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余热锅炉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1335发布日期:2020-03-27 12:44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窑余热锅炉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窑炉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隧道窑余热锅炉蒸发器。



背景技术:

我国大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出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全面推动低碳循环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减少或消除二氧化碳和碳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明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

隧道窑炉在烧结成型和冷却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向大气排放,会造成废热污染。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这些热量,加热水产蒸汽,用于发电、供暖或供生产用蒸汽,会节约很多能源,减少废热排放保护了自然环境,推动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但是,现有的锅炉蒸发器的安装复杂,无法整体安装在隧道窑内若后续安装需要拆除隧道窑的墙面,且还存在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如今急需提供一种能直接安装于隧道窑炉内、安装方便、换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的蒸发器,为余热锅炉提供换热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隧道窑余热锅炉蒸发器,很好的降低了产品安装的难度,在安装时无需破坏隧道窑很好的降低了产品的安装成本,同时很好的增大了换热面积,从而提升了产品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道窑余热锅炉蒸发器,包括出口集箱结构,对称设置在进口集箱结构左右两侧的两个进口集箱结构,设置在出口集箱结构与进口集箱结构之间的若干根换热管,设置在相邻两根换热管之间的鳍片,以及设置在换热管上侧的若干组吊钩环;所述出口集箱结构与进口集箱结构平行设置。

所述进口集箱结构由进口集箱,设置在进口集箱前端的进口集箱弯头,设置在进口集箱后端的进口集箱封头,以及竖直设置在进口集箱上侧的若干个吊板组成。

所述进口集箱的下侧面还设置有排污管,该排污管设置在进口集箱下侧面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出口集箱结构由出口集箱,设置在出口集箱前端的出口集箱弯头,设置在出口集箱后端的出口集箱封头,以及竖直设置在出口集箱上侧的若干个吊板组成。

所述同一组吊钩环设置在同一根换热管上,且相邻的两跟设置有吊钩环的换热管之间间隔两根换热管。

所述换热管由直管,一端与直管的后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出口集箱相连接的出口弯头,一端与直管的前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入口弯头与进口集箱相连接的弯管组成;所述直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出口弯头的弧度为139°,进口弯头的弧度为90°,弯管的弧度为9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换热管上设置有鳍片,能够有效的增加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管的换热效果与换热效率,更好的提高了产品的整体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吊钩环和吊板,安装时能够直接将产品固定在隧道窑的顶端,进而无需破坏隧道窑的侧壁,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安装难度与安装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排污管,在不使用时或需要清洗时能够将管道内部的液体迅速排空,从而很好的保证蒸发器内部的干燥与洁净,进而很好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的设备维护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1的b-b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口集箱弯头;2、进口集箱;3、进口集箱封头;4、出口集箱弯头;5、出口集箱;6、出口集箱封头;7、鳍片;8、换热管;9、吊钩环;10、排污管;11、吊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隧道窑余热锅炉蒸发器,包括出口集箱结构,对称设置在进口集箱结构左右两侧的两个进口集箱结构,设置在出口集箱结构与进口集箱结构之间的若干根换热管8,设置在相邻两根换热管8之间的鳍片7,以及设置在换热管上侧的若干组吊钩环9;所述出口集箱结构与进口集箱结构平行设置。

鳍片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换热管的热量交换面积,进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换热效果与换热效率。通过鳍片在管热管吊装时还能很好的分担换热管承受的力,降低换热管两端的受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降低了产品的维护频率,很好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所述进口集箱结构由进口集箱2,设置在进口集箱2前端的进口集箱弯头1,设置在进口集箱2后端的进口集箱封头3,以及竖直设置在进口集箱2上侧的若干个吊板11组成。

所述进口集箱2的下侧面还设置有排污管10,该排污管10设置在进口集箱2下侧面的中间位置处。

排污管在不使用时或需要清洗时能够将管道内部的液体迅速排空,从而很好的保证蒸发器内部的干燥与洁净,进而很好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的设备维护成本。将排污管设置在进口集箱的中间位置处的目的是更好保护进口集箱,避免在清洗时受力不均导致的进口集箱损坏。

所述出口集箱结构由出口集箱5,设置在出口集箱前端的出口集箱弯头4,设置在出口集箱5后端的出口集箱封头6,以及竖直设置在出口集箱5上侧的若干个吊板11组成。

所述同一组吊钩环9设置在同一根换热管8上,且相邻的两跟设置有吊钩环9的换热管8之间间隔两根换热管8。

如上所述的吊钩环的间隔设置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单根换热管的受力强度,进而极大的延长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所述换热管8由直管,一端与直管的后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出口集箱5相连接的出口弯头,一端与直管的前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入口弯头与进口集箱2相连接的弯管组成;所述直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出口弯头的弧度为139°,进口弯头的弧度为90°,弯管的弧度为94°。

换热管的直管倾斜设置,能够在排液时很好的降低管道内部的液体残留,进而达到将液体排空的目的;另外,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的静压趋势相同,进口集箱的最大静压差大于出口集箱,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的压力差成为换热管的压差,这样能使进口集箱分配到换热管内的流量更均匀,有利于换热管均匀吸热,提高换热管换热效果。两端的弯管、出口弯头以及入口弯头可以在温度变化时为产品提供更强的应力适应能力,进而使得换热管不会因为不同的膨胀系数而整体破裂或脱离产品,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换热管、出口集箱结构以及入口集箱均采用20g材质,由于材质的本身特性,使其能够拥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换热效率。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