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生产用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709发布日期:2019-02-15 20:1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炭生产用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生产用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活性炭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活性炭进行干燥,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热空气从装有活性炭的干燥器的下方通入,使活性炭达到干燥状态,但是这种方式传热效率低,受热不均匀,干燥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生产用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生产用干燥装置,包括箱体,且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热气出口,底部设有卸料口和热气进口,其结构要点在于:箱体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底座、电动升降杆和托板,且电动升降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托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箱体包括外基层、空腔和内基层,且外基层和内基层之间设有阵列排列的加强筋。

作为优选的,外基层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热气进口。

作为优选的,内基层设有阵列排列的通风孔。

作为优选的,内基层靠近外基层的一侧设有滤网。

作为优选的,电动升降杆沿高度方向均匀布置由数个托板,其中托板为圆形,且托板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作为优选的,电动升降杆的底部设有振荡器。

作为优选的,托板为蜂窝状或网格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受热均匀,工作效率高,干燥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热气出口,3-卸料口,4-热气进口,5-底座,6-电动升降杆,7-托板,8-外基层,9-空腔,10-内基层,11-加强筋,12-通风孔, 13-滤网,14-振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生产用干燥装置,包括箱体,且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和热气出口2,底部设有卸料口3和热气进口4,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底座5、电动升降杆6和托板7,且电动升降杆6的两端分别与底座5和托板7相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包括外基层8、空腔9和内基层10,且外基层8和内基层10之间设有阵列排列的加强筋11。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基层8设有与空腔9相连通的热气进口4。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基层10设有阵列排列的通风孔12。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基层10靠近外基层的一侧设有滤网13。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动升降杆6沿高度方向均匀布置由数个托板7,其中托板7为圆形,且托板7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动升降杆6的底部设有振荡器14。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板7为蜂窝状或网格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热气从热气进口4进入空腔9中,并通过通风孔12进入箱体内,再通过热气出口2排出箱体,扩大了箱体的受热面积,并且延长了热气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传热效率。升降装置在不使用时,相邻的两个托板7相贴合,将活性炭从进料口1加入箱体,当活性炭覆盖住最上层的托板7时,可以控制电动升降杆6使最上层的托板7升起,当活性炭覆盖住第二层的托板7时,可以控制电动升降杆6使第二层的托板7升起,以此类推,根据活性炭的量,可以由上至下依次升起数个托板7,有效扩大了活性炭的受热面积,使活性炭受热更加均匀,同时托板7为蜂窝状或网格状,进一步提高了干燥效率,进而减少干燥时间,提高干燥质量。在卸料时,开启振荡器14,使托板7上承托的活性炭顺利掉落。

托板7的上端面为圆锥形,且上端面的倾斜角度为1-5°,在保证可以承托活性炭的条件下,进一步有利于活性炭的卸料,避免有活性炭残留在托板7 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