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坐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5977发布日期:2019-06-15 00:2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妇科坐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领域,特别是一种妇科坐洗装置。



背景技术:

坐盆,就是用大盆盛2/3盆水,将臀部坐到盆里。进行术后或者日常洗浴之用。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710606386.4,名称为一种妇科坐洗装置的专利中,患者操控起来更加容易、精确,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在使用之前对坐洗盆边缘处加热,使人坐在坐洗盆上清洗的时候不凉,不会使臀部不舒服,坐着的时候也比较舒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使用之前进行加热,使人坐着的时候臀部不凉,会比较舒服,并且通电部分不会进水,通过加热水进行加热,不会对人身体有害,因此,设计一种妇科坐洗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妇科坐洗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妇科坐洗装置,包括坐洗盆,所述坐洗盆下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下表面设有加热棒,所述环形槽左侧表面加工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螺纹连接有耐热堵头,所述环形槽右侧表面加工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右侧表面加工有电接口,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水堵头,所述防水堵头上套装有密封层,所述坐洗盆内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设有堵头,所述坐洗盆内前表面加工有导流水孔,所述电接口通过导线与加热棒电性相连。

所述环形槽与坐洗盆之间的连接位置呈弧形。

所述坐洗盆内后表面加工有溢水孔,所述坐洗盆内后表面且位于溢水孔下方设有刻度线。

所述坐洗盆上表面前方加工有挂放孔。

所述坐洗盆上表面后方设有挡板。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妇科坐洗装置,在使用之前进行加热,使人坐着的时候臀部不凉,会比较舒服,并且通电部分不会进水,通过加热水进行加热,不会对人身体有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妇科坐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妇科坐洗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妇科坐洗装置的电接口、防水堵头、密封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坐洗盆;2、环形槽;3、加热棒;4、注水口;5、耐热堵头;6、电接口;7、防水堵头;8、密封层;9、出水孔;10、堵头;11、导流水孔;12、溢水孔;13、刻度线;14、挂放孔;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妇科坐洗装置,包括坐洗盆1,所述坐洗盆1下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内下表面设有加热棒3,所述环形槽2左侧表面加工有注水口4,所述注水口4内螺纹连接有耐热堵头5,所述环形槽2右侧表面加工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右侧表面加工有电接口6,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水堵头7,所述防水堵头7上套装有密封层8,所述坐洗盆1内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出水孔9,所述出水孔9内设有堵头10,所述坐洗盆1内前表面加工有导流水孔11,所述电接口6通过导线与加热棒3电性相连;所述环形槽2与坐洗盆1之间的连接位置呈弧形;所述坐洗盆1内后表面加工有溢水孔12,所述坐洗盆1内后表面且位于溢水孔12下方设有刻度线13;所述坐洗盆1上表面前方加工有挂放孔14;所述坐洗盆1上表面后方设有挡板15。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环形槽2内的加热棒3开始加热,使环形槽2内的水变热,水热之后,电接口6断电,把坐洗盆1内下表面的出水孔9内的耐热堵头5拿出来,把气泡器的出气口通过溢水孔12出去,然后经过坐洗盆1下表面插进出水孔9上,把坐洗盆1放置在马桶上或者其他的位置,然后向坐洗盆1内放置水,人坐在坐洗盆1上,由于通电使加热棒3加热,环形槽2内的水变热,这样在坐在坐洗盆1上的时候,坐洗盆1上表面是热的,就不会在坐上的时候有凉的感觉,不会感到不适,会非常的舒服,在使用之前进行加热,使人坐着的时候臀部不凉,会比较舒服,并且通电部分不会进水,通过加热水进行加热,不会对人身体有害。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电接口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棒3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接口6接通电源之后,装置通电,使环形槽2内的加热棒3开始加热,使环形槽2内的水变热,水热之后,电接口6断电,然后把坐洗盆1内下表面的出水孔9内的耐热堵头5拿出来,把气泡器的出气口通过溢水孔12出去,然后经过坐洗盆1下表面插进出水孔9上,把坐洗盆1放置在马桶上或者其他的位置,然后向坐洗盆1内放置水,人坐在坐洗盆1上,由于通电使加热棒3加热,环形槽2内的水变热,这样在坐在坐洗盆1上的时候,坐洗盆1上表面是热的,就不会在坐上的时候有凉的感觉,不会感到不适,会非常的舒服,在放水的时候,可以通过溢水孔12来判断水过没过量,通过刻度线13来判断水量的多少,使用完之后,气泡器的出气口拔出,水流走,还可以从导流水孔11流出,挂放孔14可以在使用完之后把坐洗盆1挂起来,便于整理。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