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8416发布日期:2019-02-10 22:3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纳米管生产用预热炉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乙烯气体进行预热后才能使用,现有技术中对乙烯气体的预热采用的是在输送管道上直接包裹上加热管进行加热,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热量流失多,预热效果慢,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预热、节能环保和结构简单的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因此,开发一种高效预热、节能环保和结构简单的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预热、节能环保和结构简单的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它包括预热炉壳体、内胆、加热层和加热管,所述预热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加热管设置在圆筒形的加热层中,所述内胆和加热层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用作回流通道,所述加热层的内壁上连接有导风板A,所述导风板A的结构形状为空心圆台形状,所述导风板A的侧面外边连接着加热层的内壁,所述导风板A的侧面上围均匀设置有与导风板A侧面上围相垂直的导风孔A,所述导风孔A内出来的空气吹向加热层内壁后反弹,所述导风板A的侧面上围垂直设置有导风圈,所述导风板A的侧面下围设置有与导风板A可拆卸式无缝连接的导风板B,所述导风板B的侧面上围均匀设置有与导风板B侧面上围相垂直的导风孔B,所述导风板B的结构形状为倒立的空心圆台,且导风板B的侧面外边连接着导风板A的侧面下围,所述导风孔B内出来的空气直接吹向预热炉壳体的中部位置。

所述导风板B的下端面可拆卸式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导风板A和导风板B的连接处的正下方设置着若干个风机。

所述风机将风吹到导向板A和导向板B之间的连接处时,风分别从导风孔A和导风孔B内出来。

所述导风板A的设置位置与加热层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0°~90°。

所述回流通道的上端与加热层的上端连通,下端与预热炉本体的内侧底部相通,且下端的开口位置在水平方向低于风机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通过风机吹风、导向板A和导向板B改变风向、回流通道三者之间的作用来实现高效预热和节能的目的,在导向板A和导向板B的内部均设置有与端面相垂直的导风孔,导风孔的作用是改变风向,将风向改为直接吹加热层的内壁和直接将热风吹到中心位置,便于高效快速的预热,节约时间,增加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预热、节能环保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导风板A和导风圈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导风板B的俯视图。

图中:1、预热炉壳体 2、回流层 3、加热层 4、加热管 5、导风圈 6、透风板A 7、风机 8、支撑柱 9、透风板B 10、回流层 11、导风孔A 12、导风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碳纳米管生产的高效节能型预热炉,它包括预热炉壳体1、内胆2、加热层3和加热管4,所述预热炉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风机7,所述加热管4设置在圆筒形的加热层3中,所述内胆2和加热层3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用作回流通道,所述加热层3的内壁上连接有导风板A6,所述导风板A6的结构形状为空心圆台形状,所述导风板A6的侧面外边连接着加热层3的内壁,所述导风板A6的侧面上围均匀设置有与导风板A6侧面上围相垂直的导风孔A11,所述导风孔A11内出来的空气吹向加热层3内壁后反弹,所述导风板A6的侧面上围垂直设置有导风圈5,所述导风板A6的侧面下围设置有与导风板A6可拆卸式无缝连接的导风板B9,所述导风板B9的侧面上围均匀设置有与导风板B9侧面上围相垂直的导风孔B12,所述导风板B9的结构形状为倒立的空心圆台,且导风板B9的侧面外边连接着导风板A6的侧面下围,所述导风孔B12内出来的空气直接吹向预热炉壳体1的中部位置。

本实施例中导风板A和导风板B的连接处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个风机,风机将风吹到导向板A和导向板B之间的连接处时,风向分别从导向板A和导向板B出来,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风机将风吹向连接处时,可自然的将风一分为二,提高风的流通速度。

导风板A的设置位置与加热层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45°,设计成45°的好处在于方便风流通,风可以更快的通过导风孔A;回流通道的上端与加热层的上端连通,下端与预热炉本体的内侧底部相通,且下端的开口位置在水平方向低于风机的高度,采用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方便预热炉壳体的空气流通,形成循环的方式,更方便快速的将预热炉内的物体加热,风机的高度高于回流通道的下端口,好处在于方便风机抽风。

导风板A、导风板B的设定是为了改变风向,导风板A的改变之后的风向为吹向加热层,然后反弹之后在吹向中心位置,这样设计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将加热层上产生的热气更多的吹向中心,使得中心位置的待加热区域的热量增多,实现高效预热的目的;回流通道设置在加热层和内胆之间,作用是为了节能,因为加热层的热量是向两侧散热的,为了更好地利用热量,回流的目的是为了将加热层产生向外扩散的热量也回收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预热、节能环保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非限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对结构做进一步变换,而所有这些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