作时,水槽区322的积水可以优先汇聚到打水区,通过打水轮将积水打到冷凝器的翅片上,也可以有效防止积水倒流至吸水区321,从而在打水轮工作时,避免打水区321的冷凝水不足的现象发生,带来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较佳地,吸水区32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32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吸水区321设置有凹槽323,当积水过多时,凹槽323可以有效缓存一部分积水。

较佳的,挡水筋3926包括两种布置形式,其一,挡水筋3926与连接通道3925是一个整体,挡水筋3926不需要单独制造,减少了加工工序,避免了挡水筋3926的单独制造所带来的额外的成本浪费。其二,挡水筋3926为独立结构,其与所述连接通道3925上设置的至少一个插接部320配合,通过将所述挡水筋3926插入不同的插接部320,从而改变吸水区321与水槽区322的区域大小,调整蓄水量。

实施例二

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空调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6、图7所示,底盘结构还包括:汇聚部332,其用于将水槽区322和打水区330连接,其位于打水区330和水槽区322之间,并靠近打水区330的汇聚口331;

汇聚部332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凹形结构,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积水进入打水区330之前,优先将积水引入汇聚部332,使积水在汇聚部332缓存一部分;同时,缓解积水进入打水区330的速度,降低打水轮的负载。

较佳的,汇聚部332的凹形结构由多个汇聚面组合而成,汇聚面包括:汇聚面一336、汇聚面二337、汇聚面三338和汇聚面四339,四个汇聚面沿逆时针方向组合拼接而成,汇聚面均为倾斜设置,相邻的汇聚面之间均呈现为一定的夹角,所有汇聚面相交于汇聚点33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积水在进入打水区330之前,可以在汇聚部332缓存一部分积水;同时,可以减缓积水流入打水区330的速度。进一步的,相邻的汇聚面之间的夹角的度数为174度-178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防止相邻的汇聚面之间的夹角太大,使整个汇聚面呈现为平面,不能有效地缓存积水;另一方面,防止相邻的汇聚部332之间的夹角太小,造成整个汇聚部332太深,缓存积水太多,使积水不能及时进入打水区330。

较佳的,汇聚面一336和汇聚面三338的倾斜方向以水槽区322向汇聚部332由高向低倾斜,进而将水槽区322处的水,优先引导至汇聚部332,进而使底盘上的水优先向打水区330处流动。

较佳的,汇聚面为平面,所有汇聚面相交于汇聚点33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方便汇聚面的加工成型。

较佳的,汇聚面为弧形面,所有汇聚面相交于汇聚点333,对积水流入汇聚部332产生更好的缓冲。进而,汇聚部332的凹形结构呈现为圆底锅形结构,使积水在进入打水区330之前,可以在汇聚部332缓存一部分积水;同时,可以减缓积水流入打水区330的速度。此外,圆底的设计也避免了泥沙积聚在一点难以清洗的现象的发生。

较佳的,汇聚部332与打水区330之间设置有挡水块335,将汇聚部332与打水区330隔开,挡水块335开设有汇聚口331,汇聚口331与汇聚点333位置相互错开,从而避免积水从汇聚点333直接流入打水区330,起到较好的积水缓存作用。

较佳的,汇聚部332与水槽区322之间设置有挡水结构3310,挡水结构开设有入水口334,入水口334与汇聚点333位置相互错开,且入水口334和汇聚口331位置相互错开,从而使积水先经过汇聚点333,然后从汇聚点333流入汇聚口331,使积水在汇聚点333有所缓冲,避免积水直接流入汇聚口331。

较佳的,汇聚部332周围设置有挡水结构3310,挡水结构3310将水槽区322与汇聚部332隔开,挡水结构3310开设有多个入水口334,入水口334设置于汇聚部332水位相对汇聚点333较高的位置,入水口334与汇聚点333错开,而且入水口334和汇聚口331错开。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积水顺利从水槽区322进入汇聚部332。

实施例三

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空调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移动空调器还包括一打水结构,其用于将冷凝水挥洒至冷凝器翅片上,结合图8至图10所示,打水结构包括:一打水槽316,其用于积聚冷凝水;至少一打水轮315,其至少部分的容置于打水槽316内,并将打水槽316内积聚的冷凝水进行挥洒;一打水电机317,其与打水轮315连接,并驱动打水轮315转动;打水槽316底面为槽体318,槽体318沿打水轮315的径向方向自两端向中间凹陷,进而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凹槽结构;槽体318的结构形式,能够使流入槽体318的冷凝水聚集在槽体318的底部,有利于消除打水槽316的积水死角,避免部分冷凝水的闲置浪费,使打水轮315能够尽可能的将槽体318内聚集的冷凝水打到冷凝器的翅片上,提高打水轮315的工作效率;

较佳的,槽体318的凹槽结构为与打水轮315外形相契合的弧形结构。

槽体318包括第一槽段3112和第二槽段3113;第一槽段3112为向下倾斜的平滑斜面,使得冷凝水能快速地流入打水槽中;第二槽段3113为与打水轮315外形相契合的弧形曲面,第一槽段3112的底端与第二槽段3113的一端平滑连接,第一槽段3112的最底端高于第二槽段3113的最底端,第二槽段3113曲面的底部处于相对槽体318的最低位;

较佳的,第二槽段的周向形状与打水轮315的周向形状相适应,打水轮315安装在第二槽段的底面上方,使得打水轮315的打水效率更高;

较佳的,第二槽段3113远离第一槽段3112的一端平齐或者高于第二槽段3113的另一端,随着打水轮315的转动,冷凝液可以直接流入槽体318的第二槽段3113中,并聚集在底端;

两种槽段相配合,使得冷凝水可以更好的流入槽体318的同时,消除了槽体318的打水死角,使得打水槽316的结构性能更好。

打水槽316还包括一台阶结构319,台阶结构319的顶部还设有一缓冲台面,台面向打水槽316侧稍作延伸,与槽体318相连接,便于冷凝水聚集在槽体318中;

较佳的,缓冲台面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位于缓冲台面相对的两侧,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向外倾斜,第二侧面与槽体318衔接。

槽体318的凹陷两侧还设有第一挡片3110和第二挡片3111,第一挡片3110和第二挡片3111的高于打水槽316,第一挡片3110和第二挡片3111可以限制冷凝水的流通路径;

较佳的,第一挡片3110和第二挡片3111的顶端设有一个或多个缺口,便于冷凝水聚集在打水槽316中。

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相对于槽体318的另一侧面下方皆为一水台,水台相对于底盘的竖直高度高于槽体,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的缺口深度与水台台面相平齐,便于液体流入槽体中。

第二挡片3111的对应于打水轮315的安装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底端为向下凹陷的弧面,凹槽用于容纳打水电机317的连接轴,连接轴连接打水轮315;

较佳的,凹槽的形状与打水电机317的连接轴的周向形状相适应。

打水结构设置于打水区330内,打水区330处于吸水区321和水位控制区313之间,打水区330与水槽区313相接合;

水槽区322上方装有冷凝器,冷凝器包括至少两个翅片,打水轮315安装在对应于两个翅片的之间,打水轮315将槽体318内积聚的冷凝水打到两个翅片上,可以加速冷凝水的蒸发,同时使得结构排列更加紧密,节约了空间。

较佳的,本实施例中,打水轮315数量为一个。

实施例四

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空调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1、图12a所示,打水轮315包括第一打水轮3151,第二打水轮3152,第三打水轮3153;

第一打水轮3151和第二打水轮3152、第三打水轮3153均设置于打水槽316上方。

打水电机317经由一第一转轴3174与第一打水轮3151和第二打水轮3152连接,第一转轴3174带动第一打水轮3151和第二打水轮3152同轴同向转动;

第一转轴3174经由齿轮组与第二转轴3175连接;第二转轴3175带动第三打水轮3153转动。第二转轴3175经由齿轮组的传动,进而与第一转轴3174转动方向相反;继而,第一打水轮3151和第二打水轮3152转动方向相同,第三打水轮3153与第一打水轮3151或第二打水轮3152的转动方向相反。

较佳的,第二转轴3175与第一转轴3174同轴设置。

较佳的,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3171,第二锥齿3172,第三锥齿3173;第一锥齿3171与第一转轴3174连接并同向转动;第二锥齿3172与第二转轴3175连接并同向转动;第三锥齿3173同时与第一锥齿3171和第二锥齿3172啮合,从而使第一锥齿3171与第二锥齿3172的转动方向相反。

第三打水轮3153与第一打水轮3151或第二打水轮3152朝相反方向转动,能够将冷凝水朝相反方向挥洒,增大冷凝器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挥发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实现方式,结合图12b所示,打水轮315包括第一打水轮3151,第二打水轮3152;且第二转轴3175与第一转轴3174非同轴设置;第一锥齿3171与第二锥齿3172相互啮合,从而使第一打水轮3151和第二打水轮3152朝相反方向转动;

较佳的,第一锥齿3171与第一转轴3174为一体式结构;第二锥齿3172与第二转轴3175为一体式结构;

与上述不同的,第一锥齿3171与第一转轴3174为分体式结构;第二锥齿3172与第二转轴3175为分体式结构。

实施例五

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空调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3至20所示,移动空调器还包括至少一液位预警装置,用于对底盘水位控制区的积水进行监控,液位预警装置包括:

存水槽,包括第一存水槽3947和第二存水槽3948,用于收集空调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积水;

液位开关,包括: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悬挂固定于第一存水槽3947的上方,用于对第一存水槽3947的水位进行监控;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悬挂固定于第二存水槽3948的上方,用于对第二存水槽3948的水位进行监控;

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和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触发报警时水位的高度不同,从而保证在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触发报警后,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使空调做出响应,及时发出调整命令。通过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和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触发报警的时机不同,来实现对移动空调运转的控制。当第一存水槽3947存水的水位上升,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的浮子上浮到达一级报警位置时,触发一级报警信号,送风风机转速变慢,冷凝器温度升高,除水效率增强;当第二存水槽3948存水的水位继续上升,浮子上浮到二级报警位置,再次触发报警信号,移动空调停机。

较佳的,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通过连接杆一与液位开关固定支架一3943相连接,使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悬挂固定于第一存水槽3947的上方,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通过连接杆二与液位开关固定支架二3944相连接,使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悬挂固定于第二存水槽3948的上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液位开关与底盘的直接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维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较佳的,一级报警位置与二级报警位置的高度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保证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使空调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触发报警后,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出响应并及时发出调整命令,也避免了一级报警与二级报警同时的出现。

较佳的,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的浮子的下表面要低于第一存水槽3947的上边缘。保证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在水积满第一存水槽3947之前,可以有效地做出响应;较佳的,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的浮子的下表面要低于第二存水槽3948上边缘。保证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在水积满第二存水槽3948之前,可以有效地做出响应。

较佳的,第一存水槽3947的深度与第二存水槽3948的深度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节省空间;另一方面,考虑到底盘的结构设置,使第一存水槽3947在一级报警之前可以储存尽量多的积水。

较佳的,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和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相对于水位控制区的高度不同。保证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触发报警与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触发报警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让空调不至于同时执行两个报警信号而失去保护意义。

较佳的,第一存水槽3947和第二存水槽3948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紧要时刻可以及时地将积水排出,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方便积水的排出和售后维护。

较佳的,液位开关的形式可以为浮球式液位开关或者干簧管液位开关。

液位开关还包括一紧固装置,用于实现液位开关3913与空调底盘之间的紧固,紧固装置包括:

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呈现为“L”形,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的端面39124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液位开关3913与端面39124相连接,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的侧边39123的下边缘设置有连接脚39121,连接脚39121为底部开设套接槽的薄壁凸台结构;螺钉柱3911,设置于空调的底盘上,螺钉柱3911为台阶结构,包括小柱39112与大柱39111;

连接脚39121的套接槽套接在小柱39112外部,形成可拆卸的套接连接,实现对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的限位。将液位开关3913与空调的底盘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将液位开关3913与空调其他非底盘结构连接时可能出现的错位现象的发生,另外,通过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与底盘的直接连接,拆卸时只需对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进行拆卸,方便安装与拆卸维护,同时也避免了频繁拆卸液位开关3913对液位开关3913带来的破坏。

较佳的,连接脚39121的套接槽的内截面与小柱39112的截面形状相同,并且小柱39112插入套接槽可自由的沿轴向方向滑动。保证套接槽套接于小柱39112后的稳定性的同时,便于安装与拆卸的方便。

较佳的,螺钉柱3911上表面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39113;连接脚39121上表面设置有通孔39122,通孔39122贯穿连接脚39121套接槽;将连接脚39121的套接槽套接在小柱39112外部,连接脚39121上表面设置的通孔39122与螺钉柱3911上表面开设的螺纹孔39113位置一致,实现对孔位同轴心,避免安装时发生错位;通过一螺钉穿过通孔39122并与螺纹孔39113进行固定,进而将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与螺钉柱3911进行固定,进一步对液位开关3913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同时也方便后期维护。

较佳的,小柱39112的截面积比大柱39111的截面积要小。小柱插入套接槽后,套接槽外壁和小柱的外壁齐平,保证了外观的美感。

较佳的,大柱39111的上表面能够对连接脚39121的底面进行抵接,方便安装到位,同时保证液位开关3913的位置精度。

较佳的,液位开关3913通过连接杆39131与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的向外延伸结构39124相连接,通过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的紧固来实现对液位开关3913的固定,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液位开关3913与空调底盘的直接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维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较佳的,螺钉柱3911结构形式包括如下两种:其一,螺钉柱3911为单独设计的结构,与空调底盘分开,通过螺钉紧固方式或卡扣方式或与空调的底盘上设置的安装柱套接的方式实现螺钉柱3911与空调底盘的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在底盘上打多个孔,在合适的位置安装螺钉柱即可,避免了在底盘上设计多个螺钉柱造成的成本的浪费,同时也可以增加整体的美观性。其二,螺钉柱3911与空调底盘为一体式设计,避免了螺钉柱3911的单独加工造成的不必要的工序,从而产生较大的浪费。

进一步的,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12设置有一旋钮,通过旋钮对液位开关3913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提高使用精度,方便进行售前调试及售后维修。

较佳的,存水槽周围设置有螺钉柱,通过螺钉柱与液位开关固定支架的连接来实现对液位开关固定支架的连接,间接实现对液位开关的固定。其中,通过螺钉柱一3945与液位开关固定支架一3943的连接来实现对液位开关固定支架一3943的固定,通过螺钉柱二3946与液位开关固定支架二3944的连接来实现对液位开关固定支架二3944的固定。

较佳的,一级报警位置低于存水槽的上边缘,可以使移动空调及时的接收信号,使送风风机转速变慢,冷凝器温度升高,防止空调继续正常运转导致积水溢出的可能性。保证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在存水槽积满水之前,可以有效地做出响应。

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通过液位开关固定支架与空调底板连接,通过液位开关固定支架的固定与拆卸来实现一级液位开关液位开关3921的固定与拆卸,防止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的拆卸频繁导致的损坏;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通过液位开关固定支架与空调底板连接,通过液位开关固定支架的固定与拆卸来实现二级液位开关液位开关3922的固定与拆卸,防止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的拆卸频繁导致的损坏。

较佳的,第一级液位开关3921和第二级液位开关3922的形式可以是浮球式液位开关或者干簧管液位开关。

较佳的,存水槽在槽底设置有排水口,以便紧急时刻可以及时地将水排出。储备存水区在槽底设置有排水口,可以有效地对积水进行排出。

液位开关还可以为多级液位开关,多级液位开关3930悬挂固定于存水槽的上方,用于对存水槽的水位进行监控,如图,多级液位开关包括:

导向杆3936,呈现为圆锥柱结构,圆锥柱结构截面积沿着水位上升方向逐渐减小,用于对浮球3931和浮子的位置的限定,并对浮球3931和浮子的运动产生导向作用。

浮球3931,呈现为环状结构,环绕于导向杆3936,设置于导向杆3936的截面积最大一侧,当水位上升时,浮球3931沿着导向杆3936向上浮动,当水位下降时,浮球3931沿着导向杆3936下降,直至落回初始位置;

浮子,数量为1个或多个,均呈现为环状结构,环绕于导向杆3936,沿水位上升方向依次命名为一级浮子3932、二级浮子3933、三级浮子3934,浮子向上按自然数排列顺序依次设置于浮球3931上方,当水位上浮时,浮子沿着导向杆3936上浮,当水位下降时,浮子沿着导向杆3936下降,直至落回初始位置;

当存水槽的水位不断上升,浮球3931触动一级浮子3932时,多级液位开关3930触发报警,送风风机转速变慢,冷凝器温度升高,除水效率增强;当水位继续上升时,浮球3931带动一级浮子3932继续上浮,当触动二级浮子3933时,送风风机转速进一步变慢,冷凝器温度升高,除水效率进一步增强;当水位继续上升时,浮球3931带动一级浮子3932和二级浮子3933继续上浮,当触动三级浮子3934时,液位开关报警,移动空调停机。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采取多重保护的模式,增强了对存水槽的水位的监测,同时,对空调进行多重调控,加强了对移动空调的保护。

较佳的,浮子的内环包括一环39311和二环39313,二环39313的面积大于一环39311的面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由于导向杆3936沿着水位上升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浮子脱离所在位置开始上浮后,浮子不再受导向杆3936的约束,减小浮子上浮时所承担的外在阻力。

较佳的,导向杆3936上设置有导轨3937,从而可以更好地对浮球3931和小浮子的运动产生导向作用,防止所有浮子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旋转或者翻转。

较佳的,浮子的内环周围设置有导槽39312,其宽度与导轨3937的宽度一致,并留有浮子沿着导轨3937运动的间隙。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与导轨3937达成配合关系,充分利用导轨3937的导向作用,

较佳的,单个浮子的内环沿水位上升方向、在不同位置的截面积不同,与各自所处导向杆3936位置的截面面积相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每个浮子处在固定的位置,可以精确地感应液位所在的位置,防止所有的浮子连在一起,产生不必要的触动,对多级液位开关3930的报警产生误导。

较佳的,浮球3931和浮子以及相邻的浮子之间留有间隙,避免相邻的浮子的接触对报警信号的干扰。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根据实际水位上升的快慢,通过浮子的大小,使相邻浮子之间的距离为某一定值,间接为下一次报警留有一定的响应时间。

较佳的,导向杆3936设置有卡环3935,卡环3935设置于所有浮子上方,对浮子进行限位,防止浮子滑出。

较佳的,导向杆3936的截面积较小一侧设置有连接杆3938,通过连接杆3938与多级液位开关固定支架3939连接,来实现多级液位开关与底盘的连接。避开多级液位开关直接与底盘或者空调侧板之间的连接,这样可以避免频繁拆装对多级液位开关造成的破坏,直接拆卸液位开关固定支架,即可实现多级液位开关的拆装。

较佳的,不同浮子的内环沿水位上升方向、在不同位置的截面积均不相同,但与各自所处导向杆3936位置的截面面积相同,保证浮子环绕于导向杆3936的不同位置。

较佳的,导轨3937至少为1条,多条导轨3937可以更好地保证浮子上浮时的稳定性。所有导轨3937阵列分布于导向杆3936周围,对称的结构可以保证浮子上浮时关于导向杆3936的对称性,进一步增加浮子上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浮子可以有多级,分别为一、二、三……N级浮子,N为所有浮子的总数,N级浮子向上按自然数排列顺序依次设置于浮球3931上方,所有浮子均沿着导向杆3936上浮和下降,当液位不断上升时,浮球3931沿导向杆3936向上运动,依次触动N级浮子并带动所有触动过的浮子一起向上运动,并触发相应的N级报警信号,当触发N-1级信号时,送风风机转速变慢,冷凝器温度升高,除水效率增强,当触发第N级信号时,多级液位开关3930报警,移动空调停机。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根据不同空调存水槽的深度,来调整浮子的个数,更加精确地实现对存水槽水位的监控,增强对空调的保护。

实施例六

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空调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移动空调器还包括一排水结构,结合图21和图29所示,排水结构包括过滤组件361、水泵362、排水嘴结构363以及第一连通管道364和第二连通管道365;

过滤组件361安装在底盘上设置的凹槽323内,凹槽323由底盘平面向下凹陷而成,过滤组件361设置于凹槽323内,有助于吸干底盘积聚的液体;过滤组件361通过第一连通管道364与水泵362的进水口相连接,水泵36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连通管道365与位于底盘边缘的排水嘴结构363相连接;

在重力的作用下,底盘内积聚的冷凝水流入低位的凹槽323中,在水泵362吸力作用下,冷凝水通过过滤组件361的滤网滤除液体中的杂质,流入水泵362中,继而流经第二连通管道365,并由排水嘴结构363排出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液体;

水泵362传送的是过滤后的冷凝液,防止混杂在液体内的杂质进入水泵362中损害水泵362的正常使用,有利于提高空调机的工作性能,降低故障率,同时能够将低于排水嘴结构363的冷凝水排出到空调机外,增长空调内部金属部件使用寿命。

过滤组件361包括一过滤器366,一固定组件367和一连接环套368,过滤组件361的固定组件367包括用于封闭过滤器366的面盖3671,以及用于支撑过滤组件的固定臂3672;

较佳的,面盖3671与固定臂3672为一体式结构。

固定组件367中间有一中空管道3673,用于液体的流通;中空管道延伸到外部,构成一导通口,导通口还用于与第一连通管道364的衔接,使得过滤组件361与水泵362连通;

过滤器366与固定组件367通过连接环套368相接合,采用可分离式的连接方法;过滤器366与固定组件367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扣连接、螺纹连接,便于后期维护时拆下过滤器,对聚集的杂质进行清理;

较佳的,固定臂3672包括以中空管道3673为中心,对称向两侧水平延伸的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

较佳的,连接环套368内还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能够起到密封的性能,使过滤器366和固定组件367连接的更加紧密,防止已经过滤的冷凝液外漏,以及未过滤的液体进入管道中。

固定臂3672通过底盘设置的固定结构固定,固定结构位于固定臂3672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一侧的固定结构为位于底盘上的第一固定件3693,另一侧为第二固定件。

第一固定件3693为一立体台,形状可以是长方体、梯形台或者圆台,第一固定件3693面向过滤器366一侧的壁面上设有一镂空口,镂空口用于容纳固定臂3672的第一固定臂;

较佳的,镂空口内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抵件,其用于抵接第一固定臂,防止第一固定臂在镂空口内沿长度方向窜动;

较佳的,第一固定件3693自顶部向下延伸出一槽体,槽体与镂空口贯通,设置槽体能够在安装过程中,清楚的观察第一固定臂是否安装到位。

较佳的,镂空口的形状与第一固定臂的形状相适应,进而减少第一固定臂在镂空口内的窜动。

第二固定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支撑体3692,支撑体3692设有与固定臂3372形状相适应的贯通口,贯通口可以是顶部开口的凹槽,也可以是支撑体3692壁面上的镂空通道,支撑体3692的外侧设有一卡柱3691,卡柱3691为弹性件,卡柱3691的顶端设有一卡件;

固定臂3672的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分别穿过立体台3696的镂空口和支撑体3692的贯通口,通过立体台3696的槽体底面和支撑体3692的贯通口底面两者竖直方向上的支撑,以及卡柱3691的卡件和槽体的镂空口顶面限定,将固定臂3672固定在一定的高度;

立体台3693的抵件和卡柱3691的壁面分别顶住固定臂3672的两端,通过立体台3696的抵件和卡柱3691壁面的水平方向上的限定,将固定臂3672固定在一定的水平位置;

较佳的,卡件上设置有一倾斜面,在安装过滤组件361时,首先将固定臂3672的第一固定臂插入立体台3696的镂空口内,进而向下按压固定臂3672的第二固定臂,卡柱3691在弹力作用下向远离过滤组件361的方向弯曲,第二固定臂将沿着卡件的倾斜面滑入支撑体3692的贯通口内,安装到位后,卡柱3691回弹,实现对过滤组件361的卡接;拆卸过程中,掰动卡柱3691,能够轻易的将过滤组件361取出。

固定结构通过各个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固定臂3672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为可分离式结构,固定效果好,方便安装和拆卸。

较佳的,固定臂3672的两臂上具有螺孔,可以通过螺孔将固定臂367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

第一连通管道364与过滤组件361和水泵362的进水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第二连通管道365与水泵362的出水口和排水嘴结构36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上述可拆卸式连接,例如可以是通过螺旋连接,还可以利用软管的弹性实现套接,方便后期维护时管道定期的清理,防止长时间的液体流动后在管道内积聚的杂质影响系统的工作。

实施例七

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空调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

排水嘴结构363包括安装架3610,排水嘴本体341和用于密封的水盖3611,排水嘴本体341为中空结构,排水嘴本体341包括外置出水口342、固定板3613和排水口接头3614,第二连通管道365与排水口接头3614连接,水盖3611与外置出水口342连接;

较佳的,固定板3613的平面与外置出水口342的轴线相垂直,固定排水嘴本体341;排水口接头3614与外置出水口342轴向相垂直,且排水口接头3614与外置出水口342相交,内部贯通,连接面部分采用圆弧形结构,从而平滑过渡,便于液体的流通,排水口接头3614的截面半径小于外置出水口342的截面半径;排水口接头的轴线与外置出水口的轴线成一定角度;

较佳的,水盖3611与排水嘴本体341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例如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排水系统未处于制热模式下的工作状态时,水盖3611与排水嘴本体341相连接,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机器内损害机器的运行,排水系统处于制热模式下的工作状态时,拆下水盖3611,使得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水嘴结构363流出;

较佳的,排水嘴结构363安装于于过滤组件361顶端水平面的上方,水泵362底端水平面的下方,便于液体的排出。

排水嘴本体341的固定板3613上设有一固定槽3615,对应的安装架3610上设有一固定孔,至少一连接结构贯穿固定槽3615与固定孔固定连接;并将固定板3613压紧固定,固定板3613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3616,对应的底壳位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部3617;定位部3617穿过定位孔3616,将排水嘴本体341卡在一定的高度,较佳的,固定孔和固定槽可通过螺纹连接,将排水嘴本体341固定;

较佳的,排水口接头3614固定于底壳后,相较于水平面,外置出水口342内壁向下倾斜,便于水的排出。

排水口接头3614、中空管道3673和水泵362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外表面均为波浪形结构,采用波浪形结构有利于提高各接口与软管的密封性,同时增大摩擦力,防止空调器使用过程中,软管意外脱落。

排水嘴本体341为两端开口且两侧贯通的中空结构;

外置出水口342出水端底部设有一缺口,缺口由出水口底部向内凹陷而成,用于破坏水面张力,由于水面张力使得积聚的冷凝水堵住外置出水口342,无法顺利排出,缺口可以使地底盘内积聚的冷凝水高效排出,残留较少,缺口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梯形。

排水嘴结构363还包括一外接缺口件346,外接缺口件346一侧端面设置有一套接部,套接部能够套接于排水嘴外部,从而将外接缺口件346与外置出水口342连接;外接缺口件346上设置有一缺口,缺口由远离套接部一侧端面向内凹陷而成;

套接部与外置出水口342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使得外置出水口342的适应性更好,可以套接不同的外接缺口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使得应用性更广。

外接缺口件346上还设置有一引水柱347,引水柱347为三角形结构,在外接缺口件346套接于外置出水口342后,引水柱347第一侧与外置出水口342端面贴合,引水柱347第二侧向下倾斜,并延伸至缺口的位置;引水柱347能够将外置出水口342端部的水引至缺口处从而滴落。

外置出水口342外壁上,还设有螺纹结构,可与水盖通过螺纹紧密,也可用于连接引水管道,螺纹结构简单,连接和密封效果好。

使用状态下,外置出水口342的内壁相较于水平面向下倾斜,在斜面的作用下,液体更易于向下流动。

实施例八

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空调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30所示,水槽区322内设置有至少一条支撑筋633,支撑筋633为板状结构,连接于水槽区322的底部;支撑筋用于支撑放置于其上部的冷凝器,同时给水槽区322留出容置水的空间,且支撑筋能够阻挡热风从水槽区322吹过,从而使热风更集中的吹在冷凝器上,减少风力流失。

相邻支撑筋633之间留有空隙,形成互通的排水通道;避免水槽区322内的冷凝水产生死水区;支撑筋633的数量根据水槽区322空间的大小而定。

实施例九

如上述所述的移动空调器,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挡水筋3926为多个挡水筋的组合,包括:第一挡水筋325、第二挡水筋326、第三挡水筋327、第四挡水筋328和第五挡水筋329,挡水筋3926的高度沿着水槽区322的水流向吸水区321的方向依次增大,相邻挡水筋3926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相邻的挡水筋3926之间的连接通道3925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并且挡水筋3926的高度均不高于连接通道3925的上边缘。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减缓积水从水槽区322流入吸水区321的速度,使积水不足以溢出,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打水轮的功率选择高度合适的挡水筋。

较佳的,挡水筋3926的顶端开设有多个缺口39261,减小积水漫过时水的张力,积水沿着缺口39261漫过,防止同时漫过的积水过多而造成积水溢出的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缺口39261阵列分布于挡水筋3926的顶部,呈波浪形分布。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增大积水漫过时的通道,防止缺口39261过少,导致积水不能及时的溢出,阵列分布的缺口,也可以使积水均衡漫过挡水筋3926,同时,也可以增加结构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