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电池包换热系统和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5669发布日期:2019-12-17 22:0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电池包换热系统和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电池包换热系统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传统换热板之间通过橡胶管加卡箍或快速接头进行连接,对换热板的集流管结构要求高,需要满足相关标准,集流管结构会更加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卡箍或快速接头都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安装较为不便,并且安装完成后不便于检测连接处的密封度,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该管接头能够更简单准确的与集流管实现安装和密封,且有利于安装完成后的密封度检测。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的电池包换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包括:连接管和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在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外,所述密封套设有沿轴向间隔开布置的密封结构和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包括沿所述密封套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多段,多段所述第一结构环绕所述密封套设置以在相邻的两段之间形成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该管接头更够更简单准确的与集流管实现安装和密封,且有利于安装完成后的密封度检测。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套包括沿轴向相连的套本体段和密封段,所述密封结构设于所述密封段,所述第一结构设于所述套本体段,所述密封段的直径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变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密封段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沿轴向顺次布置的多个密封环,分布在中间的所述密封环的直径大于分布在两端的所述密封环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密封环之间设有弧形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结构沿轴向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环沿轴向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套还设有轴向限位凸缘,所述密封结构、所述第一结构、所述轴向限位凸缘沿轴向从密封套的端部向内间隔开布置,所述轴向限位凸缘用于抵压待连接的管路的端面,所述轴向限位凸缘的弧度小于270°,且所述缺口的至少部分与不设所述轴向限位凸缘的区域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套套设在所述安装槽,且所述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一结构凸出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管设有轴向限位凸缘,所述密封结构、所述第一结构、所述轴向限位凸缘沿轴向从连接管的端部向内间隔开布置,所述轴向限位凸缘用于抵压待连接的管路的端面,所述轴向限位凸缘的弧度小于270°,且所述缺口的至少部分与不设所述轴向限位凸缘的区域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电池包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和多个换热板,所述换热板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敞开端连接有集流管;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套设有所述密封套,两个所述集流管之间通过所述管接头相连,且所述集流管套设在所述密封套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的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包换热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接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接头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接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接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管接头100,连接管1,密封套2,密封结构21,第一结构22,缺口221,套本体段23,密封段24,密封环211,凹槽212,轴向限位凸缘25,安装槽11,电池包换热系统200,换热板201,换热腔2011,集流管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100可以包括:连接管1和密封套2。

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管接头100用于与集流管202连接以连通相邻的换热板201,其中,密封套2套设在连接管1的端部外,连接管1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集流管202,而密封套2则用于密封连接管1与集流管202的连接处。

可选的,密封套2可为橡胶或硅胶,而连接管1可为金属管或塑料管,二者可通过胶水粘接或直接注塑为一体,以保证二者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管接头100的整体设置稳定性。其中,塑料管在侧部挤压过程中可以消除挤压力带来的影响,以保证连接管1的密封性能,进而可以保证管接头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密封套2设有沿轴向间隔开布置的密封结构21和第一结构22,其中,密封结构21用于密封连接管1与集流管202的连接处,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密封。由于使用了过盈配合的方式,因此即使安装后管接头100与集流管202同轴度存在微小偏差,也可保证密封效果。

并且,采用此种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卡箍或快速接头的装配方式,安装空间要求更低、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成本相对较低。

参照图1-图5,第一结构22用于在管接头100与集流管202的装配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以确保二者能够对中安装,保证了安装精度及安装准确性,进而有效的提升了二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第一结构22包括沿密封套2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多段,多段第一结构22环绕密封套2设置以在相邻的两段之间形成缺口221。其中,当管接头100与集流管202安装完成后,从外界可通过缺口221处接触到密封结构21。由此,设置缺口221可实现气密检测功能,当密封结构21密封失效时将会从密封结构21处出现漏气的现象,因此检测人员可使用检测工具从缺口221处通过并接触到密封结构21以便于检测密封结构21的气密性,以判断密封结构21是否完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100,该管接头100能够更简单准确的与集流管202实现安装和密封,且有利于安装完成后的密封度检测。

结合图1-图5所示实施例,密封套2包括沿轴向相连的套本体段23和密封段24,密封结构21设于密封段24用于实现管接头100与集流管202的密封,第一结构22设于套本体段23用于保证二者的对中安装,由此,通过将密封套2合理的分成两部分,以将具有不同功能及作用的结构集成在同一个密封套2上,以实现结构的集中设置,可使管接头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

其中,密封段24的直径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变小。由此,能够有效补偿各部位的安装公差,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参照图1-图5,第一结构22与密封段24间隔开,以避免第一结构22的对中对密封段24上的密封结构21与集流管202的配合密封造成影响,并且也避免了密封结构21对第一结构22的导向对中作用造成影响,以使二者在功能性及结构上不会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

如图1-图5所示,密封结构21包括沿轴向顺次布置的多个密封环211,分布在中间的密封环211的直径大于分布在两端的密封环211的直径。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密封环211以实现管接头100与集流管202之间的多段密封,可使密封效果更好,并且通过密封环211直径不同的设置能够有效补偿各部件之间的同轴度,以补偿安装公差,保证安装精度。

进一步,参照图2、图4和图5,相邻的两个密封环211之间设有弧形的凹槽212。设置凹槽212为密封环211的压缩预留了空间,以使密封环211能够在与集流管202内壁挤压时充分压缩,进而使密封环211能够与集流管202内壁贴合的更紧密,使密封效果更好。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第一结构22沿轴向的厚度大于密封环211沿轴向的厚度。由于第一结构22要与集流管202的内壁进行导向配合以实现二者的对中安装,因此,第一结构22要设置的强度相对较大一些,由此将第一结构22的厚度设置的相对密封环211较大一些。

如图1和图2所示,密封套2还设有轴向限位凸缘25,轴向限位凸缘25可在管接头100与集流管202的装配过程及使用过程中起限位作用,并且在装配完成后,轴向限位凸缘25适于与集流管202的外端壁相止抵,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管接头100始终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

具体地,密封结构21、第一结构22、轴向限位凸缘25沿轴向从密封套2的端部向内间隔开布置,以避免三者结构及功能上的相互干扰。其中,轴向限位凸缘25用于抵压待连接的管路(集流管202)的端面,轴向限位凸缘25的弧度小于270°,以形成通过口,以使缺口221的至少部分能够与不设轴向限位凸缘25的区域(通过孔)正对,以便于检测人员能够使用检测工具依次穿过轴向限位凸缘25和第一结构22对密封结构21进行密封性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5所示,连接管1端部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安装槽11,密封套2套设在安装槽11内,以实现稳定的安装。其中,密封套2可采用epdm材料一体注塑在安装槽11内,以实现二者的稳定连接。通过将二者一体注塑成型可避免出现密封套2漏装及转运过程中丢失的情况,也不会在振动过程出现松脱的现象,出现泄漏的概率也很小。

并且,密封结构21和第一结构22凸出于安装槽11,以便于与集流管202的内壁向止抵配合,以实现稳定的密封作用。

进一步,结合图3-图5所示实施例,连接管1设有轴向限位凸缘25。即轴向限位凸缘25直接形成在了连接管1的外周面上,以保证轴向限位凸缘25设置稳定性。轴向限位凸缘25可在管接头100与集流管202的装配过程及使用过程中起限位作用,并且在装配完成后,轴向限位凸缘25适于与集流管202的外端壁相止抵,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管接头100始终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

其中,密封结构21、第一结构22、轴向限位凸缘25沿轴向从连接管1的端部向内间隔开布置,以避免三者结构及功能上的相互干扰。且轴向限位凸缘25用于抵压待连接的管路(集流管202)的端面,轴向限位凸缘25的弧度小于270°,以形成通过口,以使缺口221的至少部分能够与不设轴向限位凸缘25的区域(通过孔)正对,以便于检测人员能够使用检测工具依次穿过轴向限位凸缘25和第一结构22对密封结构21进行密封性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电池包换热系统200,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100和多个换热板201(参照图6和图7),换热板201设有换热腔2011用于流通冷却液以对设置在换热板201上的电池模组进行换热,换热腔2011的敞开端连接有集流管202,集流管202适于将外部进入到电池包内的冷却液进行分流,以平均分配到各个换热腔2011内。其中,连接管1的两端均套设有密封套2(参照图1和图3),两个集流管202之间通过管接头100相连,以实现多个集流管202的串联以及多个换热腔2011的并联(参照图6和图7)。

如图7所示,具体地,集流管202套设在密封套2外,以实现二者的稳定密封连接,并且可缩短二者的连接距离,以使电池包换热系统2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的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包换热系统200。对于电池包的其它构造例如电池模组等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电池包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