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物料的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5495发布日期:2019-08-07 02:0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物料的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发酵物料的干燥系统,属于饲料生产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典型的生物发酵饲料干燥工艺采用滚筒式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塔式干燥机、管式干燥机、隧道式干燥机、管式干燥机+塔式干燥机等。上述干燥工艺有以下缺点,管式干燥机中物料与换热管直接接触,物料受热温度高,产品活性小。流化床干燥机、塔式干燥机的废热利用少,能耗高。管式干燥机+塔式干燥机的干燥工艺,管式干燥机的物料与换热管直接接触,物料受热温度高,产品活性小。隧道干燥机的投资大,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酵物料的干燥系统,通过二级干燥,可降低物料的受热温度,可保持部分微生物活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酵物料的干燥系统,包括湿物料出料管,所述湿物料出料管的出口与活态干燥塔上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活态干燥塔下部的热风进口与干燥塔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活态干燥塔底部的出料口与一级干燥溜管相连;所述活态干燥塔顶部的排气口与沙克龙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沙克龙底部的排料口与所述一级干燥溜管相连;所述一级干燥溜管与气流干燥喂料器的入口相连,气流干燥喂料器的出口与气流干燥机的风送管道下端相连,所述气流干燥机的风送管道入口与气流干燥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气流干燥机的风送管道出口与大布袋过滤器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大布袋过滤器底部的干料出口通过二级干燥溜管与冷却器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却器出口与产品出料管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含湿量为40%的发酵物料从湿物料出料管进入活态干燥塔上部的进料口,并自上而下流动;空气被干燥塔加热器加热后成为热风,热风从活态干燥塔的下部进入空气被干燥塔并向上与物料逆向流动,经活态干燥塔干燥后的物料含水率下降至18~25%,从活态干燥塔底部的出料口排入一级干燥溜管。活态干燥塔采用逆流闪蒸干燥,由于干燥水份高,可使用温度较高的空气干燥,同时能保持发酵物料的微生物活性与生物代谢物活性。由于采用了较高温度的空气,在活态干燥塔内设置两层干燥床,梯级利用能源,降低总能耗。从活态干燥塔顶部排出的含细小物料的尾气进入沙克龙的进气口,在沙克龙中经过离心分离,细小物料沉降在沙克龙的底部,从沙克龙的底部排料口经过关风器也排入一级干燥溜管,使细小物料得以回收。经过一级干燥的物料从一级干燥溜管进入气流干燥喂料器,从气流干燥喂料器进入气流干燥机的风送管道中,空气被气流干燥加热器加热成为热风,热风与物料在流动过程中进行热湿交换,经过二级干燥的物料含水率下降至10~12%,实际物料的受热温度约45℃,可保持部分微生物活性;进入大布袋过滤器中进行分离,物料从大布袋过滤器的底部干料出口排出,大部分干料进入冷却器冷却,冷却后的成品经产品出料管排出并包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湿物料出料管的出口与干湿料混合机的入口相连,所述干湿料混合机的出口通过关风器与混合料风送管道相连,所述混合料风送管道的出口与所述活态干燥塔上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大布袋过滤器底部的干料出口还通过干料回流溜管与所述干湿料混合机的入口相连。从湿物料出料管排出的黏湿物料难以输送且容易粘接,一定比例的干料通过干料回流溜管进入干湿料混合机与黏湿物料混合,降低含湿量,提高可输送性,混合均匀后含水率为25~30%,进入混合料风送管道,由混合料风送管道送入活态干燥塔的上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沙克龙顶部的排气口通过沙克龙抽风机与洗涤进风管相连,所述洗涤进风管与洗涤塔的下部入口相连,所述洗涤塔的底部出口与洗涤塔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洗涤塔循环泵的出口通过洗涤塔循环管与所述洗涤塔上部的喷淋管相连,所述洗涤塔顶部的排气口与大气相通。从沙克龙的顶部排气口排出的较洁净的尾气进入洗涤进风管,从洗涤进风管进入洗涤塔的下部入口,气流在洗涤塔中向上流动,洗涤塔底部的存水被洗涤塔循环泵抽出,经洗涤塔循环管进入喷淋管均匀向下喷淋,对尾气进行洗涤,洁净的尾气从洗涤塔的顶部排气口排出,大大提高了环境效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干燥机的风送管道下端安装有打散装置,所述打散装置位于所述气流干燥喂料器的出口与气流干燥机的风送管道入口之间。热风从打散装置的下方进入,颗粒物料被热风推动沿气流干燥热风管向上流动,结团的物料下落,被打散装置击碎,也随热风向上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布袋过滤器上部的排气口与大布袋过滤器抽风机相连,所述大布袋过滤器抽风机的出口与所述洗涤进风管相连。经大布袋过滤器过滤后的二级干燥尾气从大布袋过滤器的上部排气口被大布袋过滤器抽风机抽出,并通过从洗涤进风管送入洗涤塔进行洗涤除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器顶部的出风口与小布袋过滤器的进风口相连,小布袋过滤器顶部的出风口与小布袋过滤器抽风机相连,所述小布袋过滤器抽风机的出口与所述洗涤进风管相连。从冷却器的顶部排出的冷却风尾气,进入小布袋过滤器分离,细小颗粒也进入产品出料管,尾气经小布袋过滤器抽风机抽出,也通过从洗涤进风管送入洗涤塔进行洗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塔加热器和气流干燥加热器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低温、中温和高温加热单元,所述高温加热单元上部的介质入口与生蒸汽管相连,所述高温加热单元下部的介质出口与中温加热单元下部的介质入口相连,所述中温加热单元上部的介质出口与冷凝水管相连;所述低温加热单元的介质入口与配料工段尾气管相连,所述低温加热单元的介质出口与干燥工段尾气管相连。空气在干燥塔加热器和气流干燥加热器中沿低温、中温和高温加热单元向前流动时,温度逐渐升高。生蒸汽进入高温加热单元对温度最高的热风进行加热,释放汽化潜热的蒸汽成为冷凝水从高温加热单元流出,再进入中温加热单元对温度较高的热风进行加热,释放显热后从冷凝水管排出。配料工段尾气管排放的干净且带有蒸汽的尾气,进入低温加热单元对刚进入的冷风进行加热,使配料工段的蒸煮尾气得到二级回收利用,节约干燥工段的蒸汽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干燥工段的流程图。

图中:1.干湿料混合机;2.活态干燥塔;3.沙克龙;4.洗涤塔;5.气流干燥机;5a.气流干燥喂料器;6.打散装置;7.大布袋过滤器;8.冷却器;9.小布袋过滤器;B1.洗涤塔循环泵;F1.大布袋过滤器抽风机;F2.小布袋过滤器抽风机;F3.沙克龙抽风机;H1.干燥塔加热器;H2.气流干燥加热器;L1.罗茨风机;G1.湿物料出料管;G2.混合料风送管道;G3.一级干燥溜管;G4.洗涤进风管;G5.洗涤塔循环管;G6.干料回流溜管;G7.二级干燥溜管;G8.产品出料管;G9.生蒸汽管;G10.冷凝水管;G11.配料工段尾气管;G12.干燥工段尾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发酵物料的干燥系统包括湿物料出料管G1,湿物料出料管G1的出口与干湿料混合机1的入口相连,干湿料混合机1的出口通过关风器与混合料风送管道G2相连,混合料风送管道G2的进风口与罗茨风机L1的出风口相连。混合料风送管道G2的出口与活态干燥塔2上部的进料口相连,活态干燥塔2下部的热风进口与干燥塔加热器H1的出风口相连,干燥塔加热器H1的进风口与大气相通。活态干燥塔2底部的出料口与一级干燥溜管G3相连;活态干燥塔2顶部的排气口与沙克龙3的进气口相连,沙克龙3底部的排料口与一级干燥溜管G3相连,沙克龙3顶部的排气口通过沙克龙抽风机F3与洗涤进风管G4相连,洗涤进风管G4与洗涤塔4的下部入口相连,洗涤塔4的底部出口与洗涤塔循环泵B1的入口相连,洗涤塔循环泵B1的出口通过洗涤塔循环管G5与洗涤塔4上部的喷淋管相连,洗涤塔4顶部的排气口与大气相通。

从湿物料出料管G1排出的黏湿物料难以输送且容易粘接,与一定比例的干料共同进入干湿料混合机1混合,降低含湿量,提高可输送性,混合均匀后含水率为25~5%,进入混合料风送管道G2,由混合料风送管道G2送入活态干燥塔2的上层,并自上而下流动;空气被干燥塔加热器H1加热后成为热风,热风从活态干燥塔2的下部进入空气被干燥塔并向上与物料逆向流动,经活态干燥塔2干燥后的物料含水率下降至18~25%,从活态干燥塔2底部的出料口排入一级干燥溜管G3。

从活态干燥塔2顶部排出的含细小物料的尾气进入沙克龙3的进气口,在沙克龙3中经过离心分离,细小物料沉降在沙克龙3的底部,从沙克龙3的底部排料口经过关风器也排入一级干燥溜管G3,使细小物料得以回收。从沙克龙3的顶部排气口排出的较洁净的尾气进入洗涤进风管G4,从洗涤进风管G4进入洗涤塔4的下部入口,气流在洗涤塔4中向上流动,洗涤塔4底部的存水被洗涤塔循环泵B1抽出,经洗涤塔循环管G5进入喷淋管均匀向下喷淋,对尾气进行洗涤,洁净的尾气从洗涤塔4的顶部排气口排出。

一级干燥溜管G3与气流干燥喂料器5a的入口相连,气流干燥喂料器5a的出口与气流干燥机5的风送管道入口相连,气流干燥机5的风送管道入口还与打散装置6的出口相连,打散装置6的下端入口与气流干燥加热器H2的出风口相连,气流干燥加热器H2的进风口与大气相通;气流干燥机5的风送管道出口与大布袋过滤器7的进风口相连,大布袋过滤器7的底部设有两个干料出口,其中一个通过干料回流溜管G6与干湿料混合机1的入口相连,另一个干料出口通过二级干燥溜管G7与冷却器8的入口相连,冷却器8出口与产品出料管G8相连。

经过一级干燥的物料从一级干燥溜管G3进入气流干燥喂料器5a,从气流干燥喂料器5a进入气流干燥机5的风送管道中,空气被气流干燥加热器H2加热成为热风,热风从打散装置6的下方进入,颗粒物料被热风推动沿气流干燥热风管向上流动,结团的物料下落,被打散装置6击碎,也随热风向上流动,热风与物料在流动过程中进行热湿交换,经过二级干燥的物料含水率下降至10~12%,进入大布袋过滤器7中进行分离,物料从大布袋过滤器7的底部干料出口排出,少部分干料经过干料回流溜管G6回到干湿料混合机1与黏湿物料混合,提高物料的输送性能,防止沿途粘接;大部分干料进入冷却器8冷却,冷却后的成品经产品出料管G8排出并包装。

大布袋过滤器7上部的排气口与大布袋过滤器抽风机F1相连,大布袋过滤器抽风机F1的出口与洗涤进风管G4相连;冷却器8顶部的出风口与小布袋过滤器9的进风口相连,小布袋过滤器9顶部的出风口与小布袋过滤器抽风机F2相连,小布袋过滤器抽风机F2的出口与洗涤进风管G4相连。

经大布袋过滤器7过滤后的二级干燥尾气从大布袋过滤器7的上部排气口被大布袋过滤器抽风机F1抽出,并通过从洗涤进风管G4送入洗涤塔4洗涤。从冷却器8的顶部排出的冷却风尾气,进入小布袋过滤器9分离,细小颗粒也进入产品出料管G8,尾气经小布袋过滤器抽风机F2抽出,也通过从洗涤进风管G4送入洗涤塔4洗涤。

干燥塔加热器H1和气流干燥加热器H2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低温、中温和高温加热单元,高温加热单元上部的介质入口与生蒸汽管G9相连,高温加热单元下部的介质出口与中温加热单元下部的介质入口相连,中温加热单元上部的介质出口与冷凝水管G10相连;低温加热单元的介质入口与配料工段尾气管G11相连,低温加热单元的介质出口与干燥工段尾气管G12相连。

空气在干燥塔加热器H1和气流干燥加热器H2中沿低温、中温和高温加热单元向前流动时,温度逐渐升高。生蒸汽进入高温加热单元对温度最高的热风进行加热,释放汽化潜热的蒸汽成为冷凝水从高温加热单元流出,再进入中温加热单元对温度较高的热风进行加热,释放显热后从冷凝水管G10排出。配料工段尾气管G11排放的干净且带有蒸汽的尾气,进入低温加热单元对刚进入的冷风进行加热,使配料工段的蒸煮尾气得到二级回收利用,节约干燥工段的蒸汽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