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旋转式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062发布日期:2019-08-21 00:11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环形旋转式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形旋转式隧道窑。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烧制砖制品的窑炉,在烧制砖制品时,需要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

传统的用于烧制砖制品的窑炉,在烧制砖制品时,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燃料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旋转式隧道窑,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燃料的热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形旋转式隧道窑,包括:行走窑体,行走窑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风干装置;沿行走窑体运动的方向,行走窑体内依次包括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以及冷却段;加热装置用于对预热段、焙烧段以及保温段进行加热;风干装置设置在靠近行走窑体的冷却段处;环形轨道,行走窑体设置在环形轨道内,行走窑体能够沿环形轨道移动;以及环形送料系统,环形送料系统与行走窑体同向运动,环形送料系统用于将砖坯输送并码放至环形轨道内,以使环形轨道能够移动至砖坯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行走窑体的炉衬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砖叠砌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行走窑体的截面宽度大于等于8.5米。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为燃料加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风干装置产生的干燥风从所述冷却段进入所述行走窑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行走窑体的运行速度70m/d~l20m/d。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行走窑体的长度为l20m~170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环形送料系统包括移动台车,移动台车上承载有分坯机,分坯机与行走窑体同向运转,并将待加工的砖坯分坯、码坯至环形轨道内,行走窑体沿环形轨道运行时经过分坯、码坯完成的砖坯,使得砖坯经过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以及冷却段的加工处理后,行走窑体继续沿环形轨道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行走窑体采用钢结构制成。

一种环形旋转式隧道窑,包括:行走窑体,行走窑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风干装置;沿行走窑体运动的方向,行走窑体内依次包括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以及冷却段;加热装置用于对预热段、焙烧段以及保温段进行加热;风干装置用于对干燥段和冷却段进行干燥降温;环形轨道,行走窑体设置在环形轨道内,行走窑体能够沿环形轨道移动;环形送料系统,环形送料系统与行走窑体同向运动,环形送料系统用于将砖坯输送并码放至环形轨道内,以使环形轨道能够移动至砖坯上;以及控制系统,环形轨道和行走窑体均电连接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被配置为用于控制行走窑体内的温湿度以及行走窑体的运行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旋转式隧道窑,包括行走窑体、环形轨道以及环形送料系统。其中,行走窑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风干装置。沿行走窑体运动的方向,行走窑体内依次包括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以及冷却段。加热装置用于对预热段、焙烧段以及保温段进行加热;风干装置用于对干燥段和冷却段进行干燥降温。行走窑体设置在环形轨道内,行走窑体能够沿环形轨道移动。环形送料系统与行走窑体同向运动,环形送料系统用于将砖坯输送并码放至环形轨道内,以使环形轨道能够移动至砖坯上。该环形旋转式隧道窑在使用的过程中,行走窑体进行旋转式移动,而砖坯保持不动。行走窑体沿环形轨道运行,从前到后依次分为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冷却段,在运行的过程中,对待加工的砖坯依次完成干燥、预热、焙烧、冷却、出砖的全过程。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使用窑车向窑内输送待加工的砖坯,烧制结束后,需要人工将砖从窑炉中搬出,需要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旋转式隧道窑,砖坯始终保持不动,而是行走窑体移动,不需要人工搬运砖坯以及烧成的成品砖,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将风干装置设置在靠近冷却段,使烧成砖在窑尾出口处降至室温,也就是说烧成砖散发的热量已全部被进入窑炉中的风带至焙烧段和干燥段,以供助燃和烘干,从而有效地对热能进行了利用,节约能源,提高了燃料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旋转式隧道窑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旋转式隧道窑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旋转式隧道窑的行走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旋转式隧道窑的加热装置;以及风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环形旋转式隧道窑;110-行走窑体;111-干燥段;112-预热段;113-焙烧段;114-保温段;115-冷却段;116-加热装置;117-风干装置;120-环形轨道;130-环形送料系统;131-移动台车;132-分坯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旋转式隧道窑100,其包括行走窑体110、环形轨道120以及环形送料系统130。

进一步地,行走窑体110进行旋转式移动,而砖坯保持不动。行走窑体110沿环形轨道120运行,从前到后依次分为干燥段111、预热段112、焙烧段113、保温段114、冷却段115,在运行的过程中,对待加工的砖坯依次完成干燥、预热、焙烧、冷却、出砖的全过程。

该环形旋转式隧道窑100,砖坯始终保持不动,而是行走窑体110移动,不需要人工搬运砖坯以及烧成的成品砖,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行走窑体110内设置有加热装置116和风干装置117。沿行走窑体110运动的方向,行走窑体110内依次包括干燥段111、预热段112、焙烧段113、保温段114以及冷却段11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6用于对预热段112、焙烧段113以及保温段114进行加热。加热装置116为燃料加热装置。进一步可选的,选用煤加热装置。

上述的煤加热装置可以选择本领域常见的煤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风干装置117设置在靠近行走窑体110的冷却段115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风干装置117产生的干燥风均选择从行走窑体110的窑尾进入,即干燥风从行走窑体110的冷却段115进入行走窑体110内对烧成转进行冷却,使烧成砖在窑尾出口处降至室温,也就是说烧成砖散发的热量已全部被进入窑炉中的风带至焙烧段113和干燥段111,以供助燃和烘干,从而有效地对热能进行了利用,节约能源,提高了燃料的热效率。

该环形旋转式隧道窑100在生产实际中停止投煤、供风48小时后,重新投煤、供风仍能正常焙烧。这在普通隧道窑的运行中是不可能达到的。该环形旋转式隧道窑100,砖坯从烧成温度降至室温,其散发的热量足以烘干同体积的湿砖坯,这可免建热风炉,也不必采取超热焙烧工艺来多耗煤以供烘干用热。

在普通隧道窑中,为避免高温烟气窜入窑车烧坏车轮和轴承,还需设置车底送风。在整个热供系统中,需保持车底、车面的送风压力平衡,既不让高温烟气下窜,也不许车底冷风上窜降低窑温。

但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旋转式隧道窑100砖坯直接码在地上(环形轨道120内),故无需车底送风,直接而充分的利用了地温。进一步地节约了能源。

进一步地,上述的行走窑体110采用钢结构制成,结构整体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进一步地,行走窑体110的炉衬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砖叠砌制成。这种材料、结构,不但能减少窑体重量和窑体热胀冷缩应力,更能提高其绝热性,窑温保持时间长。相对于普通窑炉,极大地提高了保温隔热效果。

进一步地,行走窑体110的截面宽度大于等于8.5米。进一步可选地,上述的行走窑体110的截面宽度选择9米。

目前常见的传统的隧道窑一般截面2.7~4.5米。本实施例的行走窑体110截面宽度更大,从而一次性吃入更多的砖坯,提高了产量,进一步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行走窑体110的长度为l20m~170m。行走窑体110的运行速度70m/d~l20m/d。

通过将上述的行走窑体110的长度选择设置为l20m~170m;行走窑体110的运行速度选择为70m/d~l20m/d,能够很好地保证行走窑体110沿环形轨道120运行,从前到后依次分为干燥段111、预热段112、焙烧段113、保温段114、冷却段115,在运行的过程中,对待加工的砖坯依次完成干燥、预热、焙烧、冷却、出砖的全过程。

进一步地,环形轨道120包括两个单独的圆形轨道,行走窑体110的相对的外壁分别设置在两个单独的圆形轨道内,从而能够沿该环形轨道120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环形轨道120也可以选择本领域其他能够形成环形的轨道结构。

进一步地,环形送料系统130与行走窑体110同向运动,环形送料系统130用于将砖坯输送并码放至环形轨道120内,以使环形轨道120能够移动至砖坯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环形送料系统130包括移动台车131,移动台车131上承载有分坯机132,分坯机132与行走窑体110同向运转,并将待加工的砖坯分坯、码坯至环形轨道120内。行走窑体110沿环形轨道120运行时经过分坯、码坯完成的砖坯,使得砖坯经过干燥段111、预热段112、焙烧段113、保温段114、冷却段115的加工处理后,行走窑体110继续沿环形轨道120运行。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旋转式隧道窑,包括:行走窑体、环形轨道、环形送料系统以及控制系统。

其中,行走窑体、环形轨道以及环形送料系统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行走窑体、环形轨道以及环形送料系统的具体结构完全相同。

具体地,行走窑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风干装置;沿行走窑体运动的方向,行走窑体内依次包括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以及冷却段;加热装置用于对预热段、焙烧段以及保温段进行加热;风干装置用于对干燥段和冷却段进行干燥降温。行走窑体设置在环形轨道内,行走窑体能够沿环形轨道移动。环形送料系统与行走窑体同向运动,环形送料系统用于将砖坯输送并码放至环形轨道内,以使环形轨道能够移动至砖坯上。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选择本领域常见的能够用于控制窑炉内煅烧温度的温控系统;以及能够控制行走窑体沿环形轨道运动的速度的速度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环形轨道和行走窑体均电连接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被配置为用于控制行走窑体内的温湿度以及行走窑体的运行速度。

普通隧道窑需要大量人力,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该环形旋转式隧道窑采用机械化操作和自动化数字控制系统,窑内温度直接显示在控制系统的显示屏上,傻瓜似的操做十分轻松,并从根本上杜绝了炼砖,大大提高成品率,工作环境不脏不热,有利于操作人员的作业。投资少,产量高,该环形旋转式隧道窑可日产标砖45万块,与传统窑炉相比节省人工费60%以上,用工的减少同时带来管理的便宜,总投资比同等产量的隧道节约50%;环保、节能每块标砖只需耗热260大卡,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机械化操作系统减轻了劳动强度,人性化工艺流程改善了高温多尘的工作环境;成品率高,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由于全方采用自动化、数字化控制系统工程,提高了产品质量及其质量的稳定性。原材料广泛,适宜生产新型墙材,可适应矸石、页岩、粉煤灰、河底淤泥、建筑垃圾等多种原料,适合生产各种类型空心砖、多孔砖、自保温砖等多种规格产品。维修少,寿命长,窑体全部钢结构基本无需维修,全纤维炉衬重量轻,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使用寿命是传统窑炉的两倍以上。建厂周期短,操作简单,环形旋转式窑90天—110天内完工,数字化、自动化系统解决了传统人为经验带来的失误,提高了成品率和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