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以及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737发布日期:2019-02-26 18:01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以及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以及电磁感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炉通常有几个火力可选择档位,该几个火力可选择档位分别对应不同的输出火力,从而便于使用者调整电磁炉的输出火力。在调整时,会采用显示装置显示数字或相应的符号对所选择的火力可选择档位进行指示;然而,现有的显示装置难以让使用者直观感受电磁炉输出火力的情况(如电磁炉输出火力的范围以及大小),同时,其显示数字或相应符号的方式也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以及电磁感应加热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围绕电磁感应加热电路中的电感线圈盘设置并与该电感线圈盘一起位于透光微晶面板下方的LED灯带,以及分别与LED灯带和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电性连接、用于根据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火力调整LED灯带的亮度和/或发光二极管点亮数量的显示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显示装置中,LED灯带呈环形或弧形。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显示装置中,显示控制电路包括数显仪U1和显示控制芯片U2,该显示控制芯片U2的型号为CM7916;数显仪U1的型号为LN4403DX;

显示控制芯片U2与电磁感应加热电路通过串口通讯连接;数显仪U1的a引脚经第一保护电阻器R1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7/SEG7/TK8/TDO引脚;数显仪U1的b引脚经第二保护电阻器R2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6/SEG6/TK7/TMS引脚;数显仪U1的c引脚经第三保护电阻器R3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0/SEG8/TK9引脚;数显仪U1的d引脚经第四保护电阻器R4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1/SEG9/TK10引脚;数显仪U1的e引脚经第五保护电阻器R5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2/SEG10/TK11引脚;数显仪U1的f引脚经第六保护电阻器R6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3/SEG11/TK12引脚;数显仪U1的g引脚经第七保护电阻器R7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4/SEG12/TK13引脚;数显仪U1的h1引脚经第八保护电阻器R8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5/SEG5/TK6/TDI引脚;数显仪U1的h2引脚经第九保护电阻器R9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4/SEG4/TK5/TCK引脚;数显仪U1的d1d2引脚经第十保护电阻器R31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TK3/SEG2/P0.2引脚;

LED灯带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第八发光二极管LED8以及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

第八发光二极管LED8正极以及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正极连接在一起并经第十保护电阻器R31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TK3/SEG2/P0.2引脚;第八发光二极管LED8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4引脚;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1引脚;

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正极、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正极、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正极以及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正极连接在一起并经第十一保护电阻器R32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TK4/SEG3/P0.3引脚;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4引脚;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3引脚;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2引脚;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1引脚;

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正极连接在一起并经第十二保护电阻器R33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5/INT2/SEG13/TK14引脚;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3引脚;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2引脚;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1引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电感线圈盘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以使支撑在微晶面板上的导体容器发热;电磁感应加热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电感线圈盘并联以用于构成LC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器C33,以及与LC谐振电路电性连接、用于给LC谐振电路提供驱动电流的开关元件;

电感线圈盘和导体容器构成LC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电磁感应加热电路还包括振荡反馈单元,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的电感量的电感量检测单元,以及用于根据LC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的电感量计算软磁材料层温度的运算处理器;谐振电容器C33的第一端经振荡反馈单元与运算处理器相连,谐振电容器C33的第二端经电感量检测单元与运算处理器相连;运算处理器与显示控制芯片U2通过串口通讯连接;

电磁感应加热电路还包括分别与开关元件和运算处理器相连、用于接收运算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并提供相应的脉宽驱动信号来控制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的电磁开关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中,运算处理器包括主控芯片U3;主控芯片U3的型号为IVT130;

主控芯片U3的REAC引脚经第一滤波电容器C11后分别接主控芯片U3的CURR引脚以及I-SURGE引脚,主控芯片U3的CURR引脚经第十三保护电阻器R58,再依次经取样电阻RK1和第二滤波电容器C32后,接谐振电容器C33第一端;

主控芯片U3的VPA引脚经第一检测电阻器R39接谐振电容器C33第一端;主控芯片U3的VPB引脚依次经第二检测电阻器R42和第三检测电阻器R40后接谐振电容器C33的第二端;主控芯片U3的VOLH引脚依次经第四检测电阻器R43和第五检测电阻器R41后接地;主控芯片U3的VPA引脚还经第六检测电阻器R38后接地;主控芯片U3的VPB引脚在经第二检测电阻器R42后,依次经第七检测电阻器R52和第五检测电阻器R41后接地。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中,开关元件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门极经第十四保护电阻器R54后与电磁开关驱动单元电性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源极接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源极还经第十五保护电阻器R53后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门极电性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漏极与谐振电容器C33的第二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中,电磁开关驱动单元包括稳压芯片U5,该稳压芯片U5的型号为CHK-D03;稳压芯片U5的IN+引脚和GND引脚分别接地;稳压芯片U5的IN-引脚接主控芯片U3的EXP引脚;稳压芯片U5的OUT引脚经第十四保护电阻器R54后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门极;稳压芯片U5的VDD引脚经第十六保护电阻器R56接电源端VDD;稳压芯片U5的Tout引脚经第十七保护电阻器R59后接主控芯片U3的AN2引脚。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接口JP3,显示控制芯片U2的P1.7/INT42/SCK/TXD引脚经第十八保护电阻器R27后接连接接口JP3的第一引脚;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7/INT43/SDA/RXD引脚经第十九保护电阻器R28后接连接接口JP3的第二引脚;连接接口JP3的第一引脚还经第二十保护电阻器R65后接主控芯片U3的PORTB3引脚,连接接口JP3的第二引脚还经第二十一保护电阻器R64后接主控芯片U3的PORTC3引脚。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旋钮开关连接的旋钮驱动接口JP1,显示控制芯片U2的XTAL2/TK2/SEG1/P0.1引脚经第二十二保护电阻器R22后接旋钮驱动接口JP1的第三引脚;显示控制芯片U2的XTAL1/TK1/SEG0/P0.0引脚经第二十三保护电阻器R23后接旋钮驱动接口JP1的第二引脚;显示控制芯片U2的第一引脚接地。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中,显示装置还包括功能面板,数显仪U1设置在该功能面板上;功能面板还包括第一触摸按键E1、第二触摸按键E2、第三触摸按键E3、第四触摸按键E4、第五触摸按键E5、第六触摸按键E6、第七触摸按键E7、第八触摸按键E8以及第九触摸按键E9;

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4/SEG12/TK13引脚经第二十四保护电阻器R13后接第一触摸按键E1;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3/SEG11/TK12引脚经第二十五保护电阻器R12后接第二触摸按键E2;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2/SEG10/TK11引脚经第二十六保护电阻器R11后接第三触摸按键E3;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1/SEG9/TK10引脚经第二十七保护电阻器R10后接第四触摸按键E4;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4/SEG4/TK5/TCK引脚经第二十八保护电阻器R14后接第五触摸按键E5;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5/SEG5/TK6/TDI引脚经第二十九保护电阻器R15后接第六触摸按键E6;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6/SEG6/TK7/TMS引脚经第三十保护电阻器R16后接第七触摸按键E7;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7/SEG7/TK8/TDO引脚经第三十一保护电阻器R17后接第八触摸按键E8;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0/SEG8/TK9引脚经第三十二保护电阻器R18后接第九触摸按键E9。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以及电磁感应加热设备通过围绕电磁感应加热电路中的电感线圈盘设置LED灯带,通过该LED灯带的亮度和/或发光二极管点亮数量来指示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火力。在这里,由于LED灯带围绕电感线圈盘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直观感受到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输出火力的范围,同时,通过其亮度和/或发光二极管点亮数量能够使使用者感受到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输出火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以及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及其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电路的显示控制芯片的电路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显示控制电路的数显仪以及LED灯带的电路图;

图5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电路图;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连接接口的电路图;

图7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旋钮驱动接口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电磁炉中,其显示装置难以让使用者直观感受电磁炉输出火力的情况(如电磁炉输出火力的范围以及大小),同时,其显示数字或相应符号的方式也不够美观。本实用新型就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思路是:围绕电磁感应加热电路中的电感线圈盘设置LED灯带,通过该LED灯带的亮度和/或发光二极管点亮数量来指示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火力。在这里,由于LED灯带围绕电感线圈盘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直观感受到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输出火力的范围,同时,通过其亮度和/或发光二极管点亮数量能够使使用者感受到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输出火力的大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及其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显示装置包括围绕电磁感应加热电路中的电感线圈盘101设置并与该电感线圈盘101一起位于透光微晶面板300下方的LED灯带310,以及分别与LED灯带310和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电性连接、用于根据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火力调整LED灯带310的亮度和/或发光二极管点亮数量的显示控制电路102。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还包括截面为U型的环形槽400,其用于容纳LED灯带310。在这里,LED灯带310呈环形或弧形。在这里,输出火力可以根据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功率、输出电流等可测电学数据进行表征。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电路的显示控制芯片的电路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显示控制电路的数显仪以及LED灯带的电路图;显示控制电路102包括数显仪U1和显示控制芯片U2,该显示控制芯片U2的型号为CM7916;数显仪U1的型号为LN4403DX;显示控制芯片U2与电磁感应加热电路通过串口通讯连接;数显仪U1的a引脚经第一保护电阻器R1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7/SEG7/TK8/TDO引脚;数显仪U1的b引脚经第二保护电阻器R2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6/SEG6/TK7/TMS引脚;数显仪U1的c引脚经第三保护电阻器R3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0/SEG8/TK9引脚;数显仪U1的d引脚经第四保护电阻器R4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1/SEG9/TK10引脚;数显仪U1的e引脚经第五保护电阻器R5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2/SEG10/TK11引脚;数显仪U1的f引脚经第六保护电阻器R6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3/SEG11/TK12引脚;数显仪U1的g引脚经第七保护电阻器R7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4/SEG12/TK13引脚;数显仪U1的h1引脚经第八保护电阻器R8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5/SEG5/TK6/TDI引脚;数显仪U1的h2引脚经第九保护电阻器R9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4/SEG4/TK5/TCK引脚;数显仪U1的d1d2引脚经第十保护电阻器R31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TK3/SEG2/P0.2引脚;

LED灯带310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第八发光二极管LED8以及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

第八发光二极管LED8正极以及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正极连接在一起并经第十保护电阻器R31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TK3/SEG2/P0.2引脚;第八发光二极管LED8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4引脚;第九发光二极管LED9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1引脚;

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正极、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正极、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正极以及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正极连接在一起并经第十一保护电阻器R32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TK4/SEG3/P0.3引脚;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4引脚;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3引脚;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2引脚;第七发光二极管LED7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1引脚;

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正极连接在一起并经第十二保护电阻器R33后接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5/INT2/SEG13/TK14引脚;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3引脚;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2引脚;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负极接数显仪U1的com1引脚。

如图2所示,该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电感线圈盘101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以使支撑在微晶面板300上的导体容器发热;电磁感应加热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电感线圈盘101并联以用于构成LC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器C33,以及与LC谐振电路电性连接、用于给LC谐振电路提供驱动电流的开关元件108;电感线圈盘101使导体容器发热的现象是采用了涡流发热原理,具体来说,当电感线圈盘101通电后,导体容器内部产生感应的涡流电流,并由此产生电阻热。在这一过程中,电感线圈盘101实现了对导体容器的非接触式加热。可以理解,流过电感线圈盘101的电流为交变电流。

电感线圈盘101和导体容器构成LC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电磁感应加热电路还包括振荡反馈单元103,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的电感量的电感量检测单元104,以及用于根据LC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的电感量计算软磁材料层温度的运算处理器105;谐振电容器C33的第一端经振荡反馈单元103与运算处理器105相连,谐振电容器C33的第二端经电感量检测单元104与运算处理器105相连;运算处理器105与显示控制芯片U2通过串口通讯连接;电磁感应加热电路还包括分别与开关元件108和运算处理器105相连、用于接收运算处理器105的控制信号并提供相应的脉宽驱动信号来控制开关元件108的导通时间的电磁开关驱动单元109。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电路图。其中,运算处理器105包括主控芯片U3;主控芯片U3的型号为IVT130;主控芯片U3的REAC引脚经第一滤波电容器C11后分别接主控芯片U3的CURR引脚以及I-SURGE引脚,主控芯片U3的CURR引脚经第十三保护电阻器R58,再依次经取样电阻RK1和第二滤波电容器C32后,接谐振电容器C33第一端;

主控芯片U3的VPA引脚经第一检测电阻器R39接谐振电容器C33第一端;主控芯片U3的VPB引脚依次经第二检测电阻器R42和第三检测电阻器R40后接谐振电容器C33的第二端;主控芯片U3的VOLH引脚依次经第四检测电阻器R43和第五检测电阻器R41后接地;主控芯片U3的VPA引脚还经第六检测电阻器R38后接地;主控芯片U3的VPB引脚在经第二检测电阻器R42后,依次经第七检测电阻器R52和第五检测电阻器R41后接地。开关元件108并联有用于通过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保护开关元件108的开关保护电路107。电感量检测单元104通过上述多个检测电阻器实现对LC谐振电路的电感器的电感量的检测。该开关保护电路107包括与开关元件108并联的一个或串联设置的多个瞬态抑制二极管TVS;通过该一个或多个瞬态抑制二极管吸收浪涌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开关元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

进一步地,开关元件108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门极经第十四保护电阻器R54后与电磁开关驱动单元109电性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源极接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源极还经第十五保护电阻器R53后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门极电性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漏极与谐振电容器C33的第二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电磁开关驱动单元109包括稳压芯片U5,该稳压芯片U5的型号为CHK-D03;稳压芯片U5的IN+引脚和GND引脚分别接地;稳压芯片U5的IN-引脚接主控芯片U3的EXP引脚;稳压芯片U5的OUT引脚经第十四保护电阻器R54后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1的门极;稳压芯片U5的VDD引脚经第十六保护电阻器R56接电源端VDD;述运算处理器105和电感线圈盘XP1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的峰值电压以保护LC谐振电路安全的峰值电压检测单元106。稳压芯片U5的Tout引脚经第十七保护电阻器R59后接主控芯片U3的AN2引脚。峰值电压检测单元106通过稳压芯片U5的Tout引脚实现检测LC谐振电路的峰值电压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连接接口的电路图。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接口JP3,显示控制芯片U2的P1.7/INT42/SCK/TXD引脚经第十八保护电阻器R27后接连接接口JP3的第一引脚;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7/INT43/SDA/RXD引脚经第十九保护电阻器R28后接连接接口JP3的第二引脚;连接接口JP3的第一引脚还经第二十保护电阻器R65后接主控芯片U3的PORTB3引脚,连接接口JP3的第二引脚还经第二十一保护电阻器R64后接主控芯片U3的PORTC3引脚。通过连接接口JP3,实现显示装置和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的电性连接。

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旋钮驱动接口的电路图。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旋钮开关600连接的旋钮驱动接口JP1,显示控制芯片U2的XTAL2/TK2/SEG1/P0.1引脚经第二十二保护电阻器R22后接旋钮驱动接口JP1的第三引脚;显示控制芯片U2的XTAL1/TK1/SEG0/P0.0引脚经第二十三保护电阻器R23后接旋钮驱动接口JP1的第二引脚;显示控制芯片U2的第一引脚接地。通过转动旋钮开关600,一方面调整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火力,另一方面调整LED灯带310的亮度。

如图1和图3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功能面板500,数显仪U1设置在该功能面板500上;功能面板500还包括第一触摸按键E1、第二触摸按键E2、第三触摸按键E3、第四触摸按键E4、第五触摸按键E5、第六触摸按键E6、第七触摸按键E7、第八触摸按键E8以及第九触摸按键E9;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4/SEG12/TK13引脚经第二十四保护电阻器R13后接第一触摸按键E1;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3/SEG11/TK12引脚经第二十五保护电阻器R12后接第二触摸按键E2;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2/SEG10/TK11引脚经第二十六保护电阻器R11后接第三触摸按键E3;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1/SEG9/TK10引脚经第二十七保护电阻器R10后接第四触摸按键E4;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4/SEG4/TK5/TCK引脚经第二十八保护电阻器R14后接第五触摸按键E5;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5/SEG5/TK6/TDI引脚经第二十九保护电阻器R15后接第六触摸按键E6;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6/SEG6/TK7/TMS引脚经第三十保护电阻器R16后接第七触摸按键E7;显示控制芯片U2的P0.7/SEG7/TK8/TDO引脚经第三十一保护电阻器R17后接第八触摸按键E8;显示控制芯片U2的P2.0/SEG8/TK9引脚经第三十二保护电阻器R18后接第九触摸按键E9。通过对功能面板500上的触摸按键进行操作,一方面用于调整电磁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火力,另一方面用于实现调整LED灯带310的发光二极管点亮数量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