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出风口的双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室内机、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8125发布日期:2019-06-21 23:55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家用电器出风口的双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室内机、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出风口双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室内机、取暖器。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尤其是带有出风口的家用电器,例如取暖机、空调器、空气净化器等,为了使气流尽量吹向不同的方向,增加送风范围,通常在出风口设置导风板。小型落地的立式家用电器可随时移动,操作灵活,且送风范围处于人体活动区域,收到很多用户的青睐。通常,这种小型立式家用电器的出风口位于顶部边缘。如果在这个位置设置传统的单个导风板,无论是安装在水平侧还是安装在竖向侧,都不能满足人们对送风模式的需求。以空调为例,根据空气冷热循环原理,冷空气比常温下空气密度大,制冷时出风应当向上吹,冷空气下沉使整个房间降温。但是,夏日天气闷热的时候,人们外出归来,就希望能够快速降低自身的热感,希望冷风直接吹向人体,也就是说冷空气需要向前吹或向下吹。但是如果只安装单个导风板,就不能同时满足这两种吹风模式的要求。同样,在制热时,用户也希望能够同时具有多种吹风模式和风向。

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多导风板结构,但是多数导风板的固定结构会阻挡风路,降低送风效果,且安装、维修和清洗麻烦。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032714U公开了一种双导风板结构,用于出风口向下的空调器。该双导风板结构的导风板是以其与外壳相连的一侧为中心旋转的,即使将导风板打开到最大的位置,其送风范围仍然不足。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双导风板结构,具有宽广的送风范围,且适用于出风口向上的家用电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出风口导风板结构。该导风板结构包括两个导风板,其中一个导风板的旋转轴位于该导风板的中间,随着导风板的打开或闭合,使得设备在制冷或制热时可以实现向上吹风、向下吹风或上下扫风等多种送风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为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或取暖器,该空调器室内机或取暖器上设有上述双导风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出风口的双导风板结构,所述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与第二导风板的一侧相衔接,且两个导风板呈钝角或直角相交。所述第一导风板内侧的中心设有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导风板远离第一导风板的内侧设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旋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并能将出风口全部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在关闭状态是竖向或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在关闭状态是横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风道壁的附近,第一导风板受到风道壁的阻挡使第一导风板不能以关闭状态为起点旋转半周及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既可以同步旋转,也可以分别旋转不同的角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设有上述双导风板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取暖器,所述取暖器的出风口设置有上述双导风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导风板结构,包括横向和竖向(或倾斜)两个导风板,转动两个导风板可以最大角度地送风。竖向的第一导风板能够以中心的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接近 180°。当第一导风板旋转时,风能够顺利地从第一导风板的两侧吹过,第一导风板不会阻挡冷风或热风的流动,增加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横向的第二导风板能够以一侧的第二旋转为中心旋转,调整风向为向前向上或在两者之间的方向。调整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打开状态,能够实现不同风向的扫风模式。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中,都能实现多方位的扫风。

所述双导风板结构,在关闭时,能够阻挡风叶产生的风吹向外面。若只打开第一导风板,仍关闭第二导风板,则风能够从第一导风板两侧吹向外面,形成两个风口,随着第一导风板的摆动,实现制冷或制热的上下扫风。若只打开第二导风板,仍关闭第一导风板,则风能够从上方的第二导风板的一侧吹向外面,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向上的不同方向的扫风。若同时打开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则风既能够从第一导风板两侧吹向外面,又能够从上方的第二导风板的一侧吹向外面,增大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大角度的上下扫风。若将第一导风板打开至最大角度(第一导风板接近第二导风板的一侧接触到风道壁,),第二导风板也打开,风只能从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之间的夹缝吹向外面,第一导风板的外侧导风。第一导风板外侧呈现一定的弧度,有利于风顺着风口向上抬,实现比只打开第二导风板的角度范围大的向上一定范围的扫风。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包括两个导风板,解决了导风板闭合方式单一,扫风范围受限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可靠;

2、较宽的第一导风板的旋转轴在中心,能够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更加灵活和节能,又不会阻挡风通过出风口下边缘吹向下方,增大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3、上方的只设置了一个第二导风板,不会对吹向上方的风造成阻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第一扫风模式的第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第一扫风模式的第二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第二扫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第三扫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第四扫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二导风板,2为第一导风板,3为面板,4为进风口,5为风道,6为风叶, 7为蒸发器,8为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的出风口设置在顶部边缘,并在出风口设置了双导风板结构,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还包括面板3、进风口4、风道5、风叶6、蒸发器7和接水盘8。

所述双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2和第二导风板1。所述第一导风板2的一侧与第二导风板1的一侧相衔接,且两个导风板呈钝角或直角相交。所述第一导风板2内侧的中心设有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导风板1远离第一导风板2的内侧设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导风板2位于风道壁的附近,第一导风板3受到风道壁的阻挡使第一导风板2不能以关闭状态为起点旋转半周及以上。所述第一导风板2和第二导风板1既可以同步旋转,也可以分别旋转不同的角度。

所述第一导风板2和第二导风板1在关闭状态下能将出风口全部覆盖,如图2所示,第一导风板2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1是横向设置,能够阻挡风叶6产生的风吹向外面。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能够实现四种基本扫风模式,在这四种基本扫风模式上可实现多种组合扫风模式。

第一种基本扫风模式:只打开第一导风板2,关闭第二导风板1。

在第一扫风模式下,风叶6产生的风能够从第一导风板2两侧吹向外面。第一导风板2 将出风口分成了两个风口,增加了舒适度。若第一导风板2旋转的角度较小,那么从第一导风板2下方吹过的风会吹向地面,如图3所示。随着第一导风板2旋转角度的增大,从第一导风板2下方吹过的风向慢慢向上改变,如图4所示。当第一导风板2旋转至最大角度时,风不能从第一导风板2下方吹过,只能通过第一导风板2的上方吹向斜上方。若第一导风板 2来回摆动,就能实现制冷或制热状态下的上下扫风。

第二种基本扫风模式:只打开第二导风板1,关闭第一导风板2。

在第二扫风模式下,风叶6产生的风能够从上方的第二导风板的一侧吹向外面。在第一导风板2和第二导风板1之间形成了一个向上的风口。若第二导风板1旋转的角度较小,那么风会吹向斜上方;随着第二导风板1旋转角度的增大,风向的倾斜角度慢慢变小至正上方,然后再变大,如图5所示。若第二导风板1来回摆动,就能实现制冷或制热状态下的向上不同方向的扫风。

第三种基本扫风模式:同时打开第一导风板2和第二导风板1。

在第三扫风模式下,风既能够从第一导风板2两侧吹向外面,又能够从上方的第二导风板1的一侧吹向外面,一共形成了两个风口,增加了舒适度。同时风向的变化结合了第一扫风模式和第二扫风模式的特点,增大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如图6所示。若调整第一导风板 2和第二导风板1的摆动规律,就能够实现制冷或制热状态下大角度的上下扫风

第四中基本扫风模式:第一导风板2打开至最大角度,打开第二导风板1

在第四扫风模式下,第一导风板2接近第二导风板1的一侧接触到风道壁,风不能从第一导风板2的下方吹过。风只能从第一导风板2与第二导风板1之间的夹缝吹向外面。第一导风板2的外侧面呈现一定的弧度,有利于风顺着风口向上抬,实现比第二导风模式的角度范围大的向上一定范围的扫风,如图7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