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6832发布日期:2019-01-15 23:0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车,尤其是一种在碳素生产过程中向预热炉内运送坯料的专用车。



背景技术:

碳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坯料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处理时需要将坯料送入预热炉内部。由于预热炉多采用卧式结构,内部为狭长的空间,因此,长圆柱形的碳素坯料进出预热炉比较困难,尤其是为了提高预热炉效率,需要尽可能多地向预热炉内放入碳素坯料进行预热,使得在预热炉有限的空间内进出料操作更为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碳素生产企业多采用在预热炉内铺设轨道,将多根碳素坯料放在料筐中,用轨道料车将料筐内的多根碳素坯料一次送入到预热炉内部,当料车到达炉体内部后,将料筐连同其中的碳素坯料放置在载料台上,再将空料车移出预热炉。但是,由于预热炉内空间狭小,因此,料筐在上料车与载料台间升降、转移操作更为困难,现有技术中也没有专用的起重工具或专用上料车。此外,由于预热炉内温度较高,为了提高预热炉的利用率,上料或出料作业通常在炉内温度还很高时就已经开始,因此,普通安装有电机、液压机构的上料车均不能满足碳素预热炉上料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该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结构紧凑,无需起重设备就可以在预热炉内将碳素坯料在载料台与上料车之间转移,耐高温能力强,无需炉内彻底冷却即可进炉作业。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包括可以从预热炉一端进入炉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在车体底盘下设有多组行走轨道轮,在车体底盘下沿车体长度方向设有与炉体外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的行走齿条,在车体底盘两侧各设有一条与车体长度方向平行的升降梁容置槽,在升降梁容置槽内嵌装有可以升出车体底盘上平面的升降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升降梁容置槽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下导向轮,在升降梁的下部沿长度设有多个上导向轮,在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之间设有升降控制轨,两根升降控制轨的端部分别通过首端横梁和尾端横梁连接,在升降控制轨的上轨面设有与上导向轮的位置和数目相对应的升降斜铁,在车体底盘还设有可以驱动两根升降控制轨沿升降梁容置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设置在车体底盘首端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与车体底盘铰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首端横梁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斜铁包括与上轨面平行的托举平面和与托举平面呈钝角的过渡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斜铁还包括与上轨面平行的空载平面,过渡斜面一端连接空载平面、另一端连接托举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升降梁容置槽的两端设有与升降梁端面配合的升降梁限位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在首端横梁上还设有门形牵引架,在车体底盘上设有液压油缸固定横梁,液压油缸设置在液压油缸固定横梁与门形牵引架的牵引梁之间,液压油缸一端与液压油缸固定横梁铰接,液压油缸另一端与门形牵引架的牵引梁铰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包括可以从预热炉一端进入炉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在车体底盘下设有多组行走轨道轮,在车体底盘下沿车体长度方向设有与炉体外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的行走齿条,在车体底盘两侧各设有一条与车体长度方向平行的升降梁容置槽,在升降梁容置槽内嵌装有可以升出车体底盘上平面的升降梁的技术特征,通过在车体底盘上设置升降梁,实现了无需起重设备就可以在预热炉内将盛有碳素坯料的料筐在载料台与上料车之间转移,由于采用了在车体底盘下设置行走齿条,通过炉体外的驱动齿轮与齿条相配合,实现驱动上料专用车进出炉体,因此,进入炉内的车体上无需安装驱动电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耐高温能力强,无需等炉内彻底冷却即可进炉作业,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还具有结构紧凑,车体高度低等优点,便于在炉体内的狭小空间作业。由于采用了在升降梁容置槽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下导向轮,在升降梁的下部沿长度设有多个上导向轮,在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之间设有升降控制轨,两根升降控制轨的端部分别通过首端横梁和尾端横梁连接,在升降控制轨的上轨面设有与上导向轮的位置和数目相对应的升降斜铁,在车体底盘还设有可以驱动两根升降控制轨沿升降梁容置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与车体底盘铰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首端横梁铰接的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车体高度更低,升降梁通过斜铁与导向轮配合机械升降,避免了液压油缸深入到炉体内的高温环境中,使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耐高温能力更强,工作更稳定,可靠性更高。由于采用了所述升降斜铁包括与上轨面平行的托举平面和与托举平面呈钝角的过渡斜面的技术特征,升降梁升起后可以稳定地由托举平面承载,使升降梁的稳定性更好。由于采用了所述升降斜铁还包括与轨面平行的空载平面,过渡斜面一端连接空载平面、另一端连接托举平面的技术特征,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升降梁升降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升降的阻力,使上导向轮在斜铁上行走更平稳。由于采用了在升降梁容置槽的两端设有与升降梁端面配合的升降梁限位辊的技术特征,有效避免了升降控制轨沿升降梁容置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时升降梁也随之移动,使升降梁仅在上下方向运动,因此,使升降梁的升降更平稳,可以有效避免上料或出料作业时升降梁失稳而损坏碳素坯料。由于采用了在首端横梁上还设有门形牵引架,在车体底盘上设有液压油缸固定横梁,液压油缸设置在固定横梁与门形牵引架的牵引梁之间,液压油缸一端与液压油缸固定横梁铰接,液压油缸另一端与门形牵引架的牵引梁铰接的技术特征,一方面避免了液压油缸进入到炉内高温环境中,另一方面用油罐的顶推行程完成升降梁的举升,使得升降梁的举升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中导向轮与斜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包括可以从预热炉一端进入炉体内部的狭长钢构车体底盘1,在车体底盘下设有多组行走轨道轮2,在车体底盘下沿车体长度方向设有与炉体外的驱动齿轮10相啮合的行走齿条8,在车体底盘两侧各设有一条与车体长度方向平行的升降梁容置槽12,在升降梁容置槽内嵌装有可以升出车体底盘上平面的升降梁5,在升降梁容置槽的两端设有与升降梁端面配合的升降梁限位辊13,在每根升降梁下方还设有一根升降控制轨3,两根升降控制轨的端部分别通过首端横梁17和尾端横梁11连接,在车体底盘还设有可以驱动两根升降控制轨沿升降梁容置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设置在车体底盘首端的液压油缸9,液压油缸的一端与车体底盘铰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首端横梁铰接。优选地,在首端横梁上还设有门形牵引架15,在车体底盘上设有液压油缸固定横梁14,液压油缸设置在液压油缸固定横梁与门形牵引架的牵引梁16之间,液压油缸一端与液压油缸固定横梁铰接,液压油缸另一端与门形牵引架的牵引梁铰接。

如图3所示,在升降梁容置槽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下导向轮7,在升降梁的下部沿长度设有多个上导向轮6,升降控制轨3设置在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之间,在升降控制轨的上轨面设有与上导向轮的位置和数目相对应的升降斜铁4,所述升降斜铁包括与上轨面平行的托举平面41和与托举平面呈钝角的过渡斜面42。优选地,所述升降斜铁还包括与轨面平行的空载平面43,过渡斜面一端连接空载平面、另一端连接托举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上料时,在炉体外部将盛有碳素坯料的料筐吊放到上料专用车上,开动液压油缸牵引升降控制轨,使升降控制轨沿车体底盘长度方向移动,并使斜铁的托举平面驶上上导向轮,即将升降梁举高,启动炉体外部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车体下方的行走齿条相啮合,驱动上料专用车沿轨道行走进入炉体内部,上料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动液压油缸反向牵引升降控制轨,使升降梁下降,从而使升降梁所承载的料筐落座到炉体内的轨道两侧的载料台上,后将碳素预热炉上料专用车移出炉体,完成上料操作,出料则参照前述上料过程,执行反向操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