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排式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818发布日期:2019-06-15 00:2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排式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排式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下排式油烟机,包括集烟罩、与集烟罩连接的机箱及设于机箱内的蜗壳组件,所述机箱包括顶壁,所述顶壁上设有与集烟罩连接的安装口,所述蜗壳组件在机箱内位置固定,排风口设于蜗壳组件底部一侧,出风罩与所述排风口连接,并伸出机箱外,通过烟管与公共烟道连通,烟机的安装受出风罩和公共烟道的位置限制,安装不便、通用性不理想;或者,也可以在机箱底部两侧各设置一个出风罩,以满足连接不同公共烟道的需求,但零部件多,机箱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用性理想的下排式油烟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排式油烟机,包括集烟罩、与集烟罩连接的机箱及设于机箱内的蜗壳组件,所述机箱包括顶壁、前壁、后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蜗壳组件包括前侧板及后侧板,其中,所述顶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蜗壳组件的前、后侧板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机箱前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机箱后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集烟罩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连通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所述蜗壳组件具有唯一排风口,所述机箱上设有匹配排风口的第二安装口。

优选的,所述机箱顶壁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分别靠近机箱的前壁与后壁,所述集烟罩择一连接于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安装口上,且另一所述第一安装口上安装有密封盖板。

优选的,所述集烟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形状匹配的套筒,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在机箱顶壁平面上呈180°旋转对称。

优选的,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和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叶轮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风机组件择一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安装入蜗壳内,并可拆卸装配于该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处。

优选的,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电机支架及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处,所述风机组件通过电机支架固定于所述导流部上。

优选的,所述导流部为环形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处,所述叶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直径,且所述叶轮直径大于所述导风圈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机箱顶壁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机箱的左、右侧壁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排风口择一匹配机箱左侧壁或右侧壁的第二安装口。

优选的,所述蜗壳组件上还设有电器盒及安装电器盒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蜗壳组件的前后侧板,所述电器盒由所述蜗壳组件的前后侧板双向可拆装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维修口和第二维修口,所述第一维修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及安装槽位置匹配,所述第二维修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及安装槽位置匹配,所述机箱的前壁和后壁上安装有遮挡所述第一维修口和第二维修口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机箱还设有出风罩,所述蜗壳组件的一侧向内收缩与机箱侧壁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出风罩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出风罩的一端连接所述排风口,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口上,且所述出风罩由所述第二安装口伸出机箱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所述集烟罩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连通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安装口选择连通不同进风通道,从而可以利用不同的安装口位置结合机箱翻转使得出风罩匹配厨房风道位置,因此,所述烟机安装方便、通用性理想;所述的蜗壳组件具有唯一排风口,所述机箱上设有匹配排风口的第二安装口,排风口和安装口唯一,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出风罩和排风口数量,机器结构简单;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机箱前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机箱后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集烟罩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连通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使得所述蜗壳组件可以实现双面进风或单面进风,进风方式更加多样化。

2. 通过在所述机箱顶壁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集烟罩选择与不同的第一安装口连接,使得机箱可以进行翻转,从而出风罩与公共烟道位于同一侧,以便机箱底部一侧的出风罩与公共烟道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分别靠近机箱的前壁与后壁,可以减少集烟罩嵌墙深度,保证烟机隐形的外观效果,此外,所述第一安装口上安装有密封盖板,从而可以保证机箱的密封性,避免跑烟,促进油烟的吸收效率。

3. 通过将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在机箱顶壁平面上呈180°旋转对称,两个第一安装口形状结构相同,机箱翻转前后,集烟罩能保持位置不动与之对位安装,且第一安装口距离机箱前壁和后壁距离相同,使得机箱在翻转前后可以保证集烟罩与墙体保持相同的位置,因此,集烟罩可以嵌入墙体内相同的深度,从而使得机箱翻转不会影响集烟罩的安装。

4. 通过将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风机组件择一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安装入蜗壳内,并可拆卸装配于该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处,使得风机组件可以任意选择由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进行拆装,实现风机组件的双面拆装,方便进行维修及安装。

5.通过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所述导流部,且所述风机组件通过电机支架固定于所述导流部上,使得电机支架可以安装于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处,且安装电机支架一侧对油烟具有导流作用,促进油烟吸收,提升吸油烟效率。

6. 所述导风圈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处,通过将所述叶轮直径设为小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直径,使得叶轮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进行拆装,同时所述叶轮直径大于所述导风圈的内径,使得油烟可以经导风圈导流流入叶轮内,减少速度损失,提升油烟吸收效率。

7. 通过所述机箱顶壁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机箱的左、右侧壁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排风口择一匹配机箱左侧壁或右侧壁的第二安装口,通过一个第一安装口和两个第二安装口配合实现蜗壳组件的双向安装,以实现不变集烟罩位置完成出风罩与公共烟道的装配。

8. 通过在所述蜗壳组件上设有安装电器盒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蜗壳组件的前后侧板,使得所述电器盒可以由前后侧板双向可拆装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匹配风机组件的双向安装使用,方便拆装及检修。

9. 通过将所述机箱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维修口和第二维修口,所述第一维修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及安装槽位置匹配,所述第二维修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及安装槽位置匹配,使得风机组件及电器盒可以同时通过第一维修口或第二维修口进行拆装,此外,所述机箱的前壁和后壁上还安装有遮挡所述第一维修口和第二维修口的挡板,使得机箱整体可以保证密封性和美观性。

10. 通过将所述蜗壳组件的一侧向内收缩与机箱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出风罩的安装腔,可以减小机箱内用于安装出风罩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机箱体积及机器重量,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机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蜗壳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蜗壳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机箱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蜗壳组件与电器盒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机箱的结构图(未安装挡板状态)。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 集烟罩;2. 机箱;3. 集烟罩进风口;4. 翻板;5. 顶壁;6. 前壁;7. 后壁;8. 前侧板;9. 后侧板;10. 第一安装口;11. 第一进风口;12. 第二进风口;13. 第一间隙;14. 第二间隙;15. 密封盖板;16. 套筒;17. 蜗壳;18. 风机组件;19. 叶轮;20. 电机;21. 叶轮帽;22. 电机支架;23. 导流部;24.导风圈;25. 出风罩;26. 电器盒;27. 安装槽;28. 第一维修口;29. 第二维修口;30.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排式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与集烟罩1连接的机箱2及设于机箱2内的蜗壳组件,机箱2位于集烟罩1下方,集烟罩1前侧面上设有集烟罩进风口3,集烟罩进风口处设置翻板4,所述机箱2包括顶壁5、底壁、前壁6、后壁7、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蜗壳组件包括前侧板8及后侧板9,其中,所述顶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口10,所述蜗壳组件的前、后侧板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和第二进风口12,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机箱2前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3,所述第二进风口12与机箱2后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4,蜗壳组件与机箱2顶壁之间还设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连通第一间隙13和第二间隙14,所述集烟罩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10连通所述第一间隙13和第二间隙14,所述蜗壳组件具有唯一排风口,所述机箱2上设有匹配排风口的第二安装口,排风口和安装口唯一,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出风罩25数量,机器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箱2顶壁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10,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10沿机箱2顶壁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10分别靠近机箱2的前壁与后壁,可以减少集烟罩1嵌墙深度,保证烟机隐形的外观效果,所述集烟罩1择一连接于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安装口10上,且另一所述第一安装口10上安装有密封盖板15,从而可以保证机箱2的密封性,避免跑烟,促进油烟的吸收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集烟罩1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10形状匹配的套筒16,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口10在机箱2顶壁平面上呈180°旋转对称,机箱2翻转前后,集烟罩能保持位置不动与之对位安装,两个第一安装口10形状结构相同,第一安装口10距离机箱2前壁和后壁距离相同,使得机箱2在翻转前后可以保证集烟罩1与墙体保持相同的位置,因此,集烟罩1可以嵌入墙体内相同的深度,从而保证机箱2翻转不会影响集烟罩1的安装。

如图4所示,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17和风机组件18,所述风机组件18包括叶轮19和驱动叶轮19转动的电机20,其中叶轮19通过叶轮帽21与电机20相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2相对设置,所述风机组件18择一由所述第一进风口11或所述第二进风口12安装入蜗壳内,并可拆卸装配于该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12处,使得风机组件18可以任意选择由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12进行拆装,实现风机组件18的双面拆装,方便进行维修及安装。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风机组件18还包括电机支架22及导流部23,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2处均设有所述导流部23,所述风机组件18通过电机支架22固定于其一导流部23上,使得电机支架22可以选择安装于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12处,且安装电机支架22一侧进风口对油烟具有导流作用,促进油烟吸收,提升吸油烟效率。

如图4所示,另一导流部23为环形的导风圈24,所述导风圈24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2处,且所述导风圈24位于叶轮19一侧,所述叶轮19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2的直径,且所述叶轮19直径大于所述导风圈24的内径,通过将叶轮19直径设为小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2的直径,使得叶轮19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1或第二进风口12进行拆装,同时所述叶轮19直径设为大于所述导风圈24的内径,使得油烟可以经导风圈24导流流入叶轮19内,减少速度损失,提升油烟吸收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机箱2还设有出风罩25,所述蜗壳组件的一侧向内收缩与机箱2侧壁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出风罩25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出风罩25的一端连接所述排风口,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口上,且所述出风罩25由所述第二安装口伸出机箱2外,通过将所述蜗壳组件的一侧向内收缩与机箱2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出风罩25的安装腔,可以减小机箱2内用于安装出风罩25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机箱2体积及机器重量,用户体验理想。

可以理解的,蜗壳组件与机箱2顶壁、底壁、左侧壁或右侧壁之间无间隙,所述集烟罩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10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一间隙13或所述第二间隙14,通过设置不同的安装口可以选择不同进风通道,配合不同的安装口位置或者通过调整机箱2使得出风罩25匹配厨房风道位置,安装方便、通用性理想。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安装口10位于机箱2顶壁,且相对机箱2左、右侧壁居中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风机组件18还包括电机支架22及导流部23,所述导流部23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或所述第二进风口12处,所述风机组件18通过电机支架22固定于所述导流部23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机箱的左、右侧壁各设有一个第二安装口。

本实施例中,蜗壳组件与机箱顶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连通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且所述机箱顶壁上只开设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口,集烟罩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口与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及第三间隙连通,实现蜗壳双面进风,同时,所述机箱的左、右侧壁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安装口,所述排风口处安装出风罩,所述出风罩择一匹配机箱左侧壁或右侧壁的第二安装口,以便与公共烟道连接,增加机箱通用性。本实施例中其他未说明的特征与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机箱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维修口和第二维修口。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蜗壳组件上还设有电器盒26及安装电器盒26的安装槽27,所述安装槽27贯穿所述蜗壳组件的前后侧板,所述电器盒26由所述蜗壳组件的前后侧板双向可拆装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7中,所述安装槽27位于出风罩25上方,增加了蜗壳组件结构集成度,减少了蜗壳组件整体体积。所述机箱2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维修口28和第二维修口29,所述第一维修口28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及安装槽27位置匹配,所述第二维修口29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2及安装槽27位置匹配,使得风机组件18与电器盒26均可以由第一维修口28或第二维修口29拆装,所述机箱2的前壁和后壁上安装有遮挡所述第一维修口28和第二维修口29的挡板30,使得机箱2整体可以保证密封性和美观性。本实施例中其他未说明的特征与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