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磨件用脱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735发布日期:2019-09-12 10:1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耐磨件用脱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耐磨件用脱砂装置。



背景技术:

脱砂装置又叫洗石机,主要用于砂类产品的去除杂质(如粉尘)的机器,因较多使用水洗的方法,故成为洗砂机,其中,因为一般是对机制砂(由石料破碎而成),所以也被称为洗石机,因其外观和原理不同,也被称为螺旋洗砂机,滚筒洗砂机,水轮洗砂机,震动洗砂机等,现有耐磨件用脱砂装置无法对脱砂后的耐磨件进行输送脱水,导致对耐磨件收集费时费力,并且无法将耐磨件进行平稳传输,导致耐磨件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耐磨件用脱砂装置,以解决现有耐磨件用脱砂装置无法对脱砂后的耐磨件进行输送脱水,导致对耐磨件收集费时费力,并且无法将耐磨件进行平稳传输,导致耐磨件掉落的问题,达到了能够对脱砂后的耐磨件进行输送脱水,使耐磨件收集方便快捷,并且能够将耐磨件进行平稳传输,使耐磨件不会掉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耐磨件用脱砂装置,包括支撑脚、支撑架、固定框、第一电机、第一皮带、第一皮带轮、螺旋绞龙、控制器、按钮、电源导线、排水孔、送料装置和输料装置,所述支撑脚通过垫片与支撑架底部左端三分之一处进行焊接,所述固定框通过垫片与支撑架顶部内侧进行焊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一字螺钉与支撑架顶部左前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皮带轮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螺旋绞龙垂直嵌入于第一皮带轮前端内侧,并且螺旋绞龙与第一皮带轮前端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器呈长方体结构且控制器通过六角螺栓与固定框前端中部下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前端右侧安装有圆柱体结构的按钮,所述电源导线右端与控制器左端进行插接,所述排水孔与固定框前端右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送料装置安装于固定框右端下侧,所述输料装置通过垫片与支撑架右端进行焊接,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侧门、握槽、铰链和导向板,所述侧门嵌入于固定框右端下侧,并且侧门通过铰链与固定框右端下侧进行铰接,所述侧门前端左侧安装有长方体结构的握槽,所述导向板呈三角体状结构且导向板通过垫片与固定框右端下侧及输料装置顶部左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输料装置包括固定架、安装框、排水管、蓄水箱、第二电机、第一滚轴、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第四皮带、第五皮带轮和第二滚轴,所述固定架通过垫片与支撑架右端进行焊接,所述安装框通过垫片与固定架顶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蓄水箱呈长方体结构且蓄水箱通过垫片与固定架内侧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排水管呈圆柱体结构且排水管与蓄水箱前端左下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一字螺钉与固定架内侧左后端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转轴与第二电机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三皮带轮内侧壁及第四皮带轮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皮带轮通过第四皮带与第五皮带轮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轴通过转轴与第三皮带轮后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轴通过转轴与第四皮带轮后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按钮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端均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均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外表面均匀分布,利于起到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进行散热的作用,防止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过热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上端设置有排放塞,并且排放塞与排水管内侧壁进行垂直插接,利于起到对排放管进行防漏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的大小相等,并且滚轴的数量大于个,利于起到对耐磨件进行传输的作用,并且增加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侧门上端设置有密封圈,并且密封圈沿侧门外表面边缘均匀分布,利于起到增加侧门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上端共设置有三个按钮,并且按钮上端设置有防水套,利于操作者进行操作,并且起到防水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端喷涂有防氧化涂层,并且防氧化涂层的厚度为4mm,利于起到对支撑架进行防氧化的作用,并且增加支撑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AKM系列,转速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为合金材料,硬度高且不易生锈。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无法对脱砂后的耐磨件进行输送脱水,导致对耐磨件收集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设置有输料装置,第二电机得电进行机械运动,通过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正转,进而使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进行传动,进而使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分别带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进行转动,同时第四皮带轮通过第四皮带带动第五皮带轮进行传动,从而使第五皮带林带动相应的滚轴进行转动,从而使滚轴对耐磨件进行输送,达到了能够对脱砂后的耐磨件进行输送脱水,使耐磨件收集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无法将耐磨件进行平稳传输,导致耐磨件掉落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送料装置,当要对耐磨件进行输送时,用手握住握槽,然后拉动侧门,使侧门通过铰链在固定框上端进行传动,将侧门打开,使耐磨件通过开出进行掉落,接下来耐磨件通过导向板掉落至到输料装置顶部进行传送,达到了能够将耐磨件进行平稳传输,使耐磨件不会掉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料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料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脚-1、支撑架-2、固定框-3、第一电机-4、第一皮带-5、第一皮带轮-6、螺旋绞龙-7、控制器-8、按钮-9、电源导线-10、排水孔-11、送料装置-12、输料装置-13、侧门-1201、握槽-1202、铰链-1203、导向板-1204、固定架-1301、安装框-1302、排水管-1303、蓄水箱-1304、第二电机-1305、第一滚轴-1306、第二皮带轮-1307、第二皮带-1308、第三皮带轮-1309、第四皮带轮-1310、第四皮带-1311、第五皮带轮-1312、第二滚轴-13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送料装置12、输料装置13、侧门1201、握槽1202、铰链1203、导向板1204、固定架1301、安装框1302、排水管1303、蓄水箱1304、第二电机1305、第一滚轴1306、第二皮带轮1307、第二皮带1308、第三皮带轮1309、第四皮带轮1310、第四皮带1311、第五皮带轮1312和第二滚轴1313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支撑脚1、支撑架2、固定框3、第一电机4、第一皮带5、第一皮带轮6、螺旋绞龙7、控制器8、按钮9、电源导线10和排水孔11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耐磨件用脱砂装置:包括支撑脚1、支撑架2、固定框3、第一电机4、第一皮带5、第一皮带轮6、螺旋绞龙7、控制器8、按钮9、电源导线10、排水孔11、送料装置12和输料装置13,支撑脚1通过垫片与支撑架2底部左端三分之一处进行焊接,固定框3通过垫片与支撑架2顶部内侧进行焊接,第一电机4通过一字螺钉与支撑架2顶部左前端进行螺纹连接,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皮带5与第一皮带轮6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螺旋绞龙7垂直嵌入于第一皮带轮6前端内侧,并且螺旋绞龙7与第一皮带轮6前端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控制器8呈长方体结构且控制器8通过六角螺栓与固定框3前端中部下侧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控制器8前端右侧安装有圆柱体结构的按钮9,电源导线10右端与控制器8左端进行插接,排水孔11与固定框3前端右侧进行垂直插接,送料装置12安装于固定框3右端下侧,输料装置13通过垫片与支撑架2右端进行焊接,送料装置12包括侧门1201、握槽1202、铰链1203和导向板1204,侧门1201嵌入于固定框3右端下侧,并且侧门1201通过铰链1203与固定框3右端下侧进行铰接,侧门1201前端左侧安装有长方体结构的握槽1202,导向板1204呈三角体状结构且导向板1204通过垫片与固定框3右端下侧及输料装置13顶部左端进行垂直焊接,输料装置13包括固定架1301、安装框1302、排水管1303、蓄水箱1304、第二电机1305、第一滚轴1306、第二皮带轮1307、第二皮带1308、第三皮带轮1309、第四皮带轮1310、第四皮带1311、第五皮带轮1312和第二滚轴1313,固定架1301通过垫片与支撑架2右端进行焊接,安装框1302通过垫片与固定架1301顶部进行垂直焊接,蓄水箱1304呈长方体结构且蓄水箱1304通过垫片与固定架1301内侧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排水管1303呈圆柱体结构且排水管1303与蓄水箱1304前端左下侧进行垂直插接,第二电机1305通过一字螺钉与固定架1301内侧左后端进行垂直螺纹连接,第二皮带轮1307通过转轴与第二电机1305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皮带轮1307通过第二皮带1308与第三皮带轮1309内侧壁及第四皮带轮1310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皮带轮1310通过第四皮带1311与第五皮带轮1312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滚轴1306通过转轴与第三皮带轮1309后端进行传动连接,第二滚轴1313通过转轴与第四皮带轮1310后端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电机4、按钮9和第二电机1305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控制器8通过电源导线10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305上端均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均沿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305外表面均匀分布,利于起到对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305进行散热的作用,防止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305过热损坏。

其中,所述排水管1303上端设置有排放塞,并且排放塞与排水管1303内侧壁进行垂直插接,利于起到对排放管1303进行防漏的作用。

其中,所述第一滚轴1306和第二滚轴1313的大小相等,并且滚轴的数量大于2个,利于起到对耐磨件进行传输的作用,并且增加传输效率。

其中,所述侧门1201上端设置有密封圈,并且密封圈沿侧门1201外表面边缘均匀分布,利于起到增加侧门1201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控制器8上端共设置有三个按钮9,并且按钮9上端设置有防水套,利于操作者进行操作,并且起到防水作用。

其中,所述支撑架2上端喷涂有防氧化涂层,并且防氧化涂层的厚度为4mm,利于起到对支撑架2进行防氧化的作用,并且增加支撑架2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305均为AKM系列,转速均匀。

其中,所述支撑脚1为合金材料,硬度高且不易生锈。

本专利所述的铰链1203铰链又称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铰链可由可移动的组件构成,或者由可折叠的材料构成,合页主要安装于门窗上,而铰链更多安装于橱柜上,按材质分类主要分为,不锈钢铰链和铁铰链;为让人们得到更好的享受又出现了液压铰链(又称阻尼铰链),其特点是在柜门关闭时带来缓冲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小了柜门关闭时与柜体碰撞发出的噪音;所述第二皮带轮1307属于盘毂类零件,一般相对尺寸比较大,制造工艺上一般以铸造、锻造为主,一般尺寸较大的设计为用铸造的方法,材料一般都是铸铁(铸造性能较好),很少用铸钢(钢的铸造性能不佳);一般尺寸较小的,可以设计为锻造,材料为钢,皮带轮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场合,例如小型柴油机动力的输出,农用车,拖拉机,汽车,矿山机械,机械加工设备,纺织机械,包装机械,车床,锻床,一些小马力摩托车动力的传动,农业机械动力的传送,空压机,减速器,减速机,发电机,轧花机等等。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耐磨件用脱砂装置进行水平放置,接下来通过电源导线10接通外接电源,给耐磨件用脱砂装置提供电源,然后将固定框3内部加上适量的水,然后将需要脱砂的耐磨件放置于固定框3内侧;在使用时,按下控制器8上端的按钮9,启动耐磨件用脱砂装置,第一电机4得电进行机械运动,通过第一皮带5带动第一皮带轮6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皮带轮6带动螺旋绞龙7在固定框3内侧进行转动,使螺旋绞龙7对耐磨件进行脱砂传输;当脱水完毕后,用手握住握槽1202,然后拉动侧门1201,使侧门1201通过铰链1203在固定框3上端进行传动,将侧门1201打开,使耐磨件通过开出进行掉落,接下来耐磨件通过导向板1204掉落至到输料装置13顶部进行传送,能够将耐磨件进行平稳传输,使耐磨件不会掉落;接下来第二电机1305得电进行机械运动,通过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1307进行正转,进而使第二皮带轮1307通过第二皮带轮1308带动第三皮带轮1309和第四皮带轮1310进行传动,进而使第三皮带轮1309和第四皮带轮1310分别带动第一滚轴1306和第二滚轴1313进行转动,同时第四皮带轮1310通过第四皮带1311带动第五皮带轮1312进行传动,从而使第五皮带林1312带动相应的滚轴进行转动,从而使滚轴对耐磨件进行输送,能够对脱砂后的耐磨件进行输送脱水,使耐磨件收集方便快捷,并且耐磨件上端水会掉落至到蓄水箱1304内部进行收集,排水管1303起到对蓄水箱1304内部的水进行排放的作用;最后将输料装置13顶部右端的耐磨件进行收集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