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低温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2961发布日期:2020-06-26 23: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固定式低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氟出口组件(1)、左平盖(2)、右平盖(30)、拉杆(5)、定距管(6)、筒体(7)、折流板(8)、第二感温座(9)、右管板(10)、管箱筒体(11)、回油口(12)、换热管(13)、出油口组件(16)、分层隔板(17)、氟进口组件(18)、左管板(19)、螺母(20)、油气进口组件(22)、油气出口组件(23)、第一感温座(24)、氟加热进口(26)、氟加热出口(27)、压力表座(28)和压力变送器座(29);

筒体(7)和管箱筒体(11)为圆柱形,左管板(19)位于筒体(7)的左端,右管板(10)位于筒体(7)的右端,管箱筒体(11)的左半部分的一端连接在左管板(19)上,管箱筒体(11)的右半部分的一端连接在右管板(10)上,左平盖(2)连接在管箱筒体(11)的左半部分的另一端,右平盖(30)连接在管箱筒体(11)的右半部分的另一端;

氟出口组件(1)和氟进口组件(18)位于左平盖(2)上,油气出口组件(23)位于筒体(7)上表面左侧,油气进口组件(22)位于筒体(7)上表面右侧,第一感温座(24)、压力表座(28)和压力变送器座(29)位于油气出口组件(23)上,第二感温座(9)位于油气进口组件(22)上,出油口组件(16)位于筒体(7)的下表面上,氟加热进口(26)和氟加热出口(27)位于出油口组件(16)上,分层隔板(17)固定在左管板(19)与左平盖(2)以及右管板(10)与右平盖(30)之间,回油口(12)位于管箱筒体(11)的右半部分的下表面;

筒体(7)内表面的上侧和下侧固定有上下交错的垂直于筒体(7)轴线的垂直板,定距管(6)位于拉杆(5)的外侧,拉杆(5)的一端连接在左管板(19)上,拉杆(5)的另一端用螺母(20)连接在筒体(7)内表面的垂直板上,折流板(8)固定在定距管(6)上,换热管(13)的一端连接在左管板(19)上,换热管(13)的另一端连接在右管板(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低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7)的外表面固定有铭牌组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低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7)的下表面上固定有支座(14),支座(14)的数目为任意多个,支座(14)固定有接地螺栓(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低温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13)与左管板(19)的连接位置在左管板(19)上的分布以及换热管(13)与右管板(10)的连接位置在右管板(10)上的分布的特征相同,换热管(13)在筒体(7)内有多层,且:每层内任意三个相邻的连接位置的圆心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机械冷却领域,公开了固定式低温换热器,包括:氟出口组件、左平盖、右平盖、拉杆、定距管、筒体、折流板、第二感温座、右管板、管箱筒体、回油口、换热管、出油口组件、分层隔板、氟进口组件、左管板、螺母、油气进口组件、油气出口组件、第一感温座、氟加热进口、氟加热出口、压力表座和压力变送器座;本发明管箱直接与管板连接,消除因温差大造成的密封泄漏缺陷;换热管确保了高低温差的膨胀系数,增加了换热面积,达到了体积小、重量轻、换热面积大的最理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希特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