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6155发布日期:2019-06-15 00:2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模块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模块炉进风罩。



背景技术:

燃气模块炉是一种新型的集中供暖设备,其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厂房、办公大楼、商住小区、医院、超市、酒店、洗浴中心、游泳池等大型场合集中供暖、供热水。

燃气模块炉主要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高温烟气,在负压环境下,高温烟气依次通过燃烧室→主换热器→烟气室→余热回收换热器→导风罩→风机,最后排出。

其中燃烧室的进风口位于底部,空气于底部进入燃烧室内被加热后再向上按顺序依次通过主换热器、烟气室等机构。燃烧室的外壁虽然设有隔热层,但依旧有大量热量传递出来,导致燃气炉外壳温度偏高。一方面降低了热效率,另一方面影响内部电子设备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燃气模块炉热量散失导致热效率低、高温影响电子设备寿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

一种燃气模块炉进风罩,包括主罩体、底壳,所述主罩体为矩形筒体,所述底壳为方形盒体,设于所述主罩体底部,封住筒形的所述主罩体一端的开口,另一端开口的侧面设有进风网格,所述主罩体由多片板材弯折、连接而成,所述底壳由单片板材弯折而成,并与所述主罩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罩体包括长、短二片罩板,长罩板弯折为“凹”字形,短罩板为平板,二者拼合为矩形直筒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长罩板在靠近所述短罩板的位置弯折有与其连接的连接面,二者均在设有所述进风网格的一侧弯折有与燃烧室连接的连接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为“十”字形的板材,四周向同一面弯折形成四面侧挡墙,构成方盒形的所述底壳,所述侧挡墙与所述主罩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罩体、所述底壳均在相互靠近的一侧反向弯折,分别构成多条可相互咬合的挂钩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仅所述长罩板、靠近所述长罩板的三面所述侧挡墙,反向弯折构成可相互咬合的挂钩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燃气模块炉进风罩使得空气不直接进入燃烧室,而是从上往下流经燃烧室外壁后,再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这一过程中外来的冷空气带走了燃烧室外壁的部分热量,降低了外壳温度,同时带走的这部分余热也对冷空气进行了加热,经过预热的空气提高了燃烧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由多片板材弯折、拼接而成,加工、安装均十分方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视图;

图3是将燃烧室安装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1的结构示意图及其爆炸视图。

所述燃气模块炉进风罩1包括主罩体2、底壳3,所述主罩体2由长罩板21、短罩板22构成。

所述长罩板21的宽度与所述主罩体2的高度一致,长度大于所述主罩体2三个侧面的宽度之和。所述长罩板21以平行于宽边的角度进行四次弯折,第一、第四次弯折构成与所述短罩板22连接的连接面,第二、第三次弯折构成所述主罩体2的三个侧面。

所述短罩板22的长度与所述主罩体2的高度一致,宽度与所述主罩体的一个侧面宽度一致。所述短罩板22以平行于宽边的角度进行一次弯折,于顶部形成一条与燃烧室、换热器连接的连接面。

所述长罩板21的长边额外设有三段凸出部分,弯折为与燃烧室、换热器连接的连接面。第一、第三段较短,平行于所述短罩板22顶部的连接面,第二段较长,与所述短罩板22顶部的连接面对称。

所述短罩板22与所述长罩板21侧面的连接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二者构成方形的直筒形结构。所述长罩板21、所述短罩板22在顶部的侧面设有一圈进风网格23。

所述长罩板21的底部还设有三条凸起,分别位于所述主罩体2的三个侧面底部,均向上反向弯折构成三条挂钩。

所述底壳3的主体部分尺寸与所述主罩体2的端面尺寸一致,其四周分别设有一片凸起,向上弯折构成四面侧挡墙31,从而围成方盒形的所述底壳3。

其中三面所述侧挡墙31的顶部同样设有三条凸起,均向下反向弯折构成三条挂钩。所述侧挡墙31与所述长罩板21通过这三条挂钩相咬合实现连接。

另一面所述侧挡墙31则直接与所述短罩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外,所述短罩板22及所述底壳3的部分位置还开设有多个供其他管线出入的开口。

请参阅图3,是将燃烧室4安装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模块炉进风罩1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时,燃气模块炉的燃烧室4设于所述燃气模块炉进风罩1内部。燃烧室空气经由进风网格23进入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燃气模块炉进风罩1之间,向下流动至所述燃烧室4底部,再进入所述燃烧室4参与燃烧,转化为高温烟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燃气模块炉进风罩1使得空气不直接进入燃烧室,而是从上往下流经燃烧室外壁后,再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这一过程中外来的冷空气带走了燃烧室外壁的部分热量,降低了外壳温度,同时带走的这部分余热也对冷空气进行了加热,经过预热的空气提高了燃烧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燃气模块炉进风罩1由多片板材弯折、拼接而成,加工、安装均十分方便,生产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