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3902发布日期:2019-08-27 19:5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280536.8,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新型燃气锅炉低温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空气箱、烟气箱、低温超导热管和烟气进口;所述空气箱左侧设置有空气出口,且空气出口上方设置有热气温度计,所述空气箱右侧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空气箱内部设置有低温超导热管,且低温超导热管下端设置有烟气箱,所述烟气箱右侧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箱左侧设置有烟气进口。

但是现有的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还存在着不具备自动提升防护门的高度,对防护门上侧的缝隙处防尘效果差和不方便对烘干炉上侧的热气向下导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存在着不具备自动提升防护门的高度,对防护门上侧的缝隙处防尘效果差和不方便对烘干炉上侧的热气向下导落的问题。一种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烘干炉,入气管,旋转辊,固定板,电源开关,底部支脚,旋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链,纵向通孔,可调节防护门结构,防护外套结构,循环导管结构和承载链板,所述的入气管焊接在烘干炉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旋转辊由上至下依次轴接在烘干炉的内侧;所述的固定板螺钉安装在烘干炉的中部左侧;所述的电源开关嵌入在和固定板的左侧;所述的底部支脚焊接在烘干炉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旋转电机螺钉安装在烘干炉的下部右侧;所述的主动齿轮键连接在旋转电机的前侧输出轴上;所述的从动齿轮焊接在旋转辊的前侧;所述的传动链贯穿纵向通孔套接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侧;所述的纵向通孔开设在烘干炉的下部右侧;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门结构安装在烘干炉的右侧;所述的防护外套结构安装在烘干炉的上部;所述的循环导管结构安装在烘干炉内侧的中部右侧;所述的承载链板套接在旋转辊的外侧;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门结构包括纵向插框,纵向防护门,齿条,横向安装垫板,驱动电机和旋转齿轮,所述的纵向插框螺栓安装在烘干炉的右侧;所述的纵向防护门插接在纵向插框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齿条焊接在纵向防护门的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驱动电机螺钉安装在横向安装垫板的上部;所述的旋转齿轮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前侧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外套结构包括三角支架,缠绕辊,横向固定板,顶紧螺栓,防护帘和矩形固定块,所述的三角支架螺栓安装在烘干炉的上部右侧;所述的缠绕辊焊接在三角支架的前侧中上部;所述的横向固定板焊接在三角支架的前侧中下部;所述的矩形固定块焊接在纵向防护门的右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导管结构包括循环管,抽气斗,纵向连接杆,抽风机,中部出气管和底部出气斗,所述的循环管螺钉安装在烘干炉的内壁中部右侧;所述的抽气斗螺钉安装在循环管的上部左侧;所述的纵向连接杆螺钉安装在循环管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抽风机螺钉安装在纵向连接杆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帘设置在纵向防护门的上侧,并在一端缠绕在缠绕辊的外侧另一端螺钉安装在矩形固定块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中部出气管胶接在中部出气管的下部,并在右侧插接在循环管的内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中部出气管和底部出气斗分别胶接在循环管的中部左侧和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纵向防护门的上部还轴接有防护导轮。

优选的,所述的横向安装垫板焊接在纵向插框的上部左侧,并与烘干炉的上部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横向固定板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齿轮与齿条啮合。

优选的,所述的电源开关设置有三个,所述的电源开关分别与旋转电机,驱动电机和抽风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电机和驱动电机分别采用型号为3420的电机,所述的抽风机具体采用型号为DF4.0B-4的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齿轮与齿条啮合,有利于在使用时给驱动电机带动旋转齿轮旋转,使其与齿条啮合进行调节纵向防护门插接在纵向插框内的长度,从而能够自动升降纵向防护门。

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帘设置在纵向防护门的上侧,并在一端缠绕在缠绕辊的外侧另一端螺钉安装在矩形固定块的上部,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灰尘掉落到纵向防护门与纵向插框的缝隙处。

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中部出气管和底部出气斗分别胶接在循环管的中部左侧和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打开抽风机后,从而方便将上侧的空气向下抽取,从而能够对烘干炉内的空气起到循环作用,从而避免烘干炉内的热气向上四散,进而提高对余热回收的效果。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中部出气管胶接在中部出气管的下部,并在右侧插接在循环管的内侧中间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向中部出气管内导风,从而避免气流直接导流到底部出气斗内。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纵向防护门的上部还轴接有防护导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防护帘与纵向防护门摩擦损坏。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横向安装垫板焊接在纵向插框的上部左侧,并与烘干炉的上部螺栓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对横向安装垫板的固定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横向固定板的中间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在横向固定板上旋转顶紧螺栓,从而方便对缠绕在缠绕辊上的防护帘起到固定作用。

8.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源开关设置有三个,所述的电源开关分别与旋转电机,驱动电机和抽风机电性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所需给旋转电机,驱动电机或抽风机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防护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导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烘干炉;2、入气管;3、旋转辊;4、固定板;5、电源开关;6、底部支脚;7、旋转电机;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传动链;11、纵向通孔;12、可调节防护门结构;121、纵向插框;122、纵向防护门;1221、防护导轮;123、齿条;124、横向安装垫板;125、驱动电机;126、旋转齿轮;13、防护外套结构;131、三角支架;132、缠绕辊;133、横向板;134、顶紧螺栓;135、防护帘;136、矩形固定块;14、循环导管结构;141、循环管;142、抽气斗;143、纵向连接杆;144、抽风机;145、中部出气管;146、底部出气斗;15、承载链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烘干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烘干炉1,入气管2,旋转辊3,固定板4,电源开关5,底部支脚6,旋转电机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传动链10,纵向通孔11,可调节防护门结构12,防护外套结构13,循环导管结构14和承载链板15,所述的入气管2焊接在烘干炉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旋转辊3由上至下依次轴接在烘干炉1的内侧;所述的固定板4螺钉安装在烘干炉1的中部左侧;所述的电源开关5嵌入在和固定板4的左侧;所述的底部支脚6焊接在烘干炉1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旋转电机7螺钉安装在烘干炉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主动齿轮8键连接在旋转电机7的前侧输出轴上;所述的从动齿轮9焊接在旋转辊3的前侧;所述的传动链10贯穿纵向通孔11套接在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的外侧;所述的纵向通孔11开设在烘干炉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门结构12安装在烘干炉1的右侧;所述的防护外套结构13安装在烘干炉1的上部;所述的循环导管结构14安装在烘干炉1内侧的中部右侧;所述的承载链板15套接在旋转辊3的外侧;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门结构12包括纵向插框121,纵向防护门122,齿条123,横向安装垫板124,驱动电机125和旋转齿轮126,所述的纵向插框121螺栓安装在烘干炉1的右侧;所述的纵向防护门122插接在纵向插框12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齿条123焊接在纵向防护门122的左侧前后两端;所述的驱动电机125螺钉安装在横向安装垫板124的上部;所述的旋转齿轮126键连接在驱动电机125的前侧输出轴上;所述的旋转齿轮126与齿条123啮合,在使用时给驱动电机125带动旋转齿轮126旋转,使其与齿条123啮合进行调节纵向防护门122插接在纵向插框121内的长度,从而能够自动升降纵向防护门122,所述的纵向防护门122的上部还轴接有防护导轮1221,在使用时能够避免防护帘135与纵向防护门122摩擦损坏,所述的横向安装垫板124焊接在纵向插框121的上部左侧,并与烘干炉1的上部螺栓连接,在使用时能够增加对横向安装垫板124的固定效果。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外套结构13包括三角支架131,缠绕辊132,横向板133,顶紧螺栓134,防护帘135和矩形固定块136,所述的三角支架131螺栓安装在烘干炉1的上部右侧;所述的缠绕辊132焊接在三角支架131的前侧中上部;所述的横向板133焊接在三角支架131的前侧中下部;所述的矩形固定块136焊接在纵向防护门122的右侧下部;所述的防护帘135设置在纵向防护门122的上侧,并在一端缠绕在缠绕辊132的外侧另一端螺钉安装在矩形固定块136的上部,在使用时能够灰尘掉落到纵向防护门122与纵向插框121的缝隙处,所述的顶紧螺栓134螺纹连接在横向板133的中间位置,在使用时在横向板133上旋转顶紧螺栓134,从而方便对缠绕在缠绕辊132上的防护帘135起到固定作用。

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导管结构14包括循环管141,抽气斗142,纵向连接杆143,抽风机144,中部出气管145和底部出气斗146,所述的循环管141螺钉安装在烘干炉1的内壁中部右侧;所述的抽气斗142螺钉安装在循环管14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纵向连接杆143螺钉安装在循环管14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抽风机144螺钉安装在纵向连接杆143的右侧;所述的中部出气管145和底部出气斗146分别胶接在循环管141的中部左侧和下部,在使用时打开抽风机144后,从而方便将上侧的空气向下抽取,从而能够对烘干炉1内的空气起到循环作用,从而避免烘干炉1内的热气向上四散,进而提高对余热回收的效果,所述的中部出气管145胶接在中部出气管145的下部,并在右侧插接在循环管141的内侧中间位置,在使用时方便向中部出气管145内导风,从而避免气流直接导流到底部出气斗146内。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根据使用所需将烘干热气从入气管2内导入,电源开关5上有三个开关分别控制旋转电机7、驱动电机125和抽风机144,打开电源开关5上控制旋转电机7的开关使其给旋转电机7供电,并通过主动齿轮8利用传动链10带动从动齿轮9旋转,从而利用旋转辊3带动承载链板15旋转,以便向左侧传输放置有所需烘干物件的承载链板15,传输到指定位置后将该开关关闭,然后打开电源开关5上控制驱动电机125的开关使其给驱动电机125供电使其利用旋转齿轮126与齿条123啮合,进行向下传输纵向防护门122,同时防护帘135跟随下降,接着打开电源开关5上控制抽风机144的开关使其给抽风机144供电,使其将气流通过循环管141在中部出气管145和底部出气斗146内向烘干炉1的中部和下部输送。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