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2757发布日期:2019-04-13 00:3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肥料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肥料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属于干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是将高效的微波辐射加热技术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极具有应用价值的一项新技术。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就是利用微波辐射处于冻结状态的被干燥物料,在高频交变电磁的作用下使物料(主要是水)分子发生振动和相互摩擦从而将电磁能转化为物料中的水分升华所需的升华潜热。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具有物料不易氧化变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物料原有成分、味道、色泽和芳香、减少表面硬化现象、脱水彻底和干燥速度快等优点,其干燥速度和热效率是常规加热方法的4-20倍。肥料原料中经常用到中药材,对于中药材的干燥经常会用到微波真空冷冻干燥。现有用于中药材干燥的实验性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实验型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一般采用一个微波发生装置,干燥过程中存在微波场分布不均匀,导致物料干燥不均匀,影响最终的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肥料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解决了现有实验型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微波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干燥效果不好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肥料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设置在干燥室内的微波发生器、制冷机组、真空泵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干燥室为圆形箱体,所述的干燥室内安装物料转笼,所述的物料转笼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微波发生器为一个,安装在所述圆形箱体的底部,所述的制冷机组和所述的真空泵与所述的干燥室连通,所述的干燥室上设置有真空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真空表、温传感器、真空泵、电机和微波发生器分别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物料转笼上设置有通孔和折流板。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冷阱、节流元件、冷凝器和压缩机。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干燥室上部和干燥室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物料转笼上设置通孔和折流板,通过电机带动的物料转笼的转动和折流板的折流作用,克服了微波场不均匀的目的,使得物料干燥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肥料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结构简单、干燥均匀,适用于小型微波真空干燥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转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控制系统,2为微波发生器,3为温度传感器,4为物料转笼,5为电机,6为真空表,7为冷阱,8为真空泵,9为节流元件,10为压缩机,11为冷凝器,12为通孔,13为折流板,14为干燥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内容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肥料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14、设置在干燥室14内的微波发生器2、制冷机组、真空泵8和控制系统1,所述的干燥室14为圆形箱体,所述的干燥室14内安装物料转笼4,所述的物料转笼4与电机5连接,所述的微波发生器2为一个,安装在所述圆形箱体的底部,所述的制冷机组和所述的真空泵8与所述的干燥室14连通,所述的干燥室14上设置有真空表6和温度传感器3,所述的真空表6、温度传感器3、真空泵8、电机5和微波发生器2分别于控制系统1连接,所述的物料转笼4上设置有通孔12和折流板13。

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冷阱7、节流元件9、冷凝器11和压缩机10。

温度传感器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干燥室14上部和干燥室14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8用于维持整个装置的真空状态,从而保证水分在压差的驱动下从物料表面以升华的方式迁移到冷阱7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机组主要用于给装置的冷阱7制冷,从而用来捕捉从物料表面升华出来的水分,将水分冻结在冷阱7表面。

微波发生器2发射的微波辐射处于冻结状态的被干燥物料,用微波作为热源来升华物料中的水分。

控制系统1是用来控制整个装置及装置的相关参数显示和设定,如温度、微波功率、系统运行状态等。

本实用新型中温度传感器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干燥室14上部和干燥室14下部,可以有效的测定干燥室14内的温度,准确调控干燥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过程:将待干燥物料冷冻至所需温度,然后放入物料转笼4,启动系统,设定干燥参数,开启设备干燥,结构简单,干燥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