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4305发布日期:2019-12-17 21:55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器,主要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现有技术中,用户通常使用遥控器手动对空调的开关、运行模式和温湿度等信息进行调节,用户需要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调节温度、湿度和风量等信息,时常会存在要不停地调节相关参数才能达到舒适的状态,调节过程过于繁琐不便;有时,也会存在人员离开室内时,忘记关闭空调的情况,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空调,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两者结合检测,来实现空调的自动关闭和温湿度的调节,简化了操作过程,节约了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空调,包括空调主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单片机、蜂鸣器和空调中心处理器;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空调主体的外表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调室内的人体红外信号,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人员的体温信号;所述单片机和蜂鸣器设置在空调主体的内部,单片机用于接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人体红外信号和红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体温信号,以及输出启停信号给蜂鸣器和输出指令信号给空调中心处理器;所述蜂鸣器,用于发出警报信号;

具体电路连接图如下:

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1,包括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由晶振x1、电容c1和电容c2组成;复位电路,由开关k1、电容c3和电阻r1组成;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3个引脚,分别为电源供电端(d)、信号输出端(s)和接地端(g);信号输出端(s)经电容c4连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接地端(g)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设置有电阻r2,电源供电端(d)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6的正极,电容c6的负极连接非门u2的输入端,非门u2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的p1.0引脚;

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将检测的体温信号转换成微弱的电压信号vin输出;微弱的电压信号vin经信号处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连接至单片机的输入;输入电压信号vin经电阻r4连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9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可变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5;电阻r5和电阻r7相连的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6的滑动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8;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经串联连接的电阻r10和电阻r11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8接地;电阻r10和电阻r11相连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经电阻r13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5的同相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u5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可变电阻r14;第三运算放大器u5输出电压信号vout至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输出数字电压信号至单片机的p1.1引脚;

单片机的p2.1引脚连接电阻r15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蜂鸣器的正极,蜂鸣器的负极接地。

优选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型号为re200b。

优选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smtir990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空调室内是否有人和人员的体温信息,通过单片机处理给空调中心处理器发送指令信号来实现空调的自动关闭和温湿度的调节;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没有人时,单片机给空调中心处理器输出关闭空调的信号,实现在无人时空调的自动关闭,节约能耗;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有人时,红外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人员体温信号输出至单片机,单片机进行处理后输出温湿度信号给空调中心处理器,实现根据室内人员的体温状况实时调整空调的温湿度,提高了空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单片机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路连接图;

图5为图1中红外温度传感器电路连接图;

图6为图1中蜂鸣器电路连接图。

其中,1、空调本体;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红外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的表示和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空调,如图1和2所示,包括空调主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单片机、蜂鸣器和空调中心处理器;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空调主体的外表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调室内的人体红外信号,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人员的体温信号;所述单片机和蜂鸣器设置在空调主体的内部,单片机用于接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人体红外信号和红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体温信号,以及输出启停信号给蜂鸣器和输出指令信号给空调中心处理器;所述蜂鸣器,用于发出警报信号。

如图3所示,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1,包括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由晶振x1、电容c1和电容c2组成,晶振x1并联在单片机的xtal1引脚和xtal2引脚之间,单片机的xtal1引脚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的xtal2引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复位电路,由开关k1、电容c3和电阻r1组成,开关k1和电容c3并联连接,电容c3的正极接电源vcc,电容c3的负极连接电阻r1接地;电容c3的负极接单片机的rst引脚。

如图4所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型号为re200b,包括3个引脚,分别为电源供电端(d)、信号输出端(s)和接地端(g)。信号输出端(s)经电容c4连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接地端(g)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设置有电阻r2,电源供电端(d)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6的正极,电容c6的负极连接非门u2的输入端,非门u2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的p1.0引脚。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三极管q1驱动连接至单片机,单片机采集高低电平信号。

如图4所示,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smtir9901,用于将检测的体温信号转换成微弱的电压信号vin输出;微弱的电压信号vin经信号处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连接至单片机的输入;输入电压信号vin经电阻r4连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9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可变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5;电阻r5和电阻r7相连的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6的滑动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8;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经串联连接的电阻r10和电阻r11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8接地;电阻r10和电阻r11相连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经电阻r13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5的同相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u5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可变电阻r14;第三运算放大器u5输出电压信号vout至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输出数字电压信号至单片机的p1.1引脚。第一运算放大器u3构成放大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u4构成滤波电路,第三运算放大器u5构成电压跟随电路,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微弱的电压信号经放大滤波处理和模数转换输出至单片机。

如图5所示,单片机的p2.1引脚连接电阻r15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蜂鸣器的正极,蜂鸣器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没有人时,单片机给蜂鸣器输出启动信号,蜂鸣器发出声音警报;同时,单片机给空调中心处理器输出开闭空调的信号,等待一定时间后,空调自动关闭;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有人时,红外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人员体温信号输出至单片机,单片机进行处理后输出温湿度信号给空调中心处理器,实现根据室内人员的体温状况实时调整空调的温湿度。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