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机谷物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4776发布日期:2019-09-20 22:3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双风机谷物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风机谷物干燥机。



背景技术:

农业上收获的各种谷物均要进行除湿干燥处理,而除湿干燥处理的目的是为降低谷物中的含水量,降低含水量一方面可以减少谷物呼吸作用而消耗能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谷物发芽、霉变。现有技术中大规模的谷物干燥主 要采用谷物干燥机,其具有脱水时间短、干燥处理效率高的优点,有效保证了谷物存储的质量,降低了谷物霉变、发芽的几率,对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谷物干燥机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目前,大型化、高强度、高经济性以及改进对原料的适应性,是干燥机发展的基本趋势。公开号为CN10875943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式谷物干燥机,包括干燥机主体、上粮提升机构及出粮输送机构,干燥机主体包括储粮段、干燥段、缓苏段、过渡段、冷却段、排粮段、大漏斗和下本体。干燥段采用热风机吹风的方式干燥谷物,储粮段内的谷物落入干燥段的过程中风干,这种风干方式理论上可行,但现实生产中的情况是谷物一次下落过程中风干不彻底,谷物出料要再次送入储粮段和干燥段进行连续干燥才能达到一定的风干效果,不仅提高了能耗,而且风干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风机谷物干燥机,可提高干燥段内的谷物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风机谷物干燥机,包括主机体,主机体内自上而下设有储粮段、干燥段,主机体外固定有风机,所述干燥段内设有连接风机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第一出风管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第一排风管,第二出风管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第二排风管,第一排风管的位置与第二排风管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排风管与第二排风管均倾斜向上设置,且第一排风管的中轴线与位置对应的第二排风管的中轴线交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出风管与第二出风管的出风在干燥段内的上方交叉,交叉向上的热风对下落的谷物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延长了谷物的滞空时间,增加了谷物与热风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干燥段内的谷物干燥效率。

优选的,所述干燥段内设有两根互相平行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翻料板,主机体外固定有用于驱动转轴的第一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驱动翻料板旋转时,翻料板将沉积于干燥段底部的谷物重新翻甩至空中接受热风的吹拂,从而提高了谷物在干燥段内的干燥效率。

优选的,所述翻料板为具有若干滤孔的滤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若干滤孔的翻料板在旋转翻料时对热风的阻挡作用较小,也降低了翻料板旋转时的产风量,并且具有筛分作用,有利于热风进入谷物的间隙中。

优选的,所述翻料板兼具翻转和升降功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翻料板上升至脱离干燥段底部时,翻料板用于反弹落至半空的谷物,使谷物再次被甩至半空与热风接触,从而提高谷物的干燥效果;将翻料板设于干燥段底部时,翻料板用于将干燥段底部沉积的谷物翻甩至空中与热风接触,从而提高谷物的干燥效果。

优选的,所述干燥段的外壁上设有竖直的长通孔,干燥段内设有内压板,干燥段外设有外压板,内压板与外压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伸于长通孔内,第一电机固定于外压板上,转轴穿过内压板和外压板与第一电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松螺栓即可使内压板和外压板整体向上或向下移动,移动至指定高度后拧紧螺栓,内压板和外压板即可压紧在干燥段的壁上,如此可调节翻料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内压板朝向干燥段内壁的表面上固定设有一圈第一密封圈,外压板朝向干燥段外壁的表面上固定设有一圈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一方面可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气导致的干燥段保温效果降低;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内压板、外压板与干燥段内、外壁的摩擦阻力,避免内压板、外压板及干燥段的内、外壁过于光滑而导致的摩擦阻力过小。

优选的,所述储粮段顶部设有分粮段,分粮段内设有绞龙,储粮段与分粮段之间隔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漏孔;分粮段的一端连通设有竖直的提升段,提升段内设有提升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谷物从分粮段的一端进入后,在绞龙的作用下输送至分粮段的另一端,输送过程中不断有谷物从隔板上的漏孔落至储粮段内,从而使储粮段内堆积的谷物高度均匀。

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两个链轮,两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链条上固定有若干托板,两个链轮分别设于提升段的两端,提升段顶部设有驱动链轮的第二电机,提升段底部设有张紧座,张紧座上设有竖直的腰型孔,腰型孔内插有辊轴,链轮套设于辊轴上,张紧座螺接有竖直下压辊轴端部的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谷物从提升段的底端进入后不断地被托板向上输送,托板运动到链条的顶部后,托板逐渐趋于竖直状态,在该过程中托板上的谷物倒落于分粮段的端部。张紧座上的螺钉向下抵紧辊轴,可使链条紧绷,可减小链条运动过程中的晃动,不仅降噪而且能减少谷物从托板上的抖落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使第一出风管与第二出风管的出风在干燥段内的上方交叉,交叉向上的热风对下落的谷物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延长了谷物的滞空时间,增加了谷物与热风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干燥段内的谷物干燥效率;

2.通过在干燥段内设置带滤孔的翻料板,利用翻料板将沉积于干燥段底部的谷物重新翻甩至空中接受热风的吹拂,从而提高了谷物在干燥段内的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双风机谷物干燥机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是双风机谷物干燥机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是双风机谷物干燥机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B部放大图;

图9是图2中C部放大图。

图中,1、储粮段;2、干燥段;2a、长通孔;3、分粮段;4、提升段;5、风机;61、第一出风管;62、第二出风管;71、第一排风管;72、第二排风管;8、转轴;9、翻料板;9a、滤孔;10、第一电机;11、内压板;12、外压板;13、螺栓;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6、绞龙;17、隔板;17a、漏孔;18、张紧座;18a、腰型孔;19、第二电机;20、链轮;21、链条;22、托板;23、辊轴;2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风机谷物干燥机,包括主机体,主机体内自上而下设有分粮段3、储粮段1、干燥段2,主机体外固定有竖直的提升段4,提升段4的顶部与分粮段3的一端接通,分粮段3的顶部通过水平的隔板17与分粮段3分隔,隔板17上均匀设有若干漏孔17a(见图2),分粮段3内水平设有绞龙16。

结合图2与图3,提升段4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旋转轴8上驱动一个链轮20;提升段4的底部固定有张紧座18,张紧座18内安装另一个链轮20,两个链轮20通过链条21连接,链条21上间隔均匀地固定有若干托板22,谷物从底部进入提升段4后被托板22一个接一个地铲起,托板22上托着谷物上升至链条21顶部,托板22在链条21顶部逐渐翻转成竖直状,然后再由竖直状翻转至倾斜状,在此过程中托板22上的谷物被倒落至分粮段3的一端,绞龙16将谷物输送至分粮段3的另一端,在绞龙16输送谷物的过程中,谷物不断地从隔板17上的漏孔17a漏入储粮段1内,储粮段1内沉积的谷物再漏入干燥段2内。

如图4所示,张紧座18上竖直设有腰型孔18a,腰型孔18a内插有辊轴23,链轮20可旋转地套设于辊轴23上,张紧座18上设有竖直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接有螺钉24,螺钉24底部压于辊轴23的端部上。张紧座18上的螺钉24向下抵紧辊轴23,可使链条21紧绷,可减小链条21运动过程中的晃动,不仅降噪而且能减少谷物从托板22上的抖落量。

结合图2与图6,主机体的外壁上固定有两个风机5,干燥段2内固定有互相平行的第一出风管61、第二出风管62,第一出风管61和第二出风管62分别连接于两个风机5上。第一出风管61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若干互相平行的第一排风管71,第二出风管62上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若干互相平行的第二排风管72,所有第一排风管71的位置与第二排风管72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排风管71与第二排风管72均倾斜向上设置,且第一排风管71的中轴线与位置对应的第二排风管72的中轴线交叉。交叉向上的热风对下落的谷物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延长了谷物的滞空时间,增加了谷物与热风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干燥段2内的谷物干燥效率。

结合图2与图6,干燥段2内设有两根互相平行的转轴8,转轴8上固定有翻料板9,主机体外固定有用于驱动转轴8的第一电机10,翻料板9为密布滤孔9a的滤网板。

如图8所示,干燥段2的外壁上开设竖直的长通孔2a,干燥段2内设有内压板11,干燥段2外设有外压板12。内压板11和外压板12均覆盖长通孔2a,且内压板11与外压板12通过螺栓13连接,螺栓13伸于长通孔2a内,第一电机10固定于外压板12上,转轴8穿过内压板11和外压板12与第一电机10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将翻料板9上升至脱离干燥段2底部时,翻料板9用于反弹落至半空的谷物,使谷物再次被甩至半空与热风接触,从而提高谷物的干燥效果;将翻料板9设于干燥段2底部时,翻料板9用于将干燥段2底部沉积的谷物翻甩至空中与热风接触,从而提高谷物的干燥效果。

如图8、图9所示,为防止内压板11与干燥段2内壁的配合间隙处、外压板12与干燥段2外壁的配合间隙处漏气而降低干燥段2的保温性,因此内压板11朝向干燥段2内壁的表面上固定设有一圈第一密封圈14,外压板12朝向干燥段2外壁的表面上固定设有一圈第二密封圈1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