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质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4404发布日期:2019-08-09 21:0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生物质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取暖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取暖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寒冷潮湿的季节,特别是北方地区,人们为了取暖都会用到电加热电器或者燃气炉取暖器,另外集中供暖的方式也十分普遍,但是这几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电加热取暖器使用随意、无污染,但是,断电后温度散失快、耗电量十分高,且人体感官刺激明显,热量不均匀舒适度差,普通家庭一个取暖季的花费要远远高于其他取暖方式。

燃气炉取暖器是通过天然气来加热暖气管道中的水,从而提高室内温度,相比电暖器来说花费少、散热慢热量留存时间长,可根据需要进行开关,但是加热过程十分缓慢,花费比电暖器少比集中供暖多。

集中供暖的方式普及度高,感官刺激小舒适度高,但是集中供暖为持续性供暖,绝大部分家庭白天家中都是无人状态,夜晚才能享受到,虽然每个家庭单位花费少,但是整个取暖企业的成本高,造成取暖企业的能源能耗大、成本高,效益难以盈利,并且取暖企业生产时产生的污染也大。

因此生物质取暖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告号为CN106838993A和CN206724226U专利都公开了颗粒取暖炉,通过燃烧生物质颗粒进行热风取暖,但是受整体结构的影响,炉膛单纯通过换热风管进行换热,热量流失大不能得到充分的换热就将热量排出,换热效率低,烟气从顶部排出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换热效率低和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生物质取暖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生物质取暖炉,它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有炉膛;

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自动排灰机构,且自动排灰机构的下方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集灰斗;所述炉膛的一侧设有与自动排灰机构相互对应的下料斜管,且下料斜管与螺旋送料机构相互连通;所述螺旋送料机构与炉体顶部的料箱底端相互连通;

所述炉膛的前侧与炉体前侧的上炉门相互对应;所述炉膛的后侧设有烟气管道,且烟气管道与炉膛的顶部相互串通;

其要点是所述烟气管道的底端与设置在炉体底部的引烟风机相互连通,且引烟风机与设置在炉体底部的排烟管相互连通;

所述烟气管道的后侧设有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的顶端与炉膛的顶部相互贴合连接,且与炉体前侧的出风叶片相互对应;所述热风管道的底端与鼓风机相互连通;

所述炉膛的两侧侧壁以及炉膛的顶部分别设有换热夹层,且换热夹层的内部设有换热齿片;所述换热夹层的顶部与炉体前侧的出风叶片相互对应,换热夹层的底部与鼓风机相互连通;

所述螺旋送料机构、鼓风机和引烟风机分别与炉体内部的控制主板相互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与炉体顶端的数字操控屏相互电连接。

为了防止高温烫伤,所述炉体的顶面设有双层隔热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烟气管道将高温烟气进行先上后下的折弯运行方式,延长了高温烟气的停留时间,且烟气从底部排出,方便铺设管道,与传统的顶部排烟方式相比美观度大大提高;炉膛的两侧侧壁以及炉膛的顶部都设有换热夹层,对炉膛形成全包覆,热量散失大大减少,同时换热夹层内设有的换热齿片能充分和空气进行换热,并与鼓风机相连通,充分利用热量,与传统的取暖炉相比换热效率可达到95%,效果明显。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换热效率低和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右视剖视图。

图中1-数字操控屏 2-料箱 3-螺旋送料机构 4-控制主板 5-下料斜管 6-热风管道 7-鼓风机 8-引烟风机 9-烟气管道 10-集灰斗 11-下炉门 12-自动排灰机构 13-炉膛 14-上炉门 15-换热夹层 16-出风叶片 17-双层隔热顶盖 18-排烟管 19-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炉体19;所述炉体19的内部设有炉膛13;

所述炉膛13的底部设有自动排灰机构12,且自动排灰机构12的下方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集灰斗10;所述炉膛13的一侧设有与自动排灰机构12相互对应的下料斜管5,且下料斜管5与螺旋送料机构3相互连通;所述螺旋送料机构3与炉体19顶部的料箱2底端相互连通;

所述炉膛13的前侧与炉体19前侧的上炉门14相互对应;所述炉膛13的后侧设有烟气管道9,且烟气管道9与炉膛13的顶部相互串通;

所述烟气管道9的底端与设置在炉体19底部的引烟风机8相互连通,且引烟风机8与设置在炉体19底部的排烟管18相互连通;

所述烟气管道9的后侧设有热风管道6;所述热风管道6的顶端与炉膛13的顶部相互贴合连接,且与炉体19前侧的出风叶片16相互对应;所述热风管道6的底端与鼓风机7相互连通;

所述炉膛13的两侧侧壁以及炉膛13的顶部分别设有换热夹层15,且换热夹层15的内部设有换热齿片;所述换热夹层15的顶部与炉体19前侧的出风叶片16相互对应,换热夹层15的底部与鼓风机7相互连通;

所述螺旋送料机构3、鼓风机7和引烟风机8分别与炉体19内部的控制主板4相互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4与炉体19顶端的数字操控屏1相互电连接。

为了防止高温烫伤,所述炉体19的顶面设有双层隔热顶盖17。

本实用新型中的烟气管道将高温烟气进行先上后下的折弯运行方式,延长了高温烟气的停留时间,且烟气从底部排出,方便铺设管道,与传统的顶部排烟方式相比美观度大大提高;炉膛的两侧侧壁以及炉膛的顶部都设有换热夹层,对炉膛形成全包覆,热量散失大大减少,同时换热夹层内设有的换热齿片能充分和空气进行换热,并与鼓风机相连通,充分利用热量,与传统的取暖炉相比换热效率可达到95%,效果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