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9784发布日期:2019-11-15 23:5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印染是一种纺织布料加工工艺,它的工艺流程包括放缝、主练漂白、定型、丝光、染色、脱水烘干、烧毛等工艺流程,其中,纺织布料印染中需要用到烘干设备进行烘干,而布料烘干是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决定了纺织品加工成型质量的好坏。

现有的烘干设备多为简单的传动锟与热风机的结合,在烘干过程中,现有的烘干设备存在着以下缺点:织物容易相互重叠,出现褶皱;被热风蒸干的水分在接触到温度较低的设备外壳时,会重新凝结为液滴,这些液滴在积聚后,会由于重力原因重新滴落到织物上,影响烘干效果;装置内部排出的热气流具有大量的余热,热量损失严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导料机构对织物进行张紧,通过设置导流机构和余热收集装置将热气流导入到余热收集装置内,有效利用了热气流中的余热,此外导流机构还可以将冷凝的液滴导出,避免液滴滴落到织物上,影响烘干效果,值得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活动仓门、进料口、出料口、导料机构、隔板、烘干机构、导流机构和余热收集装置,所述设备主体前侧设有一组活动仓门,所述活动仓门左右对称,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设备主体的右侧设有与进料口相对应的出料口,所述设备主体内部设有烘干腔,所述烘干腔的内部设有导料机构、隔板、烘干机构和导流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下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烘干机构,所述导料机构上方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的右侧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余热收集装置,所述余热收集装置位于设备主体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仓门为不锈钢制品,所述活动仓门通过铰接的方式与设备主体相连,所述活动仓门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隔热套。

作为优选,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活动滑槽和导料锟,所述烘干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活动滑槽,所述各个活动滑槽内设有一导料锟,所述导料锟可以沿着活动滑槽上下滑动或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滑槽的数量为3个,所述各个活动滑槽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活动滑槽为长方槽。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机构包括通孔、热风总管、热风分管、热风风腔和热风喷头,所述烘干腔内壁的下半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热风总管,所述热风总管上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热风分管,所述热风分管的另一端设有热风风腔,所述热风风腔的顶部设有若然均匀分布的热风喷头,所述热风喷头位于各个活动滑槽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设有与热风风腔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热风风腔固定安装在限位槽内部,所述热风风腔的上表面与隔板的上表面持平。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导流板、导流板连接柱、导流板安装柱、冷凝水导流槽和第一冷凝水管,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导流板连接柱,所述烘干腔内部的顶部设有与导流板连接柱相对应的导流板安装柱,所述导流板左侧下方设有冷凝水导流槽,所述冷凝水导流槽左侧设有第一冷凝水管,所述第一冷凝水管贯穿设备主体的左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余热收集装置顶部设有热介质进管和热介质出管,所述余热收集装置的左侧设有第二冷凝水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导料机构对织物进行张紧,降低了织物发生折叠,重合的可能,进而增加了织物的烘干均匀度,降低了褶皱的产生;通过设置导流机构和余热收集装置将热气流导入到余热收集装置内,有效利用了热气流中的余热,此外,导流机构还可以将冷凝的液滴导出,避免液滴滴落到织物上,影响烘干效果,值得推广;通过设置活动仓门,方便工作人员放置织物,也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内部进行维护和检修。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的正视图。

图中:1-设备主体、11-烘干腔、12-排气口、13-排气管道、2-活动仓门、21-把手、22-隔热套、3-进料口、4-出料口、5-导料机构、51-活动滑槽、52-导料锟、6-隔板、61-限位槽、7-烘干机构、71-通孔、72-热风总管、73-热风分管、74-热风风腔、75-热风喷头、8-导流机构、81-导流板、82-导流板连接柱、83-导流板安装柱、84-冷凝水导流槽、85-第一冷凝水管、9-余热收集装置、91-热介质进管、92-热介质出管、93-第二冷凝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本发明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活动仓门2、进料口3、出料口4、导料机构5、隔板6、烘干机构7、导流机构8和余热收集装置9,所述设备主体1前侧设有一组活动仓门2,所述活动仓门2左右对称,所述设备主体1的左侧设有进料口3,所述设备主体1的右侧设有与进料口3相对应的出料口4,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设有烘干腔11,所述烘干腔11的内部设有导料机构5、隔板6、烘干机构7和导流机构8,所述导料机构5下方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上设有烘干机构7,所述导料机构5上方设有导流机构8,所述导流机构8的右侧设有排气口12,所述排气口12上设有排气管道13,所述排气管道13上设有余热收集装置9,所述余热收集装置9位于设备主体1的顶部。

其中,所述活动仓门2为不锈钢制品,所述活动仓门2通过铰接的方式与设备主体1相连,所述活动仓门2上设有把手21,所述把手21上设有隔热套22。

其中,所述导料机构5包括活动滑槽51和导料锟52,所述烘干腔1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活动滑槽51,所述各个活动滑槽51内设有一导料锟52,所述导料锟52可以沿着活动滑槽51上下滑动或固定。

其中,所述活动滑槽51的数量为3个,所述各个活动滑槽51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活动滑槽51为长方槽。

其中,所述烘干机构7包括通孔71、热风总管72、热风分管73、热风风腔74和热风喷头75,所述烘干腔11内壁的下半部上设有通孔71,所述通孔71上设有热风总管72,所述热风总管72上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热风分管73,所述热风分管73的另一端设有热风风腔74,所述热风风腔74的顶部设有若然均匀分布的热风喷头75,所述热风喷头75位于各个活动滑槽51之间。

其中,所述隔板6上设有与热风风腔74相对应的限位槽61,所述热风风腔74固定安装在限位槽61内部,所述热风风腔74的上表面与隔板6的上表面持平。

其中,所述导流机构8包括导流板81、导流板连接柱82、导流板安装柱83、冷凝水导流槽84和第一冷凝水管85,所述导流板81的上表面上设有导流板连接柱82,所述烘干腔11内部的顶部设有与导流板连接柱82相对应的导流板安装柱83,所述导流板81左侧下方设有冷凝水导流槽84,所述冷凝水导流槽84左侧设有第一冷凝水管85,所述第一冷凝水管85贯穿设备主体1的左侧壁。

其中,所述余热收集装置9顶部设有热介质进管91和热介质出管92,所述余热收集装置9的左侧设有第二冷凝水管93。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纺织品印染用烘干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先打开活动仓门2,将织布依次穿过进料口3、导料锟52和出料口4,然后调整导料锟52在活动滑槽51内的上下位置,织布张紧,然后将导流板81的导流板连接柱82安装到导流板安装柱83上,关上活动仓门2,通过热风总管72将热风送入到烘干腔11内部,对织布进行烘干,热气流通过排气口12进入到排气管道13,经过余热收集装置9,回收多余热量,而烘干腔11内部顶壁上形成的水滴,将被导流板81导入到冷凝水导流槽84内,经由第一冷凝管85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导料机构5对织物进行张紧,降低了织物发生折叠,重合的可能,进而增加了织物的烘干均匀度,降低了褶皱的产生;通过设置导流机构8和余热收集装置9将热气流导入到余热收集装置内,有效利用了热气流中的余热,此外,导流机构8还可以将冷凝的液滴导出,避免液滴滴落到织物上,影响烘干效果,值得推广;通过设置活动仓门2,方便工作人员放置织物,也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内部进行维护和检修。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