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酒坛陶罐胚体的自动加温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9159发布日期:2019-12-24 21:1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酒坛陶罐胚体的自动加温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罐胚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重型酒坛陶罐胚体的自动加温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陶罐的生产过程中,需经历炼泥、供料、滚压成型、干燥、洗坯等工艺流程。在陶罐胚体制作成型后,需要将胚体送入隧道窑进行烧制。供料装置切下的泥坯直接落入石膏模具中,经滚压成型装置滚压呈陶坯形状后进入干燥装置干燥,再经由陶坯转移装置将陶坯脱模移转至洗坯上釉工序,然后将陶罐胚体放入烧制窑中进行烧制。

在现有陶罐胚体制作过程中,在保证胚体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快速干燥胚体成了行业的关键技术。烘干过程中的温度调节不当,或者胚体受热不均都可能使胚体产生裂纹,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同时,由于胚体注浆成型后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需要及时将这些水蒸气排出烘干房,保证烘干房室内的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现有技术通过直接采用抽风机带走水蒸汽,但是与此同时也吸入冷空气、带走了烘干房的热能,加大了电热管的耗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酒坛陶罐胚体的自动加温排水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陶罐胚体烘干过程中次品频率高、耗能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型酒坛陶罐胚体的自动加温排水系统,包括烘干房,还包括多条设置于烘干房内地面上与烘干房室外连通的窑车轨道,设置于烘干房内的烘干系统和冷凝排水系统,以及实现烘干房智能化的智能控制系统;

所述冷凝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烘干房屋顶并与烘干房连通的蛇形热风管道,设置于热风管道内的水循环冷凝管,设置于热风管道底面的引流槽,设置于烘干房室外并与引流槽末端连接的排水管,与排水管连通的冷凝水收集箱,设置于热风管道末端的热风装置,以及与热风装置连通的热风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系统包括设置于窑车轨道两旁的安装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电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装置包括抽风机和与抽风机联动的加热装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烘干房内的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连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的抽风机驱动模块、电热管驱动模块和电热管温度调节模块,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人机交互界面。

作为优选,所述热风循环回路环绕设置于烘干房墙体四周,并通过热风支管与烘干房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房采用两扇对立面设置的电动卷帘门,电动卷帘门的电机与控制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陶罐胚体自动加温排水系统适用于陶罐的自动化生产,胚体窑车通过窑车轨道进入烘干房,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烘干房的温湿度实时采集,利用控制器实现对烘干房的恒温、恒湿控制,有效降低了陶罐胚体烘干过程中的次品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风装置,在对烘干房进行排湿时,避免吸入冷风对室内恒温造成影响,同时重复利用排湿带走的热风,减少耗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管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烘干房,2-窑车轨道,3-热风管道,4-水循环冷凝管,5-引流槽,6-排水管,7-冷凝水收集箱,8-热风装置,9-热风循环回路,10-安装架,11-电热管,12-热风支管,13-电动卷帘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重型酒坛陶罐胚体的自动加温排水系统,包括烘干房1,还包括多条设置于烘干房1内地面上与烘干房1室外连通的窑车轨道2,设置于烘干房1内的烘干系统和冷凝排水系统,以及实现烘干房1智能化的智能控制系统;

所述冷凝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烘干房1屋顶并与烘干房1连通的蛇形热风管道3,设置于热风管道3内的水循环冷凝管4,设置于热风管道3底面的引流槽,设置于烘干房1室外并与引流槽末端连接的排水管6,与排水管6连通的冷凝水收集箱7,设置于热风管道3末端的热风装置8,以及与热风装置8连通的热风循环回路9。

所述烘干系统包括设置于窑车轨道两旁的安装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架10上的电热管11,将电热管11设置于窑车轨道2旁,烘干效果更明显,效率越高。

所述热风装置8包括抽风机和与抽风机联动的加热装置,这样在对烘干房1进行排湿时,避免吸入冷风对室内恒温造成影响,同时重复利用排湿带走的热风,减少耗能。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烘干房1内的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连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的抽风机驱动模块、电热管驱动模块和电热管温度调节模块,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人机交互界面。

所述热风循环回路9环绕设置于烘干房1墙体四周,并通过热风支管12与烘干房1连通。

所述烘干房1采用两扇对立面设置的电动卷帘门13,电动卷帘门13的电机与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陶罐胚体施釉后经过自然干燥,随后通过窑车轨道将载有胚体的窑车送入烘干房进行烧制前的烘干,并提前设置烘干时间,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烘干房的温湿度实时采集,根据采集的信息控制器对烘干房内温湿度进行恒温、恒湿控制。烘干时间结束后,烘干房相关设备自动停止运行,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打开电动卷连门,将下一批次的陶罐胚体推入烘干房,同时将烘干后的胚体推出烘干房,进行下一阶段的烧制。

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实现对烘干房的恒温、恒湿控制,有效降低了陶罐胚体烘干过程中的次品率,同时通过设置热风装置,在对烘干房进行排湿时,避免吸入冷风对室内恒温造成影响,同时重复利用排湿带走的热风,减少耗能。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