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及其循环模式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394发布日期:2019-02-01 19:5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及其循环模式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及其循环模式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空气净化设备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目前的家用空气净化设备主要有两种:空气净化器和新风机。

空气净化器采用内循环模式,其主要组件是风机和净化装置。风机吸入室内需要净化的空气,经过滤网后,再吹出来,通过不断循环来净化房间内的空气。其优点是循环净化,一次次将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滤网使用寿命较长。其缺点是对边边角角的空气净化很慢,室内净化不全面。

新风机采用外循环模式,其主要组件也是风机和净化装置。风机是将室外空气吸进来,经过滤网净化后补充到室内。新风机采用微正压原理,将干净空气灌入房间,通过门窗、墙壁等缝隙排挤出去。其优点是净化速度快,能净化到房间的边边角角,同时不断补充室内氧气,使得室内空气保持干净清新。其缺点是,由于持续净化室外的污染空气,滤网消耗很快,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或者采用内循环模式而存在空气净化不彻底的问题,或者采用外循环模块而存在滤网消耗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室内外传感器组件;

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

与所述室内外传感器组件和所述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分别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室内外传感器组件采集的室内外空气质量数据控制所述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切换从室内吸入空气或从室外吸入空气。

其中,所述室内外传感器组件可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室外PM2.5传感器;

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室内PM2.5传感器;

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室内二氧化碳传感器。

其中,所述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可包括:

与室外空气相通的外循环进风口;

与室内空气相通的内循环进风口;

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匹配的第一空气挡板;

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匹配的第二空气挡板;

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执行电机;

三端连杆组件,所述三端连杆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执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三端连杆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空气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三端连杆组件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空气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三端连杆组件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带动所述第一空气挡板堵住所述外循环进风口而所述第二空气挡板不堵住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或者带动所述第二空气挡板堵住所述内循环进风口而所述第一空气挡板不堵住所述外循环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循环模式切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室内外传感器组件;

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

与所述室内外传感器组件和所述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分别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室内外传感器组件采集的室内外空气质量数据控制所述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切换从室内吸入空气或从室外吸入空气。

其中,所述室内外传感器组件可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室外PM2.5传感器;

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室内PM2.5传感器;

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室内二氧化碳传感器。

其中,所述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可包括:

与室外空气相通的外循环进风口;

与室内空气相通的内循环进风口;

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匹配的第一空气挡板;

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匹配的第二空气挡板;

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执行电机;

三端连杆组件,所述三端连杆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执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三端连杆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空气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三端连杆组件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空气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三端连杆组件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带动所述第一空气挡板堵住所述外循环进风口而所述第二空气挡板不堵住所述内循环进风口、或者带动所述第二空气挡板堵住所述内循环进风口而所述第一空气挡板不堵住所述外循环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利用室内外传感器组件对室内外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器根据采集结果,控制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切换从室内吸入空气或从室外吸入空气。这样,便结合了内外循环模式各自的优点,即可减少滤网消耗,提高滤网使用寿命,降低滤网更换频率,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又可快速并彻底净化室内空气,补充室内氧气,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的室内外传感器组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的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空气净化设备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该系统利用室内外传感器组件对室内外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器根据采集结果,控制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切换从室内吸入空气或从室外吸入空气。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包括:室内外传感器组件11;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与室内外传感器组件11和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分别电连接的处理器12,处理器12根据室内外传感器组件11采集的室内外空气质量数据控制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切换从室内吸入空气或从室外吸入空气。

其中,空气质量数据例如可以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甲醛数据、PM2.5浓度数据、PM10浓度数据等。相应地,室内外传感器组件11根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配置,也可采用集成的空气质量传感器成品。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的室内外传感器组件11的结构。

具体地,室内外传感器组件11可包括:与处理器12电连接的室外PM2.5传感器111,室外PM2.5传感器111采集室外PM2.5浓度数据;与处理器12电连接的室内PM2.5传感器112,室内PM2.5传感器112采集室内PM2.5浓度数据;与处理器12电连接的室内二氧化碳传感器113,室内二氧化碳传感器113采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处理器12根据室外PM2.5浓度数据、室内PM2.5浓度数据和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对室内外空气质量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决定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工作。若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内循环模式,则处理器12控制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切换从室内吸入空气;若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外循环模式,则处理器12控制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切换从室外吸入空气。

例如,在一种工作方式下,处理器12首先判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是否超标,是则决定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外循环模式工作,否则继续判断室外PM2.5浓度数据是否在阈值内,是则决定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外循环模式工作,否则继续判断室内PM2.5浓度数据是否在阈值内,是则决定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内循环模式工作,否则决定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内循环模式工作指定时间后,重新判断断室内PM2.5浓度数据是否在阈值内,是则决定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内循环模式工作,否则决定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外循环模式工作。之后,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重复前述过程。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的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的结构。

具体地,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包括:与室外空气相通的外循环进风口131;与室内空气相通的内循环进风口132;与外循环进风口131匹配的第一空气挡板133;与内循环进风口132匹配的第二空气挡板134;与处理器12电连接的执行电机135;三端连杆组件136,三端连杆组件136的第一端与执行电机135固定连接,三端连杆组件136的第二端与第一空气挡板133固定连接,三端连杆组件136的第三端与第二空气挡板134固定连接,三端连杆组件136在处理器12的控制下,带动第一空气挡板133堵住外循环进风口131而第二空气挡板134不堵住内循环进风口132、或者带动第二空气挡板134堵住内循环进风口132而第一空气挡板133不堵住外循环进风口131,从而达到处理器12控制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切换从室内吸入空气或从室外吸入空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循环模式切换系统利用室内外传感器组件11对室内外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器12根据采集结果,控制室内外循环切换机构13切换从室内吸入空气或从室外吸入空气。这样,便结合了内外循环模式各自的优点,即可减少滤网消耗,提高滤网使用寿命,降低滤网更换频率,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又可快速并彻底净化室内空气,补充室内氧气,实用性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