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5985发布日期:2019-06-15 00:2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器是一种加热液体的装置,包括开设煲、豆浆机和养生壶。

现有的液体加热器,包括金属杯体、焊接在金属杯体底部的加热管,这种结构虽然能够达到加热的目的,但是杯体的材料必须为金属,另外,加热管加热金属杯体时,金属杯体越靠近加热管的部分受热越大,容易糊底。

目前,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1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它包括内杯和加热膜,加热膜通过印刷烧结在杯体底面和侧壁。这液体加热器虽然能够通过加热膜均匀加热,但是加热膜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老化或破损,产生漏电危害。另外,加热膜靠近杯体一侧贴合在杯体上不易破损,加热膜的破损和老化主要集中在加热膜背离杯体的外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其具有减少加热膜漏电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底部贴覆有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背离杯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硅胶垫,加热膜隐藏于杯体与硅胶垫之间。

优选的,所述硅胶垫厚度和加热膜厚度的比值为7-16。

优选的,所述加热膜内侧涂有一层胶粘剂,所述加热膜通过胶粘剂固定在杯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胶粘剂被夹在加热膜与杯体之间,形成第一导热层。

优选的,所述加热膜外侧涂有一层胶粘剂,所述加热膜被两层胶粘剂夹在中间。

优选的,位于加热膜外侧的胶粘剂形成第二导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层上固定有温控器、熔断器,所述温控器和熔断器通过第二导热层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加热膜通过静电贴膜的方式固定在杯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硅胶垫套接在杯体底部并与对加热膜施加压力,所述加热膜通过硅胶垫的压力贴覆在杯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加热膜贴覆在杯体底面;

或者,加热膜贴覆在杯体底部外侧壁;

或者,加热膜贴覆在杯体底面和底部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加热膜为PI加热膜;

或者,所述加热膜为碳纳米管加热膜,所述杯体材料绝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加热膜的靠近杯体一侧贴覆在杯体上,不易破损,同时加热膜背离杯体一侧被硅胶垫包覆,也不易产生破损,进而避免加热膜破损引起的加热膜漏电,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2、用户可以将加热膜撕下,然后重新以静电贴膜的方式固定到另一个杯体底部,加热膜重复利用较为方便;

3、胶粘剂夹在杯体和加热膜之间形成第一导热层,以对杯体内的液体均匀加热;

4、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也能够阻止加热膜的电流流出,进而减少用户触电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膜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碳纳米管加热膜结构示意图;

图5为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热膜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加热膜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杯体;2、加热膜;21、PI加热膜;22、碳纳米管加热膜;3、第一导热层;4、第二导热层;5、硅胶垫;6、温控器;7、熔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杯体1、贴覆在杯体1底部的加热膜2。

杯体1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上述液体加热器正常工作时,加热膜2通电产生热能,热能均匀传递至杯体1底部,以将杯体1中的液体加热至沸腾。

加热膜2背离杯体1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硅胶垫5,加热膜2可以与硅胶垫5直接接触,也可以不与硅胶垫5直接接触。加热膜2隐藏于硅胶垫5与杯体1之间。加热膜2的靠近杯体1一侧贴覆在杯体1上,不易破损,同时加热膜2背离杯体1一侧被硅胶垫5包覆,也不易产生破损,进而避免加热膜2破损引起的加热膜2漏电,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

硅胶垫5的厚度与加热膜2厚度的比值为7—16,加热膜2和硅胶垫5的厚度均匀,满足上述比值的情况下,硅胶垫5对加热膜2的防漏电保护较好,同时硅胶垫5的材料用量相对较低。

加热膜2通过胶粘剂粘接固定在杯体1底部;

或者,加热膜2通过静电贴膜的方式固定在杯体1底部;

或者,加热膜2通过硅胶垫5压覆在杯体1底部。

加热膜2通过静电贴膜的方式固定在杯体1底部时,加热膜2与杯体1底部直接接触,加热膜2可以反复粘接调整位置。在杯体1生锈时,用户可以将加热膜2撕下,然后重新以静电贴膜的方式固定到另一个杯体1底部,加热膜2重复利用较为方便。

加热膜2通过硅胶垫5压覆在杯体1底部时,加热膜2与杯体1底部直接接触,硅胶垫5为环状或者向内凹陷的碗状,硅胶垫5套接在杯体1底部,硅胶垫5的内径小于杯体1底部的外径,使得硅胶垫5紧套在杯体1底部,加热膜2夹在硅胶垫5与杯体1之间,依靠硅胶垫5的压力贴覆在杯体1底部外表面。加热膜2与杯体1之间无需加设连接结构,有利于简化加热膜2和杯体1的结构,以及降低成本。

加热膜2靠近杯体1的面上涂有一层胶粘剂,加热膜2通过胶粘剂粘接在杯体1底部,此时,加热膜2不与杯体1底部直接接触,加热膜2的形状与杯体1底部的形状相适应;加热膜2背离杯体1的面上涂有一层胶粘剂,硅胶垫5通过胶粘剂粘接固定在加热膜2上,以将加热膜2背离杯体1的外表面包覆。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加热膜2与杯体1、加热膜2与硅胶垫5之间无需加设连接结构,并且适应性强、连接较为稳定。

胶粘剂夹在杯体1和加热膜2之间形成第一导热层3,加热膜2的热能传递到第一导热层3后,由于导热层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所以第一导热层3各部分温度相同,以对杯体1的液体均匀加热。

胶粘剂夹在加热膜2和硅胶垫5之间形成第二导热层4,第二导热层4将加热膜2背离杯体1的外表面覆盖,第二导热层4不仅可以保护加热膜2受损,而且加热膜2的部分热能通过第二导热层4均匀传递到硅胶垫5上,以避免硅胶垫5局部过热而燃烧。

第二导热层4上固定有温控器6和熔断器7,第二导热层4涂布到杯体1底部时,第二导热层4未固化,温控器6和熔断器7插到第二导热层4内,等到第二导热层4固化后,温控器6和熔断器7粘在第二导热层4上。第二导热层4能够快速升温至加热膜2的温度,温控器6和熔断器7检测到的温度和熔断的温度较为准确,且无需将温控器6和熔断器7与加热膜2直接接触,以减少加热膜2的磨损。

第一导热层3和第二导热层4均为绝缘材料制成,即使加热膜2漏电,第一导热层3和第二导热层4也能够阻止加热膜2的电流流出,进而减少用户触电的可能。

加热膜2为PI加热膜212或者碳纳米管加热膜222,PI加热膜212本身带有绝缘性,防漏电效果好;参见图1和图4,碳纳米管加热膜222加热效率高,成本较低,但是易漏电,杯体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时,采用该加热膜2效果较好。

加热膜2贴覆在杯体1底部和杯体1底部外侧壁,加热膜2与杯体1底部的导热面积较大,导热效率较好。

或者,加热膜2贴覆在杯体1底面,加热膜2可以制成圆形薄膜,成本较低;

或者,加热膜2贴覆在杯体1底部外侧壁,上述液体加热器加热粥类饮品时,加热膜2从杯体1底部外侧壁对饮品加热,而固体颗粒物沉降在杯体1底面处,因此不易产生糊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