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导风板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4332发布日期:2019-02-12 21:5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导风板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导风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延长送风距离,优化送风效果,在空调的出风口,一般设置有导风板,现有导风板结构简单,且为单层设置的弧形平面,这种导风板具有以下缺陷:第一,简单的弧面结构对风的引流作用不够好,导致房间内只有靠近空调器的区域温度能够得到调节,整体房间温度分布不均,舒适感差;第二,在空调的制冷过程中,冷风一般从导风板的导风面排出,由于冷风的温度较低,因此导风板的温度也会随之降低,使得导风板的背风面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之间的温差较大,从而使得导风板的背面较易出现凝露现象,冷凝水滴落在室内,给用户带来许多麻烦,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第三,空调导风板装卸困难,由于空调导风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打开与关闭,为了满足功能需要,使其能够反复打开与关闭,通常导风板的装配方式复杂,无法实现导风板的快速安装与拆卸。针对以上问题,申请人通过早期研究,递交了申请号为CN201520190181.9的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具体结构见附图1,包括与立式空调器的侧板可转动连接的导风板本体,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还固定有一块衬板,所述导风板本体与衬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衬板的内侧为一内凹的弧面,所述侧板的侧边向外凸出,该凸出的内侧形成用于容置各种摆动角度的导风板本体的末端的空腔。该立式空调器的导风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导风板产生凝露水,且对风的引流作用得到了提升,但是随着空调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对空调导风板的防凝露性能和导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导风板已无法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为了便于装配、维修与清洗,也需要空调的导风板能够实现快速安装与拆卸。因此,提供一种防凝露性能和导风性能优异、且能够快速安装与拆卸的空调器用导风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导风板及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空调导风板防凝露效果差、导风效果差且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通过连接杆可旋转的安装在空调出风口,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第一板体一侧表面设置凸起状卡固部,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连接杆一侧边缘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槽状结构,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包括夹头和“工”形卡槽,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导风板装配连接时,所述卡爪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插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所述卡槽能够卡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壁上,所述夹头能够夹持在所述卡固部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凹槽和卡舌,所述凹槽为开设在所述第二板体边缘的槽状结构,所述凹槽的开口侧位于所述第二板体靠近所述连接杆一侧,所述卡舌为设置在所述凹槽靠近所述第一板体一侧的槽状结构,所述卡舌的槽宽小于所述凹槽,以使得所述卡舌的两侧壁凸出于所述凹槽的两内侧壁。进一步的,所述夹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U”形槽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槽底端与所述卡槽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壁端部延伸出来的弹性臂,所述第二连接部两弹性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侧壁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壁端部延伸出来的弧形结构,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卡固部为圆柱形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夹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止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U”形槽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槽底端与所述卡槽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壁端部延伸出来的弹性臂,所述第二连接部两弹性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止挡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端部内侧壁上的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壁延伸出来的折线状结构,所述止挡部为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侧壁上的凸起;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卡固部为半圆柱形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为P1,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为P2,所述夹头的稳定性Q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P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P2之间的关系满足:Q=-0.28(P1/P2)2+(P1/P2)+1.33,且P1与P2的比值为1~2.6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周设置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通过曲臂与所述卡爪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舌的两侧设置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为凸起状结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空调导风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导风板具有以下优势:(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导风板通过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置填充层,在空调制冷过程中,填充层可起到隔热作用,降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热传递作用,进而极大的降低所述空调导风板的背风面,即第一板体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使得所述空调导风板的背风面上不易产生凝露,影响用户使用。(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导风板通过第一导风部、第三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以及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的设置,使得导风板的送风效果更佳,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提升。(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导风板能够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便于空调导风板的装配与维修。总之,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导风板的防凝露性能和导风性能优异、且能够快速安装与拆卸。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空调导风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板体和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板体和填充层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板体和填充层的另一斜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板体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板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板体的第一斜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板体的第二斜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板体的第三斜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板体的第四斜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板体的另一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M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7为图15中N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的又一斜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板体,101-卡环,102-弹臂,1021-第一凸起,103-导向部,2-填充层,201-镂空部,3-第二板体,301-第一导风部,3011-第一侧翼,3012-第二侧翼,302-第二导风部,303-第三导风部,304-侧板,305-连接部,3051-卡舌,3052-加强部,3053-凹槽,306-卡钩,307-第二凸起,308-定位部,309-卡固部,4-连接杆,41-套管,42-曲臂,43-卡爪,431-卡槽,432-夹头,4321-第一连接部,4322-第二连接部,4323-止挡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背风面”是指导风板靠近空调外壳体的一侧,“迎风面”指导风板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2-13所示,一种空调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通过连接杆4可旋转的安装在空调出风口,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3和填充层2,所述填充层2夹设于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3之间,所述第一板体1设置在所述导风板背风面一侧,所述第二板体3设置在所述导风板迎风面一侧,所述第二板体3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第一导风部301、第三导风部303和第二导风部302,所述第一导风部301与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风部302与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导风部302位于靠近所述连接杆4一侧。具体的,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和第二导风部30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风部301与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风部302与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导风部301与所述连接杆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风部302与所述连接杆4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导风部303为自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延伸至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1为向远离出风口一侧凸起的弧面,将所述第一板体1设置为一侧凸起的弧面,可使得所述第一板体1附近的气流更容易流动,同时延长送风距离。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在所述第一导风部30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第一侧翼3011和第二侧翼3012,所述第一侧翼3011和第二侧翼3012均为与所述连接杆4平行设置的斜面,所述第一侧翼3011和第二侧翼3012自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延伸至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连接杆4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一侧翼3011和第二侧翼3012的设置,利于出风口的气流向空调两端扩散,利于室内气温的均衡。所述空调导风板通过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3之间设置填充层2,在空调制冷过程中,填充层2可起到隔热作用,降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3之间的热传递作用,进而极大的降低所述空调导风板的背风面,即第一板体1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使得所述空调导风板的背风面上不易产生凝露,影响用户使用。再者,所述空调导风板通过第一导风部301、第三导风部303和第二导风部302,以及所述第一侧翼3011和第二侧翼3012的设置,使得导风板的送风效果更佳,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提升。实施例2为进一步优化空调导风板的使用效果,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所述空调导风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具体的,如图2-13所示,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填充层2与所述第一板体1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填充层2粘接于所述第一板体1靠近所述第二板体3一侧,将所述空调导风板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一方面,可使得所述空调导风板的制造难度降低,另一方面,便于空调导风板的装配与维修。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板体3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设置侧板304,所述侧板304与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1靠近所述填充层2一侧设置卡环101,所述卡环101能够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3上的卡钩306配合使用,实现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3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环101沿所述第一板体1的长轴方向设置,所述卡环101分布在所述填充层2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卡环101均匀分布在所述填充层2的两侧。所述卡环101的这一结构优化,可使得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3结合紧密,受力均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1靠近所述填充层2一侧设置弹臂102,所述弹臂102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板体3过盈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板体1能够与所述第二板体3密切贴合。具体的,所述弹臂102包括弹性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板体1垂直设置,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弹性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能够在外部压力的所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更加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介于90°~150°。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靠近所述第二板体3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起1021,与之配合的,所述第二板体3上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凸起307,所述第一凸起1021能够与所述第二凸起307凹凸配合,实现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3的密切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1021和所述第二凸起307为楔形凸起。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设置,更加利于所述弹臂102与所述第二板体3过盈配合。进一步的,在所述填充层2上设置镂空部201,所述镂空部201与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3的连接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镂空部201的设置便于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3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1上设置导向部103,所述导向部103为“八”字形凸起状结构,所述导向部103位于靠近第二板体3一侧;与之配合的,所述第二板体3上设置定位部308,所述定位部308的一端为圆弧形,在进行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3的装配连接时,所述定位部308能够通过圆弧形端部滑入所述导向部103中,实现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3的预组装,便于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3的对齐,利于提高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二板体3的装配速度。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4位于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上,在所述第二板体3靠近所述连接杆4一侧设置连接部305,所述连接部305被配置为实现所述第二板体3与所述连接杆4的可拆卸连接。实施例3为进一步优化空调导风板的使用效果,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所述空调导风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导风面设置为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第三导风部303和第二导风部302相结合的结构,极大的提高了空调导风板的导风效果。但在设置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第三导风部303和第二导风部302时,不仅要考虑其结构带来的影响,还要考虑各部分的相对尺寸带来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导风板的厚度越大,其防凝露效果越好,但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第三导风部303和第二导风部302的相对尺寸给导风效果带来的影响并不可预见。因此,在确定了导风板的结构后,还需要对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第三导风部303和第二导风部302的相对尺寸进行进一步优化。通常在设置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第三导风部303和第二导风部302时,主要考虑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相对尺寸,尤其是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02靠近连接杆4一侧与远离连接杆4一侧之间的距离,即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对导风效果的影响。在导风过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301主要承担气体的扩散作用,所述第二导风部302主要承担送风作用,当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尺寸相对较大时,此时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较窄,不利于气体从出风口导出;当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尺寸相对较大时,气体易于从出风口导出,但此时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较窄,气体均匀扩散效果差。在确定了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相对尺寸后,可以自所述第一导风部301向所述第二导风部302延伸形成第三导风部303。因此,本申请主要考虑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对导风效果的影响。如图14所示,将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记为L1,将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记为L2,对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L1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L2对导风指数W的影响进行研究。通常,导风指数W越大,导风效果越好。当导风指数W大于100时,导风效果较优。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导风板其他结构及尺寸,以及空调器之间各个装配结构尺寸以及装配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导风指数W与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L1和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L2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数据如下表:对所述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所述导风指数W与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L1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L2之间的关系为:W=-97(L1/L2)2+240(L1/L2)-28.75,其中L1与L2均为正数。当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L1和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L2之间的比值L1/L2在0.81~1.58之间时,所述导风指数W>100,故此,本实施例选取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L1和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L2之间的比值L1/L2为0.81~1.58作为最佳比值范围。即,当所述第一导风部301的宽度L1和第二导风部302的宽度L2之间的比值L1/L2介于0.81~1.58之间时,空调器的导风效果较优。实施例4为进一步优化空调导风板的使用效果,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所述空调导风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如图2-19所示,一种空调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通过连接杆4可旋转的安装在空调出风口,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3和填充层2,所述填充层2夹设于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3之间,所述第一板体1设置在所述导风板背风面一侧,所述第二板体3设置在所述导风板迎风面一侧,所述第二板体3靠近所述第一板体1一侧表面设置凸起状卡固部309,所述第二板体3靠近所述连接杆4一侧边缘设置连接部305,所述连接部305为槽状结构,所述连接杆4上设有卡爪43,所述卡爪43包括“工”形卡槽431和夹头432,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导风板装配连接时,所述卡爪43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305插入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3之间,所述卡槽431能够卡接在所述连接部305的两侧壁上,所述夹头432能够夹持在所述卡固部309两侧。在装配时,所述空调导风板与所述连接杆4可以首先通过所述连接部305和所述卡槽431的凹凸配合实现初步卡接,然后通过所述卡爪43的弹性变形和所述卡固部309实现进一步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空调导风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安装与拆卸,方便了空调导风板的装配与维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305包括凹槽3053和卡舌3051,所述凹槽3053为开设在所述第二板体3边缘的槽状结构,所述凹槽3053的开口侧位于所述第二板体3靠近所述连接杆4一侧,所述卡舌3051为设置在所述凹槽3053靠近所述第一板体1一侧的槽状结构,所述卡舌3051的槽宽小于所述凹槽3053,以使得所述卡舌3051的两侧壁凸出于所述凹槽3053的两内侧壁。通过将所述连接部305设置为凹槽3053和卡舌3051相结合的结构,在装配时,所述连接杆4上的“工”型卡槽431能够与所述卡舌3051的两侧壁卡接固定,所述连接杆4上的夹头432能够进一步与所述卡固部309连接。通过卡舌3051的设置,使得所述卡槽431靠近导风板外表面的一侧,能够与导风板的外表面平齐设置,一方面,减少了所述卡槽431所需要的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导风板的美观程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卡舌3051的两侧设置加强部3052,所述加强部3052为凸起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4的外周设置环形套管41,所述环形套管41通过曲臂42与所述卡爪43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爪43包括“工”型卡槽431和夹头432。所述夹头4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321和第二连接部4322,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为“U”形槽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槽底端与所述卡槽43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两侧壁端部延伸出来的弹性臂,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两弹性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通过弹性臂的弹性变形,实现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导风板的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两侧壁端部延伸出来的弧形结构,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卡固部309为圆柱形凸起,当所述夹头432与所述卡固部309装配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能够通过弹性臂的弹性变形,卡接在所述卡固部309的两侧。更进一步的,所述夹头4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321、第二连接部4322和止挡部4323,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为“U”形槽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槽底端与所述卡槽43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壁端部延伸出来的弹性臂,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两弹性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止挡部4323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端部内侧壁上的凸起。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两侧壁延伸出来的折线状结构,所述止挡部4323为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内侧壁上的凸起。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卡固部309为半圆柱形凸起,当所述夹头432与所述卡固部309装配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能够通过弹性臂的弹性变形,卡接在所述卡固部309的两侧,并通过所述止挡部4323对所述夹头432进行固定。实施例5为进一步优化空调导风板的使用效果,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对所述空调导风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卡爪43设置为卡槽431和夹头432相结合的架构,实现了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导风板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夹头4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321和第二连接部4322,在夹头432与所述卡固部309固定连接时,主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和第二连接部4322的弹性变形,实现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导风板的可拆卸连接。因此,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和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对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导风板连接时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和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的比值,若比值过大,即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长度相对过长,则易降低所述夹头432的夹持力,使得所述夹头432易于从所述卡固部309上滑脱;若比值过小,即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相对过长,则易使得夹持力过大,夹头432难以从所述卡固部309上脱落,使得拆卸困难。因此,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和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对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导风板连接的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体的,如图16所示,将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长度记为P2,将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记为P1,对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记为P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长度P2之间的比值对所述夹头432稳定性Q的影响进行研究,通常,稳定性Q越大,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导风板的装配效果越好。当稳定性Q大于2时,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导风板的装配效果较佳,在保证连接可靠的前提下,还可确保拆卸便利。本实施例在导风板与连接杆4的其他结构及尺寸,以及空调器之间各个装配结构尺寸以及装配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P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长度P2之间的比值对所述夹头432稳定性Q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数据如下表:P1(mm)P2(mm)P1/P2Q3.57.50.471.76470.571.84.56.50.691.9560.831.975.55.512.04651.22.136.54.51.442.19741.752.27.53.52.142.19832.672.018.52.53.41.49924.50.16对所述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所述稳定性Q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P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4321的长度P2之间的关系为:Q=-0.28(P1/P2)2+(P1/P2)+1.33,其中P1与P2均为正数。当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P1和第一连接部4321的长度P2之间的比值P1/P2在1~2.67之间时,所述稳定性Q>2,故此,本实施例选取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P1和第一连接部4321的长度P2之间的比值P1/P2为1~2.67作为最佳比值范围。即,当所述第二连接部4322的长度P1和第一连接部4321的长度P2之间的比值P1/P2介于1~2.67之间时,空调器的导风效果较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