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2661发布日期:2020-05-12 19:2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管。



背景技术:

现在电子产品集成化越来越高,产品功率也在提升,散热成了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热管因具备良好的超导性,在散热传热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热管的超导特性,热管与发热源、散热片的接触面积越大越好。而现有技术中的热管多为圆形,其与热源及散热片的接触面为线接触,从而导致热管散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形热管与外部热源及散热器接触面小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热管,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包括至少一导热段,至少一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其余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管壳包括两相互连接的所述导热段,两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均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管壳包括两相互连接的所述导热段,一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方形,另一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两所述导热段的夹角为直角。

优选地,两所述导热段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管壳包括三依次垂直连接的所述导热段,三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均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管壳包括三依次垂直连接的所述导热段,中间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方形,两端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管壳包括三依次垂直连接的所述导热段,中间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方形,一端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圆形,另一端所述导热段的横截面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还包括吸液芯,所述吸液芯贴设于各所述导热段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热管通过管壳的设置,管壳包括至少一导热段,且至少一导热段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其余导热段的横截面为圆形,这样,则该管壳的至少一导热段的外表面为平面,使得管壳与外部热源及散热器的接触面为平面,其接触面面积大,导热效果更好,同时,在制作该管壳时,可以直接通过多边形铜管裁切形成,不需要通过将圆形通过进行挤压形成,进而保护了管壳内部的烧结铜粉形成的吸液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热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a、1b)-热管;2-外部热源;3-散热器;11(11a、11b)-管壳;12-吸液芯;111(111a、111b)-导热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1进行说明。该热管1设于电子产品中用于导热散热。热管1包括管壳11,管壳11包括至少一导热段111,即管壳11可以包括一导热段111、两导热段111及三导热段111等,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管壳11包括一导热段111时,该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当该管壳11包括至少两依次连接的导热段111时,则这些导热段111中至少一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其余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圆形。即在本实施例中,该管壳11至少有一段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热管1通过管壳11的设置,管壳11包括至少一导热段111,且至少一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其余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圆形,这样,则该管壳11的至少一导热段111的外表面为平面,请参阅图6,使得管壳11与外部热源2及散热器3的接触面为平面,其接触面面积大,导热效果更好,同时,在制作该管壳11时,可以直接通过多边形铜管裁切形成,不需要通过将圆形通过进行挤压形成,进而保护了管壳11内部的烧结铜粉形成的吸液芯12。

优选地,请参阅图1,上述多边形为方形,通过将导热段111的横截面设置为方形,从而使得导热段111与外部热源2及散热器3的接触面最大化。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具体要求,上述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也可以是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正多边形,甚至可以为菱形,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优选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管壳11包括三导热段111,三导热段111依次垂直连接,且三导热段111的横截面均为方形。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三导热段111形成u型结构,相邻两导热段111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圆角半径根据实际管壳11的宽度而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具体要求,上述相邻两导热段111之间也可以是锐角或者钝角连接,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管壳11包括三依次垂直连接的导热段111,其中,中间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方形,两端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圆形。具体的,在加工时,可先裁剪两段圆形导热段111和一段方向导热段111,然后将三段导热段111依次进行无缝焊接,或者由一圆形铜管弯折形成三段加热管1,然后将中间的加热段压成方形,最后再在导热段111内部烧结铜粉形成吸液芯12。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上述管壳11包括三依次垂直连接的导热段111,其中,中间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方形,一端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圆形,另一端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方形。其加工方法同上。

甚至,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管壳11包括三依次垂直连接的导热段111,其中,中间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圆形,两端导热段111的横截面为方向形,其加工方法同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热管1还包括吸液芯12,吸液芯12贴设于各导热段111的内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吸液芯12是通过在导热段111内部烧结铜粉形成的,然后在吸液芯12中注入液体,接着抽真空,最后在上述管壳11的两端形成焊接封口。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热管1a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中热管1的技术特征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请参阅图4,上述管壳11a包括两相互连接的导热段111a,且两导热段111a的横截面均为方形。其加工方式为,先将方形铜管进行裁剪,然后在方形铜管内烧结铜粉,最后将方形铜管弯折呈两导热段111a。

优选地,请参阅图4,上述两导热段111a的夹角为直角。

优选地,上述两导热段111a的夹角为钝角,通过钝角的设置,从而使得该热管1a适用于不同的安装位置及安装角度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管壳11a包括两相互连接的导热段111a,一导热段111a的横截面为方形,另一导热段111a的横截面为圆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热管1b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中热管1的技术特征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请参阅图5,上述管壳11b包括一导热段111b,导热段111b的横截面面积为方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