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炉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5879发布日期:2019-01-18 19:52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水冷炉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炉盖。



背景技术:

电炉通电冶炼时,接地不良,导致原料连接电极与水冷炉盖连接,炉门氧枪工作时氧气吹扫导致的铁水溅到水冷炉盖,或者氧气反弹直接吹扫到水冷炉盖上都会导致水冷炉盖漏水。冶炼时炉内漏水的危害很大,轻则导致炉内耐材潮湿受损,严重时会引起漏钢等事故的发生,还有一定的几率会导致电炉爆炸等严重事故发生。发生水冷炉盖漏水时需要尽快处理,但是炉内高温,人员无法进入,加入废钢后炉内烟气增多,而且水冷炉盖下方堆积钢渣,有坠落伤人的可能,因而存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每次发生漏水事故,处理起来时间都会很长,漏水位置不好的话,需要处理4-5个小时,对生产的连续性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冷板漏水以提高作业安全性的水冷炉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炉盖,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由多个水冷板相接形成;

挂渣水管,所述挂渣水管包括挂渣管段以及位于所述挂渣管段两端的两进出水管段,且两所述进出水管段位于所述挂渣管段的同一侧,所述挂渣管段位于所述本体的下方,所述进出水管段穿出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相接。

如上所述的水冷炉盖,其中,两所述进出水管段分别位于一所述水冷板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水冷炉盖,其中,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有连接钢板,所述进出水管段连接于所述连接钢板上。

如上所述的水冷炉盖,其中,所述进出水管段上设有进出水阀门。

如上所述的水冷炉盖,其中,所述挂渣管段与所述本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0mm。

如上所述的水冷炉盖,其中,所述水冷板呈圆弧状,所述挂渣管段呈与所述水冷板同心的圆弧状。

如上所述的水冷炉盖,其中,所述水冷板的底面设有加固钢板。

如上所述的水冷炉盖,其中,所述本体上连接有两个所述挂渣水管。

如上所述的水冷炉盖,其中,两所述挂渣水管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炉盖,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挂渣水管,使得在通电时,飞溅的钢渣会比较容易挂在挂渣水管上,从而在炉盖水冷板下方形成一层保护,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冷板漏水,从而提高了作业安全性,特别是对氧气吹入角度不良,导致的管壁磨损异常有十分好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炉盖,通过在挂渣水管的进出水管段上连接进出水阀门,一旦发现炉盖上挂渣水管漏水时,只要关闭进出水阀门即可,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且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炉盖,可在原有使用的水冷炉盖上进行改造,改造费用低,不会大幅增加水冷炉盖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水冷炉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水冷炉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水冷炉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水冷炉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本体;11、水冷板;2、挂渣水管;21、挂渣管段;22、进出水管段;221、进出水阀门;3、连接钢板;4、加固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炉盖,其包括本体1和至少一挂渣水管2,其中,本体1由多个水冷板11相接形成,水冷板11由20g中低压锅炉管制作而成,挂渣水管2包括挂渣管段21以及位于挂渣管段21两端的两进出水管段22,且两进出水管段22位于挂渣管段21的同一侧,即挂渣水管2大致呈U形,挂渣管段21位于本体1的下方,进出水管段22穿出本体1并与本体1相接,即挂渣管段21悬置于本体1的下方,进出水管段22自相邻两水冷板11的缝隙中穿出,或者进出水管段22自水冷板11的管路间隙中穿出;由于挂渣水管2的存在,通电时飞溅的钢渣会比较容易挂在挂渣水管上,从而在炉盖水冷板下方形成一层保护,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冷板11漏水,一旦发现炉盖上挂渣水管2漏水时,只要停止向挂渣水管2内注冷却水即可,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进一步,为了降低水冷炉盖的生产制造成本,如图3和图4所示,两进出水管段22分别位于一水冷板11的两侧,即一水冷板11与其相邻的两水冷板11之间设有间隙,两进出水管段22分别由两间隙穿出,例如,在制造时,通过缩短一水冷板11的中低压锅炉管中一根管管道的长度,使得该水冷板11与其两侧相邻的水冷板11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进出水管段22的容置空间即可,这样,既不影响水冷炉盖原有的强度,又无需完全制造新的水冷炉盖,只需对电炉通用的水冷炉盖进行改造即可,几乎没有增加改造费用。

进一步,由于本体1由多个水冷板11相接形成,水冷板11由20g中低压锅炉管制作而成,为了便于挂渣水管2的安装,如图3所示,在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连接钢板3,进出水管段22穿过并连接于连接钢板3上,从而使得挂渣水管2与本体1之间的连接简单方便。

进一步,为了方便控制向挂渣水管2内通入冷却水,如图2和图6所示,在进出水管段22上设有进出水阀门221,通过打开或关闭进出水阀门221控制挂渣水管2导通或者阻断,一旦发现炉盖上挂渣水管2漏水时,只要关闭挂渣水管2的进出水阀门221即可,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且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维修作业强度。

进一步,为了不影响水冷炉盖的正常工作,挂渣管段21与本体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0mm,以使得水冷炉盖在旋转时,挂渣管段21不会与炉内的电极接触,从而使得水冷炉盖能够正常工作。

进一步,水冷板11呈圆弧状,挂渣管段21呈与水冷板11同心的圆弧形,这样,使得挂渣管段21不会与电极接触,从而不会影响电炉的正常运转。

进一步,为了防止本体1变形,在水冷板11的底面设有加固钢板4,通过加固钢板4增加水冷板11的强度,从而增加本体1的整体强度,进而延长了本体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5所示,本体1上连接有两个挂渣水管2,这样能够使得飞溅的钢渣会更容易挂在挂渣水管上,从而在炉盖水冷板下方形成一层面积较大的保护层。

当然,可以根据炉子的容量不同,水冷炉盖的尺寸不同,设置更多的挂渣水管2,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如图1所示,两挂渣水管2平行设置,这样,便于两挂渣水管2的安装。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炉盖的组装过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图示的水冷炉盖的本体1为由4个圆弧状的水冷板11相接形成,使得该本体1呈圆形,4个水冷板11的底面均设有加固钢板4,其中一水冷板11的中低压锅炉管缩短了一根管道的长度,使该水冷板11与其两侧相邻的水冷板1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挂渣水管2的两进出水管段22分别穿过两该容置空间与设置于本体1上方的连接钢板3相接,而挂渣水管2的挂渣管段21悬置于本体1的下方,且挂渣水管2与本体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0mm,以避免挂渣水管2影响水冷炉盖的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飞溅的钢渣会更容易挂在水冷炉盖上,在该水冷板11的下方悬置有平行设置的两个挂渣管段21;

其中,挂渣管段21呈圆弧形,以避免挂渣管段21与电极接触,在进出水管段22上设置进出水阀门221,以便于控制挂渣水管2的导通与阻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炉盖,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挂渣水管,使得在通电时,飞溅的钢渣会比较容易挂在挂渣水管上,从而在炉盖水冷板下方形成一层保护,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冷板漏水,从而提高了作业安全性,特别是对氧气吹入角度不良,导致的管壁磨损异常有十分好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炉盖,通过在挂渣水管的进出水管段上连接进出水阀门,一旦发现炉盖上挂渣水管漏水时,只要关闭进出水阀门即可,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且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炉盖,可在原有使用的水冷炉盖上进行改造,改造费用低,不会大幅增加水冷炉盖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