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送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7484发布日期:2019-07-31 09:3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空调送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送风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的环境空气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现有技术中,空调送风结构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的换热器和离心风机,机箱的前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靠近进风口设置,离心风机设置在换热器和机箱的后面板之间,在机箱的宽度一定的情况下,离心风机因宽度的限制不能够加大,使得空调的换热能力较受到了限制,难以达到大功率空调的设计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离心风机设置在换热器和机箱的侧面板之间,且靠近出风口设置,充分利用了机箱的内部空间,离心风机的尺寸能够加大,满足了大功率空调的设计要求。但是,由于离心风机的蜗壳的进风口设置在蜗壳的左右两侧,使得流经换热器的气流从蜗壳的左右两侧进入蜗壳内,靠近机箱的侧面板的进风侧的空间较小且离进风口较远,靠近换热器的进风侧的空间较大且离进风口较近,风量顺通,导致蜗壳的左右两侧进风量不一致,离心风机的电机的载荷分布不均匀,使得电机容易受损,缩短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送风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送风结构的风机的左右两侧进风量不一致,导致载荷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送风结构,该空调送风结构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的换热器和风机,机箱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靠近进风口设置,风机靠近出风口设置;风机包括蜗壳、设置在蜗壳上的驱动构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内且被驱动构件驱动旋转的风轮,蜗壳的侧壁上设有出口,出口与出风口连通,蜗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风轮用于使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进口从蜗壳的顶部和底部吸入蜗壳内并通过出口和出风口排出。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风机是离心风机。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进风口的两侧;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靠近第一出风口设置且第一风机的蜗壳的出口和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二风机靠近第二出风口设置且第二风机的蜗壳的出口和第二出风口连通。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的第三换热部;第一换热部设置在第三换热部靠近第一风机的一侧,第二换热部设置在第三换热部靠近第二风机的一侧,第三换热部正对进风口设置。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部的第一端与第三换热部靠近第一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部的第二端靠近第一风机设置,使得第一换热部整体倾斜设置以增大第一换热部的换热面积。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部的第二端位于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换热部的第一端与第三换热部靠近第二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二换热部的第二端靠近第二风机设置,使得第二换热部整体倾斜设置以增大第二换热部的换热面积。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换热部的第二端位于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部与第三换热部一体成型;并且/或者第二换热部与第三换热部一体成型。

在上述空调送风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送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机箱内的接水盘,接水盘位于换热器的下方。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离心风机包括蜗壳、设置在蜗壳上的驱动构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内且被驱动构件驱动旋转的风轮,蜗壳的侧壁上设有出口,出口与出风口连通,蜗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蜗壳的进口设置在蜗壳的左右两侧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将蜗壳的进口设置在蜗壳的顶部和底部,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进口从蜗壳的顶部和底部进入蜗壳内,由于机箱的高度较小,使得蜗壳的顶部与机箱的顶板之间的间距和蜗壳的底部与机箱的底板之间的间距相差不大,从而使得蜗壳的顶部和底部的进风量能够基本保持一致,避免了电机和风轮载荷分布不均匀,避免了对电机和风轮造成损害,延长了电机和风轮的使用寿命。而且蜗壳的顶部与机箱的顶板之间的间距以及蜗壳的底部与机箱的底板之间的间距均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增大了蜗壳的顶部与机箱的顶板之间的间距以及蜗壳的底部与机箱的底板之间的间距,从而避免了气流流经蜗壳的顶部以及蜗壳的底部时产生噪音,避免了对环境形成噪声污染,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将空调送风结构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机箱的同一侧板上,使得空调送风结构既可以吊顶安装,又可以内嵌到墙体内部,还可以灵活地融合到家具当中,从而为空调送风结构的安装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满足用户家中的个性化和创意需求,并且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都设置在机箱的同一侧板上,使得空调送风结构只有一侧露在外面即可,即空调送风结构的进风、出风以及维修都可以在这一侧进行,便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进一步地,通过双离心风机和双出风口的设计,使得本发明的空调送风结构在设计得非常薄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出风量,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的第三换热部,第一换热部设置在第三换热部靠近第一离心风机的一侧,第二换热部设置在第三换热部靠近第二离心风机的一侧,第三换热部靠近进风口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增大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使得从进风口进入机箱内的气流在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充分地与换热器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送风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送风结构的前视图。

其中,1、机箱;11、前面板;111、进风口;112、第一出风口;113、第二出风口;2、换热器;21、第一换热部;22、第二换热部;23、第三换热部;31、蜗壳;32、风轮;33、驱动构件;34、第一离心风机;35、第二离心风机;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尽管本申请是结合离心风机来描述的,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回转风机、轴流风机等其他风机,这种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顶”、“底”、“垂直”、“平行”、“左”、“右”、“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送风结构,该空调送风结构通过将蜗壳的进口设置在蜗壳的顶部和底部,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进口从蜗壳的顶部和底部进入蜗壳内,由于机箱的高度较小,使得蜗壳的顶部与机箱的顶板之间的间距和蜗壳的底部与机箱的底板之间的间距相差不大,从而使得蜗壳的顶部和底部的进风量能够基本保持一致,避免了电机和风轮载荷分布不均匀,避免了对电机和风轮造成损害,延长了电机和风轮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送风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送风结构的前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空调送风结构包括机箱1以及设置在机箱1内的换热器2和离心风机,机箱1的前面板11上设置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换热器2靠近进风口111设置,离心风机靠近出风口设置;离心风机包括蜗壳3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31内的风轮32、设置在蜗壳31上的驱动构件33,驱动构件33用于驱动风轮32转动,蜗壳31的侧壁上设有出口,出口与出风口连通,蜗壳3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口,风轮32用于使经过换热器2换热后的气流通过进口从蜗壳31的顶部和底部吸入蜗壳31内并通过出口和出风口排出。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蜗壳31的顶部和底部上的进口位于蜗壳31的轴向上,蜗壳31的轴向为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设置在蜗壳31的侧壁上的出口位于蜗壳31的径向上,蜗壳31的径向为图1中平行于纸面的方向。此外,虽然本实施例中是将进风口111和出风口设置在机箱1的前面板11上,但这并不是限定性的,也可以将进风口111和出风口设置在机箱1的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等其他侧板上,只要将进风口111和出风口设置在机箱1的同一个侧板上即可。

优选地,蜗壳31的顶部与机箱1的顶板之间的间距和蜗壳31的底部与机箱1的底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蜗壳31的顶部与机箱1的顶板之间的间距以及蜗壳31的底部与机箱1的底板之间的间距均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不仅使得蜗壳31的顶部和底部的进风量能够保持一致,而且增大了蜗壳31的顶部与机箱1的顶板之间的间距以及蜗壳31的底部与机箱1的底板之间的间距,从而避免了气流流经蜗壳31的顶部以及蜗壳31的底部时产生噪音,避免了对环境形成噪声污染,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预设距离阈值为气流流经蜗壳31的顶部以及蜗壳31的底部时不会产生噪音的最小距离,当然也可以是其它距离,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距离,或者是根据经验得出的经验距离,无论采取何种距离,只要满足气流流经蜗壳31的顶部以及蜗壳31的底部时不会产生噪音的要求即可。

优选地,该驱动构件33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风轮32的转轴可以以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传动的方式连接。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机箱1的前面板11上的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第一出风口112位于进风口111的左侧(即图1中纸面的左侧),第二出风口113位于进风口111的右侧(即图1中纸面的右侧),进风口111位于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之间。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空调送风结构可以在两个位置出风,增大了空调送风结构的出风量,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当然,第一出风口112、第二出风口113和进风口111的排布方式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方式,也可以将第一出风口112设置在进风口111的上方,将第二出风口113设置在进风口111的下方,无论采取何种排布方式,只要将进风口111设置在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之间即可。

为了使空调送风结构能够更好地从两个位置出风,如图1所示,离心风机包括第一离心风机34和第二离心风机35,第一离心风机34靠近第一出风口112设置且第一离心风机34的蜗壳的出口和第一出风口112连通,第二离心风机35靠近第二出风口113设置且第二离心风机35的蜗壳的出口和第二出风口113连通。当第一离心风机34和第二离心风机35启动后,第一离心风机34可以将一部分从进风口111进入机箱1内并经过换热器2换热后的气流从第一离心风机34的蜗壳的顶部和底部吸入第一离心风机34的蜗壳内,再通过第一离心风机34的蜗壳的出口和第一出风口112排出;第二离心风机35可以将另一部分从进风口111进入机箱1内并经过换热器2换热后的气流从第二离心风机35的蜗壳的顶部和底部吸入第二离心风机35的蜗壳内,再通过第二离心风机35的蜗壳的出口和第二出风口113排出,从而使得进入机箱1内并经过换热器2换热后的气流受到了位于机箱1左侧的第一离心风机34的作用以及位于机箱1右侧的第二离心风机35的作用,使得空调送风结构能够更好地从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两个位置出风,而且还能够实现第一出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13的同时出风。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将第一离心风机34和第二离心风机35设置在机箱1的左右两侧,换热器2设置在第一离心风机34和第二离心风机35之间,充分利用了机箱1的内部空间,在满足相同功率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机箱1的体积,满足用户超薄空调的使用需求;在满足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可以增大风机的功率,满足用户大功率空调的使用需求,进而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降低了成本。

上述出风口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其数量,与之对应的,离心风机的数量也随着出风口的数量的改变而改变,无论出风口和离心风机的数量调整为多少,将离心风机和出风口一一对应,以便于将进入机箱1内并经过换热器2换热后的气流从不同的出风口排出。

此外,进风口11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只要通过进风口111能够实现进风即可。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换热器2包括第一换热部21、第二换热部2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换热部21和第二换热部22的第三换热部23;第一换热部21设置在第三换热部23靠近第一离心风机34的一侧(即图1中纸面的左侧),第二换热部22设置在第三换热部23靠近第二离心风机35的一侧(即图1中纸面的右侧),第三换热部23正对进风口111设置,使得换热器2形成π形结构,π形结构能够将进风口111包围,使得通过进风口111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全部通过换热器2换热后才流向离心风机。当然,换热器2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列举的π形结构,换热器2还可以采用弧形结构、一字形结构、v形结构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的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换热器2的具体形状,只要确保通过进风口111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能够全部通过换热器2换热后才流向离心风机即可。

为了提高换热器2的换热效率,第一换热部21的第一端与第三换热部23靠近第一离心风机34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部21的第二端靠近第一离心风机34设置,相对于第一换热部21的第二端沿垂直于第三换热部23的方向延伸的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换热部21整体倾斜设置以增大第一换热部21的换热面积,使得从进风口111的左侧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在第一离心风机34的作用下能够充分地与第一换热部21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优选地,第二换热部22的第一端与第三换热部23靠近第二离心风机35的一端连接,第二换热部22的第二端靠近第二离心风机35设置,相对于第二换热部22的第二端沿垂直于第三换热部23的方向延伸的技术方案,使得第二换热部22整体倾斜设置以增大第二换热部22的换热面积,使得从进风口111的右侧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在第二离心风机35的作用下能够充分地与第二换热部22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优选地,第三换热部23靠近进风口111且与进风口111平行设置,使得从进风口111的中间部位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在第一离心风机34和第二离心风机35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充分地与第三换热部23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当然,也可以只将第一换热部21的第二端沿靠近第一离心风机34的方向倾斜,或者只将第二换热部22的第二端沿靠近第二离心风机35的方向倾斜,无论采取何种设置方式,只要使得通过进风口111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能够全部通过换热器2换热后才流向离心风机即可。

为了使通过进风口111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全部通过换热器2换热后才流向离心风机,第一换热部21的第二端位于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之间,且第一换热部21的第二端与机箱1的前面板11的内壁连接,使得第一换热器2将进风口111的左侧完全包围,使得从进风口111的左侧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必须通过第一换热部21换热后才流向第一离心风机34。

优选地,第二换热部22的第二端位于进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3之间,且第二换热部22的第二端与机箱1的前面板11的内壁连接,使得第二换热器2将进风口111的右侧完全包围,使得从进风口111的右侧进入机箱1内的气流必须通过第二换热部22换热后才流向第二离心风机35。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换热部21、第二换热部22、第三换热部23以及进风口111共同围成了进风空间,进入该进风空间内的气流必须通过第一换热部21、第二换热部22、第三换热部23中的任一个换热后才能够流向离心风机。

优选地,第一换热部2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机箱1的侧板的内壁连接,第二换热部2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板5与机箱1的侧板的内壁连接。连接构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连接板,也可以是连接块、连接架、连接杆等其他连接构件。

优选地,第一换热部21与第三换热部23一体成型;第二换热部22与第三换热部23一体成型,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尽管图中未示出,空调送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机箱1内的接水盘,接水盘位于换热器2的下方,通过接水盘可以将冷凝水充分收集,避免冷凝水向下泄漏以及在机箱1内多处聚集,从而避免影响空调送风结构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空调送风结构运行的安全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