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889发布日期:2019-06-15 00:2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制作过程包括煎、炒、炸、烤等,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油烟,而油烟不仅对厨房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而且厨房操作人员长期呆在油烟环境对身体危害较大,严重的,甚至会罹患癌症,因此,油烟机广泛的应用于厨房之中,油烟机系家庭厨房为吸净烹调时所产生的油烟之类的电器。

油烟机运行过程会产生噪音污染,而风机是噪声的主要来源,风机工作时高速气流在叶轮上的分离以及在蜗壳上的撞击成为噪声的主要产生原因,用户烹饪时受噪声影响,可能产生头疼、烦躁或心慌等不适感,因此人们将各种降噪措施应用于油烟机中,其中,降噪措施主要集中在对叶轮和蜗壳的形态进行调整,而现有的降噪措施对风机的降噪效果差,风机运行时噪声污染仍较为严重。

即,现有的降噪措施降噪效果差,致使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仍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降噪措施降噪效果差,致使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仍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蜗壳上设有隔挡部件,所述隔挡部件遮挡部分所述进风口,且遮挡区域与所述蜗壳上的蜗舌所在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蜗壳的进风口处设有导风圈,所述隔挡部件固设于所述导风圈上,遮挡部分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挡部件包括整流挡板,所述整流挡板固设于所述导风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挡板的外缘包括首尾相连的连接部和隔挡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风圈的内圆相匹配,且匹配嵌入所述导风圈内。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挡板隔挡部的格挡边缘为直线型。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挡板所在平面与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隔挡部件对所述进风口的有效遮挡高度不小于所述进风口有效半径的1/5。

进一步的,所述隔挡部件对所述进风口的有效遮挡高度不大于所述进风口有效半径的1/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烟机,包括壳体和上述低噪音风机,所述壳体上设有吸烟口和排烟口,所述低噪音风机固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低噪音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吸烟口连通,所述低噪音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排烟口连通,该油烟机具有上述低噪音风机的所有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烟机,包括壳体和风机,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吸烟口和排烟口,所述风机的蜗壳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蜗壳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吸烟口相对应,所述吸烟口边缘的壳体作为所述隔挡部件,遮挡部分所述进风口,且遮挡区域与所述蜗壳上的蜗舌所在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其中,低噪音风机包括用于形成风道的蜗壳,蜗壳上设有供气流进入的进风口和供气流流出的出风口,蜗壳上还设有对进风口与蜗壳的蜗舌位置相对应的区域进行遮挡的隔挡部件;其中,油烟机包括用于安装低噪音风机并容纳油烟的壳体和上述用于驱动油烟流动使壳体内部形成负压的低噪音风机,壳体上设有供油烟进入的吸烟口和供油烟排出的排烟口。

厨房内产生油烟需要使用油烟机时,开启风机,风机中的叶轮转动驱动油烟机壳体外部的油烟经吸烟口流入壳体内部,并经蜗壳上进风口未被隔挡部件遮挡的区域流入蜗壳内部,油烟气流在叶轮的扰动下与叶轮及蜗壳内壁发生碰撞产生噪声,其中,隔挡部件对进风口蜗舌下方的区域进行隔挡,外部油烟气流无法经该区域进入蜗壳内,相应的减少隔挡部件内部蜗舌处的气流扰动,同时减少蜗壳内部蜗舌处的高压向外泄露,从而减少风机运行过程中蜗舌处由于气流涡流较大而产生的噪声污染;随后油烟气流经蜗壳的出风口和油烟机壳体的排烟口排出。

风机中蜗壳上隔挡部件将蜗舌内外的气流流通性隔断,减少外部油烟气流经该区域流至蜗舌处,在蜗舌处形成较大涡流而产生较大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提高风机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其中,油烟机吸烟口边缘的壳体作为整流挡板对低噪音风机的进风口进行遮挡;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噪音风机中安装有导风圈和整流挡板的蜗壳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蜗壳与导风圈及整流挡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整流挡板安装在导风圈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蜗壳;2-导风圈;3-整流挡板;4-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蜗舌;31-连接部;32-隔挡部;41-吸烟口;42-排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噪音风机,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蜗壳1,蜗壳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蜗壳1上设有隔挡部件,隔挡部件遮挡部分进风口11,且遮挡区域与蜗壳1上的蜗舌13所在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烟机,包括壳体4和上述低噪音风机,壳体4上设有吸烟口41和排烟口42,低噪音风机固设于壳体4内部,且低噪音风机的进风口11与吸烟口41连通,低噪音风机的出风口12与排烟口42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低噪音风机及油烟机,其中,低噪音风机包括用于形成风道的蜗壳1,蜗壳1上设有供气流进入的进风口11和供气流流出的出风口12,蜗壳1上还设有对进风口11与蜗壳1的蜗舌13位置相对应的区域进行遮挡的隔挡部件;其中,油烟机包括用于安装低噪音风机并容纳油烟的壳体4和上述用于驱动油烟流动使壳体4内部形成负压的低噪音风机,壳体4上设有供油烟进入的吸烟口41和供油烟排出的排烟口42。

厨房内产生油烟需要使用油烟机时,开启风机,风机中的叶轮转动驱动油烟机壳体4外部的油烟经吸烟口41流入壳体4内部,并经蜗壳1上进风口11未被隔挡部件遮挡的区域流入蜗壳1内部,油烟气流在叶轮的扰动下与叶轮及蜗壳1内壁发生碰撞产生噪声,其中,隔挡部件对进风口11蜗舌13下方的区域进行隔挡,外部油烟气流无法经该区域进入蜗壳1内,相应的减少隔挡部件内部蜗舌13处的气流扰动,从而减少风机运行过程中蜗舌13处由于气流涡流较大而产生的噪声污染;随后油烟气流经蜗壳1的出风口12和油烟机壳体4的排烟口42排出。

风机中蜗壳1上隔挡部件将蜗舌13内外的气流流通性隔断,减少外部油烟气流经该区域流至蜗舌13处,在蜗舌13处形成较大涡流而产生较大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提高风机的使用性。

具体的,蜗壳1可以包括前板、后板和围板,前板、后板和围板共同围成蜗壳1,形成风道;其中,进风口11设于前板上,出风口12则由围板的末端与前板和后板共同围成。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可以在蜗壳1的进风口11处设有导风圈2,隔挡部件固设于导风圈2上,遮挡部分进风口11。导风圈2安装在进风口11处,对外部气流流入进风口11内时进行导流作用,减少气流流经进风口11时,在进风口11处发生流向变化,且折弯较大而形成涡流,产生较大噪声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风机及油烟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隔挡部件通过导风圈2安装在蜗壳1上,对进风口11上与蜗舌13处相对应的区域进行遮挡,此时,进风口11的有效进风区域与导风圈2的有效进风区域一致。

具体的,导风圈2可以包括弧形部和锥形部,弧形部的截面为弧形凸起,锥形部为截头的圆锥筒,且其扩口端与圆弧部的内圆圆弧过渡连接,锥形部插入进风口11内,且伸入风机的进风区内。风机运行过程中,外部气流首先流经导风圈2弧形部的弧形凸起,随后气流经过弧形部与锥形部的圆弧过渡连接处,最后流经锥形部进入蜗壳1内部;气流随后经过出风口12被排出,完成对气流或油烟的输送。

其中,弧形部的弧形凸起对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将进风口11外侧的气流导入进风口11处,随后气流在负压压差作用下流经圆弧部与锥形部的角度变化处,该处采用圆弧过渡连接,可以减少气流在折角处产生涡流而影响气流进入蜗壳1内的方向,相应也能减少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气流经过圆弧过渡连接处后,在锥形部的导向下,沿着锥形部的内表面进入蜗壳1内部,锥形部的扩口端与弧形部连接,缩口端插入蜗壳1内部,气流在锥形部的导向下逐渐聚集,到达锥形部缩口端端部时,气流与锥形部表面平行,形成的涡区较小,随后气流进入蜗壳1内部,在叶轮的输送下到达蜗壳1的出风口12,从而进一步减小气流产生涡区,使得风机运行产生噪声污染较大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隔挡部件可以包括整流挡板3,整流挡板3固设于导风圈2上。这里是隔挡部件的一种具体形式,整流挡板3安装在导风圈2上,对进风口11上与蜗舌13位置相对应的区域进行隔挡。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整流挡板3的外缘可以包括首尾相连的连接部31和隔挡部32,连接部31与导风圈2的内圆相匹配,且匹配嵌入导风圈2内。这里是整流挡板3的一种具体结构,整流挡板3的连接部31与导风圈2的内圆匹配连接,连接部31与导风圈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较好,缝隙较小,从而减少外部气流经整流挡板3与导风圈2连接处之间的缝隙流入,而产生啸叫形成噪声污染,给用户造成使用不适感情况的发生。整流挡板3的连接部31匹配嵌入导风圈2内,板体对蜗舌13下方进风口11的区域进行隔挡,整流挡板3的隔挡部32与导风圈2未连接连接部31的内圆共同围成进风口11的有效进风区域,外部气流在压差作用下,经该进风区域流入蜗壳1内,随后在叶轮的驱动下经出风口12流出蜗壳1;整流挡板3遮挡区域内外没有气流流动,从而减少蜗壳1内部蜗舌13处气流形成涡流产生的噪声污染。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整流挡板3隔挡部32的隔挡边缘为直线型。整流挡板3隔挡部32的隔挡边缘与导风圈2未连接整流挡板3的内圆之间形成进风口11的有效进风区域,则整流挡板3隔挡部32的隔挡边缘作为有效进风区域的外缘,外部气流流经该进风区域时会与隔挡部32的隔挡边缘发生碰撞等作用,隔挡边缘设置为直线型,以减少气流流经隔挡部32时由于隔挡边缘存在尖锐折角,而在折角处形成较大涡流,产生较大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从而进一步降低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整流挡板3除上述具体形状外,还可以为别的形状,如矩形、月牙形等,能够遮挡部分进风口11的板体均可以;隔挡部32的隔挡边缘除上述直线型外,也可以为平滑过渡的弧线形。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整流挡板3所在平面可以与进风口11所在平面平行。整流挡板3与进风口11平行设置,一方面,整流挡板3对导风圈2内部的进风区域封堵面积一定时,整流挡板3的面积最小,从而减少整流挡板3材料的耗费;另一方面,整流挡板3与导风圈2均为规则的圆形(整流挡板3的连接部31为规则的圆弧状),生产难度小,且整流挡板3与导风圈2配合连接的难度也较小,两者连接的密封性也容易保证;再一方面,整流挡板3安装在导风圈2上时,两者连接处较为规则,外部气流与连接处碰撞形成的噪声较小,从而进一步减小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隔挡部件对进风口11的有效遮挡高度不小于进风口11有效半径的1/5。如图4所示,设定隔挡部件对进风口11的有效遮挡高度为d,进风口11的有效进风区域半径为r(导风圈2匹配围设于进风口11上,则导风圈2的有效进风区域即为进风口11的有效进风区域,如图4所示,隔挡部件对进风口11的有效遮挡高度,实际上是对导风圈2的有效进风区域的遮挡高度;进风口11的有效半径相应也为导风圈2的有效进风区域的半径)d≥1/5r,则隔挡部件的遮挡高度高于一定值,相应隔挡部件对与蜗舌处相对应的进风口11进风区域的遮挡面积要大于一定值,从而确保隔挡部件对蜗舌13下方区域的有效遮挡,减少由于遮挡区域过小,外部气流在蜗壳1内部蜗舌13的区域依然能够与蜗舌弯折处发生碰撞形成较大涡流,而依然产生较大噪声污染情况的发生。

类似的,本实施例中,隔挡部件对进风口11的有效遮挡高度不大于进风口11有效半径的1/2。即,d≤1/2r,则隔挡部件对进风口11有效进风区域的遮挡高度小于一定值,相应隔挡部件对与蜗舌处相对应的进风口11进风区域的遮挡面积要小于一定值,从而减少隔挡部件对进风口11的有效进风区域遮挡面积过大,外部气流进入蜗壳1内部的有效进风面积过小,流速增大反而产生噪声污染增大,且风机的抽吸效果降低情况的发生,相应确保风机的抽吸效果,并降低噪声污染。

即,隔挡部件对进风口11的有效遮挡高度在1/5r≤d≤1/2r范围内时,既能够起到对蜗舌13下方区域的遮挡效果,减少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又对风机的运行影响较小。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烟机,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4和风机,壳体4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吸烟口41和排烟口42,风机的蜗壳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蜗壳1固设于壳体4内,且进风口11与吸烟口41相对应,吸烟口41边缘的壳体4作为隔挡部件,遮挡部分进风口11,且遮挡区域与蜗壳1上的蜗舌13所在位置相对应。风机的蜗壳1安装在油烟机的壳体4内,壳体4吸烟口41边缘的板体既作为油烟机壳体4的一部分,又同时作为风机的隔挡部件对其蜗舌13下方的进风口11区域进行遮挡;使用油烟机时,风机内部的叶轮产生负压,厨房油烟气流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流向壳体4的吸烟口41,并经吸烟口41流向风机蜗壳1的进风口11处,流经进风口11处的过程,吸烟口41边缘的板体对进风口11与蜗舌13对应的区域进行隔挡,则油烟气流仅能够从该板体与进风口11之间形成的有效进风区域流入蜗壳1内部,该板体对蜗舌13下方区域内外气流进行隔挡,从而减少经该区域进入蜗壳1内部的油烟气流,相应减少油烟气流与蜗舌弯折处碰撞产生涡流,形成的噪声污染;同时还能够减少蜗壳1内部蜗舌13处的高压向外泄露,进一步减少蜗壳1内部蜗舌13处气流扰动产生的涡流,进而减少风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

上述设置形式,只需确定风机在壳体4内的安装位置,即可实现油烟机壳体4的一体两用,无需增加额外部件,即可降低引风机及油烟机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实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